資源簡介 高二上學期階段性考試(三)地 理 試 題 2024.12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3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60 分)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經是一個淡水湖,現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 世紀 50 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 23 條,70 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爾塔拉河和精河,湖泊面積不斷縮小,大片湖區干涸。下圖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 1~3題。1.推測艾比湖現湖區湖水最淺的位置是 ( )A.東側 B.西側 C.北側 D.南側2.下列不屬于艾比湖湖水由淡變咸的原因是( )A.全球氣候變暖,蒸發加劇B.人類活動增多,大量引用入湖河水C.過度開墾,長期引湖水灌溉D.入湖河流減少,稀釋作用減弱3.艾比湖大片湖區干涸帶來的影響是 ( )①湖泊面積縮小,調節氣候的能力下降 ②漁業資源減少,鳥類棲息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減少③風沙加劇,影響交通 ④地下水位上升,土壤鹽漬化加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克里雅河發源于昆侖山主峰的烏斯騰格山北坡,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緣的于田縣境內,全長 530km。讀克里雅河示意圖,據此完成 4~5題。4.克里雅河( )A.水能資源豐富 B.參與海陸間循環C.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 D.含沙量較小5.該區域多季節性河流,主要是因為( )①深居內陸,降水稀少②沙質土壤,下滲嚴重③人口稠密,用水量大④氣候干旱,蒸發旺盛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圖示意地球 30°和 40°緯線圈上的海陸分布。據此完成6~7題。6.世界著名兩大漁場分別分布在圖中( )A..P、R附近 B.S、F附近C.T、K附近 D.M、H附近7.圖中 Q、H處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 )A.Q使船舶航行速度減慢 B.H利于加快海冰融化C.Q使熱帶沙漠向低緯擴展 D.H利于熱帶雨林形成當一股低溫的海流在厄加勒斯淺灘向北流動的時候,南非擬沙丁魚便追隨其向北遷徙產卵。下圖為南非擬沙丁魚遷徙路線示意圖。據此完成 8~9題。8.當在厄加勒斯淺灘出現沿岸寒流并向北流動之時,當地的( )A.東北信風在加劇 B.副熱帶高壓在加強C.東南信風在加強 D.盛行西風在加強9.南非擬沙丁魚的產卵地選擇在德班附近的海域,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水溫較高,適宜孵化 B.魚群的活動空間更大C.沿岸上升流涌起下層的營養鹽類,浮游生物豐富 D.寒暖流相遇,形成水障水位是指河流某處的水面海拔,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現的天數之和稱為歷時。讀我國東部地區某河流一觀測站的水位過程線與歷時曲線圖,完成 10~11 題。10.該河流的主要補給為( )A.雨水補給B.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C.高山冰川融水補給D.地下水補給11.若在該觀測站上游修一水庫,則歷時曲線上的M、N點將( )A.M、N同時右移 B.M左移,N右移C.M、N同時左移 D.M右移,N左移下圖為“某海區表層水溫距平值”讀圖,完成 12~13 題。12.出現圖示水溫狀況的原因是( )A.東北信風減弱 B.赤道暖流增強C.東南信風減弱 D.西風漂流增強13.圖示水溫分布狀況下( )A.形成拉尼娜現象B.全球氣壓帶、風帶位置偏北C.該海域熱量收支平衡D.擾亂全球水熱輸送和交換考察人員對我國一區域的兩座山峰:白頭山(41°55′N,128°11'E)和老白山(44°06′N,128°03′E)植被垂直帶譜進行比較研究,繪制了兩座山峰垂直帶譜分布示意圖。讀下圖,完成 14~16 題。14.圖中 P自然帶主要為( )A.常綠闊葉林帶 B.落葉闊葉林帶C.溫帶荒漠帶 D.溫帶草原帶15.推測老白山偃松林帶的植物特性是( )A.植株低矮 B.抗寒性差C.樹干粗壯 D.葉片寬大16.與白頭山相比,老白山垂直帶譜中缺少苔原帶的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較多 B.所處緯度更高C.土壤更加貧瘠 D.山體高度較小森林大火是森林生態系統重要的干擾因素之一,對凍土的水熱影響顯著,會加速凍土退化,1971 年,阿拉斯加北部的黑云杉林遭遇重度林火,林火毀滅了 61k ㎡的林地,林火之后,重度火燒的植被與凍土經歷了一系列演化過程。下圖示意重度火燒地的植被與凍土的演化過程。據此完成 17~18 題。17.重度林火后會加速凍土退化,下列原因表述正確的是( )A.林火使地面裸露,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增加B.林火產生大量煙塵,削弱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C.林火燒毀大量植被,植被削減冷空氣能力下降D.林火燒毀有機質層,冬季保溫作用減弱18.重度林火后,關于草本-低矮灌木最先恢復的原因,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草本植被種子傳播速度快B.草本植被耐貧瘠和耐干旱,對水肥需求少C.林火燒毀高大喬木,對草本遮蔭作用減弱D.林火使得地溫升高,更適宜草本植被生長溝頭防護工程是指為防止徑流沖刷引起溝頭前進和坡面蠶蝕而采取的保護性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圖為我國某地溝頭防護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圖,據此完成 19~20 題。19.溝頭防護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C.土壤鹽漬化D.生物多樣性減少20.種植樹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護埂,緩解該處的生態環境問題,圖中四地中最適合種樹的為( )A.A 地 B.B 地 C.C地 D.D地“紅色荒漠”是指我國南方低山丘陵地區的土地荒漠化,植被覆蓋率在 30%以下。下圖為“‘紅色荒漠’形成結構示意圖”。據此回答 21~22 題。21.圖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內容分別是( )A.人口增加、高溫多雨、濫伐森林、水土流失B.水土流失、高溫多雨、濫伐森林、人口增加C.人口增加、濫伐森林、高溫多雨、水土流失D.高溫多雨、濫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22.下列措施能夠有效治理我國南方低山丘陵地區“紅色荒漠”的有( )①退牧還耕②積極開發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增長④嚴禁過度放牧 ⑤防治水土流失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煤炭轉化率=(煤炭發電+焦炭)/煤炭總產量。山西省是我國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近 20年來,山西省圍繞煤炭資源進行了能源的深層次開發、交通和水利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能源的綜合利用,能源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對山西省的生態環境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讀圖,完成 23~24 題。23.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能( )①減輕當地環境污染 ②減輕黃河水運壓力③提高煤炭轉化率 ④實現產業結構升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山西省生態環境問題,應采取的措施是( )A.對原有輕工業進行調整 B.大力發展鋼鐵工業C.提高煤炭的綜合利用技術 D.縮小煤炭的開采量巴丹吉林沙漠的東南部有眾多湖泊,湖泊水位常年較穩定,湖泊旁有高大沙山。近年來,當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巴丹吉林沙漠與騰格里沙漠兩大沙漠“握手”。讀“巴丹吉林沙漠及周邊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圖”,完成 25~26 題。25.圖中湖泊附近高大沙山的沙源主要來自( )A.黑河洪積扇 B.北大山C.石羊河洪積扇 D.湖泊群枯水期湖灘26.為遏制巴丹吉林沙漠與騰格里沙漠兩大沙漠“握手”,民勤縣應采取的措施有( )①變天然放牧為舍飼畜牧業 ②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 ③生態移民 ④大面積營造喬木防風固沙林 ⑤從黑河跨流域調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浙江小商品生產曾經是推動工業化、城鎮化的重要動力。近年來國內外市場變化、勞動力成本上升、環境壓力增大等問題困擾著小商品生產的發展。2014 年浙江啟動“特色小鎮”建設,推動新一輪的產業升級和城鎮化進程。下圖是“杭州特色小鎮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 27~28 題。27.該地產業升級的有利條件是( )①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 ②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③科技發達、交通便利 ④資源豐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8.下列關于“特色小鎮”建設對區域發展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①促進區域內城鎮的分工和合作 ②充分發揮各地區的優勢 ③促進中心城市規模的擴大 ④改善鄉村地區基礎設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沙特阿拉伯作為主要石油生產國,原油出口量較穩定,財政收入的絕大部分依賴于石油的出口。近年來,該國維系多年的石油經濟模式遭遇空前挑戰,政府推出“2030 愿景”,希望擺脫對石油的依賴,推進經濟多元化發展,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下圖為沙特原油出口金額及其占 GDP 比重。讀圖完成 29~30 題。29.沙特阿拉伯石油經濟迫切轉型的主要原因是( )①長期開發導致石油資源面臨枯竭 ②生態環境惡化影響居民生活③能源技術革命帶來的結構性危機 ④油價不穩定引發周期性危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0.“紅海項目”是沙特近年打造的一個豪華旅游項目,將于 2030年竣工。沙特阿拉伯大力打造高端旅游業主要得益于( )A.優越的自然條件 B.優質的旅游客源 C.雄厚的經濟實力 D.豐富的管理經驗二、綜合題(本大題共 3 題,共 40 分)3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4 分)生物種群之間的競爭往往表現在對有限空間資源和其他生活條件之間的競爭。競爭指數越高,說明該生物適應當地環境的能力越強。我國東北地區的長白山最高峰海拔2691 米,北坡的垂直地帶性較為明顯,從海拔 600 米至山頂依次為紅松針闊混交林、針葉林、岳樺林和高山苔原。岳樺林林木稀疏、矮曲呈叢生狀態,呈匍匐狀生長,根系發達。下圖為長白山岳樺林競爭指數梯度分布及岳樺林景觀圖。(1)分析長白山岳樺林形態特征與自然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6分)(2)指出長白山岳樺林競爭指數梯度較高的高度區間范圍,并分析原因。(8分)3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2分)材料一河西走廊地區被譽為“風電寶庫”。2020 年,河西走廊地區風能裝機容量達2000 萬千瓦。該地區將通過建設相應的調峰火電機組,為風電配套,還會通過建設氧化鋁等高耗能項目,消化富余電力。材料二玉門是中國石油工業的誕生地之一,2009 年被列入國家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21 世紀初開始轉型。材料三近年來,甘肅省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的謀劃和建設。下圖為甘肅省河西走廊及周邊區域圖。(1)分析河西走廊地區進行大規模風電建設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6分)(2)說明“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的謀劃和建設對甘肅省產生的積極影響。(6 分)3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黃河流域“十大孔兌”地區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十大孔兌主要是指黃河內蒙古段由南向北并列流入黃河的十條支流,其來沙造成黃河干流強烈的泥沙淤積。該地區自東向西年降水量從 350mm 減少到 250mm,庫布齊沙漠也從半固定沙丘向流動沙丘過渡。近年來,十大孔兌地區正采取由西向東、從南到北區域逐步推進的策略,實施流域生態環境治理。下圖分別表示十大孔兌流域及該地區多年平均風速和降水量圖統計。(1)分析該地區采取從西到東、從南到北逐步推進的區域生態環境治理策略的原因。(7分)(2)分析該地區不宜采用大規模植樹造林的方法改善生態環境的原因。(7分)高二上學期階段性考試(三)地理參考答案 2024.12一、單項選擇題1--5 BCACB 6--10 BCDAA 11--15 BCDBA16--20 DADAB 21--25 ABDCA 26--30 ABDDC二、綜合題31.(1)岳樺林分布在海拔較高處,氣候條件較為嚴寒,十壤較為貧瘠,多強風,因此,岳樺林分布稀疏、矮曲呈叢生狀,呈匍匐狀生長,根系發達。(2)海拔 1600~2100 之間。原因:海拔低于 1600 米的長白山地區,水熱條件相對優越,是針闊混交林、針葉林的主要分布范圍;而海拔高于 2100 米的地區,只有高山苔原分布;海拔 1600~2100 米的地區,風大寒冷,不適合其他樹種的生長,岳樺林因其較為抗寒、抗強風而成為優勢樹種。32.(1)風力發電具有波動性,需建設火力發電站進行調峰,該地區煤炭資源缺乏,需從外省調入;高耗能項目的建設,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該地區的水資源短缺及環境污染等問題,導致生態環境惡化。(2)加快資金、技術引進;促進產業升級;促進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資源開發;增加就業機會,提高收入;加強沿線地區的經貿聯系和社會文化交流等。33.(1)西部地區降水更少,風沙更為嚴重,是主要的沙源地,沙塵暴災害更為頻繁;且西部流動沙丘危害更大;南部地區位于黃土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西部和南部生態環境更加脆弱,應該優先治理。(2)該區域的氣候類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較少,屬于干旱半干旱地區;該區域的原生植被主要為草地,草地需水量較少,生長快速;樹木需水量較大,在此地不易存活;強行大量種樹,樹木根部可能吸取地下水,加重此地干旱,生態進一步惡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