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高中地理 選必一 第三章 大氣的運動第二節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生活在坦桑尼亞賽倫蓋蒂國家公園的牛羚,每年都會進行大規模的遷徙,從每年5月中下旬開始,牛羚離開賽倫蓋蒂向北遷徙,七八月間來到馬薩伊馬拉,到了10月,它們再從馬薩伊馬拉向賽倫蓋蒂回遷。一路上,它們會遭受獅群的襲擊,要經過鱷魚盤踞的河流,要面對鬣狗和禿鷲們無時無刻的獵食,危險無處不在,但生存讓它們不能停下腳步。致風雨前行的牛羚們大單元體系單元體系架構氣壓帶、風帶與氣候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天氣系統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大氣受熱過程大氣熱力環流必修一選必一大氣的運動自然環境中物質運動與能量交換大氣運動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及實踐應用地殼運動水體運動(2023年山東卷)(2021年山東卷)(2022年全國甲卷)(2022年山東卷)越南北部沿海克拉香天氣中美地峽地形對冷空氣運動的影響。氣候異常+沙塵暴加納可可帶降水季節變化特征(2020山東卷)霧的形成與發展(2024年山東卷)某地形對風的影響(3分)(4分)(24分)(6分)(12分)(3分)考情分析考情分析:近幾年,山東卷對大氣運動相關知識考查非常頻繁,多以綜合題形式出現,全國卷對大氣運動的考查不突出,多從側面滲入考題之中。考向預測:大氣運動的考查仍然會是山東高考的重點,呈現形式可能會有變化,如以選擇題的形式呈現。結合實例,會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結合實例,能綜合分析氣候、自然景觀、生物活動間的關系。通過案例分析,認識遵循自然環境的發展規律的重要性,并形成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理念。課程標準:運用示意圖,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并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氣候對自然地理景觀形成的影響。學習目標學習目標一、走進賽倫蓋蒂國家公園,探究自然之秘材料一:坦桑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位于東非大裂谷以西,阿魯沙西北偏西130公里處,一部分狹長地帶向西伸入維多利亞湖達8公里,北部延伸到肯尼亞邊境,海拔在920米至1850米左右。1951年建成國家公園,是一個有著14570平方公里的草地草原和稀樹草原和300多萬只大型哺乳動物的巨大生態系統。問題探究:分析賽倫蓋蒂地區草原植被為主的原因。分析賽倫蓋蒂地區的氣候。分析賽倫蓋蒂地區草原植被為主的原因。一、走進賽倫蓋蒂國家公園,探究自然之秘任務一問題探究思維路徑:植被氣候地形海陸大氣環流洋流大氣環流地形赤道低氣壓帶和東南信風帶交替控制地處東非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對流弱分干濕兩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熱帶草原氣候緯度塞倫蓋蒂是熱帶草原氣候,與其緯度相近剛果盆地為什么是熱帶雨林氣候?合作探究2、地形剛果盆地是盆地地形,氣候濕熱,降水多,西南風沿盆地深入內部,產生大量降水;塞倫蓋蒂是高原地形,氣溫低,對流弱,降水少。2、洋流剛果盆地西部受到幾內亞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1、大氣環流兩地都受到赤道低氣壓帶的影響;但剛果盆地還受到來自海洋的西南風的影響,降水多。思考:除氣壓帶、風帶影響氣候,還有哪些大氣的運動會影響氣候?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與看圖分析探究氣壓帶、風帶交替控制對氣候的影響信風帶熱帶草原氣候西風帶信風帶地中海氣候熱帶沙漠氣候與副熱帶高氣壓帶與濕潤干燥干濕兩季干燥濕潤冬雨夏干干燥干燥全年干燥季風環流季風氣候局地環流局地氣候大尺度小尺度必備知識氣壓帶、風帶與氣候氣候類型 成因 分布 特征 自然景觀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結合右圖,完成表格氣候特征描述氣溫特征降水特征氣溫高低---全年氣溫狀況,冬夏氣溫狀況溫差---氣溫年較差,氣溫日較差降水量---年降水總量變化---降水季節變化,降水年際變化水熱組合狀況---雨熱同期或不同期規律:必備知識氣壓帶、風帶與氣候氣候類型 成因 分布 特征 自然景觀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赤道附近 終年高溫多雨 熱帶雨林,多莖花、板根,群落結構復雜熱帶草原氣候 受赤道低氣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 南北緯10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 終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熱帶草原,濕季生長茂盛,干季枯萎。熱帶沙漠氣候 全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 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0大陸內部或西岸 終年炎熱干燥 熱帶荒漠,植被稀疏地中海氣候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 南北緯300-400大陸西岸 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葉硬,表面有蠟質層溫帶海洋性氣候 全年受西風帶控制 南北緯400-600大陸西岸 全年溫和多雨 溫帶落葉闊葉林,冬季落葉知識小結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低氣壓帶對氣候的影響赤道低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高氣壓帶對氣候的影響副熱帶高氣壓帶極地高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信風帶西風帶東風帶風從海洋吹來風從陸地吹來風從高緯度吹來風從低緯度吹來濕潤干燥低溫高溫氣流上升濕潤氣流下沉干燥緯度高低溫緯度低高溫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苔原、冰原氣候終年高溫多雨終年高溫,干濕兩季終年炎熱干燥冬溫多雨,夏熱干燥終年溫和多雨終年寒冷少雨季風------冬季風從高緯度陸地吹來,寒冷干燥;夏季風從低緯度海洋吹來,溫暖濕潤二、探秘牛羚遷徙之旅,感悟史詩般的生命旅程任務二二、探秘牛羚遷徙之旅,感悟史詩般的生命旅程【材料二】生活在坦桑尼亞賽倫蓋蒂國家公園的牛羚,每年都會進行大規模的遷徙,從每年5月中下旬開始,牛羚離開賽倫蓋蒂向北遷徙,七八月間來到馬薩伊馬拉,到了10月,它們再從馬薩伊馬拉向賽倫蓋蒂回遷,每年跋涉大約1000公里。在遷徙過程中,牛羚的主要敵人是獅子和鬣狗,還有瑪拉河上巨大的鱷魚,大群的禿鷲也一直緊隨其后,所以它們的旅途無疑是艱辛而充滿危險的。【問題探究】為什么牛羚每年離開賽倫蓋蒂的時間是5月中下旬,而回遷的時間是10月?思維路徑:時間拆分10月5月中下旬要素分析降水情況草原情況空間比較賽倫蓋蒂馬薩伊馬拉赤道低氣壓帶赤道低氣壓帶北移,雨帶北移,賽倫蓋蒂地進入干季,草原枯萎;馬薩伊馬拉緯度低,干季來的晚且時間短,草原生長茂盛。赤道低氣壓帶南移,雨帶南移,賽倫蓋蒂降水增多,草原生長茂盛;賽倫蓋蒂面積廣闊,食物充足,馬薩伊馬拉面積小,草場面積小。5月中下旬10月小結每年一度的大遷徙,牛羚們“明知前有獅,偏要向前行”,是什么原因讓牛羚們執著前行?------生存。遙遠的遷徙路途中,病弱的牛羚們,經常會成為食肉動物的飽腹之餐。------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自然法則即如是,生存讓你必須前行,前行之路必然會優勢劣汰,適者生存。三、探究塞倫蓋蒂生態系統,感嘆大自然的奧妙神奇。任務三三、探究塞倫蓋蒂生態系統,感嘆大自然的奧妙神奇。【材料三】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擁有14570平方公里的草地草原和稀樹草原,還有沿河森林和林地,是一個有300多萬只大型哺乳動物的巨大生態系統。【問題探究】說明在塞倫蓋蒂生態系統中,牛羚等食草類動物,獅子、獵狗等食肉類動物,草原植被,土壤等要素的相互關聯性,并說出草原植被和各類動物在適應生態環境的具體表現。土壤草原草食動物肉食動物地形氣候河流食草動物食肉動物遷徙善于奔跑體型大、強壯結隊生存知覺敏銳幼仔生而站立奔跑力量強大速度快結隊覓食草原植被生存力強、競爭力強的草類,甚至有不斷被啃食才能茁壯成長的草類。課堂小結氣壓帶、風帶與氣候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氣壓帶、風帶與氣候氣候與自然景觀分布季節移動氣壓帶與氣候風帶與氣候氣壓帶、風帶交替與氣候氣候分布、特征自然景觀要素關聯人地協調氣壓帶、風帶與氣候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天氣系統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大氣受熱過程大氣熱力環流大氣的運動自然環境中物質運動與能量交換地殼運動水體運動外在的環境,可能我們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內在的自己,通過改變,讓自己更好的適應外在環境,并讓自己在環境中變得越來越強大。結束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