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打擊樂競賽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打擊樂器演奏技巧,包括單擊、雙擊、三連擊、四連擊等;能夠準確演奏簡單的打擊樂曲目。過程與方法:通過示范教學、小組合作、個別指導等方法,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節奏感;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打擊樂的興趣和熱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力;在競賽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集體榮譽感。二、教學內容1.打擊樂器基礎知識介紹常見的打擊樂器,如鼓、鈸、小鼓等,展示其外觀和功能。講解基礎鼓點技巧,包括單擊、雙擊、三連擊、四連擊等,并示范演奏。2.曲目選擇與練習根據競賽要求,選擇適合小學生演奏的打擊樂曲目,如《小星星》、《鈴兒響叮當》等。分段教學,逐步掌握曲目的演奏技巧,注意節奏準確和音色明亮。3.團隊協作與排練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分配樂器角色,共同練習曲目。強調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和尊重他人的演奏。三、教學方法示范教學:教師先示范演奏曲目,讓學生觀察和學習。分段練習:將曲目分段,逐一攻克難點,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小組合作:鼓勵學生相互合作,共同解決問題,提升團隊協作能力。個別指導:針對學生的個別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四、教學步驟1.導入新課:通過播放打擊樂演奏視頻或音頻,激發學生的興趣。2.講解知識:介紹打擊樂器和基礎鼓點技巧,并示范演奏。3.分段練習:學生分組或單獨練習曲目,教師巡回指導。4.合奏排練:組織學生進行合奏排練,注意節奏和音色的協調。5.模擬競賽:組織模擬競賽,讓學生體驗競賽氛圍,提升自信心和表現力。五、教學評價1.過程評價:關注學生的練習過程,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2.成果展示:通過競賽或演出等形式,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3.綜合評價:結合學生的練習情況、合奏表現以及競賽成績,給予綜合評價。六、注意事項安全第一:在練習和競賽過程中,要確保學生的安全,避免使用過于沉重的打擊樂器或做出危險動作。注重興趣: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打擊樂。因材施教: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水平,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和指導。通過以上教案的實施,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打擊樂演奏技能和團隊協作能力,為競賽做好充分準備。(共17張PPT)匯報人:XXX 時間:XXXXX人教版(簡譜)2024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打擊樂大賽打擊樂競賽《目錄》3課堂練習4拓展延伸1新課導入2新知講解《01》新課導入視頻賞析(1)欣賞打擊樂器表演。(2)寫下你認識的打擊樂器。(3)觀察表演者的動作。《02》新知探究镲讀作chǎ,是一種中國打擊樂器,即小鈸。或稱镲子、鉸子等。中國民間常用類型一般為黃銅镲和鐵镲兩種。1打擊樂器定音鼓,是打擊樂器的一種。由鼓面和鼓桶,以及鼓槌組成。定音鼓是管樂隊或交響樂隊中的基石。2云鑼,出現于唐代,元代開始大為流行,是漢、藏、蒙古、滿、納西、白、彝等族使用的中國敲擊體鳴樂器。3打擊樂器編鐘中國漢族古代大型打擊樂器,編鐘興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戰國直至秦漢。4(1)持鼓槌:使用雙手持鼓槌,手心向上,鼓槌尾部向前,手腕放松,不要用拙力。(2)敲擊鼓面:敲擊鼓面時,用中指、無名指、小指和手腕配合發力,讓鼓槌向回旋轉,輕擊鼓面。打鼓技巧打鼓技巧(3)控制力度:打鼓時需要控制力度的大小,通過力度來表現音樂的變化。(4)掌握節拍:掌握節拍是打鼓的基本要求之一。(5)培養節奏感:良好的節奏感是打好鼓的關鍵。單手練習:單手練習敲擊基本音符和節拍,建立穩定的基本節奏感。基本節奏型練習:基本節奏型是構成音樂骨架的重要元素。常用的基本節奏型有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打鼓練習同學們,下面我們來欣賞樂曲并嘗試猜出用了什么打擊樂?合奏排練《楚 商》《小松樹》《老虎磨牙》《龍騰虎躍》《03》課堂練習拓展學習木琴鑼鈸鼓小軍鼓非洲鼓同學們,下面我們來欣賞樂曲并嘗試猜出用了什么打擊樂?聆聽作品《豐收鑼鼓》《卡門組曲》《絨毛的舞蹈》《波萊羅舞曲》《鼓手的戰爭》《kuku》未知《04》拓展延伸本節課主要學習了打擊樂器,強調打擊樂器在生活實際的應用及相關歌曲賞析。鼓勵學生將所關注生活中的打擊樂器,并能學習應用到實際的活動及日常生活中。總結提升匯報人:XXX 時間:XXXXX人教版(簡譜)2024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打擊樂大賽打擊樂競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簡譜)2024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打擊樂大賽第1課打擊樂競賽教案.docx 人教版(簡譜)2024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打擊樂大賽第1課打擊樂競賽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