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遂寧市第六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說明: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選擇題)1至3頁,第Ⅱ卷(非選擇題)第4頁,共4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填寫在答題卷規定的位置上,并在準考證號區域填涂上自己的考號。2.答選擇題時,務必使用2B鉛筆規范的填涂正確選項。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卷規定的位置上。4.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卷交回。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 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 )A. 我國領土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利于發展多種經營B. 各地都能受到夏季風的影響,雨量充沛C 東部地區受海洋影響較大,洪澇災害頻繁D. 我國海岸線漫長,利于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發展海外貿易2021年5月11日,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公布。下表是我國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統計。讀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人口 普查 大陸地區人 口總數(億) 0~14歲人 口占總人口 比重(%) 15~59歲人 口占總人口 比重(%) 60歲及以上 人口占總人 口比重(%) 城市化水 平(%) 每10萬人 受本科教 育比重(%)第六次 13.43 16.60 70.14 13.26 49.68 8.93第七次 14.12 17.95 63.35 18.70 63.89 15.472. 對比兩次人口普查,下列有關我國人口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勞動力比重上升 ②受教育程度上升③總人口減少 ④城市化水平提高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3.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我國人口政策調整的主要目的是( )A. 緩解人口老齡化 B. 緩解人口增長過快C. 解決人口分布不均 D. 解決人口性別比失調讀下圖,完成各小題:4. 下列省級行政區輪廓及其名稱配對正確的是( ):A ①—黑龍江省 B. ②—湖北省C. ③---安徽省 D. ④---陜西省5. 關于這四個省級行政區的敘述,正確的是:A. ①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B. ②是黃河流經的省級行政區C. ③是我國的一個直轄市 D. ④省的行政中心是西寧6. 小利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輛為“皖A-32772”的小轎車,這輛車來自:( )A. 福建省 B. 安徽省 C. 江蘇省 D. 遼寧省7. 關于我國的人口分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沿海地區比內陸地區人口密度大 B. 東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C. 人口分界線是黑河一騰沖一線 D. 江蘇省人口密度小于青海省人口密度8. 下列有關我國民族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一共有56個少數民族B. 在各少數民族自治區內沒有其他民族居住C. 我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都具有平等地位D. 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廣的是回族9. 讀“沿32°N線中國地勢剖面圖”,判斷我國地勢的主要特征是( )A. 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B. 地勢北高南低,呈階梯狀分布C. 地勢東高西低,呈階梯狀分布 D. 地勢北低南高,呈階梯狀分布10. 有關我國地勢特征對我國影響的描述中,不恰當的是( )A. 使中國東部沿海貧困縣較為集中B. 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C. 有利于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帶來降水D. 眾多大河自西向東流,有利于溝通東西部水上交通11. 載人飛船返回著陸時,應選在居民少、開闊平坦的地區,請你為載人飛船選擇著陸點A. 青藏高原 B. 內蒙古高原 C. 黃土高原 D. 云貴高原12. 山脈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為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讀下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①地區支離破碎、黃土廣布 B. ②地區有“黑土地”之稱C. ③地區行政中心是福州 D. ④地區有我國最大的湖泊13. 我國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A. 塔里木盆地 B. 柴達木盆地 C. 準噶爾盆地 D. 四川盆地14. 我國地勢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 )A. 大興安嶺-陰山-巫山-雪峰山 B.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武夷山C. 大興安嶺-太行山-秦嶺-雪峰山 D.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15.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是描寫那里的景觀( )A. 東北平原 B. 青藏高原 C. 內蒙古高原 D. 成都平原16. “不管是東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歌詞反映我國氣候( )A. 復雜多樣 B. 大陸性氣候廣C. 季風氣候顯著 D. 海洋性氣候顯著17. 關于我國降水時空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降水由東北向西南減少 B. 降水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減少C. 降水冬季多夏季少 D. 南方雨季短北方雨季長18. 在我國四大高原中,夏季氣溫最低的是( )A. 青藏高原 B. 內蒙古高原 C. 黃土高原 D. 云貴高原19. 夏季影響我國東部地區的季風主要是( )A. 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 B. 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C. 來自印度洋的東南季風 D. 來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風20. 不屬于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的山脈是( )A. 大興安嶺、陰山 B. 賀蘭山、巴顏喀拉山C. 陰山、岡底斯山 D. 昆侖山、太行山21. 有關秦嶺—淮河一線地理意義的描述,正確的是( )A. 一月0°等溫線經過的地方 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C. 熱帶與亞熱帶分界線 D. 半濕潤與半干旱分界線22. 關于我國糖料作物的分布敘述正確的是( )A. 甘蔗主要分布在華北平原 B. 甜菜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平原C. 南方甘蔗,北方甜菜 D. 南方甜菜,北方甘蔗23. 連續暴雨在山區容易引發的自然災害是A. 火山、地震 B. 沙塵暴 C. 滑坡、泥石流 D. 寒潮24. 古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說明了 ( )A. 緯度影響氣候 B. 地勢高低影響氣溫變化 C. 植物生長影響氣溫變化 D. 距海遠近影響氣溫變化25. 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是( )A. 鄱陽湖 B. 洞庭湖 C. 太湖 D. 青海湖長江、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近年來,長江經濟帶戰略,黃河流域生態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6. 在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建設的長江三峽水電站,體現了對長江( )A. “黃金水道”的利用 B. “水能寶庫”的開發C. 礦產資源的利用 D. 航運價值的開發27. 長江和黃河干流都流經的省級行政單位是( )A. 青、藏 B. 青、甘 C. 川、藏 D. 青、川28. 關于長江、黃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均流經我國地勢三級階梯 B. ①②河段經常發生凌汛C. ③河段的水能資源豐富 D. 兩河均有很高的航運價值29. 關于長江、黃河的治理和開發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 根治黃河關鍵在于下游加固大堤 B. 北方缺水,可大量引黃灌溉,種植水稻C. 嚴禁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 D. 長江中下游應大力圍湖造田30. 我國人均耕地不足,為解決糧食問題,下列做法合理是( )A. 圍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積 B. 對農田加大農藥、化肥的使用,提高糧食產量C. 提高耕地的生產力水平,變低產田為高產田 D. 把草原、山坡開墾為耕地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二、非選擇題31. 讀“長江和黃河流域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黃河發源于____山脈,注入渤海,是我國第二長河。圖中F是____綜合水利樞紐工程,它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治黃的關鍵性工程。(2)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山脈,自西向東經過的地形區是____高原、橫斷山區、____盆地、____平原。(3)黃河從地形區B____帶走大量泥沙,使下游地區成為舉世聞名的“____”。(4)黃河上、中游的分界點①是____,C處的黃河支流是____,圖中字母A代表的山脈是____,數字④表示長江中、下游的分界點為____。(5)在黃河的部分河段,受緯度位置影響,初春時節上游河段開凍較早,河水挾冰塊而下,水勢洶涌,往往導致水位猛漲,形成____。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7萬多千米,貨運量約占全國內河貨運量的三分之二,被稱為“____”。(6)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但歷史上水患嚴重。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治理黃河的是( )A. 加固下游河堤 B. 上游地區開荒種地C. 修建水利工程 D. 植樹種草,加強水土保持32. 讀“哈爾濱、北京、武漢和廣州四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完成下列問題。(1)根據氣溫曲線分析,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是____。(2)從時間上看,我國大多數地方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多集中于____季節。(3)從空間上看,我國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是____。(4)根據氣溫和降水情況,A、B兩城市屬溫帶季風氣候:C、D兩城市屬____氣候,反映了我國氣候的基本特征之一是____。遂寧市第六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 簡要答案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題答案】【答案】D【2~3題答案】【答案】2. D 3. A【4~5題答案】【答案】4. B 5. D【6題答案】【答案】B【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A【10題答案】【答案】A【11題答案】【答案】B【12題答案】【答案】A【13題答案】【答案】B【14題答案】【答案】D【15題答案】【答案】C【16題答案】【答案】C【17題答案】【答案】B【18題答案】【答案】A【19題答案】【答案】B【20題答案】【答案】D【21題答案】【答案】A【22題答案】【答案】C【23題答案】【答案】C【24題答案】【答案】B【25題答案】【答案】A【26~28題答案】【答案】26. B 27. D 28. A【29題答案】【答案】C【30題答案】【答案】C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二、非選擇題【31題答案】【答案】(1) ①. 巴顏喀拉山 ②. 小浪底(2) ①. 唐古拉 ②. 青藏 ③. 四川 ④. 長江中下游(3) ①. 黃土高原 ②. 地上河(4) ①. 河口 ②. 渭河 ③. 秦嶺 ④. 湖口(5) ①. 凌汛 ②. 黃金水道 (6)B【32題答案】【答案】(1)除青藏高原外,全國普遍高溫(2)夏秋 (3)南多北少(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4) ①. 亞熱帶季風 ②. 季風氣候顯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