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三第一次大聯考地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某巖溶區泥盆紀、石炭紀地層上覆有少量三疊紀末的沉積地層,缺失二疊紀地層,在純厚的石灰巖地層上發育了壯美秀麗的喀斯特峰叢和峰林地貌(下圖)。研究表明,該巖溶區自泥盆紀以來沉積環境總體穩定,直到三疊紀中期才抬升成為陸地,且不存在地形倒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 該巖溶區峰叢、峰林分布地區的地質構造分別是( )A. 背斜向斜 B. 斷層背斜 C. 向斜背斜 D. 地壘向斜2. 該巖溶區二疊紀到三疊紀中期( )A. 地殼發生下降 B. 不再接受陸相沉積C. 開始接受海相沉積 D. 受河水和海水侵蝕3. 推測峰叢、峰林分布地區溶蝕能力的差異及原因是( )A. 峰叢分布地區強 水體易流失 B. 峰林分布地區強 地下水易匯聚C. 峰叢分布地區強 水體流動性強 D. 峰林分布地區強 二氧化碳易飽和河流寬度的動態變化,反映河流水文形態特征的季節性波動或趨勢變化,深受氣候、人為活動及河流地貌特征的影響。雅魯藏布江自西向東橫貫青藏高原南部,依據流域自然條件、河谷形態,雅魯藏布江干流分為上、中和下游三段,中游地區發育典型的沙丘地貌。下圖為雅魯藏布江流域示意圖。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4. 雅魯藏布江河流寬度最大的時間段可能是( )A. 1~4月 B. 4~8月 C. 6~10月 D. 8~12月5. 與中游河段相比,雅魯藏布江下游河段( )A. 支流較少 B. 地形較狹窄 C. 水系結構較簡單 D. 河寬季節變化較小6. 中游沙丘地貌廣泛發育對雅魯藏布江的影響是( )A. 加快河流流水外流 B. 地表水下滲損失減少C. 地表徑流量增加 D. 侵蝕能力下降多年凍土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夏季融化、冬季凍結的活動層,下層為多年凍結層。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區多年凍土退化,改變了地下凍土融化和凍結的深度,同時也改變了該地區的水循環與水文特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 青藏高原多年凍結層地下水位抬升主要集中在(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8. 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可能導致青藏高原( )①固態水減少②部分液態水蒸發流失③部分液態水變成徑流④水資源總量增加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南疆是指新疆天山以南的部分,受地理、歷史等因素影響,南疆基礎設施領域存在不少短板,當地牢牢抓住當前正值歷史上最好發展機遇期,加大鐵路交通建設,局部完善南疆鐵路網。完成下面小題。9. 南疆地區鐵路網不斷完善,直接帶動的產業是( )A. 物流業 B. 金融保險業 C. 房地產業 D. 餐飲業10. 南疆地區鐵路很長路段采用高架橋方式,主要考慮當地的環境特征是( )A. 土地緊張 B. 河湖稀少 C. 植被稀少 D. 風沙嚴重11. 南疆地區鐵路線通常規劃設置較多車站,主要目的是( )A. 縮短運輸距離 B. 降低運行速度 C. 擴大客貨源 D. 減少維護成本江淮城市群中以合肥為核心,以沿江、沿淮城市為兩翼,擁有人口 3100萬,面積約 6.5萬平方公里。下圖為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 合肥在江淮城市群中自主創新能力最強,主要原因是( )A. 人口眾多 B. 礦產豐富 C. 環境優美 D. 科技發達13. 合肥對蚌埠市帶動作用強于宿松縣,主要原因是( )A. 宿松縣土地面積小 B. 蚌埠市距合肥遠 C. 蚌埠市產業基礎好 D. 宿松縣交通發達近年來,貴陽已建成中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成為中國增長速度最快的高科技中心之一,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電商龍頭和知名高技術企業的巨額投資。數據中心電力成本占整個支出成本的 50%~70%,其中一半是機器設備散熱需要的空調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 貴陽成為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有利條件是( )A. 充足廉價電力 B. 工業基礎好 C. 基礎設施完善 D. 外開放度高15. 貴陽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高科技中心之一,主要得益于( )A. 市場廣闊 B. 資金雄厚 C. 政策支持 D. 交通便捷16. 眾多電商龍頭和知名企業集聚貴陽的有利影響是( )A. 擴大腹地范圍 B. 改變城市功能 C. 提高城市等級 D. 完善城市體系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4 小題,共 52 分)17. 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萊茵河是西歐第一大河,是世界上航運最繁忙的河流之一。人們在萊茵河及其支流修建了約 300座水壩和數百千米的沿河堤壩,給當地環境帶來一定負面影響,為此,2000年后法國和荷蘭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簽署了生態補償協議,共同改善流域內生態環境。(1)萊茵河流域常年風調雨順,解釋其原因。(2)說明興修水壩與沿河堤壩對萊茵河水文環境的不利影響。(3)根據生態補償協議,說說法國和荷蘭如何合作實現互利互惠。18. 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磴口地處烏蘭布和沙漠東部邊緣,全縣 69%的土地都是沙漠,多年平均大風日數 12.5天。當地利用資源引入光伏發電項目,該項目最大特點是采用“光伏治沙”模式,電站的外圍用草方格沙障和固沙林組成防護林體系,光伏板下安裝節水滴灌設施,種植綠色經濟作物,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共贏。下圖為磴口地理位置示意圖。(1)說明與東部地區相比,磴口發展光伏產業的優勢。(2)闡述光伏治沙中光伏板對防治荒漠化的好處。(3)分析橙口實施光伏治沙對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貢獻。19. 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焦作煤礦經過百年開采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破壞。當地政府通過將礦業、地質遺跡、人文景觀有機整合、科學規劃,緊密結合資源枯竭城市的經濟轉型,建設了一個國家級礦山公園,使昔日的礦山披上綠裝,煥發新的生機。(1)分析焦作承接山西煤炭開采與加工設備制造項目的有利條件。(2)說明焦作礦山公園的建成對城市轉型發展的積極意義。(3)請為焦作能源工業綠色轉型升級提出合理建議。20. 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琉璃渠村位于北京門頭溝區龍泉鎮,背靠九龍山,面臨永定河,在一片荒灘中建成。古代,村民憑借生產高品質玻璃,富甲一方。據考證,村落建設了多條東西向街巷直達河岸,同時配建碼頭,村內有保存完好的古生土建筑群。下圖為琉璃渠村示意圖。(1)從氣溫季節變化的角度,說明古人選擇在琉璃渠村建村的理由。(2)從氣候角度,說明琉璃渠村建設東西向街巷的好處。(3)簡述琉璃渠村以生土作為建筑材料的原因。高三第一次大聯考地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1~3題答案】1. A 2. D 3. B【4~6題答案】4. C 5. D 6. D【7~8題答案】7. B 8. A【9~11題答案】9. A 10. D 11. C【12~13題答案】12. D 13. C【14~16題答案】14. A 15. C 16. 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4 小題,共 52 分)【17題答案】(1)萊茵河流域地處西風帶,流域大部分地區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豐富且季節變化小;流域內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開闊;流速平穩。(2)興修水壩使下游水量減少,海水易倒灌,影響水質;沿河堤壩使河流泄洪區大幅縮小,洪水期水位變高。(3)法國保護和改善上游生態環境,多途徑減輕污染,改善水質;荷蘭多方籌集資金和經費向法國補償其環境保護而導致的經濟損失;兩國對萊茵河實施全流域統籌發展和協同保護,實行可持續發展,推進綠色開發。【18題答案】(1)土地資源豐富,土地租金低;氣候干旱,晴天多,降水少,太陽能資源豐富。(2)光伏板削減風力,減輕風力侵蝕;光伏板遮擋陽光,減少地表水分蒸發,改善土壤水分條件,促進植物生長。(3)光伏發電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提供了清潔能源,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減少了碳的排放;光伏治沙的沙地,發展了種植業,增加林地面積,擴大了林地規模,吸收二氧化碳功能增強。【19題答案】(1)與山西省距離較近;煤炭資源豐富;煤炭產業基礎較好;交通便利。(2)帶動旅游業發展,促進城市經濟增長;帶動群眾脫貧致富,提高生活質量;治理污染,促進城市生態環境改善。(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廣清潔煤技術,降低燃煤污染;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增加清潔能源消費比重。【20題答案】(1)背靠九龍山,利于冬季削弱冷空氣,保持溫暖;面臨永定河,有利于夏季調節氣溫,保持涼爽。(2)該地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盛行偏北風,建設東西向街巷,利于巷道兩側建筑阻擋冬季風;利于巷道兩側建筑阻擋夏季太陽輻射。(3)當地風沙較多,土質豐富,就地取材;當地降水少,水蝕作用弱,土房不宜垮塌;當地缺少其他建筑材料且不易運入;土房冬暖夏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