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按秘密級事項管理★啟用前2025 年甘肅省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 地理模擬試題本試卷共 100 分 考試時間 75 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 的)等時圈是指某區域從各城市到某一城市所用最短時間相等的地區相連接所形成的等時線,它能夠直觀反映 中心城市腹地范圍及其變化。下圖示意 2015—2021 年長江三角洲各城市至南京等時圈變化情況。據此完成 1~2題。1.據圖推斷,2015—2021 年,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最快的交通運輸方式是A.普通公路 B.高速公路C.普通鐵路 D.高速鐵路2.2015—2021 年,長江三角洲各城市至南京等時線的變化有利于A.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一體化進程B.加快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速度 C.改善長江三角洲地區環境質量D.降低居民的日常出行成本某氣象科研人員根據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路徑數據集,建立了該地區熱帶氣旋移動坐標系,并依據氣旋中心 的氣壓變化將熱帶氣旋分為五類:初生型、緩慢增強型、快速增強型、穩定型和減弱型。觀測數據顯示,快速增 強型氣旋的降水強度在其西南方向最高,減弱型氣旋的降水強度在其東北方向最高。據此完成 3~4 題。3.下列熱帶氣旋類型中,平均緯度位置最靠南的是A.初生型 B.快速增強型C.穩定型 D.減弱型4.快速增強型氣旋的降水強度在氣旋西南方向最高的原因是A.氣旋在登陸過程中,西南側往陸地輸送水汽,遇地形阻擋B.氣旋南側的偏東氣流與海上的西南氣流在氣旋西南部輻合上升C.氣旋在登陸過程中,西南側氣流與陸地南下冷空氣相遇形成鋒面 D.氣旋西南側海水溫度更高,蒸發旺盛,氣流上升作用更強某研究者在研究我國流動人口的空間格局時,統計了 2000—2020 年我國 2151 個縣級及以上城市(包括地級 市、縣級市、縣、 自治縣和旗)的跨縣流動人口數據。下表為 2000—2020 年按照流動人口規模劃分的不同等級城 市的流動人口規模占比表。據此完成 5~6 題。位序 2000 年 2010 年 2020 年規模/萬人 比例/% 規模/萬人 比例/% 規模/萬人 比例/%前 10 2 744.4 34.9 5 659.8 33.2 8 503.5 28.011—100 2 745.5 34.9 6 792.6 39.8 11 921.8 39.3101—500 1 532.1 19.4 3 285.6 19.3 6 923.1 22.8501—1 000 497.9 6.3 762.2 4.5 1 642.5 5.41 001—1 500 233.6 3.0 356.9 2.1 854.1 2.81 501—2 151 118.2 1.5 195.6 1.1 512.4 1.7全國 7 871.7 100.0 17 052.7 100.0 30 357.4 100.05.表中數據表明A.2000—2020 年規模前 10 的城市流動人口規模呈縮小趨勢B.2000—2020 年中小城市的流動人口占比呈現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C.2010—2020 年規模前 100 的城市流動人口占比明顯增大D.2000—2010 年我國流動人口呈現出相對分散和均衡化的趨勢6.與 2000—2010 年相比,2010—2020 年我國流動人口的流動方向發生變化的原因是①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我國區 域差異逐漸縮小 ②特大城市流動人口在城鎮化過程中面臨著遠離家鄉、文化差異、制度障礙等問題 ③大城市 人口超過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吸引力下降 ④大城市公共服務和教育水平有所下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石河子墾區位于天山中段綠洲帶,北接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下圖示意 2021 年 4 月 1 日到 2022 年 4 月 1 日石 河子棉田的各地表輻射分量日均值變化情況。據此完成 7~9 題。7.石河子地面的能量主要來自圖中的A.向下短波輻射 B.向上短波輻射C.向上長波輻射 D.向下長波輻射 8.石河子棉田向上短波輻射最高值出現時間的主導因素是A.太陽輻射 B.降雪C.降雨 D.大霧9.地表凈輻射是地表吸收與放出輻射通量的差值。根據圖中信息判斷,下列月份中,石河子棉田地表凈輻射最高 的是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下圖示意亞洲東北部某地區在較穩定氣候條件下林地經歷林火后的地表植被及凍土演化。據此完成 10~11 題。10.由圖可知,該地區林地發生林火后A.短期內蒸騰量增加 B.短期內太陽輻射減弱C.長期內生物量減少 D.中期內地表溫度降低 11.在中長期時間段,該林地有機層厚度逐漸恢復,主要是因為A.巖石不斷風化 B.植被不斷演替C.降水不斷增加 D.氣溫不斷升高毛烏素沙地位于鄂爾多斯高原向黃土高原的過渡區,位于內蒙古、寧夏和陜西三省區交界處。某科研人員對 毛烏素沙地西北部兩期遙感影像上的部分裸露沙丘和植被覆蓋沙丘進行了監測。下表示意毛烏素沙地西北部裸露 沙丘和植被覆蓋沙丘 5 個特征點(北翼、南翼、沙丘背風坡底部、沙丘迎風坡底部、沙丘頂部)的平均移動距離和 方向。據此完成 12~13 題。沙丘類型 移動參數 北翼 南翼 背風坡底部 迎風坡底部 沙丘頂部裸露沙丘 距離/m 52 58 67 70 73方向/ ° 136 113 123 120 122植被覆蓋沙丘 距離/m 27 34 39 32 46方向/ ° 15 117 132 134 132注:標準移動方向對應的數值為以參照點的正北方向為 0 ° , 按照順時針方向旋轉所轉過的角度對應方向上的度 數。12.毛烏素沙地沙丘的主要移動方向為A.東北 B.西北 C.西南 D.東南13.與裸露沙丘相比,植被覆蓋沙丘A.移動距離遠 B.移動方向偏北C.輸沙量更大 D.受人類活動影響大建筑領域能耗和碳排放主要分為直接碳排放、 電力間接碳排放、熱力間接碳排放三類。下圖為 2000 年和 20 20 年中國、美國、法國和德國建筑運行碳排放量變化趨勢對比圖(圓圈面積表示建筑運行碳排放總量)。據此完成 14~16 題。14.圖中甲、乙、丙、丁四國分別表示A.中國、德國、法國、美國 B.中國、法國、德國、美國C.美國、德國、法國、中國 D.美國、法國、德國、中國 15.下列行為屬于電力間接碳排放的是A.某家庭使用煤炭或天然氣爐灶直接取暖B.某商場的照明系統所用電力來源于光伏發電C.某家庭的家用電器所用電力來源于燃煤D.某大型社區使用化石燃料區域集中供熱系統 16.降低建筑領域人均碳排放量的合理措施是①繼續推廣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②促進能源轉換系統的低碳轉型 ③配合清潔能源電力系統提高建筑電氣化率④鼓勵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題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二、非選擇題(共 52 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 分)我國光伏裝備制造業起步于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區,這些地區成為光伏裝備制造企業高 度集聚和飛速發展的核心地區。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已形成了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在制造業規模、產業 技術水平、國際市場競爭力以及產業體系完善程度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光伏產業鏈的上游主要是光伏原材 料(如硅料、多晶硅、單晶硅等)的加工;中游為光伏部件生產供應環節,包括裝備、電池片、組件、鍍膜、玻 璃等的生產供應;下游則主要集中在光伏裝機領域。 下圖示意我國光伏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階段和政策變化。(1)推測 2010—2012 年我國光伏裝備制造產業面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7 分)(2)簡述我國大力打造光伏裝備制造業的主要意義。 (4 分)(3)分析我國光伏裝備制造業起步于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區的主要原因。 (6 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 分)耕地邊際化是在現有的土地利用和社會經濟條件下,受城鄉發展驅動(物理邊際化)、 自然因素限制(自 然邊際化)及非糧生產轉型(經濟邊際化)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耕地生產要素投入逐漸減少和經濟產出能力 逐步下降的過程。舍烹村位于貴州省六盤水市,森林覆蓋率達到 28.98%。村域地勢起伏較大,山高谷深,整體四周高、中間低。該村水田集中分布在村莊中心地勢平緩處,旱地以四周坡耕地為主。下表為 2000—2020 年該村耕地邊際化指標變化情況表。(1)請以 2010 年為時間分界點,描述 2000—2020 年舍烹村耕地邊際化的發展特點。 (4 分)(2)描述 2000—2020 年舍烹村三種類型耕地邊際化的具體表現。 (6 分)(3)說明在快速城鎮化背景下,為山區農戶家庭在“糧食安全 ”與“生態保護 ”之間建立適度平衡可采取的措 施。 (8 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 分)北極地區是全球氣候變化最為劇烈的地區之一。1979—2021 年北極地區的升溫速度是全球其他區域的 4 倍,這一現象被稱為“北極放大 ”效應。 “北極放大 ”效應不僅直接改變了極地海洋、海冰、積雪、凍土、 冰川與冰蓋等極地系統要素,還對北極地區生態環境,乃至全球的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人類經濟社會產 生深遠影響。下圖為北極流域徑流過程變化的主要驅動示意圖。(1)從海--氣作用角度,分析“北極放大 ”效應產生的原因。 (6 分)(2)結合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分析熱融湖的形成過程。 (6 分)(3)在全球升溫的背景下,多年凍土正在加速退化。試闡述多年凍土退化的主要表現。 (5分)2025 年 甘 肅 省 普 通 高 校 招 生 統 一 考 試 地理模擬試題參考答案1 . D 2 . A 3 . A 4 . B 5. B 6. A7 . A 8. B 9. C 10. D 11 . B 12 . D 13. D 14. C 15. C 16. A17 .【答案】 ( 1)問題:全球光伏產品裝機容量增速減緩 , 歐美對我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 ”調查 , 加大 征稅 , 導致我 國光伏企業利潤暴跌 。 ( 2 分)措施:提升光伏裝備的技術水平 , 降低成本;減少對 單一國際市場的依賴 , 開拓國 際新興市場和國內市場;加大企業財政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光伏 裝備制造產業鏈的協同效應和整體競爭力;加強 國際的技術交流 、 貿易合作;積極應對國際貿 易爭端 , 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 5 分)(2)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推動我國能源結構低碳轉型;提高我國新能源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 就業和經濟發展。 ( 4 分)( 3)經濟發達 , 工業基礎雄厚 , 具有強大的產業集聚和帶動效應;( 2 分)受益于國家和地方政府 的大力支持;( 1 分)擁有眾多高校和研究機構 , 科研和技術創新能力強;( 1 分)經濟發達 , 人口 密集 , 市場需求廣闊;( 1 分)產業 鏈完善 , 促進了產業的集群發展 。 ( 1 分)18 .【答案】 ( 1)2000—2010 年 , 舍烹村耕地利用物理邊際化不明顯 , 后期出現一定程度的經濟邊際 化和自然邊際 化現象;2011—2020 年 , 舍烹村出現了較明顯的耕地物理邊際化、 自然邊際化及 經濟邊際化交互發生的現象 。 (4 分)(2)物理邊際化表現為耕地轉變為居民生產建設用地 ; 自然邊際化主要表現為耕地轉變為林 地 、 草地和荒地; 經濟邊際化表現為耕地轉變為果園等經濟林地 。 (6 分)(3)以綜合效益最大化為原則 , 宜耕則耕 , 宜林則林 , 規范耕地用途;嚴格永久基本農田劃定 , 保 障耕地優先用于 糧食生產;促進土地流轉 , 鼓勵規模經營 , 積極探索耕地碎片化治理方式;強化 生態建設 , 構建穩產、 高產的可持 續耕作系統;健全耕地休耕輪作制度 , 強化耕地生態保護的引 導和激勵 。 (任答四點 , 8 分)19 .【答案】 ( 1)氣候變暖導致北極地區海冰減少 , 海冰對太陽輻射的反射減少 , 海洋吸收的太陽輻 射增多 , 使海 洋和大氣溫度升高 , 進而導致更多的海冰融化;北極地區溫度升高導致空氣對水 汽的容量增加 , 云量增多 , 進而 增強了大氣的溫室效應 , 使得向下長波輻射增強 。 (6 分)(2)初始階段 , 多年凍土層相對穩定 , 地下冰尚未融化;氣候變暖導致凍土受熱增加 , 地下冰或 多年凍土開始融 化 , 引起地表下陷 , 地表水開始匯聚;隨著湖盆蓄水增多 , 湖泊向周圍和下方的 凍土提供熱量 , 導致湖岸坍塌后 退 , 湖面不斷擴大 , 湖泊深度增加 , 形成熱融湖 。 (6 分)( 3 )多年凍土溫度升高 、 面積減小 。 ( 2 分)多年凍土層變薄 , 凍土活動層厚度增加 , ( 2 分)季節 性凍土融化期 延長且凍結期縮短等 。 ( 1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