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冊地理人教版圖文解析題專項訓練1.讀下圖“中國政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疆界綿長,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4個,其中D是 ;C 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我國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共有6個,其中G是 。(2)從緯度位置看,我國大部分地區位于 帶,南部部分地區位于熱帶,沒有地區位于 帶。北回歸線自東向西依次穿過臺灣省、廣東省、 、云南省(填簡稱)。(3)我國的兩大內海 、 。(4)字母b所在省區的簡稱是 ,其境內有我國面積最大的淡水湖 。2.版圖無小事,我們每個人都應提高維護國家領土安全和版圖完整的意識,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面問題。8月28日,以“規范使用地圖,一點都不能錯”為主題,2023年全國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主場活動在浙江德清舉行。活動現場發布2023年版標準地圖和參考地圖879幅,其中標準地圖20幅,包括中國地圖6幅,大洲地圖14幅;參考地圖859幅。下圖為發布的其中一幅豎版中國地圖。(1)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寫出釣魚島所在海域。(2)南海諸島中三沙市為中國最南端的地級行政區,寫出三沙市所屬的省級行政單位。(3)作為新時代中學生,我們要有國家領土主權意識,了解祖國疆域范圍,在南中國海里有九條斷續線組成的U形線,通常稱為九段線,線內區域為中國南海。請在圖中描繪中國的九段線。(4)從海陸位置的角度描述我國的地理位置特征。3.讀“中國疆域簡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緯度位置看,我國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少部分位于 帶,沒有寒帶。(2)我國陸上疆界綿長,相鄰十幾個國家,與我國甘肅省相鄰的國家是 。(填序號)(3)圖中與我國隔海相望的①是 (國家),⑤是 (國家)。(4)A是 (填省區簡稱),其行政中心是 。(5)與B相鄰的省區有 自治區、 省、 省和 省。(6)與中國相比,⑤國的海陸位置的特點是 ;②國的海陸位置特點是 ,這種海陸位置的特點的局限性表現在 。4.探究影響我國人口遷移的因素。【項目背景】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中國歷史上曾多次經歷人口遷移,最終形成現在的人口分布格局。某中學學校社團開展了以“探究影響我國人口遷移的因素”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下面是同學們項目式學習的內容。【任務一收集信息】(1)根據專家提供的研究資料,說出影響中國古代人口遷移的因素。【任務二分析研究】(2)“安史之亂”引發了北方人南遷至江南,使南方地區人口 (選填“增加”或“減少”)。(3)中國近代的三次人口遷移。“闖關東” 山東省(簡稱________)、河北省居民遷移到東北地區“走西口” 山西省居民遷移到內蒙古自治區“下南洋” 廣東省、福建省居民為了生存到東南亞地區謀生。這里的“南洋”是指________海(我國瀕臨的海洋)(4)北方草原民族南遷,他們同漢族長期雜居,使得我國民族分布具有的特點。【任務三成果展示】由于大量人口“下南洋”謀生,直至今日東南亞成為世界上海外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近年來,東南亞華僑紛紛來中國投資或發展,年投資額超千億。(5)試分析我國相比于東南亞各國地理位置的優勢。5.讀我國部分城市降水量柱狀圖及1月和7月平均氣溫統計表,回答下列問問題。城市 哈爾濱 北京 武漢 廣州 蘭州 烏魯木齊1月平均氣溫/℃ -19.4 -4.6 3.0 13.3 -18 12.67月平均氣溫/℃ 22.8 25.8 28.8 28.4 24.5 23.7(1)廣州、武漢、蘭州、烏魯木齊四城市的降水量逐漸 ,這說明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特點是 ,形成這種差異的影響因素是 。(2)北京位于我國溫度帶中的 ,干濕地區中的 。(3)從表格中可知,我國東部地區冬季氣溫特點是 ,主要影響因素是 。(4)結合圖表資料可推斷,我國東部地區氣候的共同特征是 。(5)武漢的氣候類型為 。該氣候的特點為 。6.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圖1是“我國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分布示意圖”,圖2是“我國西南某地區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圖3是“四川涼山林火發生時間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據圖1可知,我國的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多分布在中西部山區,以 地區最為集中。(2)從圖2中可以推斷,這一地區滑坡、泥石流災害多發的季節為 季。(3)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可以有效避災。假如你在旅行途中遭遇泥石流,此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4)請你為該地區減輕滑坡、泥石流災害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5)結合圖3,推測涼山森林火災多發的季節,并簡述其原因。7.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數碼①②③代表我國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上的山脈,該年等降水量線左側的地形區是 。(2)烏魯木齊位于 (選填“季風”或“非季風”)區,該地區形成的原因是 。(3)從溫度帶看,哈爾濱、武漢、海口分別位于 、 、 。(4)暑假期間,若家住北京的小明沿如圖所示的旅游線路到海口,途中經過的干濕區有 。(5)當雨帶位于圖中B處時,長江中下游地區迎來陰雨綿綿的“ ”季節。雨帶到達A處的時間比到達B處晚,在雨帶來臨之前,華北地區容易發生的自然災害是 。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我國是世界上13個最貧水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量與國際上一般承認的標準相比,屬于用水緊張的國家。水資源短缺將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材料二圖甲為我國水資源分布示意圖,圖乙為我國的節水標志。(1)從圖甲中可以看出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勻,為解決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可以通過 的措施來解決,例如我國南水北調工程東線的優勢有 ,把水資源輸送到我國缺水嚴重地區之一 地區。該地區嚴重缺水的社會經濟原因是 。(2)請說說圖乙國家節水標志的含義 。9.讀圖1“我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圖”和圖2“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1中①是以 為主的耕地;③表示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2)圖1中①與②兩種土地利用類型的分界線大致經過 mm年等降水量線,該界線以南是我國干濕地區中的 。(3)根據圖2可知,我國不同土地利用類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為發展 (填農業生產部門)提供了保障。在我國的土地利用類型中,耕地僅占 %,由于后備耕地不足,人口與耕地的矛盾突出,為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應當 。10.風吹麥浪香,小麥收割忙。由于各地自然條件的差異,小麥的成熟期不盡相同。讀“我國冬小麥機收進度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小麥機收區主要位于 mm年等降水量線以東,該區域可以實現小麥機收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造成機收批次時間差異的影響因素是 。(2)第一批小麥機收區的作物熟制是 ,該時期當地還可同時收割的油料作物是 。(3)第三批小麥機收區較第一批小麥機收區的節水灌溉面積較大,分析該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原因。(任答一點)11.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民族要振興,鄉村必振興。圖1為湖南省某村生態農業園簡介指示牌,圖2湖南省簡圖。該村探索“旅游+”模式。搭“鄉村臺”,打“生態牌”,唱“山水戲”,讓更多百姓走上致富路,被評為“湖南省旅游名村”和“農村建設示范村”。潤山潤水生態農業園簡介潤山潤水生態農業園是XX村鄉村旅游十農業產業結構調墊十精準扶貧的重要產業基地,占地面積200余畝。目前種植滿園荷花:荷花有近六個月的觀賞期,而且蓮藕、蓮子、蓮蓬、蓮葉全是寶,經濟價值較高。春夏兩季,滿園的荷香,清靜的村莊,遠處的山巒,為人們呈現了一場田園風光的盛宴。(1)湖南省三面環山,其中山脈①是 。它的走向是 走向。它是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2)②河由南向北注入 湖,此湖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3)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湖南人民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習慣。根據粽子的主要原料可知,湖南省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其耕地類型主要是 。(4)6月湖南省已全面進入主汛期,暴雨集中、災害多發,其中暴雨天氣可能會誘發的地質災害有 、 。(5)根據簡介指示牌,說出該村兩種旅游資源。(6)請你為該村進一步發展“旅游+”模式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12.暑假期間,小明從上海出發到北京進行以“區域地理要素研究”為主題的研學旅行,請你結合以下材料,幫他完成任務清單。(1)由上海到北京應選擇的合理鐵路線是 線,它與隴海線相交的鐵路樞紐是 。(2)探究任務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北京地處 (地形區)西北部。(3)北京的地勢特點是: 。(4)探究任務二:人文環境:參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所在地人民大會堂,了解北京是全國的 中心這一城市職能。(5)游覽北京城傳統民居 ,了解和品味古都的建筑文化。13.讀以下圖文資料,完成問題。材料一 位于海南島南部的三亞、陵水和樂東是我國的南繁基地,被譽為農作物育種的“加速器”(全年育種次數多)。海南省重視南繁基地的建設,不斷完善進駐科研機構的配套服務,著力打造農作物“種業芯片”“南繁硅谷”,目前基地已擁有多家科研機構和科研育種保護區。材料二 海南省發揮自由貿易港政策優勢,積極培育南繁育種產業生態鏈,促進種業發展,增加當地農民收益,同時也為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材料三 圖1為海南島示意圖,圖2為海南島南部地區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1)寫出海南島所屬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和行政中心。(2)讀圖1,結合圖例描述海南島河流分布特征,并說明理由。(3)簡要分析海南省南繁基地打造農作物“種業芯片”“南繁硅谷”的有利條件。(4)根據圖文資料從社會和經濟角度,簡述海南省發展農作物育種產業的意義。1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炎陵位于湖南省南部的山區,是“中國優質黃桃之鄉”。炎陵黃桃基地多分布在海拔400米~1400米的山區,病蟲害少;炎陵山區土層深厚,且擁有山泉水灌溉;成熟期天氣晴好,有利于黃桃糖分積累。由于每家果農種植的黃桃數量不多,在管理方面精細化作業,從剪枝、除草、施肥、梳果到成熟,每棵桃樹都得到了果農的精心打理。材料二 近年來,炎陵黃桃成了炎陵果農的“致富果”,炎陵縣已有二十余家黃桃深加工企業入駐,開發黃桃果汁、黃桃罐頭、黃桃干、黃桃酒等10余種產品,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2023年,炎陵黃桃全產業鏈綜合產值32億元,全縣有6萬余人參與上下游產業鏈,帶動近4萬桃農人均增收1.2萬元。材料三 下圖為炎陵縣位置及其氣候資料圖。(1)閱讀炎陵縣的氣候資料圖,寫出炎陵縣的氣候類型和氣候特征。(2)炎陵縣河流眾多,寫出其水文特征。(3)結合材料一,從地形、氣候、水源、土壤方面分析炎陵縣生產高山黃桃的有利自然條件。(4)有人提議應該擴大炎陵縣的黃桃種植規模,你是否贊成,并說明理由。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辣椒是一種喜溫植物,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30℃,溫度低于10℃或高于35℃都會影響其正常生長。在生長期間,辣椒樹需要充足的光照,一般每天需要接受至少6小時的直接日照。喜濕怕澇怕旱,需要排水良好、透氣性好的土壤,以利于根系生長。材料二辣椒是貴州省重要的特色支柱產業,更是一張靚麗的地方名片。圖左為貴州省地形分布圖,圖右為貴陽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1)結合所學知識說出貴州省的簡稱及行政中心。(2)讀圖,判斷貴州省的地勢特點,并推測烏江的流向。(3)結合材料,分析貴州種植辣椒的有利的自然條件。(4)請你為貴州推動辣椒特色支柱產業的發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答案1.(1)印度;哈薩克斯坦;韓國(2)北溫帶;寒;桂(3)渤海;瓊州海峽(4)贛;鄱陽湖2.(1)東海(2)海南省(3)(4)我國位于亞歐大陸(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陸兼備。3.(1)熱(2)②(3)韓國;菲律賓(4)內蒙古;呼和浩特(5)新疆維吾爾;青海;四川;云南(6)四面環海;深居內陸;深居內陸,氣候較為干旱,缺少直接的海洋通道,對外交流相對不便。4.(1) 經濟、政治、宗教、文化、戰爭和災荒等。(2) 增加(3) 魯 南(4) 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5) 我國疆域遼闊,南北跨溫度帶多,適宜多種農作物生產;陸上鄰國眾多,便于發展邊境貿易。5.(1)減少;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海陸位置(2)暖溫帶;半濕潤地區(3)南北溫差大、越往北氣溫越低;緯度位置(4)雨熱同期(5)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6.(1)西南(2)夏(3)應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4)加強監測和預報、建立災害預警系統;植樹種草、建護坡林帶;各種加固工程及各種排水工程(5)春季;春季氣溫回升快,少雨多風,空氣干燥;森林植被、林下雜草枯枝落葉等易燃物多,易發生火災。7.(1)內蒙古高原(2)非季風;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周圍山脈阻擋,夏季風難以到達(3)中溫帶;亞熱帶;熱帶(4)半濕潤區、濕潤區(5)梅雨;春旱8.(1)跨流域調水;借助已有的京杭運河,工程量小;華北;人口稠密,工農業需水量大(2)中國節水標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三部分組成:綠色的圓形代表地球,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和S的變形,寓意節水;手又像一條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匯成江河。9.(1)旱地;林地(2)800;濕潤區(3)草地/可利用草地;畜牧業/牧業;12.68;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10.(1)400;地形平坦;緯度因素(2)一年兩到三熟;油菜(3)農業發達,農業灌溉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業和生產生活用水量大;降水較少等。11.(1)雪峰山;東北-西南(2)洞庭(3)端午節;水田(4)滑坡;泥石流(5)觀荷花、山巒;賞清凈村莊、田園風光等(可從自然和人文方面,任寫出兩點即可)(6)結合文創伴手禮、荷花品牌認證等對該模式進行深度賦能。如:舉行與觀賞荷花有關的文化活動、營銷與荷花有關的伴手禮、保護生態環境、樹立品牌意識加大宣傳。12.(1)京滬線;徐州(2)華北平原(3)西北高,東南低(4)政治(5)四合院13.(1)瓊;海口(2)呈放射狀,由中部向四周分流;地勢中部高、四周低(3)①政策支持;②配套服務設施完善③科技力量雄厚(科研力量強);④交通便利;⑤水熱條件充足;⑥環境優美。(4)①增加就業機會;②提高農民收入;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④帶動當地經濟發展;⑤促進農業科技創新,培育優良品種 。14.(1)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2)①水量/流量大;②水量/流量/水位季節變化大;③無結冰期;④汛期長(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⑤含沙量小等(3)地形:海拔高,病蟲害少;空氣質量好;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黃桃生長;天氣晴,有利于糖分積累;水源:河流眾多,灌溉水源充足。土壤:山區土層深厚,利于種植黃桃。(4)贊成;理由:炎陵縣黃桃品質好,市場需求大;擴大種植規模可以帶動經濟發展;可以促進當地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贊成。理由:大規模種植會導致生態環境破壞;黃桃種植規模過大不利于精細化管理,會影響黃桃的品質等。)15.(1)貴/黔;貴陽(2)地勢西高東低;流向:自西南向東北流(3)氣候溫和;水分充足;多山地、丘陵,排水條件好;海拔較高,光照充足等。(4)加大宣傳,提高知名度;通過網絡平臺等多種方式,拓寬銷售渠道;引入優良品種;加大技術投入,機械化操作;完善交通設施;對辣椒進行深加工;利用辣椒資源發展生態觀光農業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