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西省 2024—2025 學年上學期第二次學情檢測高二地理試卷試卷共 6 頁,19 小題,滿分 100 分。考試用時 75 分鐘。注意事項:1 .考查范圍:選擇性必修 1 第一章至第四章。2 .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3 .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 本試卷上無效。4 .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 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夸父與日逐走…… ”源于中國先秦重要古籍《山海經 · 海外北經》。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 若夸父自東向西以 15 °/小時的角速度在地表追趕前方視野內的太陽,則其感覺到晝夜更替周期為 ( )A. 12 小時 B. 24 小時 C. 48 小時 D. 不存在2. 若夸父在我國沿地表水平運動飛速追趕太陽,則其偏轉方向正確的是 ( )A. A B. B C. C D. D塔爾法亞(28 °N ,13 °W)位于北非摩洛哥南部邊陲,是家喻戶曉的沙漠飛行員故事《小王子》的創 作地。當地時間(采用東 1 區區時)2023 年 11 月 12 日 13:30 ,塔爾法亞小王子沙漠文藝節開幕,當晚文 學愛好者們齊聚沙漠邊緣欣賞日落。該日塔爾法亞晝長約 10 小時 50 分鐘。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 沙漠文藝節開幕時,太陽位于該地的 ( )A. 南偏東天空 B. 北偏東天空 C. 南偏西天空 D. 北偏西天空4. 從沙漠文藝節開幕到日落,大約歷時 ( )A. 4 小時 B. 6 小時 C. 8 小時 D. 10 小時因他暖山為泰國最高峰,海拔 2565 米,頂部為花崗巖。距今約 3 .2 億年前, 因他暖山山區巖層出現 彎曲,并伴隨巖漿活動;距今約2 億年前,多道山脊雛形發育;距今約6000 萬年前花崗巖巖體出露地表。 下圖示意因他暖山演化過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 因他暖山山區多條山脊并列分布,主要取決于 ( )A 巖漿噴出 B. 巖漿侵入 C. 變質作用 D. 地殼運動.6. 與花崗巖巖體出露地表關系密切的是 ( )①巖漿沿裂隙上升冷凝②花崗巖尚未固結③上覆巖層斷裂下陷④上覆巖層風化侵蝕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奎茨河地處美國華盛頓州, 因地質歷史時期劇烈的構造抬升而發育出露洪水位之上的河流階地。1993 年,奎茨河某處河岸發生大規模樹木傾倒,倒木堵塞了河道,導致次年豐水期其上游水位暴漲,局部河流 階地被淹沒。下圖示意 1993 年、1994 年豐水期奎茨河距采樣點不同距離內的水位和階地高程變化。據此完 成下面小題。7. 大規模倒木堵河最可能出現在采樣點上游 ( )A. 20 米附近 B. 45 米附近C. 105 米附近 D. 170 米附近8. 倒木堵河期間,被淹沒的局部河流階地表面 ( )A. 以流水侵蝕為主,沉積物平均粒徑較小 B. 以流水侵蝕為主,沉積物平均粒徑較大 C. 以流水沉積為主,沉積物平均粒徑較小D. 以流水沉積為主,沉積物平均粒徑較大下圖示意我國某城市某月份 8~11 日天氣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 氣溫日較差最大的是 ( )A. 8 日 B. 9 日 C. 10 日 D. 11 日10. 該市 8~11 日經歷的天氣系統及該天氣系統過境的時間分別是 ( )A 暖鋒,8 日過境 B. 氣旋,9 日過境.C. 冷鋒,10 日過境 D. 反氣旋,11 日過境下圖的 M 群島示意某低壓中心的位置,該低壓中心是北半球主要的半永久性大氣活動中心之一,有些 時候該低壓中心幾乎消失。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 該低壓中心強盛時期,同緯度帶內與其一起存在的是 ( )A. 印度低壓 B. 冰島低壓 C. 夏威夷高壓 D. 亞速爾高壓12. 該低壓中心幾乎消失的季節 ( )A. 氣壓帶、風帶位置偏南 B. 華北平原盛行西北風C. 南亞盛行西南風 D. 內蒙古草原晝短夜長天山整體呈東西走向,山體由山地、平原和山間盆地組成,冰湖與冰川分布較為集中,位于中亞內陸, 氣候干旱,西風氣流攜帶大西洋水汽由西向東輸入,到我國境內氣候的大陸性與干燥性更為顯著。下圖分 別為2000—2020 年天山不同海拔冰湖面積與數量統計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 天山冰湖面積最大的月份集中在 ( )A. 1~3 月 B. 3~5 月 C. 6~8 月 D. 10~12 月14. 2000—2020 年天山 ( )A. 海拔 2700m 以上冰湖面積增加,數量減少 B. 3600~3900m海拔區間內冰湖的分布最多 C. 3900~4200m海拔區間內冰湖擴張最明顯 D. 海拔 2100~2400m 之間冰湖收縮最為顯著北極海浪是北極地區重要的海洋環境要素,受風、融結冰等因素影響,其分布范圍和強度具有明顯的 時空差異。下圖示意 1993—2021 年北極地區平均有效浪高。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 北極海浪的強度和分布范圍季節變化特征主要表現為 ( )①冬季海浪強度高于夏季②冬季海浪強度低于夏季③冬季海浪范圍大于夏季④冬季海浪范圍小于夏季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16. 形成北極地區有效浪高 3.0~3.5 米區域的主要動力來自 ( )A. 冬季風 B. 極地東風 C. 夏季風 D. 盛行西風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3 小題,共 52 分。17.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閩江發源于武夷山區,流經浙閩丘陵,注入臺灣海峽。地質歷史時期,臺灣海峽的海平面升降變化大,進而導致閩江入海 口位置變化大。閩江口沉積物規模較大,而近些年閩江中上游建設水庫對河口沉積物造 成顯著影響。下圖示意閩江口的位置。(1)分析閩江的水文特征。(2)經驗證,歷經冰期和間冰期,遠離現代河口的甲地的沉積物粒徑與現河口相似。請對此做出合理解釋。(3)簡述閩江中上游建設水庫攔沙對河口泥沙沉積速率和粒徑的影響。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臺風過境時,處于臺風不同部位的地區風向不同。研究顯示,臺風過境時對長江口淡水輸送產生顯著 影響。某高校地理研究團隊選取 2019 年第 9 號登陸型臺風“利奇馬 ”和 2020 年第8 號轉向型臺風“ 巴威 ”, 對比分析不同類型的臺風對長江河口淡水輸送的不同影響。下圖示意長江口位置及兩次不同類型臺風活動 軌跡。(1) 比較冬季江蘇與浙江近岸海水鹽度高低差異并說明原因。(2) 比較臺風利奇馬和巴威過境長江口時沿岸淡水輸送方向的差異并說明其原因。19.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通過對黃河下游沒有粘性和可塑性的粉砂多年考察驗證,冰凍也會形成裂痕(縫)。這種裂痕無論在地 貌上,還是在內部結構及成因、分布上均與一般的干燥裂痕(縫)大相徑庭。下圖中 a→e 為黃河下游豆莢狀及三聯狀凍裂的形成過程(c 、d 兩圖示部分說明缺失)。(1)說出黃河下游豆莢狀及三聯狀凍裂的形成條件。(2)補充圖中的 c 、d 兩圖的說明。(3)推測黃河下游粉砂經凍裂后地貌的主要特點。江西省 2024—2025 學年上學期第二次學情檢測高二地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 D 2. A.3. A 4. B5. D 6. B7. B 8. C9. A 10. C11. B 12. C13. C 14. B15. C 16. 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3 小題,共 52 分。(1)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風山地迎風坡,降水多,流量較大;降水時間長,水位變化較小,汛期 較長;山區植被覆蓋率較高,河流含沙量小;位于亞熱帶地區,無結冰期。(2)冰期時,海平面降低;閩江口向東延伸,在甲地附近入海,形成與今閩江口粒徑相似的沉積物;間冰 期,海平面上升,沉積物被海水淹沒,不易受表層海水侵蝕,保存至今。(3)大部分泥沙被水庫攔截;河口泥沙來源減少,沉積速率減慢,規模減小;沉積平均粒徑減小。(1)江蘇近岸海水鹽度高于浙江。原因:受冬季風影響形成向南運動的浙閩沿岸流,使長江及錢塘江等入海徑流淡水向南輸送;浙江沿海位 于長江口以南,淡水補給多,鹽度較低。(2)臺風利奇馬過境時,長江口位于臺風東部吹偏南風,淡水向北輸送;臺風巴威過境時,長江口位于臺 風西部,吹偏北風,淡水向南輸送。(1)沉積層水分含量較高(或非常潮濕);沉積層有凍結現象(或白天氣溫在0℃以上,夜間氣溫在0℃以 下);沉積層物質由粉砂構成,顆粒細小;冰順沉積層逐漸楔入(或深入)。(2)c 圖: 白天陽光照射,楔口處升溫快,冰層融化成水向下滲入到第二沉積層。d 圖:夜晚因楔口處降溫快,首先結冰,使水分向楔口處遷移,水因轉變成冰而體積膨脹,造成沉積層逐漸 被凍裂分開,并向上隆起。(3)地勢平坦;地表物質疏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