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3 平行線的性質(第一課時)教案章(單元) 第七單元 節(課) 第三節 課時 第四課時 授課人課題 7.2.3 平行線的性質(第一課時) 課型 同步授課教學 目標 1.通過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的方法理解平行線的判定方法1. 2.能用平行線的判定方法1來推理判定方法2和判定方法3. 3.能夠根據平行線的判定方法進行簡單的推理.教學 重點 難點 重點:鄰補角與對頂角的概念.對頂角性質與應用 難點:理解對頂角相等的性質的探索教學 過程 情境引入 回顧:平行線的判斷方法 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如果反過來,兩直線平行,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又有怎樣的關系呢? 設計說明:由學生回憶平行線的判定方法做鋪墊引入課題。 自主探究 探究1: 請同學們任意畫兩條互相平行的直線a、b ,再任意畫一條直線c與這兩條平行線 相交. 2、請用剪子把圖上的∠3與∠7剪下來,然后放到一起,你們會發現什么? ∠3與∠7能夠完全重合;也就是說此時同位角相等! 3、如圖:直線 a 與b 直線平行 (1)比較同位角∠3和∠7的大小,它們相等嗎? 相等:∠3=∠7 (2)圖中還有其它同位角嗎?它們的大小有什么關系? 還有三對同位角。∠2=∠6、∠1=∠5 、∠4=∠8 從這里你發現了平行線的什么性質? 平行線的性質1: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簡單的說,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 數學表達式: ∵ a//b (已知) ∴ ∠1=∠2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設計說明: 在學生分析的基礎上進行角的大小比較,由“兩直線平行”得出“同位角相等”引出平行線的性質。 歸納 平行線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有什么區別? 判定定理 性質定理 條件 結論 條件 結論 同位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 兩直線平行 同位角相等 發現:二者條件與結論正好相反 三、例題講解 例1:如圖, 梯子的各條橫檔互相平行, ∠1=100°,求∠2的度數。 解:已知AB//CD,根據“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得∠3=∠1=100° 由平角的意義,得∠2+∠3=180°. ∴ ∠2=180°-∠3=180°-100°=80°. 例2: 如圖:已知∠1=∠2.若直線b⊥m,則直線a⊥m,請說明理由. 解:如圖1-17,已知∠1=∠2, 根據“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得a//b, 由a//b,再根據“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得∠3=∠4,又已知b⊥m , 根據垂直的意義,得∠4=90° ∴ ∠3=90° ∴ a⊥m(垂直的意義) 做一做 1.將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圖放置,若AE∥BC,求∠CAD的度數. 解:因為AE∥BC,∠B=60°, 所以∠BAE=180°﹣60°=120°; 因為兩角重疊,則∠CAD=90°+45°﹣120°=15° 2.如圖AB∥CD,∠E=40°,∠A=110°,求∠C的度數. 解:∵AB∥CD,∴∠A+∠AFD=180°, ∵∠A=110°∴∠AFD=70°∴∠CFE=∠AFD=70° ∵∠E=40°, ∴∠C=180°﹣∠E﹣∠CFE=180°﹣40°﹣70°=70° 四、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平行線的性質1: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簡單的說,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 設計說明: 讓學生自己小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使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達標測評 1、如圖,直線a∥b,若∠2=55°,∠3=100°,則∠1的度數為( ) A.35° B.45° C.50° D.55° 解:B 2、如圖,AB∥CD,∠B=68°,∠E=20°,則∠D的度數為( ) A.28° B.38° C.48° D.88° 解:C 六、拓展延伸 如圖,AD∥BC,AC平分∠BAD交BC于C,∠B=50°,求∠ACB的度數. 解:∵AD∥BC, ∴∠B+∠BAD=180°,∠ACB=∠DAC, 又∵∠B=50°, ∴∠BAD=130°, 又∵AC是∠BAD的角平分線, ∴∠BAC=∠DAC=65°, ∴∠ACB=65°. 設計說明: 通過拓廣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學 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