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 地形圖的判讀【練基礎】(必備知識)1等高線地形圖 某校地理興趣小組開展實踐活動,進行“等高線地形模型制作”專題研究。讀圖,完成1~2題。圖1圖21.圖1示意同學們用橡皮泥制作的等高線地形模型,其中與圖2相符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2.圖2中地形部位的標注,存在錯誤的是 ( )A.山脊 B.鞍部 C.山谷 D.陡崖 北京某校地理興趣小組利用周末時間攀登長城,并在帶隊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野外考察活動。讀長城某段等高線地形圖,完成3~4題。3.長城城墻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 )A.山頂 B.山脊 C.山谷 D.陡崖4.在攀登長城的過程中,從①到②,同學們( )A.一直上坡 B.先下坡,后上坡C.一直下坡 D.先上坡,后下坡(必備知識)2分層設色地形圖 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讀圖,完成5~7題。5.根據海拔和地表起伏特征,可以推斷該區域地表特征是 ( )A.南高北低 B.東高西低C.西高東低 D.北高南低6.甲處地形的特點是 ( )A.海拔低,地表起伏大B.海拔低,地表起伏小C.海拔高,地表起伏小D.海拔高,地表起伏大7.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中,通常表示乙處地形的顏色是 ( )A.黑色 B.褐色 C.綠色 D.藍色【練能力】 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是相互影響的。下圖為馬達加斯加島地形及河流分布圖。讀圖,完成8~10題。8.關于該島嶼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低緯度地區 B.位于北半球C.位于中緯度地區 D.位于南溫帶9.判斷該島嶼的地勢特征,可以依據 ( )①地圖圖例 ②河流流向 ③盛行風向 ④南回歸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該島嶼的地形 ( )A.以平原為主 B.以山地為主C.以丘陵為主 D.以盆地為主【練素養】11. 某班同學通過等高線模型浸水實驗繪制等高線地形圖,如下圖所示。【操作過程】(1)下面是同學們的探究過程,正確的排序應該是 。 ①將捏好的模型放置在水槽中,向水槽中注入1厘米深的帶顏色的水,表示海平面。②同學們用軟泥捏了一座山峰模型,準備一個透明的水槽,水槽外標好刻度表示海拔。③再往水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水深達2厘米;再次描畫模型與水面的水位輪廓。④注水后,用實物投影觀察,并用紙開始描畫出屏幕上見到的模型與水的交界面輪廓。⑤多次重復,直至下一次加水后,水完全淹沒模型為止。【探究過程】(2)在探究過程中,模型與水面的交界線就是 ,在交界線上的點 相等。每次向水槽中注入水的高度 (相等/不等)。注水過程中,先消失在水面下的山峰比后消失的山峰海拔 (高/低)。 【成果展示】(3)下面兩幅等高線地形圖中,A圖是曉暢繪制的,B圖是夏娜繪制的。你認為正確的是 (填字母)。 第二節 地形圖的判讀【參考答案】1.B 【解析】讀圖可知,圖1中乙模型有兩個明顯的山脊,分別在東北部和東南部,陡崖在西南部,與圖2所示地形特點相吻合。2.C 【解析】圖2所示地形部位中,東南部的山谷是錯誤的。此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是山脊。3.B 4.C 5.C 6.B 7.B8.A 【解析】該島嶼位于0°—30°之間的低緯度地區,赤道以南的南半球;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9.A 【解析】判斷該島嶼的地勢特征,可以依據①地圖圖例、②河流流向,地圖圖例可以看到海拔高低,河流由地勢高處流向地勢低處,兩者均可以判斷地勢特征。10.B 【解析】根據圖例可知,該島嶼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地勢崎嶇,坡陡谷深,地形以山地為主。11.(1)②①④③⑤(2)等高線 海拔(或高度) 相等 低(3)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