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 地球的運動【練基礎】(必備知識)1地球的自轉 (2023·河北中考)在某科幻電影中,人類在地球赤道裝備多臺行星發動機,用反向于地球自轉的推力,逐步迫使地球停止自轉。據此完成1~2題。1.地球自轉的方向是 ( ) A.自西向東 B.自東向西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2.停止自轉后,地球上依然存在的現象是 ( )A.晝夜現象B.太陽每天東升西落C.人類晝伏夜出,作息規律D.不同地區有時間差異(必備知識)2 地球的公轉 北京時間2023年12月21日,神舟十七號航天員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經過約7.5小時的出艙活動,順利完成天和核心艙太陽翼修復試驗等既定任務。下圖是地球公轉示意圖,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日”。讀圖,完成3~4題。3.航天員出艙活動期間,地球處于公轉軌道( )A.甲處附近 B.乙處附近C.丙處附近 D.丁處附近4.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已于2024年4月30日返回,當日北京的晝夜長短及未來的變化情況是 ( )A.晝短夜長,晝將越來越長B.晝短夜長,晝將越來越短C.晝長夜短,晝將越來越長D.晝長夜短,晝將越來越短【練能力】 日晷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其原理是利用晷針的影子在晷面上移動的位置來顯示時刻變化。下圖為晷針影子移動示意圖。讀圖,完成5~6題。5.晷針影子存在有規律的變化,是因為 ( )A.地球大小 B.地球形狀C.地球自轉 D.地球公轉6.從日出到日落,晷針的影子 ( )A.呈順時針方向自西向東轉動B.呈逆時針方向自西向東轉動C.呈順時針方向自東向西轉動D.呈逆時針方向自東向西轉動 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5日21時41分,長征五號遙六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遙感四十一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圖1為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位置圖,圖2為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示意圖。讀圖,完成7~9題。圖1圖27.火箭發射成功當天,石家莊市正值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8.火箭發射時,太陽直射點最接近圖2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9.下列關于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位于海口的西北方向B.位于低緯度地區C.屬于溫帶地區D.火箭發射當天晝長夜短 圭(guī)表是我國古代科學家發明的一種天文儀器。“圭”是平放的尺,“表”是垂直于“圭”的桿,“圭”尺上有刻度,用來標示正午日影的長度。濟南某學校地理社團利用圭表開展實踐活動,驗證地理規律。據此完成10~12題。10.觀測正午日影時,下列圭表擺放正確的是 ( ) A B C D11.觀測發現,從9月10日至次年1月10日,正午日影 ( )A.一直變長B.一直變短C.先變長后變短D.先變短后變長12.利用圭表測得的數據,可以驗證 ( )A.地球是個球體B.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C.地球公轉的周期是一年D.不同經度的地方時間不同【練素養】13. 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利用地球儀和蠟燭模擬地球公轉運動。讀演示地球運動的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請將A、B、C、D四個地球儀按上圖中①→②→③→④的順序放置。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演示地球公轉時,蠟燭充當了太陽的角色,地球儀應繞著蠟燭呈__________(順/逆)時針方向旋轉,并且地軸與水平面應始終保持一定的夾角不變。A圖中太陽直射點位于__________(填緯線名稱)上,此時北半球的節氣是__________。 (3)若B圖中的M點位于晨昏線上,則該地正值__________(日出/日落);正午時分,M地物影朝向__________。 (4)在地球由A到B公轉的過程中,北半球晝夜長短的變化狀況是__________。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參考答案】1.A 【解析】地球自西向東自轉。2.A 【解析】地球是個不透明球體,太陽時刻照亮地球的一半,由此地球上存在晝夜現象,即使停止自轉也依然存在。太陽的東升西落、時差及人類晝伏夜出的作息規律都是受地球自轉影響才產生的。3.D 【解析】依據所給地圖和題干信息分析,航天員的出艙時間為12月21日,接近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此時地球公轉到丁處附近。4.C 【解析】依據所給題干和所學知識分析,4月下旬,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且正在向北回歸線移動,故此時北京晝長夜短,且晝漸長、夜漸短。5.C 【解析】一天中從日出到日落,太陽高度先變大,后變小,晷針投影長度先變短后變長。一天中,晷針影子有規律的變化是由地球的自轉運動造成的。6.A 【解析】讀圖可得,一天中太陽東升西落,而日晷是利用晷針的影子在晷面上移動的位置來顯示時刻變化,所以晷針日影的方向變化規律是按順時針方向自西向東轉動。7.D 【解析】以北半球為例,夏至日前后,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較多,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后,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較少,形成冬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別形成春季和秋季。根據材料可知,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5日21時41分,長征五號遙六運載火箭點火升空,此時位于北半球的石家莊市正值冬季。8.C 【解析】長征五號遙六運載火箭點火升空時間接近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但還未處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回歸線移動。9.B 【解析】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位于海口的東南方向;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位于19° N—20° N之間,地處低緯度、熱帶;發射當天,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晝短夜長。10.D 【解析】太陽照在物體上,產生的影子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動而移動,影子應該在物體的背面;濟南位于北回歸線以北,正午太陽在南,影子應該在北。11.C 【解析】9月10日至次年1月10日,中間經過秋分日和冬至日,秋分日時全球晝夜等長,冬至日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白晝時間最短,北極地區出現極夜現象;從9月10日至次年1月10日,正午太陽高度從高到低再到高,正午日影先變長后變短。12.C 【解析】由于地球公轉時,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同一地點正午的表影長度在一年內發生周期性的變化,因此根據表影長度變化規律,就可以確定地球公轉的周期是一年。13.(1)C A D B(2)逆 北回歸線 夏至(3)日落 北方(4)晝漸短、夜漸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