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 地球與地球儀【練基礎】(必備知識)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2023年6月4日6時33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此完成1~2題。1.如圖為神舟十五號航天員第二次出艙活動拍攝的照片,由此可以看出地球的形狀是 ( ) A.圓形 B.橢圓形C.球體 D.立方體2.能夠證明地球真實形狀的地理事實和現象有 ( )①直觀感受天圓地方 ②月食現象 ③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 ④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人們常說“天衣無縫”,假如真給地球縫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約是 ( )A.4萬平方千米 B.6 371平方千米C.5.1億平方千米 D.960萬平方千米(必備知識)2地球的模型——地球儀某同學用乒乓球、鐵絲、膠布等材料制作了一個簡易地球儀。讀圖,完成4~5題。4.圖示位于乒乓球頂部且被鐵絲穿過的點叫作 ( )A.地心 B.地軸 C.北極 D.直射點5.圖示乒乓球上所畫的平行圓圈中,最長的是( )A.赤道 B.回歸線C.極圈 D.本初子午線(必備知識)3經線和經度 讀圖,完成6~7題。6.圖中又稱本初子午線的是 ( )A.①線 B.②線 C.③線 D.④線7.圖中構成東西半球分界線的兩條經線是( )A.①線和③線 B.①線和④線C.②線和③線 D.②線和④線(必備知識)4緯線和緯度 讀圖,完成8~9題。8.圖示①②③④四點中,位于同一條緯線上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從南極到北極,緯度變化的規律是 ( )A.越來越大 B.越來越小C.由大到小再變大 D.由小變大再變小(必備知識)5利用經緯網定位 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四川成都(104.06° E,30.67° N)舉行。讀圖,完成10~11題。10.成都位于圖中的 ( )A.甲點 B.乙點 C.丙點 D.丁點11.成都位于 ( )A.北半球、低緯度 B.東半球、中緯度C.南半球、低緯度 D.西半球、中緯度【練能力】 小雨在學習圍棋時,以棋盤上的某一點為極點,繪制出簡易經緯網,有幾個棋子恰好落在其所繪制的幾條經緯線上。讀簡易經緯網圖,完成12~15題。12.關于圖中棋子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甲乙均位于中緯度地區B.丙位于高緯度地區C.均位于北半球D.乙位于東半球13.丙棋子的經緯度坐標大致可表示為 ( )A.(40° N,100° W) B.(40° N,100° E)C.(40° S,100° W) D.(40° S,100° E)14.甲棋子位于乙棋子的 ( )A.東北方向 B.東南方向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15.在繪制緯線時,四顆棋子所在的緯線的長短關系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C.丙>乙>甲>丁 D.丁>乙>丙>甲【練素養】16.某校地理社團的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了“制作簡易地球儀”的任務,并通過它進一步認識了地球儀。請你根據制作指引,完成下列問題。材料 乒乓球、鐵絲、膠布、橡皮泥等。根據制作地球儀的步驟,填寫與地球儀上相對應的事物名稱。(1)第一步:如圖①所示,在乒乓球的中間用紅筆畫上一個圓圈,代表__________;在ab兩點各鉆一個小孔,分別代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小孔到赤道上各點的距離相等。 (2)第二步:把鐵絲彎成如圖②所示的形狀,注意傾斜的鐵絲要與水平面成__________度角,同時所彎的半圓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3)第三步:把乒乓球用傾斜的鐵絲(代表__________)穿起來。 (4)第四步:在圖③所示的傾斜鐵絲兩頭,即a和b處,用膠布裹幾圈,這樣可使乒乓球固定在傾斜鐵絲的中間,同時又可以自由轉動。(5)第五步:在圖③所示的c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小地球儀不會翻倒。第二節 地球與地球儀【參考答案】1.C2.B 【解析】能證明地球形狀是球體的例子有很多,如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而桅桿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月食,地球衛星影像。直觀感受天圓地方和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不能證明地球的真實形狀。3.C 4.C 5.A6.B 【解析】②線是0°經線,又稱本初子午線。7.A 【解析】①線是20° W經線,③線是160° E經線,它們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8.B9.C 【解析】緯度的劃分是以赤道(或0°緯線)為起始線,向北向南各分了90°。緯度的變化規律:從赤道向北度數逐漸變大,北極是北緯90°;從赤道向南度數逐漸變大,南極是南緯90°。根據題意,由南極到赤道再到北極,緯度的變化情況為大—小—大。10.A 【解析】向北度數越來越大是北緯,30.67° N在30° N以北;向東度數越來越大是東經,104.06° E在110° E以西。所以可得成都大致位于甲點。11.B 【解析】根據經度判斷東西半球位置,104.06° E在20° W以東、160° E以西,即位于東半球;根據緯度判斷南北半球位置,30.67° N在赤道以北,即位于北半球。0°—30°為低緯度地區,30°—60°為中緯度地區,60°—90°為高緯度地區,成都位于中緯度。12.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0°—30°為低緯度地區,30°—60°為中緯度地區,60°—90°為高緯度地區。讀圖可知,甲丙位于40° N,為中緯度地區,乙位于20° N,為低緯度地區;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圖中甲、乙、丙、丁四點均位于赤道以北,位于北半球;東西半球以20° W與160° E經線組成的經線圈劃分,20° W以東和160° E以西為東半球,其余為西半球,圖中乙位于120° W,因此乙位于西半球。13.A 【解析】讀圖可知,丙棋子位于赤道以北,所處緯度是40° N。自西向東度數減小為西經,度數增大為東經,圖中經線自西向東減小,可知丙所處經度是100° W。故丙的經緯度坐標可表示為(40° N,100° W)。14.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經緯網地圖中,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讀圖可知,甲棋子位于乙棋子的西北方向。15.B 【解析】緯線的長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長,至南北兩極縮成一點。乙地緯度最低,所以乙地所在的緯線最長;丁地緯度最高,所以丁地所在的緯線最短;丙和甲位于同一緯線上,長度相等。故乙>丙=甲>丁。16.(1)赤道 北極 南極(2)66.5(3)地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