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余江區正源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地理試題注意事項:共兩大題,28小題,滿分50分,作答時間為5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萬里茶道是明末清初到20世紀初亞歐大陸上一條重要的國際商道,以運送干茶磚為主。讀圖“萬里茶道路線圖”,完成下面小題。1. 萬里茶道途經的庫倫( )①屬于蒙古國 ②屬于中亞 ③深居內陸 ④瀕臨海洋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2. 萬里茶道的起點——下梅所在省區的簡稱是( )A. 贛 B. 閩 C. 浙 D. 粵3. 萬里茶道需翻越的山脈是( )A. 武夷山 B. 南嶺 C. 長白山 D. 天山4. 萬里茶道需跨越( )A. 珠江 B. 黑龍江 C. 長江 D. 瀾滄江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 圖中的自然災害屬于( )A 地質災害 B. 生物災害 C. 海洋災害 D. 氣象災害6. 關于箭頭①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來自蒙古和西伯利亞地區 B. 可能會帶來沙塵暴天氣C. 發生的時間主要在夏季 D. 帶來降雪可能使來年農業增產7. 當箭頭②頻繁出現時( )A. 我國進入隆冬季節 B. 北方地區干旱嚴重C. 東南沿海地區多暴雨 D. 南方地區陰雨綿綿8. 甲、乙陰影地區自然災害的主要成因是( )A. 甲地區的自然災害是臺風導致的 B. 乙地區的自然災害是寒潮導致的C. 兩地區自然災害受地形的影響大 D. 兩地區的自然災害受季風的影響大我國地理學家胡煥庸以黑龍江省黑河到云南騰沖線為界,劃分的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即稱“胡煥庸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 造成“胡煥庸線”兩側人口密度差異大,其形成因素不包括( )A. 地形 B. 氣候 C. 經濟 D. 光照10. 位于“胡煥庸線”東側的地形區是( )A. 塔里木盆地 B. 鄱陽湖平原 C. 柴達木盆地 D. 內蒙古高原11. 為提高“胡煥庸線”西側人口密度,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從東部人口大省大規模人口遷入 B. 加大西部地區資源開發的力度C. 從東部海洋大量調入水資源 D. 加大力度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進藏之路被稱為“天路”,充滿了艱難險阻。莫說鐵路,70年前的舊西藏就連一條能通汽車的路也沒有,一切運輸靠人背畜馱?,F在的西藏,公路四通八達,貨車川流不息,自駕游客絡繹不絕……一條條進藏“天路”為西藏增添了人氣和經濟活力。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 圖中已建鐵路和在建鐵路分別是( )A. 青藏鐵路,川藏鐵路 B. 新藏鐵路,川藏鐵路C. 青藏鐵路,滇藏鐵路 D. 新藏鐵路,滇藏鐵路13. 我國在建設通往西藏的交通線時堅持“先公路后鐵路”的原則,主要是由于( )A. 公路的靈活性好 B. 公路的速度更快 C. 公路的連續性好 D. 公路的運價很低14. 關于在建鐵路橋梁和隧道比例,敘述正確的是( )A. 成都—雅安段最高 B. 雅安—林芝段最高C. 林芝—拉薩段最高 D. 全程差異不大15. 關于已建鐵路沿線的地理事物,敘述正確的是( )A. 沿線主要少數民族有朝鮮族、藏族等 B. 跨越我國地勢的第二級和第三級階梯C. 鐵路連接了青海和西藏兩個省區 D. 鐵路沿線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讀我國土地資源分布示意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6. 下列土地資源對應正確的是( )A. ①——草地 B. ②——旱地 C. ③——荒地 D. ④——水田17. ①土地資源分布地區的糧食作物主要是( )A. 水稻 B. 小麥 C. 棉花 D. 花生18. ②土地資源分布地區發展種植業主要的限制條件是( )A. 地形 B. 熱量 C. 水源 D. 光照下面是我國甲、乙兩大工業基地圖,完成下面小題。19. 甲、乙工業基地都沒有瀕臨( )A. 渤海 B. 黃海 C. 東海 D. 南海20. 甲、乙工業基地工業發展的不利條件是( )A. 資金短缺 B. 礦產資源不足 C. 勞動力不足 D. 交通不便21. 相對比其他兩大工業基地,甲、乙工業基地更發達的是( )A. 重工業 B. 能源工業 C. 輕工業 D. 傳統工業讀“我國主要河流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22. 我國內流區與外流區分界線最接近( )A. 800毫米等降水線 B. 1月0℃等溫線C 一、二級階梯分界線 D.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23. 全部都屬于外流河的是( )A. 長江、黃河、怒江、塔里木河 B. 黑河、黃河、瀾滄江、珠江C. 長江、珠江、怒江、額爾齊斯河 D. 遼河、雅魯藏布江、淮河、塔里木河24. 關于我國河流,敘述正確的是( )A. 最大的內流河是額爾齊斯河 B. 流量最大的河流是長江C. 緯度最高的河流是遼河 D. 汛期最長的河流是淮河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26分)25. 讀我國南、北方水資源和耕地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我國水資源分布特點是________,耕地分布特點是________。(2)針對我國南、北方水資源和耕地分布不匹配的現狀,正在實施________工程;該工程是把________水系的水資源調到缺水嚴重的________、________地區。(3)作為一個中學生,你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節水措施?26.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贛州、韶關和郴州的8萬平方千米土地,都屬于紅色砂礫巖山區,同時又是革命老區,因此被稱為“紅三角”地區。(1)“紅三角”地區所在的省區A是________省,B省的簡稱是________,C省的省會是________。(2)位于三省交界處山脈甲是________。(3)穿越“紅三角”地區的鐵路線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27. 讀“中國農業分布圖”,回答下面問題。(1)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的降水量大致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遞減,種植業與畜牧業的分界線大致與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線一致。(2)在以畜牧業為主的地區分布有我國的四大牧區,其中位于青藏高原的牧區分別是________牧區和________牧區。(3)在以種植業為主的地區,種植的糧食作物不相同,秦嶺—淮河以北,種植的糧食作物以________為主,秦嶺—淮河以南,種植的糧食作物以________為主。2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機器人是一種能夠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機器。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公布:202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占全球比重超50%,穩居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1)機器人制造業屬于________產業,機器人的研發和生產________含量高。(2)我國機器人產業園主要布局在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只有安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重慶等少數省區。(3)請分析機器人制造業集中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的原因。余江區正源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地理試題 簡要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1~4題答案】【答案】1. C 2. B 3. A 4. C【5~8題答案】【答案】5. D 6. C 7. C 8. D【9~11題答案】【答案】9. D 10. B 11. D【12~15題答案】【答案】12. A 13. A 14. B 15. C【16~18題答案】【答案】16. D 17. B 18. A【19~21題答案】【答案】19. A 20. B 21. C【22~24題答案】【答案】22. D 23. C 24. B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26分)【25題答案】【答案】(1) ①. 南多北少 ②. 北多南少(2) ①. 南水北調 ②. 長江 ③. 華北 ④. 西北(3)一水多用、防止水浪費、擰緊水龍頭、少用洗潔劑、保護水資源、不污染水源(答對1點即可)【26題答案】【答案】(1) ①. 廣東 ②. 湘 ③. 南昌(2)南嶺 (3) ①. 京廣線 ②. 京九線【27題答案】【答案】(1) ①. 東南 ②. 西北 ③. 400(2) ①. 西藏 ②. 青海(3) ①. 小麥 ②. 水稻【28題答案】【答案】(1) ①. 高新技術 ②. 科技(2) ①. 黑龍江 ②. 湖南 ③. 河南(3)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技術水平高,協作條件好,市場廣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