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三地理一、選擇題(本題共 23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6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仰儀是我國古代天文觀測儀器。主體為銅質半球面,在其南部放置東西向橫桿和南北向縮桿,縮桿末端延伸到半球中心,并裝有一塊中間有小孔、可以旋轉的小方板。觀測時,讓小方板正對太陽,使太陽光通過小孔在球面上形成光點,讀取球面內刻度可以判斷太陽的位置。完成下面 1-2 小題。1. 若 2 月 2 日天氣晴朗,光點在銅質半球面上的移動軌跡為( )A. 由西北順時針轉向東北 B. 由西南順時針轉向東南C. 由西北逆時針轉向東北 D. 由西南逆時針轉向東南2. 7 月 2 日正午時,北京、杭州光點位置顯示正確的是( )A. B. C. D.下圖示意我國某河口處漲落潮時水體表層和底層鹽度分布狀況。完成下面 3-4 小題。3. 與落潮相比,漲潮時河口處水體表層鹽度較低,主要原因是( )A. 河水流動更快 B. 河水徑流量更大C. 海水溫度更低 D. 海水頂托作用強4. 漲潮與落潮時河口處水體運動情況是( )①漲潮時底層水體先漲 ②漲潮時表層水體先漲③落潮時表層水體先退 ④落潮時底層水體先退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北大西洋濤動是指亞速爾高壓和冰島低壓之間氣壓的反向變化關系,濤動強時兩個氣壓中心的氣壓差變大。北大西洋濤動對歐洲及北美洲等地區的氣候有著巨大影響。下圖示意北大西洋氣壓中心分布。完成下面 5-6 小題。5. 北大西洋濤動強時( )A. 亞速爾高壓變高,冰島低壓變高 B. 亞速爾高壓變高,冰島低壓變低C. 亞速爾高壓變低,冰島低壓變低 D. 亞速爾高壓變低,冰島低壓變高6. 北大西洋濤動弱時( )A. 冰島地區降水增多 B. 北大西洋暖流增強C. 歐洲西部出現冷冬 D. 美國東部出現暖冬下圖為“某地區地質平面圖”,完成下面 7-8 小題。7. 關于該地區形成的地質過程,先后順序組合正確的是( )A. 沉積作用—斷層—巖漿活動—水平擠壓—沉積作用B. 沉積作用—水平擠壓—巖漿活動—斷層—沉積作用C. 沉積作用—水平擠壓—斷層—巖漿活動—沉積作用D. 沉積作用—巖漿活動—斷層—水平擠壓—沉積作用8. 下列關于①②③界面的描述,正確的是( )A. ①西側的巖層相對上升 B. ②附近可見古猿人化石C. ③附近未發生侵蝕作用 D. ③處形成時期火山活動頻繁金塔南山是位于河西走廊北部的年輕抬升山體,地勢南北差異大。金塔南山研究剖面上部和下部沉積地層的礫石層在形成時間、粒徑大小、形狀等方面有顯著差異。圖示意金塔南地區在不同地質歷史時期的構造地貌演化。完成下面 9-10 小題。9. 金塔南山研究剖面礫石層的特點是( )A. 上部地層礫石粒徑小,磨圓度較差 B. 下部地層礫石粒徑小,磨圓度較好C. 上部地層礫石粒徑大,磨圓度較好 D. 下部地層礫石粒徑大,磨圓度較差10. 金塔南山北坡沉積區范圍較大,起決定性的條件可能是( )A. 斷裂帶呈東西延伸 B. 北坡地勢落差較大C. 北坡巖石種類不同 D. 山麓風沙堆積嚴重植被減流效益表現為相同條件下,植被截流量與裸土產流量的比值。下表為某科研小組在青藏高寒草甸區五種坡面上,通過野外模擬降雨試驗,分析不同降雨強度條件下植被退化與坡面產流量關系,從而為高寒草甸區生態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完成下面 11-12 小題。30min 累計產流量(ml)降雨強度 降雨歷時重度退化坡 輕度退化坡 人工恢復植(mm/h) (min) 裸地坡面 未退化坡面面 面 被坡面30 30 34190 22340 7820 19860 2245060 30 64590 30330 16370 25410 2668090 30 86210 49600 41710 59730 4115011. 不同降水強度下,減流效益最佳的坡面是( )A. 中度退化坡面 B. 輕度退化坡面C. 未退化坡面 D. 人工恢復植被坡面12. 人工恢復植被坡面減流效益與降雨強度的關系是( )A. 30mm/h 降雨強度下效果最佳 B. 60mm/h 降雨強度下效果最佳C. 90mm/h 降雨強度下效果最佳 D. 與降雨強度呈正相關西天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伊犁河谷南部山地,年均降水量 800~1000mm,年均溫 5~7℃,山地垂直帶譜完整,中高海拔區廣泛分布著雪嶺云杉。土壤有機碳是通過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質、動植物殘體和微生物體的合稱。下圖示意西天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置及該地區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有機碳含量。完成下面 13-14 小題。13.西天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海拔 1200 米至 2600 米的植被類型依次是( )A.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高山草甸B.常綠闊葉林、針葉林、亞高山矮林、高山草甸C.荒漠草原、針葉林、亞高山矮林、積雪冰川帶D.荒漠草原、針闊混交林、針葉林、積雪冰川帶14.該地區中高山帶、高山帶土壤有機碳含量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微生物活動弱,有機質積累多 B.微生物作用強,分解有機質多C.土壤水熱條件較好,生物量大 D.降水多,碳元素的淋溶作用強贛州市是江西省南部的地級市,地形以山地、丘陵、盆地為主。贛州南部山區大力發展臍橙種植業,2012 年贛南臍橙品牌效應凸顯,對贛州市的人口分布和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下圖是贛州市2012—2020 年人口和經濟重心遷移軌跡圖。完成下面 15-16 小題。15. 2012—2020 年人口重心( )A. 在東西方向上的移動距離大于南北方向 B. 始終位于同時期經濟重心的西南方向C. 移動幅度大于經濟重心的移動幅度 D. 先向東北移動,后向西移動16. 贛州市 2012—2016 年人口和經濟重心產生移動的原因有( )①南部林果業發展對經濟重心的移動起到推動作用②南部臨近廣東,人口遷出較多,導致人口重心北移③北部地區平原多,經濟水平高,導致經濟重心北移④北部地區水網密,耕作業發達,導致大量人口北移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皇都村位于湖南省懷化市,是“百里侗族文化長廊”的中心地帶。下表顯示 1995~2020 年該村不同用地類型的變化特征。完成下面 17-18 小題。用地類型 變化特征居住用地 逐漸向村寨外擴張農業用地 減少 25%生態用地 較穩定,1995~2009 年森林景觀輕微受損商旅用地 在原有村寨內擴張顯著文化用地 重視傳統文化,保護古建筑群17. 1995~2009 年,該村森林景觀有所受損,據材料推測其最可能的原因( )A. 開墾農田,侵占林地 B. 商旅發展,侵占林地C. 興建住宅,砍伐樹木 D. 原木外銷,砍伐樹木18. 關于皇都村近些年的發展,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居住用地的擴張增加了村寨內的村民數量B. 農業用地的變化可能造成當地的糧食供不應求C. 土地利用專業化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區D. 旅游業發展影響村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城市韌性是指城市在風險影響下其所表現的反彈能力以及對極端災害的防范、響應和恢復能力。下圖為研究人員對滇中城市群城市韌性綜合測度指數進行冷熱點計算,得出不同年份滇中城市群城市韌性冷熱點分布格局圖。完成下面 19-20 小題。19. 2005~2019 年間滇中城市群城市韌性冷熱點分布及演變的特點表現為( )①熱點區分布格局相對穩定 ②次熱點區圍繞熱點區分布③次冷點區始終面積占比最大 ④冷點區分布分散有規律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20. 與滇中城市群城市韌性大小呈負相關的影響因素最可能是( )A. 經濟發展水平 B. 基礎設施水平C. 城鎮人口比重 D. 自然災害強度19 世紀末,意大利都靈市因菲亞特鋼鐵薄板工廠和米其林輪胎工廠的建成而逐步發展為工業城市。20世紀中期,由于粗放式資源開采導致市場競爭力下降,都靈大量工廠關停。都靈政府于 1998 年開始城市更新計劃,對原有工業元素二次利用,打造都靈工業遺址公園。下圖為都靈工業遺址公園局部景觀。讀圖完成下面 21-23 小題。21.菲亞特鋼鐵薄板工廠和米其林輪胎工廠的建成,首先改變了都靈的( )A.人口遷移狀況 B.城市發展水平C.礦產資源稟賦 D.對外貿易途徑22.都靈工業遺址公園的開發較少關注( )A.產品加工 B.環境修復 C.空間重塑 D.文物保護23.都靈工業遺址公園對國外游客的吸引力較低,主要原因是( )A.配套服務不足 B.投資力度欠缺C.資源獨特性差 D.環境污染較重二、綜合題(本題共 3小題,共 54 分)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材料一 云南中部的哀牢山北段氣溫年較差小,氣候條件復雜多樣。該山段從山麓至山頂可劃分為 6個山地農業氣候層,農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 2100 米以下。下圖示意哀牢山北段某剖面山地農業氣候層的分布。(1)分析哀牢山北段氣候復雜多樣的原因。(6分)(2)說明哀牢山北段氣溫年較差較小的原因。(4 分)(3)指出該山地農業氣候層在西南坡和東北坡分布的差異,并分析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4分)(4)與東北坡相比,說明該山北段西南坡農耕業生產的優勢條件。(4分)25.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 分)材料一 澳大利亞大陸主體形成于前寒武紀,新生代古近紀以來其內部所經歷的構造活動相對較少。目前,澳大利亞大量出口鐵礦石和煤炭,卻不熱衷于發展鋼鐵工業。2024 年,澳大利亞電力供應緊張,電價上漲,但為該國提供約一半電力的老舊燃煤發電廠將于 2035 年前關閉。下圖為世界某區域略圖。材料二 2024 年 8 月 21 日,澳大利亞批準了在 S 地建設大型太陽能發電場的相關項目,擬通過特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全天候傳輸到達爾文和新加坡(將滿足這個國家約 15%的電力需求)。(1)從地質條件和資源分布角度,分別簡述澳大利亞煤鐵資源豐富、不熱衷發展鋼鐵工業的原因。(4分)(2)說明澳大利亞關閉煤電廠的地理背景。(4分)(3)從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在 S地建設大型太陽能發電場的主要原因。(4分)(4)從災害和成本角度,分別指出該輸電系統中①段、②段線路建設的地理條件。(8 分)2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6 分)材料一 哈爾濱是座具有異國情調的美麗城市,不僅薈萃了北方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冰城”、“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之美稱。材料二 2024 年 1 月 5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以 81 萬平方米的園區面積,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成功,獲得“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題樂園”稱號。冰雪景觀搭建時,每天需要從松花江上取 6000 立方米冰塊,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園區。下圖是松花江水系簡圖。材料三 哈爾濱有“冰城夏都”之稱,森林覆蓋率達 41.5%,國家級濕地公園 13 處,被國際濕地公約組織評為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每逢春季,候鳥結隊北歸、凌空齊飛,用鶯歌喚醒千里冰封,用燕舞染綠萬里青山。2024 年春節假期,哈爾濱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接待游客 1009.3 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64.2 億元,均達到歷史峰值。該現象被網絡稱為“爾濱”現象。(1)推測松花江取冰處河段的水文特征。(4 分)(2)簡析“爾濱”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6 分)(3)結合材料,從旅游資源角度分析“爾濱”實現從“一季紅”到“季季火”的可能性。(6分)2024-2025 學年高三地理 12 月聯考答案一、選擇題1-5ABDBB 6-10CBABB 11-15BBAAD 16-20ACAAD 21-23AAC二、綜合題(1點 2分)24(1)(6分)該段山地緯度較低,基帶熱量充足;山體相對高度大,氣候垂直差異明顯;坡向(迎風坡和背風坡)及局部地形(干熱河谷)對氣候條件影響大,氣候條件復雜多樣。(2)(4 分)該地夏季因地勢海拔高,氣溫較低,氣候涼爽;冬季緯度較低,且有北部山地阻擋冬季風南下,溫度較高,氣候溫和。(3)(4 分)差異:各農業氣候層的分布上限,東北坡均高于西南坡。原因:東北坡為背風坡,降水少,太陽輻射更強;東北坡氣流下沉增溫。(4)(4 分)西坡為迎風坡,降水較豐富;河流較多,且有水庫,灌溉用水穩定;地形相對平坦,多河谷及山間盆地,宜農耕地較多。25(1)(4分)地質條件:(古老大陸,)地質演化時間長,有利于煤鐵資源形成;(位于板塊內部,)地質相對穩定,有利于礦產資源保存。資源分布:鐵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沿海、煤礦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煤鐵資源的地域組合差。(2)(4 分)煤電廠設備老化;煤電產生的大氣污染嚴重;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資源豐富;政策支持能源轉型;能源結構中煤電占比過大。(3)(4 分)地處低緯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大;地處澳大利亞北部地區,降水偏少,太陽能資源豐富;臨近新加坡和達爾文市,距市場近。(4)(8 分)①段采取架空電纜方式,風沙掩埋危險減少;線路短,建設成本低。②段采取海底電纜方式,受海浪和氣象災害影響小;線路長,(海底環境復雜,安全隱患大)建設成本高。26(1)(4分)流量較大,結冰期長,冰層厚,流速較慢,含沙量小。(2)(6 分)冬奧會后,人們對冰雪運動的關注增加,消費意愿增強;哈爾濱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優勢和豐富人文資源;充分利用網絡宣傳,擴大市場;政府政策支持,東北人的熱情好客。(3)(6 分)春季候鳥回歸,可以開展觀鳥之旅;緯度較高,夏季較為涼爽,可以避暑度假;森林覆蓋率高,色彩斑斕,走入如畫;秋季,感受自然之美;濕地面積廣大,生物多樣性豐富,品味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文化獨具異國情調,領略異國風情;人文資源豐富,打破時間限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