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第一節 自然環境的整體性第五章 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1.根據圖文資料,運用整體性原理,分析自然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發展變化過程。2.結合具體區域,說明區域自然環境整體性的表現。3.結合實例,理解自然環境整體性對人類活動的啟示作用。學習任務目標問題式預習一、自然環境要素間的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1.自然環境的地理要素構成大氣、水、______、生物、巖石及地貌等。2.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的途徑和意義土壤二、自然環境的整體功能1.生產功能(1)概念:自然環境具有合成_________的生產功能。生產功能主要依賴于______作用。(2)案例——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過程。有機物光合2.穩定功能(1)概念:自然環境要素通過____________和能量交換,使自然環境具有能夠自我調節、保持性質穩定的功能。(2)案例——自然環境對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______。物質遷移削減三、自然環境的統一演化和要素組合1.特點(1)變化性:自然環境要素每時每刻都在演化。如水與巖石間的物質遷移導致了流水地貌的演化,其過程如下:____________→高原的峽谷拓寬→高原面萎縮→______→丘陵→平原。(2)統一性:一個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隨著其他各個要素的演化,各個要素的演化是統一的。2.意義:保證了自然環境要素之間的協調,形成了階段性的自然環境____________。流水侵蝕山地要素組合[連一連]將黃山對應的要素組合連線。四、自然環境對干擾的整體響應1.連鎖變化某一自然環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擾發生變化,進而改變了該要素與其他要素間的___________和能量交換,使其他要素發生___________,最終導致整個自然環境發生改變。2.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干擾帶來的影響干擾不斷增強→自然環境要素發生____________→環境變化越來越快→不利于人類的適應。物質遷移連鎖變化連鎖變化[微思考]自然界中物質遷移是雙向的,能量傳遞也是雙向的嗎?提示:自然界中物質循環是雙向的,但是能量只能單向流動,不能循環利用。[微拓展]生物循環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水及無機鹽合稱為儲藏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糖類),并釋放出氧氣,同時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又成為動物的食物。植物和動物的有機殘體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無機物的形式歸還到周圍環境中。這種有機物的合成和分解過程,稱為生物循環。[微點撥]自然環境整體的功能≠各個要素功能之和自然環境整體的功能大于各個要素的功能之和,自然環境作為一個整體,除了具有每個地理要素的獨特功能外,還要具有各個要素相互作用所產生的一些新的功能,如生產功能、平衡功能等。[微判斷](1)自然環境具有整體性和差異性特征,整體性是絕對的,差異性是相對的。( )× 解析:差異性是絕對的,整體性是相對的。(2)陽光不屬于自然環境要素。( )× 解析:陽光是太陽輻射的重要表現形式,不斷為地球提供能量,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3)生物對自然環境的作用,歸根結底是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 )(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反映了自然環境中的生物循環。( )(5)“大河滔滔,泥沙俱下”反映的是能量交換過程。( )√××[微拓展]自然環境特征的一致性——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微思考]植被破壞對其他要素及整個自然環境產生哪些影響?提示:任務型課堂[探究活動]黑龍江省龍骨山,曾經出土了我國第一具恐龍化石——平頭鴨嘴龍化石,被學者稱為“神州第一龍”。研究發現,平頭鴨嘴龍生活在中生代晚期,喜食多汁的灌木和水草。它的前肢短小,高懸于空中,用來抓食樹上的枝葉,指尖還長有適合劃水的蹼,適宜在湖沼水域自然環境要素間的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或岸邊生活。它的后肢粗大,靠尾巴保持平衡,在陸地上行走時尾巴如“方向盤”,在水中游泳時則變成“舵”,鴨子似的嘴巴便于在泥沼里鏟除植物。下圖為“神州第一龍”復原圖。(1)推測平頭鴨嘴龍生活時期的生存環境特征。提示:氣候溫暖濕潤,林草茂密;降水較多,地表水資源豐富;地勢低平,湖沼面積廣。(2)指出平頭鴨嘴龍生活時期當地的典型植被,并說明該植被大規模死亡后對當前人類生產生活的意義。提示:裸子植物。意義:中生代晚期,裸子植物大規模死亡,埋藏于地層中,形成煤炭資源,是地質時期一次重要的成煤期,為當前人類生產生活提供重要的能量來源。[評價活動]下圖為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萊茵河與黃河徑流量季節變化差異很大,主要是圖中________所起的作用不同( )A.① B.②C.③ D.④2.與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形成無直接關系的是( )A.⑤ B.⑥C.⑦ D.⑧√√解析:第1題,由所學知識可知,萊茵河主要流經溫帶海洋性氣候區,黃河主要流經溫帶季風氣候區,兩河都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溫帶海洋性氣候區降水的季節分配較均勻,因此萊茵河徑流量的季節變化較小;溫帶季風氣候區降水的季節分配不均,降水集中于夏季,因此黃河徑流量的季節變化較大,A正確。第2題,由所學知識可知,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該地區植被覆蓋率低,且位于季風氣候區,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蝕作用強,土壤疏松易被侵蝕,分別表示⑧⑤⑥,箭頭⑦是土壤對氣候的作用,與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形成無直接關系。(2023·新課標卷)青藏高原常見的草氈層(下圖),由交織纏結的植物活、死根系與細顆粒物混雜而成。草氈層的厚度約20~30厘米,隨地表起伏無明顯變化。草氈層中的細顆粒物與下伏物質(粗碎屑或基巖)的礦物、化學成分顯著不同。草氈層對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據此完成3~4題。3.草氈層中植物死根分解緩慢的主要原因是( )A.氣溫低 B.大氣含氧量低C.蒸發弱 D.太陽輻射強烈4.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的草氈層可( )①增加大氣與地下的熱量交換 ②減少大氣與地下的熱量交換③增加地表對地下的水分補給?、軠p少地表對地下的水分補給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第3題,青藏高原地區海拔高,氣溫低,微生物的分解受到抑制,草氈層中植物死根分解緩慢;土壤中的根系主要進行厭氧分解,空氣中的含氧量對土壤中根系的分解影響較小;蒸發弱、太陽輻射強烈對土壤中植物死根分解影響較小。第4題,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的草氈層可以起到隔熱作用,減少大氣與地下的熱量交換,緩解下部凍土融化;草氈層具有保蓄水分及調節地表徑流的作用,增加下滲量,增加地下水補給。水和生物循環中自然要素間的相互關系(1)水循環自然環境要素 河流多 河流少地形 流水侵蝕、堆積地貌多 流水侵蝕、堆積地貌少土壤 土壤水分含量大 土壤水分含量小氣候 空氣濕潤 空氣干燥生物 植被覆蓋率高 植被覆蓋率低(2)生物循環自然環境要素 植被覆蓋好 植被覆蓋差地形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土壤 有機質含量高,肥力好 有機質含量低,肥力差氣候 空氣濕潤 空氣干燥水文 含沙量小,徑流量穩定 含沙量大,徑流量變化大自然環境整體性表現[探究活動]黃土高原作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不是偶然的,是因為曾經這里有著較好的自然環境。古代黃土高原山地上生長著茂密的森林,還有面積廣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漢代以后,黃土高原的自然環境逐漸惡化,特別是唐代以后,自然環境的惡化明顯加重。這主要是土地的開墾破壞了天然植被,使天然草地、森林和灌木林一片片消失。另外,人類因建筑和燃料用材而砍伐森林,使天然森林的面積大幅縮小。最終形成了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形態。(1)黃土高原的自然植被類型及氣候類型分別是什么?提示:自然植被類型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氣候類型為溫帶季風氣候。(2)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形態是怎樣形成的?提示:主要是人們破壞了黃土高原的地表植被,后經流水長期侵蝕形成的。(3)人們在黃土高原的演變中應該吸取的教訓是什么?提示:在生產、生活中應因地制宜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自然環境。[評價活動](2021·全國乙卷)苔原帶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蘚地衣組成,大多數灌木為極地特有種。苔原帶橫跨亞歐大陸與北美大陸,呈東西向延伸,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陸地及島嶼,寬度較小。第四紀冰期,苔原帶一度擴展至我國阿爾泰山—陰山一線。其后,隨著氣溫升高,苔原不斷向北及高海拔退卻。據此完成1~3題。1.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亞歐大陸苔原帶將( )A.整體向北移動 B.整體向南移動C.面積擴大 D.面積縮小√2.苔原帶橫跨亞歐大陸,表明( )A.苔原植被對溫度差異不敏感B.亞歐大陸北部濕度東西向差異小C.苔原植被對濕度差異不敏感D.亞歐大陸降水北部最多3.祁連山地針葉林帶以上未發現極地特有種灌木,可能是因為祁連山地( )A.目前針葉林帶以上氣溫高 B.目前基帶氣溫高C.冰期針葉林帶以上氣溫高 D.冰期基帶氣溫高√√解析:第1題,苔原帶適宜生長在冷濕環境中,全球氣溫升高,苔原帶南緣會自南向北退縮,面積縮小,B、C錯誤,D正確。因苔原帶北部是北冰洋,沒有整體向北移動的陸地空間,A錯誤。第2題,苔原帶橫跨亞歐大陸,東西延伸,說明亞歐大陸北部東西向自然環境差異較小。苔原帶會隨溫度升高而北移說明氣溫對苔原帶的分布影響大,苔原植被對溫度比較敏感,A錯誤。亞歐大陸北部受海洋的影響大且氣溫低,濕度東西向差異小,植被東西差異小,B正確,C錯誤。亞歐大陸北部受極地高壓帶影響,降水少,D錯誤。第3題,冰期時苔原帶自北向南擴展,遇到山地時會經過基帶向山上擴展,如果基帶氣溫偏高,則地面的苔原帶無法擴展到山上,所以即便是山上氣溫低、具備苔原植被生長的條件,山上也不會形成苔原帶,D正確。假如冰期時基帶氣溫低,苔原植被可以經過基帶擴展到山上,一旦冰期消退,基帶氣溫升高,但山上氣溫仍保持低溫,則苔原帶還可以繼續保留在山上,B錯誤;冰期時基帶氣溫都明顯降低,針葉林帶以上氣溫更低,C錯誤;目前針葉林帶以上有冰雪存在,溫度低,A錯誤。4.讀南美洲部分區域圖,完成下題。圖中②③④反映了南美洲45°S附近大陸西岸在不同地質時期地形及自然環境的演變過程。用自然環境整體性原理,描述該地自然環境的演變過程。解析:解題時要根據自然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的原理,從地形、氣候、植被、水文等要素的聯系進行描述。答案:地形隆起使山地東部處于盛行西風的背風坡,降水量減小,逐漸演變成溫帶大陸性氣候;河湖減少,地表水匱乏;植被退化,以耐旱植物為主;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減少,土壤肥力下降;大風天氣增多,風力加大,風蝕地貌廣布。自然環境整體性問題的分析思路(1)判斷自然環境的主導性要素。主要從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區域內的地貌、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環境要素中的主導性要素。(2)“一果多因”的推理。“整體性”是一種分析問題的基本思維模式,在分析、解釋一些地理現象時,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據“果”,利用發散性思維進行推理“因”。例如,大陸副熱帶高壓控制地區西海岸的沙漠成因,除大氣環流的影響外,還有洋流的影響。(3)“一因多果”的推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表現之一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自然環境要素時,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該因的變化所引起的其他自然要素的變化。例如,在熱帶雨林區破壞植被后所引起的區域內氣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變化。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