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1張PPT)第一節 常見天氣系統第三章 大氣的運動1.利用示意圖,理解常見天氣系統的概念及性質。2.學會運用簡易天氣圖,分析天氣特點及變化趨勢并解釋常見天氣現象的成因。3.總結所在地區的天氣變化,尤其是氣象災害與極端性天氣現象,樹立趨利避害、遵循自然的科學觀念。學習任務目標問題式預習一、鋒與天氣1.鋒的相關概念及特征(1)說出氣團的概念。提示:水平方向上溫度、濕度等物理性質比較均勻,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質也很相似的大范圍空氣。(2)鋒面:當冷、暖兩種性質不同的氣團(圖中A為___氣團,B為___氣團)接觸時,它們之間會出現一個_________。一般為一個狹窄而______的過渡地帶。(3)鋒線:鋒面與地面相交而成的線。上圖中字母___所示。冷暖交界面傾斜C2.鋒的主要類型(1)冷鋒: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的鋒。請在下圖中用箭頭標注冷、暖氣團的運動方向,并將天氣現象補充完整。提示:(2)暖鋒: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的鋒。請在下圖中用箭頭標注冷、暖氣團的運動,并把天氣現象補充完整。提示:(3)準靜止鋒:冷、暖氣團____________,或遇______阻擋,移動緩慢或很少移動的鋒,過境時形成____________的天氣。勢均力敵地形陰雨連綿二、低氣壓(氣旋)與高氣壓(反氣旋)1.低氣壓(氣旋)(1)比較等壓線a、b的數值大小:_________。a<b(2)在上圖中畫出南、北半球低氣壓(氣旋)的水平氣流,歸納其運動規律。提示:圖如下。氣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動,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旋轉。(3)在上圖中畫出低氣壓(氣旋)的垂直氣流。受其控制下易出現_____天氣。提示:圖如下。陰雨2.高氣壓(反氣旋)(1)比較等壓線c、d的數值大小:_________。c>d(2)在上圖中畫出南、北半球高氣壓(反氣旋)的水平氣流,歸納其運動規律。提示:圖如下。氣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動,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旋轉,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3)在上圖中畫出高氣壓(反氣旋)的垂直氣流。受其控制下易出現______天氣。提示:圖如下。晴朗[微拓展]氣團與天氣(1)冷暖氣團是相對的,暖氣團的溫度不一定比冷氣團的溫度高。(2)單一暖氣團控制,溫暖晴朗;單一冷氣團控制,寒冷晴朗;冷暖氣團相遇,天氣變化劇烈。(3)暖氣團輕,在鋒面上部;冷氣團重,在鋒面下部,鋒面向冷氣團一側傾斜。[微點撥]鋒前、鋒后的確定鋒前、鋒后是根據鋒的移動方向即主動前進氣團的移動方向來決定,以鋒線為界,在鋒面移動方向上,鋒線前為鋒前,鋒線后為鋒后。[微判斷](1)冷、暖兩種性質不同的氣團接觸時,它們之間的交界面稱鋒線。( )× 解析:冷、暖兩種性質不同的氣團接觸時,它們之間出現的交界面稱鋒面。(2)鋒面與地面相交而成的線稱為鋒。( )(3)鋒面附近常伴有云、大風、降水等天氣現象。( )(4)暖氣團氣溫較高、氣壓較低、濕度較小。( )× 解析:暖氣團氣溫較高、氣壓較低、濕度較大。(5)鋒面過境不一定會帶來降水。( )√ 解析:當鋒面上的暖氣團比較干燥時,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國北方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天氣。×√[填繪](1)在兩幅圖中分別標出冷、暖氣團。提示:冷鋒圖中左側為冷氣團,右側為暖氣團;暖鋒圖中南側為暖氣團,北側為冷氣團。(2)在兩幅圖中用箭頭畫出鋒面移動方向。提示:圖略。(符號標在鋒線的哪一側鋒面就向哪移動。)[微拓展]昆明準靜止鋒每年秋冬季節,南下冷空氣受到云貴高原的阻擋,勢力減弱,與來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濕氣團相遇,形成昆明準靜止鋒。昆明位于暖氣團一側,多溫暖晴朗的天氣;貴陽位于冷氣團一側,多陰雨冷濕的天氣。[微點撥]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判斷下圖所示為北半球氣旋,先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圖中虛線),再向右偏轉30°~45°,即為風向(圖中實線)。東側為東南風,西側為西北風,南側為西南風,北側為東北風。任務型課堂[探究活動]2023年夏季某日,北京市經歷了一次鋒面天氣過程,右圖示意鋒面移動位置及區域內延慶、海淀和固安三個氣象站測得的部分氣象資料。鋒與天氣(1)判斷該鋒面的類型,并說明依據。提示:冷鋒。 該鋒面向(東)南移動,造成經過的地區出現降溫、刮風、陰雨(暴雨)天氣,因此是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所以是冷鋒。(2)說出①②③對應氣象站的名稱。提示:①固安;②延慶;③海淀。[評價活動]《水滸傳》中有一段對天氣的經典描述:“是日,日無晶光,朔風亂吼……其時正是仲冬天氣,連日大風,天地變色,馬蹄凍合,鐵甲如冰……”據此完成1~3題。1.材料中描述的天氣系統和下列圖示相符的是( )A B C D√2.材料中的天氣系統過境時可能帶來的天氣現象是( )A.降雪 B.晴朗C.小雨 D.多云3.關于材料中的天氣系統過境后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氣溫降低,風速增大,天氣轉晴B.氣溫升高,風速減小,天氣轉陰C.氣溫降低,風速減小,天氣轉晴D.氣溫升高,風速增大,天氣轉晴√√解析:第1題,根據材料分析大風降溫是受冷鋒過境影響,冷鋒是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的鋒,冷氣團密度大,位于鋒面的下方,暖氣團被迫抬升,與圖A符合。第2題,冷氣團勢力強,移動速度快,暖氣團被迫抬升,由于是在冬季,所以容易形成降雪。第3題,冷鋒過境后,受單一冷氣團控制,氣溫降低、氣壓升高,風速減小,天氣晴朗。冷鋒與暖鋒的判斷(1)看符號(2)看鋒面坡度(3)看雨區:冷鋒降雨范圍主要在鋒后(狹窄區域),暖鋒降雨區域主要在鋒前(寬闊區域)。(4)看天氣特征一般情況下,冷鋒活動導致的天氣變化相對劇烈、明顯,暖鋒活動導致的天氣變化比較溫和。(5)根據氣溫、氣壓的變化判斷冷鋒:氣溫降低,氣壓升高。 暖鋒:氣溫升高,氣壓降低。低氣壓(氣旋)、高氣壓(反氣旋)與天氣[探究活動]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地區荒漠廣布,然而每年夏季,該地區卻因受下圖所示天氣系統影響而出現雷暴天氣(由對流旺盛的積雨云所產生)并形成較為豐富的降水。該現象通常始于7月上旬,并在9月初結束。(1)若此時圖中空氣質點A的瞬時受力處于平衡狀態,請在圖中畫出A點風向(用→表示)和受力情況(用 表示),并分別用F1、F2、F3來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提示:(2)分析圖示地區夏季形成雷暴天氣的原因。提示:圖示區域氣候干旱,沙漠廣布。夏季,太陽輻射強,地面增溫快,導致氣溫迅速升高,空氣上升形成熱低壓;熱低壓形成以后,來自太平洋和墨西哥灣的暖濕氣流為該低壓提供較為豐富的水汽;水汽上升后冷凝形成降水,釋放潛熱,進一步促進空氣上升運動,形成雷暴天氣。[評價活動]下圖示意某地近地面等壓線分布狀況。圖中箭頭表示乙地風向及受力情況。據此完成1~2題。1.表示地轉偏向力的箭頭是( )A.a B.b C.c D.d2.受甲天氣系統控制,華北地區( )A.春季易出現揚塵 B.夏季易出現雷電C.秋季易出現連綿陰雨 D.冬季易出現輻射霧√√解析:第1題,在等壓線分布圖中,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故b箭頭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近地面在三個力的作用下,風向與水平氣壓梯度力呈30°~45°的夾角,因此c為風向;地轉偏向力與風向垂直,且“北右南左”,因此d箭頭表示地轉偏向力;a箭頭與風向方向相反,表示摩擦力。第2題,結合上題分析可知,甲為高壓中心,即為反氣旋。高壓控制下盛行下沉氣流,出現晴朗干燥的天氣,B、C錯誤;高壓控制區風力微弱,春季華北地區的揚塵一般是受冷鋒的影響,A錯誤;冬季受高壓影響,天氣晴朗少云,大氣逆輻射弱,導致夜晚降溫劇烈,近地面水汽凝結,產生輻射霧,D正確。下圖為亞歐大陸某時刻海平面等壓線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3.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風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4.此時①地最可能( )A.暴雨傾盆水難排B.細雨蒙蒙衣難干C.烈日炎炎似火燒D.黃沙滿天車難行√√解析:第3題,讀圖分析可知,四個地點均位于北半球近地面,結合等壓線的數值判斷,①地位于低壓中心的西南側,風向為偏西風;②地位于高壓中心的東側,風向為偏北風;③地位于高壓中心的西北側,風向為偏南風;④地位于低壓中心的西北側,風向為偏北風。第4題,讀圖分析可知,此時亞歐大陸形成低壓,太平洋上形成高壓,說明此時為北半球的夏季。①地位于低壓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氣流,并且①地緯度低,氣溫高,因而最可能形成強對流天氣,暴雨傾盆;細雨蒙蒙是暖鋒天氣的典型特征;烈日炎炎往往是受高壓控制形成;此時①地降水多,植被生長茂盛,不會形成沙塵天氣。氣流規律記憶方法(左右手定則)(1)北半球的氣旋、反氣旋用右手(2)南半球的氣旋、反氣旋用左手鋒面氣旋[探究活動]下圖是某區域天氣系統略圖,X、Y為鋒線(移動速度X>Y),陰影部分是因氣流上升而形成陰雨區域。(1)簡述從P到Q沿途氣溫變化。提示:先升高,后降低。(2)分別說明O、P、Q氣流上升的原因。提示:O為低壓輻合上升,P為冷空氣抬升,Q為暖空氣主動爬升。(3)Q地降水歷時比P地更長,解釋其原因。提示:Q地受暖鋒影響,云雨區域面積大,鋒線移動速度慢。[評價活動]下圖為2023年7月27日8時某地海平面氣壓分布圖。據此完成1~2題。1.此時,甲地吹( )A.東南風 B.西北風C.西南風 D.東北風2.此時,下列關于圖中各地的天氣狀況描述正確的是( )A.丙地受冷鋒系統影響,一定是陰雨天氣B.乙地盛行上升氣流,以陰雨天氣為主C.丁地位于暖氣團一側,氣流被迫抬升D.戊地受暖鋒系統影響,空氣質量較差√√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甲地西側氣壓高于東側且位于北半球,故此時甲地吹西北風。故選B。第2題,丙地受冷鋒系統影響,易出現陰天、下雨、刮風、降溫等天氣現象,但不一定是陰雨天氣,A錯誤;乙地為高壓中心,盛行下沉氣流,以晴朗天氣為主,B錯誤;冷鋒前側為暖氣團,丁地位于暖氣團一側,氣流被迫抬升,C正確;戊地受暖鋒系統影響,多連續性降水,空氣質量較好,D錯誤。(2023·江蘇卷)蒙古氣旋是發源于蒙古國的溫帶氣旋。下圖為某年4月9日某時刻亞洲局部地區海平面天氣圖。據此完成3~5題。3.圖中蒙古氣旋總體上( )A.氣壓梯度小,冷鋒活動弱 B.氣壓梯度大,冷鋒活動強C.氣壓梯度小,暖鋒活動弱 D.氣壓梯度大,暖鋒活動強4.此刻影響西烏爾特地區的氣團性質是( )A.冷干 B.冷濕C.暖干 D.暖濕5.未來我國受該氣旋過境影響最大的地區是( )A.華中地區 B.華北地區C.東北地區 D.西北地區√√√解析:第3題,根據圖示信息可知,此時蒙古氣旋與周圍地區之間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大,且冷鋒所處位置等壓線比暖鋒更密集,說明冷鋒活動強于暖鋒,B正確。第4題,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西烏爾特地區位于冷鋒鋒前、暖鋒鋒后,受暖氣團控制,此時為4月份,位于亞歐大陸內部的西烏爾特地區氣候干旱,所以該地氣團性質為暖干。故選C。第5題,我國東北地區距離該氣旋較近,且位于其移動路徑上,未來受其影響較大,C正確。鋒面氣旋圖的判讀(1)判斷鋒面的位置鋒面總是出現在低壓槽中,鋒線往往與低壓槽線重合,如上圖中的M、N線。(2)判斷鋒面的類型與移動鋒面類型:在鋒面氣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鋒(如上圖中的M鋒),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鋒(如上圖中的N鋒)。鋒面移動:鋒面氣旋中,鋒面移動方向與氣旋的旋轉方向一致。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移動,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移動。(3)判斷鋒面附近的風向與氣流性質根據北半球風向的畫法,可確定鋒面附近的風向,如上圖中①處為偏北風,②處為偏南風,③處為偏南風。偏北風一般形成冷氣團,偏南風一般形成暖氣團。(4)判斷鋒面氣旋的天氣特點暖鋒N鋒前③處附近出現寬闊的暖鋒云系及相伴隨的連續性降水天氣;冷鋒M鋒后①處附近出現比較狹窄的冷鋒云系和降水天氣。課后素養評價(七)點擊頁面進入…常見天氣系統(WORD版)鞏固課堂所學 · 激發學習思維夯實基礎知識 · 熟悉命題方式自我檢測提能 · 及時矯正不足本節課掌握了哪些考點?本節課還有什么疑問點?課后訓練學習反思課時小結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