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語文教學設計授課題目 《短歌行》 主講人授課時間 2024-2025 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理解詩中的重點字詞,如 “譬如”“子”“呦呦”“掇”“阡陌”“厭” 等,準確翻譯詩句,掌握詩歌的基本內容。 了解四言詩的特點,包括句式、節奏、韻律等,體會其古樸典雅的風格,提高對古典詩歌形式美的鑒賞能力。 學會分析詩歌中比興、用典等表現手法,理解其在表達情感、深化主題方面的作用,提升詩歌解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反復誦讀,感受詩歌的節奏和韻律,培養文言語感,體會詩人的情感變化。 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對詩歌的意象、情感、手法等進行深入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引導學生聯系作者的生平經歷和創作背景,運用 “知人論世” 的方法解讀詩歌,深入理解詩歌的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曹操在詩中所表達的求賢若渴的心情、對時光易逝的感慨以及統一天下的壯志豪情,感受詩人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 培養學生珍惜時光、胸懷大志、積極追求理想的人生態度,激發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中豐富的意象,如 “明月”“烏鵲”“鹿鳴” 等所蘊含的意義,把握詩人通過這些意象所傳達的情感。 體會詩歌的情感脈絡,從對時光易逝的憂嘆,到對賢才的渴慕,再到對功業未建的焦慮,最后到對賢才歸附、統一天下的信心,深入理解詩人復雜的內心世界。 掌握比興、用典等表現手法在詩中的運用,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的比興手法,“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的用典手法,分析其對詩歌藝術感染力的提升作用。 教學難點 深入理解曹操的思想境界和政治抱負,體會他在亂世之中渴望招攬賢才、建功立業的深層情感,以及這種情感在當時歷史背景下的獨特意義。 感受詩歌所體現的建安文學的時代特征,理解其慷慨悲涼的風格與當時社會動蕩、人心思治的時代背景之間的內在聯系,將詩歌的解讀上升到對時代文化的認知高度。教學引入 同學們,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英雄人物留下了他們的傳奇故事和不朽篇章。曹操,就是這樣一位極具爭議又令人欽佩的人物。他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短歌行》,去聆聽他在那個亂世之中的心聲,感受他的壯志豪情與求賢若渴的情懷。教學內容 與設計 一、知人論世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他在政治上 “挾天子以令諸侯”,逐步統一了北方;軍事上精通兵法,著有《孫子略解》等軍事著作;文學上,曹操的詩歌風格慷慨悲涼、氣魄雄偉,開創了 “建安風骨” 的新風氣,其詩多反映漢末社會動蕩、民生疾苦以及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負,對后世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代表作有《龜雖壽》《觀滄海》《短歌行》等。 二、新知講解 四言詩 《短歌行》是一首四言詩。四言詩是中國古代詩歌最早形成的詩體之一,每句四個字,節奏一般為二二節拍。四言詩在《詩經》中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具有古樸典雅、簡潔明快的特點。曹操的《短歌行》繼承了《詩經》的傳統,又有所創新,在四言詩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建安文學 建安是東漢末年漢獻帝的年號,這一時期的文學稱為建安文學。建安文學的特點是內容充實、感情豐富,多反映社會動亂和人民疾苦,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們統一天下的理想和壯志。建安文學的代表作家有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 “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等,他們的作品風格慷慨悲涼,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三、創作背景 此詩創作于曹操赤壁之戰之前。當時,曹操已經基本統一了北方,但南方仍有孫權、劉備等勢力與之對峙。曹操深知,要實現統一天下的大業,必須廣納賢才,壯大自己的力量。然而,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人才分散,許多賢能之士或隱居不出,或效力于其他諸侯。曹操面對這種局面,內心充滿了對賢才的渴望和對時光流逝、功業未建的憂慮,于是寫下了這首《短歌行》,以表達自己求賢若渴的心情和統一天下的決心。 四、整體感知 1.字音糾正 譬如(pì rú) 呦呦(yōu yōu) 掇(duō) 阡陌(qiān mò) 厭(yàn) 2.觀看朗誦視頻 3.學生展示 五、走進文本 (一)原文:“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重點字詞:幾何:多少。譬如:比如。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人生短暫。去日:過去的日子??啵夯?,苦于??斠钥叮杭?“慷慨”,這里指宴會上歌聲激昂慷慨。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里代指酒。 賞析:詩歌開篇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以飲酒作歌起興,發出了對人生短暫的深沉感慨。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進一步強調了這種慷慨激昂又憂慮重重的情緒,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則表明詩人試圖借酒來排解內心的憂愁,但又深知酒只能暫時麻痹自己,無法真正消除內心對時光易逝、功業未就的憂慮,這幾句詩為全詩奠定了一種深沉、悲涼的基調,也初步展現了詩人復雜的內心世界。 (二)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重點字詞:子衿(jīn):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悠悠:形容思念之情連綿不斷。沉吟:沉思吟味,這里指思念和傾慕賢才而低吟。呦呦:鹿叫的聲音。蘋:艾蒿。鼓:彈奏。瑟:一種弦樂器。笙:一種管樂器。 賞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運用比興手法,原句出自《詩經 鄭風 子衿》,本是表達女子對情人的思念,曹操在此借用來表達自己對賢才的渴慕之情,“青青子衿” 描繪出賢才的形象,“悠悠我心” 則將詩人對賢才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深沉而綿長?!暗珵榫剩烈髦两瘛?,強調了詩人因思念賢才而長久地沉思吟味,突出了求賢若渴的心情?!斑线下锅Q,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四句引用《詩經 小雅 鹿鳴》中的詩句,描繪出一幅宴飲嘉賓的歡樂場景,詩人以此表示自己對賢才的歡迎和禮遇,只要賢才歸附,自己必將盛情款待,用這種美好的場景來吸引賢才,進一步表達了詩人對賢才的誠意和渴望。 (三)原文:“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重點字詞:掇(duō):拾取。越陌度阡: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阡,南北向田間小路。枉用相存:屈駕來訪。枉,這里是 “枉駕” 的意思。用,以。存,問候,思念。契闊:聚散,這里指久別重逢。談讌(yàn):同 “談宴”,宴飲暢談。舊恩:往日的情誼。 賞析:“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將賢才比作天上明亮的月亮,形象地表達出賢才的高潔和難求,“何時可掇” 則流露出詩人對得到賢才的急切盼望和深深憂慮,這種憂慮如同月光一樣,綿綿不絕?!霸侥岸融?,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描繪出賢才不辭辛勞,穿越小路前來拜訪自己,雙方久別重逢,宴飲暢談,回憶往昔情誼的場景,既表現出賢才對詩人的回應,也體現了詩人對賢才的感激和重視,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詩人在招攬賢才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效。 (四)原文:“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重點字詞:匝(z?。褐埽?。厭:滿足。周公吐哺:周公廣納賢才,吃飯時多次吐出食物停下來迎接賢士。吐哺,吐出嘴里咀嚼的食物。 賞析:“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以烏鵲在月明星稀之夜南飛卻找不到棲息之所為喻,暗示在亂世之中賢才們的迷茫和無所依托,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賢才的關切,希望他們能夠歸附自己?!吧讲粎捀撸2粎捝睢?運用比喻和類比的手法,表明自己像山和海一樣,不會滿足于已有的高度和深度,對賢才的接納是多多益善。最后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詩人以周公自比,周公為了招攬賢才,連吃飯都顧不上,曹操借此表達自己也要像周公那樣禮賢下士,以求得天下賢才的歸附,實現統一天下的大業,這幾句詩將詩人求賢若渴的心情和宏偉的政治抱負推向了高潮,使全詩在激昂慷慨的氛圍中結束。 六、回顧與總結 ①層次結構分析 第一層(前八句):詩人從對酒當歌的場景入手,發出人生短暫、時光易逝的感慨,以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為喻,表達內心的憂慮,隨后提出借酒解憂,這一層主要是詩人情感的抒發,奠定了全詩深沉悲涼的基調,同時也為下文求賢若渴的情感表達作了鋪墊,從對人生的思考過渡到對賢才的渴望。 第二層(中間十六句):通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等比興和引用典故的手法,表達對賢才的思念、渴慕以及對賢才到來的期待和歡迎,接著以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再次強調賢才難求的憂慮,隨后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描繪賢才歸附后的情景,這一層主要圍繞求賢展開,情感從渴慕到憂慮再到欣慰,層層遞進,深入地展現了詩人對賢才的重視和招攬賢才的努力。 第三層(最后八句):以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為喻,表達對賢才的關切和引導,希望他們選擇自己作為依托。最后以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表明自己廣納賢才的胸懷和統一天下的決心,將全詩的情感推向最高潮,使詩歌在表達求賢若渴的主題上達到了完美的收束,也體現了詩人從個人情感的抒發到政治抱負的展現的升華。 ②主旨總結 《短歌行》的主旨在于表達曹操在亂世之中求賢若渴的心情、對時光易逝的感慨以及統一天下的壯志豪情。詩中通過對人生短暫的憂嘆,引出對賢才的強烈渴望,運用比興、用典等多種表現手法,以 “青青子衿”“呦呦鹿鳴” 等典故表達對賢才的思念與歡迎,以 “明明如月”“烏鵲南飛” 等比喻表達賢才難求的憂慮和對賢才的關切,最后以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自比周公,展示自己禮賢下士的態度和統一天下的宏偉抱負。全詩情感豐富復雜,既有深沉的憂慮,又有激昂的渴望,體現了曹操作為政治家、文學家的獨特魅力和遠大志向,也反映了建安時期的時代風貌和文人的精神追求。 ③藝術手法 比興手法:詩中多處運用比興手法,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以女子對情人的思念比興自己對賢才的渴慕;“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以明月比興賢才,表達賢才的高潔和難求;“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以烏鵲的無枝可依比興賢才在亂世中的迷茫,通過這些比興手法,使抽象的情感和概念具象化,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使讀者更容易理解詩人的內心世界。 用典手法:曹操巧妙地運用典故,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引用《詩經 鄭風 子衿》,“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引用《詩經 小雅 鹿鳴》,以及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以周公的典故自比,這些典故的運用豐富了詩歌的內涵,既表達了詩人對賢才的情感態度,又展示了自己的文化底蘊和政治抱負,使詩歌在有限的篇幅內傳達出更深遠的意義,同時也使詩歌具有一種古樸典雅的韻味。 化用詩句:詩人還化用了一些詩句,如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化用了漢樂府詩中的句子,通過化用,使詩歌在語言上更加精煉,在情感表達上更加自然流暢,同時也體現了曹操對前人詩歌的繼承和創新,為四言詩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業布置 背誦并且默寫《短歌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