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語文學科鄧稼先 教案教學目標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重點)揣摩文中關鍵語句,領會作者融入筆端的深情,學習鄧稼先偉大的愛國精神。(重點)學習本文通過對比表現人物的寫作方法。學習本文排比、對比、引用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和句式多變的語言特色。5.掌握本文以小標題連綴、自成一體、相對獨立而又彼此關聯的行文特征,學習根據中心的需要選擇和剪裁材料的方法,逐步提高寫作能力。(難點)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感知文章理脈絡新課導入,激趣入題今天,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之所以能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為中華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孕育了許許多多卓越的科學家和無數的仁人志士。他們無私地奉獻了自己的智慧和活力,甚至是生命和熱血,才使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起來,他們是我們民族的自豪和驕傲。下面我們一起隨著作者走進這篇回憶性散文,去認識、了解這位為中國的強大做出巨大貢獻卻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科學家鄧稼先。淺層閱讀,整體感知預習交流朗讀課文,圈畫文中生字詞元勛(xūn)鮮為人知(xiǎn)鞠躬盡瘁(jūcuì)孕育(yùn)羅布泊(pō)黯(àn)曛(xūn)鋌(tǐnɡ)鄧稼先(jià)選聘(pìn)無垠(yín)至死不懈(xiè)殷紅(yān)理解文中重點詞語仰慕:敬仰思慕。可歌可泣:值得歌頌,使人感動得流淚。指悲壯的事跡使人非常感動。鮮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當之無愧:毫無愧疚地接受(名聲、榮譽等)。馬革裹尸: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指軍人戰死于戰場。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兢兢業業,不辭辛勞,直到死了為止。形容辛勤地貢獻自己的一切。鞠躬,彎著身子,表示恭敬謹慎。盡瘁,竭盡勞苦。瘁,辛勞。已,止。元勛:立大功的人。家喻戶曉:每家每戶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曉,知道。截然不同:斷然不一樣,形容毫無共同之處。截然,分明地,顯然地。走近作者楊振寧,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華人,物理學家。曾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恒理論,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80年又獲拉姆福德獎,繼而于1986年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993年獲美利堅哲學學會頒發的本杰明·富蘭克林獎章,1994年秋又獲費城富蘭克林學院頒發的鮑威爾科學成就獎。寫作背景本文是鄧稼先的好友楊振寧為他寫的一篇回憶錄。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這位始終站在中國原子武器設計制造和研究第一線的科學家,結束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光輝一生。對于鄧稼先的逝世,楊振寧教授無限悲痛。為了緬懷好友,作者以中華幾千年文化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來的民族情結、五十年的朋友深情為基調,用飽含感情的語言寫了這篇傳記。文體知識本文是一篇人物傳記。人物傳記是記錄人物生平事跡的一種實用文。一般有兩類,一類是記述自己的生平,一類是記述他人的生平。傳記最大的特點就是“實錄”。傳記可繁可簡,一般按時間順序來記敘。整體感知概括六個部分大意。【交流點撥】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年來的中國歷史及至世界歷史的背景下推出鄧稼先。中國從“任人宰割”到“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鄧稼先對祖國、對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第二部分:簡介鄧稼先的生平經歷和貢獻,贊揚了兩彈元勛鄧稼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光輝一生。第三部分:在同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對比中來寫鄧稼先,從而突出表現了鄧稼先的氣質、品格和奉獻精神。第四部分:作者得知中國的原子彈工程沒有任何外國人參加,是自力更生搞出來的,深深為中華民族而自豪,為50年的朋友鄧稼先而驕傲。第五部分:在荒涼無邊的沙漠中,憑借他物理的直覺、數學的見地、勇進的膽識和穩健的判斷,在層出不窮的問題前,鄧稼先率領部下,身先士卒,不怕犧牲,順利地完成任務。“我不能走”這句話以及五四時代的一首歌曲,成為鄧稼先一生的寫照。第六部分:引述電報、書信中的幾段話總的評價鄧稼先,也是全文的總結。全文這六個部分,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交流點撥】第一部分是引子;第二部分簡介了鄧稼先的生平經歷和貢獻;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補充、延伸和擴展;第四部分從另一個角度寫出鄧稼先貢獻之大,也是第二部分的擴展;第五部分重點寫出了鄧稼先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創造才能,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甘為祖國獻身的崇高精神,是第二部分的具體化;第六部分是全文的總結。了解作者筆下的鄧稼先:①鄧稼先最杰出的貢獻是什么 ②文中是怎樣評價他的貢獻的 ③鄧稼先有哪些崇高的品質與精神?④鄧稼先有哪些超凡的能力 【交流點撥】①成功地領導設計、研制并爆炸了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②鄧稼先是中華民族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張愛萍將軍稱他為“‘兩彈’元勛”,他是當之無愧的。③忠厚平實、真誠坦白、從不驕人,沒有小心眼兒、沒有私心雜念、與人為善(主要體現在第三部分文字之中)、治學嚴謹、實事求是(從第四部分鄧稼先不急于回答楊振寧的問話,而要先去證實一下的表現中可以看出)、身先士卒、甘于奉獻、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從第五部分與第二部分的文字中可看出)三、板書設計,結構圖解四、語文積累,拓展延伸錢學森: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200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頒獎詞\]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第二課時賞析語言品特色一、新課導入,情景入題上節課我們整體了解了課文內容,深深地被鄧稼先超凡的創造才能,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甘為祖國獻身的崇高精神所震撼。下面我們來潛心精讀課文。二、深層閱讀,文本探究(一)文本研討1.第一部分寫鄧稼先,為什么先從中國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寫起?【交流點撥】先概述我國一百年的歷史,是為了說明鄧稼先是對中華民族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這一巨大轉變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是對民族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人物。2.第四部分并不是直接寫鄧稼先光輝事跡的,可否去掉,為什么?【交流點撥】不可以。因為第四部分重點說了中國原子彈工程完全是自力更生搞出來的,從另一個角度表現出鄧稼先的貢獻之大,顯得更有力度。3.文章哪一部分具體表現了鄧稼先的高貴品質?【交流點撥】第五部分具體介紹了鄧稼先在戈壁灘率領部下搞原子彈的情形,表現了鄧稼先的高貴品質,與第一部分相呼應,把鄧稼先的貢獻置于近一百多年的歷史背景上。(二)語言賞析這篇文章的語言很有特色,句式多變。有時句式十分整齊,有時長句與短句交錯使用,句式的運用完全服從于表現感情的需要。你能舉出幾個例子來加以說明嗎 【交流點撥】有時句式十分整齊,例如“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部分,舉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個例子;又如“‘兩彈’元勛”部分,按時間順序介紹鄧稼先的簡歷和貢獻,句式也相對整齊;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較整齊。有時長句與短句交錯使用,例如“鄧稼先與奧本海默”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紹奧本海默的性格和為人,長句和短句就交錯使用。句式多變,是為表達思想感情服務的。句式排列整齊,往往造成一股氣勢,好念,讀音印象深刻。長句與短句交錯使用,形成一種交錯美。長句便于表達較復雜嚴密的意思;短句顯得活潑,節奏快。結合起來用,有一種特殊的表達效果。(三)寫法分析“奇”在作者的大手筆。你能說說表現在哪里 【交流點撥】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傳記,更不同于一般寫人的記敘文,而是以中華幾千年文化為背景,以近一百年來民族情結、50年朋友深情為基調.用飽含感情的語言介紹了一位卓越的科學家、愛國者。本文作者有傳統眼光、歷史視野、全球胸襟,文章寫得不同凡響,一般傳記作者很難企及。例如,作者贊揚“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是“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的人”。因為作者自己具有較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所以能從傳統文化的角度看問題。又如,課文從近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蒙受屈辱和宰割寫起,引用唐代李華的《吊古戰場文》和作者兒時從父親口中學到的《中國男兒》歌,讓讀者跟著作者把眼光投射到歷史深處。因為作者是炎黃子孫,在中國內地長大,從小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所以作者始終是從近一百多年來的中國近現代史看問題。又如.作者把鄧稼先同奧本海墨對比,把鄧稼先放在國際大舞臺上寫,顯示出作者的全球視野,一下子提升了文章的境界。這是因為作者學貫中西,胸懷世界,所以有條件把中國和美國頂尖人物拿來作對比。總之,因為作者熟悉我國傳統文化-又具有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所以課文內涵豐富,底蘊厚重,凸現了一個立體的光芒四射的鄧稼先形象。(四)內容主旨【交流點撥】本文將鄧稼先的生平、貢獻放在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中描寫、評價,突出了他對民族的貢獻,高度贊揚了他深沉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將個人生命奉獻給祖國國防事業的崇高。三、板書設計,結構圖解四、語文積累,拓展延伸請你結合鄧稼先的事跡與品格,為他擬寫一段頒獎詞。【交流點撥】(1)當大漠的蒼茫點綴了蘑菇云的硝煙,當五星紅旗升起在聯合國的上空。是他,長空鑄劍,吼出雄師的憤怒;是他,以身許國,寫下山河的頌歌。殷紅熱血,精忠報國,他是共和國忠誠的奠基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是中華民族不倒的脊梁。(2)他,一個忠厚樸實的人,卻毅然決然地參與了我國核研究工作;他,一個默默無聞的人,戈壁的風沙吹散了他的姓與名;他,一個滿腔熱血的人,為祖國隱姓埋名幾十年。當歲月的車輪碾過那片戈壁時,他的臉上也留下了車轍;當戈壁風沙在天空狂舞時,那個不知道是誰的灰色身影與風沙融合在一起。他是黨最忠心的兒子,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教學反思通過這樣一個教學過程,學生們已開始接受這位英雄了,他們可以把中國的屈辱史同鄧稼先這些中國有英雄氣概的中國男兒及他們身上所具備的精神品質、為中國在短時間內發生巨大變化而做出巨大貢獻聯系在了一起,感悟到中國的發展是離不開這些為了中國的強盛而敢于鞠躬盡瘁的無名英雄的。在學習的過程中,開始只對核武器感興趣,但核武器對中國使世界強盛起來所起的作用,學生不甚理解;鄧稼先在其所起的作用更是不理解;為了中國的強盛而鞠躬盡瘁的人應具備什么精神品質不理解,由于不理解所以不感興趣。(靈魂的生活,不同觀念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在討論、交流中學生開始對此有了一些興趣。在整體感知到研讀文本的內容、詞語的作用、思想情感的體驗的過程中,學生表現得積極主動,難點大家也能在反復讀文本的過程得以突破。有些學生在讀書的過程能提出自己的疑問,也能發散思維,開闊自己的思維范圍,體現學生的思考能力不斷提高。通過課后的練習,可看到許多學生能說不能寫,駕馭語言的能力比較差。在學習的過程中雖然課堂呈現出了積極思考、爭先發表自己見解的局面,但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沒有參與教學,令人憂慮。今后要在此方面加強教學,使更多的學生增強參與意識。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