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專題6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分。某科研小組對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布進行了調查。下圖示意跨越珠峰的10千米寬矩形樣帶的土地覆被類型及其分布狀況。據此完成下題。1.南北兩坡土地覆被的垂直分異特點是( )A. 相同覆被類型下限的海拔高度南坡低于北坡B. 兩坡農田出現的最低海拔高度差近2000米C. 北坡比南坡少三種土地覆被類型D. 兩坡草地分布的海拔高度相同2.下列南坡覆被組合符合垂直分異規(guī)律的是( )A. 農田—森林—灌叢—冰川雪被 B. 森林—草地—濕地—冰川雪被C. 農田—灌叢—裸地—冰川雪被 D. 森林—灌叢—草地—冰川雪被山地垂直帶內部的分異規(guī)律,日益成為地理學研究所重視。研究發(fā)現,云杉林耐陰、耐寒、喜歡涼爽濕潤的氣候,生長緩慢,季節(jié)變化尤其是云杉林的復蘇對土壤水分的消耗較大。讀我國某山地自然帶分布示意圖(左圖)與該山地北坡海拔2500-3300米年降水量以及5月和7月土壤含水量的變化圖(右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影響該山地海拔2500-3000米南北坡植被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 光照 B. 土壤 C. 水分 D. 熱量4.該山地北坡海拔2500米與3300米處土壤含水量最高值出現時間存在差異,主要取決于()A. 坡面徑流積累 B. 潛在蒸發(fā)能力 C. 降水垂直變化 D. 云杉復蘇時間5.該山地海拔4000米處附近降水與坡度差異較小,南北坡植被差異較小還取決于()A. 人類干擾較少 B. 海拔相近 C. 坡面積較小 D. 生存環(huán)境惡劣牛肝地是發(fā)育在以紅層軟巖(紅層軟巖是以紅色為主色調的碎屑沉積巖,巖性以砂巖、泥巖、頁巖為主)為主的區(qū)域,以密集侵蝕溝和風化殼裸露為標志的紅層荒漠。土壤一般由礦物質、有機質、水分和空氣四部分組成。讀“我國某地區(qū)不同演替階段下的植物群落與土壤特征變化圖”,完成下題。6.該地區(qū)最可能位于( )A. 東北平原 B. 江南丘陵 C. 青藏高原 D. 河西走廊7.植物群落由常綠闊葉林到牛肝地演替的主要原因是( )A. 氣候變異 B. 地表形態(tài)變化 C. 土壤肥力變化 D. 過度農業(yè)活動8.在該地區(qū)植物群落由常綠闊葉林到牛肝地演替的過程中,土壤特征發(fā)生的變化是( )A. 土壤厚度增大 B. 土壤水分含量增大C. 土壤肥力提高 D. 土壤中礦物質比重增大岳樺林帶是長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帶。岳樺林帶氣候寒冷,生長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樺才結實(種子)。岳樺結實的海拔上限稱為岳樺結實線,岳樺林分布上限即長白山林線。監(jiān)測表明,20世紀90年代以來,長白山北坡氣候持續(xù)變暖,岳樺結實線基本穩(wěn)定;林線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趨于穩(wěn)定。據此完成下列題目。9.目前,長白山北坡林線附近的岳樺多為( )A. 幼樹 B. 中齡結實樹 C. 老樹 D. 各樹齡組混生10.推測20世紀90年代以來,長白山北坡岳樺林帶( )A. 冬季升溫幅度小,生長季穩(wěn)定 B. 冬季升溫幅度大,生長季延長C. 冬季升溫幅度大,生長季穩(wěn)定 D. 冬季升溫幅度小,生長季延長11.在氣候變暖背景下,長白山北坡林線近年卻趨于穩(wěn)定,原因可能是( )A. 降水穩(wěn)定 B. 水土流失量穩(wěn)定 C. 土壤肥力穩(wěn)定 D. 岳樺結實線穩(wěn)定對于山地而言,地形作為影響植被分布的最基本的生境因子,通過外部形態(tài)(如坡度、坡向等)影響氣溫、降雨等氣候條件的空間分布,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類活動,從而影響植被的空間分布格局。下圖為秦嶺不同植被變化類型在不同坡度坡向的面積占比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2.與北坡相比,南坡( )A. 減小區(qū)坡度小于2°區(qū)域的面積占比較小 B. 穩(wěn)定區(qū)面積占比較小且隨坡度增加而遞減C. 各坡向增長區(qū)面積占比均較大 D. 穩(wěn)定區(qū)面積占比較大13.植被覆蓋度減小區(qū)在南坡主要分布在陽坡,而在北坡主要分布在陰坡,其影響因素是( )A. 緯度位置 B. 太陽輻射 C. 坡度坡向 D. 天氣狀況14.隨坡度增加,秦嶺植被覆蓋度由減小轉為增長再轉為穩(wěn)定,主要是由于( )A. 水熱條件變化 B. 人類活動減弱 C. 土壤肥力增強 D. 日照時數變大高山積雪的季節(jié)變化顯著,科研工作者調查發(fā)現我國西北某高山積雪覆蓋變化率在不同季節(jié)隨海拔升高而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積雪覆蓋變化率為正,表明相對上季節(jié)積雪增加,否則為減少。其研究有利于當地水資源的規(guī)劃和融雪型災害的防治。據此完成問題。15.該山地夏季積雪覆蓋變化率較大處,大致位于海拔A. 1000米 B. 3500米 C. 4500米 D. 5500米16.影響該山地4500米以上地區(qū),冬季積雪覆蓋變化率發(fā)展趨勢的原因A. 積雪融化 B. 降水增多 C. 風力增強 D. 坡度減少17.每年春季該地都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融雪性洪災,推斷其融雪的位置主要位于A. 3000米以下 B. 3000米~4000米 C. 4000米~5000米 D. 5000米~6000米某高山苔原帶海拔2140~2210米處,近幾十年來草本植物入侵嚴重且區(qū)域差異明顯。圖一示意該山苔原帶不同海拔和坡度條件下的草本入侵程度,圖二示意不同土壤顆粒含量隨草本入侵程度的變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8.該山地山麓的自然植被是A. 溫帶落葉闊葉林 B. 熱帶季雨林 C. 熱帶雨林 D. 苔蘚、地衣19.草本植物入侵面積最大的區(qū)域位于A. 較低海拔處的緩坡 B. 較高海拔處的陡坡 C. 較低海拔處的陡坡 D. 較高海拔處的緩坡20.隨著草本植物的入侵,土壤A. 孔隙增大,水分增加 B. 孔隙減小,水分減少C. 孔隙增大,水分減少 D. 孔隙減小,水分增加凍融荒漠化是在晝夜或季節(jié)性溫差較大的地區(qū),巖體或土壤由于劇烈的熱脹冷縮而造成結構的破壞或質量的退化。我國凍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凍土區(qū)。凍土是指溫度在0℃以下,含有冰的土層或巖層,分為短時凍土、季節(jié)性凍土和多年凍土。下圖示意多年凍土結構。完成下面小題。21.全球氣候變暖對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的影響及其產生的后果正確的是()A. 活動層厚度變小,補給河流的水源增加 B. 永凍層上界上升,利于喜溫植物的生長C. 活動層厚度變大,春耕播種的時間推遲 D. 永凍層上界下降,建筑基礎穩(wěn)定性變差22.近年來,青藏高原凍融荒漠化面積有增加趨勢,原因不包括()A. 過度放牧 B. 全球氣候變暖 C. 氣候寒冷 D. 興建各類工程黑枸杞屬于典型的鹽生植物,當外界鹽濃度高于或低于其最適濃度時會影響其生長。某科研團隊選擇在年降水量約260mm,多夏雨的寧夏某低洼地開展黑枸杞種植實驗。記錄不同時期(8月和10月)當地地下水位的變化及不起壟和起壟兩種栽培方式下土壤含鹽量的變化,記錄數據如圖所示。研究發(fā)現,起壟黑枸杞生長更好。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影響當地8月和10月地下水埋深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蒸發(fā) B. 下滲 C. 降水 D. 灌溉24.起壟種植表層土壤鹽含量明顯增加是因為土壤起壟后( )A. 蒸發(fā)量增大 B. 地下水位變深 C. 降水量增多 D. 光照面積變小25.起壟可以更好地促進黑枸杞生長,主要在于起壟土壤有利于( )A. 增鹽 B. 透氣 C. 保濕 D. 降風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100分。26.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1980~2021年,高黎貢山發(fā)現新物種達627種,成為我國發(fā)現新物種最多的區(qū)域。高黎貢山獨特的地理位置,使這里成為了天然物種走廊帶,素有“世界物種基因庫”之稱。材料二:1986年國務院設立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下圖為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置圖。 (1)說明高黎貢山成為天然物種走廊帶的原因。(2)分析高黎貢山近40年來能夠發(fā)現大量新物種的原因。(3)分析隆陽片區(qū)東部谷底有大量仙人掌分布的原因。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物種生長范圍和生長條件的研究日益為地理學界所重視。紅石灘景觀是橘色藻附著于巖石上呈現的景觀,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東南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它的形成必須有大量原生的石頭(即表面干凈、沒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長)。下圖示意四川西部貢嘎山紅石灘景觀(注:郁閉度指森林中喬木樹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重要指標)。(1)說明“紅石灘”景觀形成需要的條件。(2)分析“紅石灘”景觀在我國西南地區(qū)分布海拔較高的原因。(3)指出貢嘎山郁閉植被東、西坡分布上限的差異并分析原因。(4)簡述“紅石灘”景觀多分布在郁閉植被分布區(qū)附近的原因。2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014~2016年,有學者在云南省元謀縣(25°N,101°E,地處滇中高原北部,為亞熱帶干熱季風氣候,海拔約1100m,年降雨日數為80天左右,年降水量介于600~1000mm之間)利用劍麻在該地的河谷地區(qū)進行了水土保持實驗(下圖為研究結果)。劍麻葉片大,為須根系,根系發(fā)達,能固土,在該區(qū)域長勢較好。下圖為10°坡面徑流實驗地點概況。( 1)簡析該研究區(qū)域的氣候特征對土壤的影響。(2)說出干熱河谷區(qū)植被恢復工程中選擇的植被的特性。(3)分析本次研究中,劍麻在保持坡面產沙量方面的特點。2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南迦巴瓦峰是喜馬拉雅山東段最高峰,山脈南北坡氣候差異顯著。南坡溝谷眾多且溝谷內冰川發(fā)育典型(如圖1),雪線較北坡高。該區(qū)以裸露冰川(冰川表面冰磧物少)和表磧冰川(冰川表面多冰磧物)為主,表磧冰川表層冰磧物總體厚度大(表磧厚度較小時能夠加速冰面消融),且自上而下厚度變化明顯。其中X冰川為該區(qū)山谷表磧冰川的典型代表,冰川內部多混雜著眾多的冰磧物。1980~2015年,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該區(qū)冰川數量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如圖2)。(1)描述1980~2015年南迦巴瓦峰冰川的變化規(guī)律。(2)分析南迦巴瓦峰南坡雪線相較于北坡高的原因。(3)推測X冰川自上而下表磧厚度的變化并說明理由。(4)判斷裸露冰川和表磧冰川消融速度差異,并說明判斷依據。3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我國大興安嶺北部多年永久凍土層(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長有大片泰加林(即亞寒帶針葉林),它是俄羅斯東西伯利亞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的分布南界一般在55°N,而在我國大興安嶺西坡南延到了48°N。當地樹木形態(tài)特征顯著,葉子為針狀,樹冠呈塔形,側根發(fā)達。調查發(fā)現,在大興安嶺主脈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蓋率比南坡高。泰加林中可見大量倒木,當地人把成片的倒木叫“倒木圈”。在地勢較平坦的區(qū)域,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會積水演變成小池塘。如圖為大興安嶺北部泰加林分布示意圖(圖1)和泰加林根系發(fā)育示意圖(圖2)。 (1)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分析當地樹木顯著形態(tài)特征的成因。(2)分析在大興安嶺西坡,泰加林分布的南界明顯偏南的原因。(3)分析大興安嶺主脈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蓋率高于南坡的原因。(4)被清理的倒木圈區(qū)域演變成小池塘并逐漸擴大加深,簡述這種現象的形成過程。答案和解析1~2.【答案】A、D【解析】1. 據圖可知,相同覆被類型下限的海拔南坡均低于北坡,A正確;南坡農田出現的海拔較低,北坡農田出現的海拔較高,高差遠超2000米,B錯誤;北坡比南坡少森林、灌叢兩種土地覆被類型,C錯誤;南坡草地海拔下限低于北坡,上限高于北坡,D錯誤。2. 山地隨海拔升高,熱量逐漸減少,降水不斷發(fā)生變化,從而形成山地的垂直分異規(guī)律。森林—灌叢—草地—冰川雪被可體現隨海拔升高,熱量和水分不斷變化的垂直分異規(guī)律,D正確;農田是人類活動的產物,不符合垂直分異規(guī)律,A、C錯誤;南坡濕地的分布海拔低于草地,B錯誤。3~5.【答案】C、D、C【解析】1. 略2. 略3. 略6~8.【答案】B、D、D【解析】1.【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自然帶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讀圖從圖中獲取有效信息是解題的關鍵。【解答】讀圖可知,該地區(qū)的原生植被為常綠闊葉林,說明該地區(qū)位于我國南方地區(qū),B正確;東北原生植被以落葉林和針闊混交林為主,青藏高原為高山草甸或草原,河西走廊以草原、荒漠為主,故ACD錯誤。 故選B。2.【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植物群落退化的原因,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影響植物群落退化的原因的因素是解題的關鍵。【解答】我國南方地區(qū)人口數量多,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尖銳,過度農業(yè)活動是導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D正確;氣候的變化雖有氣溫升高,但影響不大,A錯誤;地表沒有大的地殼運動,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不大,B錯誤;土壤肥力是隨著植物群落的演替而變化的,C錯誤。 故選D。3.【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在植物群落演替的過程中土壤的變化,旨在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調運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圖中獲取信息是解題的關鍵。【解答】 讀圖可知,隨著植物群落演替(由常綠闊葉林向牛肝地演替),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降低,土壤水分含量下降,排除B、C選項;土壤中有機質和水分含量的降低,將使土壤中礦物質比重增大,D選項正確;植物群落的演替伴隨著植被保持水土功能的下降,將使土壤侵蝕加劇,土壤厚度減小,A選項錯誤。 故選D。9~11.【答案】A、C、D【解析】1. 本題主要考查材料分析能力。根據材料,20世紀90年代以來,長白山北坡氣候持續(xù)變暖,導致長白山林線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說明不斷有岳樺在更高海拔處生長。由此推斷,林線附近的岳樺生長時間并不長,且岳樺林帶海拔高、氣候寒冷,岳樺生長季短、生長速度較慢,多為幼樹,因此A正確。2. 本題主要考查氣候變化對植被生長的影響。從材料中可知,岳樺林生長季短,只有岳樺林帶下部的岳樺才結實。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岳樺結實線基本穩(wěn)定,說明其生長季趨于穩(wěn)定。與此同時,材料顯示,20世紀90年代以來,長白山北坡氣候持續(xù)變暖,北坡的林線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氣候變暖對冬季氣溫影響更大,因此這里冬季的升溫幅度比較大,C項正確。3. 本題主要考查影響山地林線位置的因素。結合所學知識,影響植被生長的主要因素為水熱條件。全球氣候不斷變暖,意味著熱量條件不斷變好,如果降水條件保持穩(wěn)定,林線可能會緩慢上升,因此降水穩(wěn)定不是林線近年趨于穩(wěn)定的原因,A錯誤。若原因是水土流失量和土壤肥力穩(wěn)定,則林線同樣可能繼續(xù)上升,B、C可直接排除。根據材料,岳樺結實線位置基本穩(wěn)定,岳樺種子傳播的最大范圍基本穩(wěn)定,當岳樺結實線與林線之間的距離達到岳樺種子傳播的最大范圍時,岳樺的種子無法傳播到比林線海拔更高區(qū)域,因此林線位置穩(wěn)定,D正確。12~14.【答案】C、B、B【解析】1. 【分析】本題考查讀圖分析能力,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掌握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解答】 從圖可知,與北坡相比,減小區(qū)坡度小于2°區(qū)域的面積占比較大,A錯誤;穩(wěn)定區(qū)面積占比較小但隨坡度增加先減后增,B錯誤;各坡向增長區(qū)面積占比均較大,均大于北坡,C正確;穩(wěn)定區(qū)面積占比較小,D錯誤。故選C。2. 【分析】 本題考查影響植被覆蓋度度的因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掌握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解答】 植被覆蓋度減小區(qū)域在南坡主要分布在陽坡, 而在北坡主要分布在陰坡。這是由于山體對太陽輻射的遮擋作用, 秦嶺南坡的陽坡是整個秦嶺山地太陽輻射最強的區(qū)域, 蒸散發(fā)迅速, 而秦嶺北坡的陰坡是整個秦嶺山地太陽輻射最弱的區(qū)域, 較為陰冷, 兩種情況均造成植被覆蓋度的減小,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3. 【分析】本題考查隨坡度增加,秦嶺植被覆蓋度由減小轉為增長再轉為穩(wěn)定的原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掌握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解答】 隨著坡度的增加, 秦嶺山地植被覆蓋度由減小轉為增長再轉為穩(wěn)定。減小區(qū)主要位于人類活動較為頻繁的緩坡區(qū)域;坡度5°—15°時, 人類活動減少, 受封山育林以及退耕還林還草政策的影響, 植被覆蓋度增加;坡度大于15°后, 植被覆蓋度變化趨勢逐漸轉為穩(wěn)定型,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15~17.【答案】B、C、A【解析】1. 【分析】本題考查讀圖分析能力,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根據材料信息明確積雪覆蓋變化率的含義,其數值為正,表明相對上季節(jié)積雪增加,否則為減少。【解答】 讀圖可知,大致在3500米處,其積雪覆蓋變化率數值的絕對值最大,積雪覆蓋變化率約為-45%(注意圖中夏季曲線積雪覆蓋變化率隨海拔的變化),表明相對于上季節(jié)積雪減小量大,積雪覆蓋變化率較大,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2. 【分析】本題考查影響該山地冬季積雪覆蓋變化率發(fā)展趨勢的原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結合積雪覆蓋變化率的含義,明確其背后的地理原理。【解答】 讀圖,該山地4500米以上地區(qū),冬季積雪覆蓋變化率數值的絕對值持續(xù)增加,積雪覆蓋變化率為負值,其數值越來越小,表明隨著海拔的升高,積雪較上季節(jié)減少。主要原因在于:冬季,隨著海拔的升高,風力增強,積雪不易積存,C正確;冬季高海拔地區(qū)氣溫低,積雪融化少,A錯;如果降水增多,在高海拔地區(qū)表現為降雪,積雪積存量大,其積雪覆蓋不會較上季節(jié)減少,B錯;隨著海拔的升高,坡度不一定減小,且如果坡度減小,有利于積雪的積存,其積雪覆蓋不會較上季節(jié)減少,D錯。故選C。3. 【分析】本題考查春季融雪性洪災的融雪位置判斷,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根據材料信息明確積雪覆蓋的含義。【解答】 讀圖可知,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區(qū),冬季積雪覆蓋變化率為正值,表明積雪較上季節(jié)增加,積雪量較大,而夏季,該海拔范圍積雪覆蓋變化率為負值,表明積雪較上季節(jié)減少,說明春季存在大量積雪融化,從而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融雪性洪災,A正確;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區(qū),冬季積雪覆蓋變化率為負值,表明積雪較上季節(jié)減小,積雪量較小;在大約3000-5000米海拔范圍內,夏季積雪覆蓋變化率雖為負值,積雪較上季節(jié)減少,但由于冬季積雪量較小,不會造成大量積雪融化而導致融雪性洪災;在5000米以上的海拔范圍,夏季積雪覆蓋變化率數值增加,且約在5500米以上地區(qū)該數值為正值,表明積雪較上季節(jié)增多,所以春季融雪量少,不會出現融雪性洪災,BCD錯。故選A。18~20.【答案】A、C、D【解析】1. 【分析】本題考查區(qū)域自然帶的分布及影響因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題關鍵是根據氣溫的分布判斷所處的熱量帶,進一步判斷自然景觀。【解答】 結合氣溫垂直遞減率(海拔上升100米氣溫降低0. 6°C)和山地苔原帶分布海拔信息可知,該山地山麓氣溫比苔原帶高約12°C,大致符合溫帶氣溫,最有可能是溫帶落葉闊葉林,故A項正確,BC項錯誤;苔蘚和地衣屬于苔原帶,故D項錯誤。故選A。2. 【分析】本題考查地理要素的相互關系。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正確解讀材料是解答此題的關鍵。【解答】由圖中重度入侵主要分布在海拔2 145米左右(海拔最低)和坡度34°(坡度最大)信息可知,較低海拔處的陡坡入侵面積最大。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3. 【分析】本題考查地理要素的相互關系。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植物與土壤的關系是解答此題的關鍵。【解答】 由圖二信息可知,入侵度越高,土壤的粉粒越多,即土壤的空隙越小,粘粒越多,水分越多。故D正確,ABC錯誤。21~22.【答案】D、C【解析】1. 【分析】本題考查全球氣候變暖對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的影響及其產生的后果,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準確獲取材料信息及掌握相關知識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答】凍土是指溫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層或巖層,分為季節(jié)凍土和多年凍土.全球變暖,氣溫升高,活動層厚度變大, 補給河流的水源增加, 春耕播種的時間提前, AC錯誤; 永凍層上界下降, 利于喜溫植物的生長, 建筑基礎穩(wěn)定性變差, B錯誤, D正確。故選D。2. 【分析】本題考查近年來,青藏高原凍融荒漠化面積有增加趨勢的原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準確獲取材料信息及掌握相關知識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答】過度放牧導致植被破壞, 地表課露, 溫差變大, 加劇凍融荒漠化, A不符題意; 全球氣候變暖會加劇凍土融化, B不符題意; 氣候寒冷不利于凍土融化, 不會使青藏高原凍融荒漠化面積增加, C符合題意; 興建各類工程會破表地表植被, 加劇凍融荒漠化, D不符題意。 故選C。23~25.【答案】C、A、B【解析】1. 讀圖可知,8月地下水埋深較淺,10月地下水埋深較深;由材料可知,該地年降水量少,多夏雨,因此影響8月和10月地下水埋深差異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差異,8月降水多,下滲多,地下水補給量大,埋深較淺,C正確。2. 土壤起壟后獲得的光照面積增大,蒸發(fā)量增大,加重了土壤表層鹽分的積累,A正確,D錯誤;地下水位變深不利于發(fā)生土壤鹽堿化,B錯誤;土壤起壟對降水不會產生影響,C錯誤。3. 由材料可知,起壟會使表層土壤鹽分明顯增加,但是土壤鹽分過高也會影響黑枸杞的生長,A錯誤;起壟能增加土壤通透性,促進作物根系生長發(fā)育,B正確;起壟能起到一定的保濕和降風的作用,但不是促進黑枸杞生長最主要的原因,C、D錯誤。故選B。26.【答案】(1)高黎貢山及河谷南北縱列,有利于東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高山物種沿高山向南遷移,有利于中南半島的熱帶動植物沿河谷向北擴散。(2)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水熱條件好;南北跨度大、相對高度大,生態(tài)環(huán)境復雜多樣;設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人類活動影響小;加強科學考察,科技水平提高。(3)地處西南季風背風坡,有焚風效應。【解析】(1)結合圖示信息,高黎貢山及河谷南北縱列,從青藏高原東南部經過亞熱帶再到中南半島的熱帶氣候區(qū),而河谷就是生物移動的廊道。很多熱帶生物沿河谷北上,在青藏高原、東喜馬拉雅山等高緯度低海拔河谷能找到;同時青藏東南沿高寒的物種,可以沿著高山環(huán)境一直南下到低緯的高海拔地區(qū)。(2)高黎貢山緯度較低,位于亞熱帶,太陽輻射強,氣溫高,熱量充足;暖濕的西南季風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豐沛;南北跨度大,山脈海拔較高,相對高度較大,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顯著;高黎貢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人類活動較小;加強科學考察,現代化科技手段應用能加快發(fā)現新物種的速度。(3)隆陽片區(qū)東部谷底地處西南季風的背風坡,西南季風越過山地后水汽減少,在東坡下沉,東側海拔低,干熱風下沉幅度大,形成干熱的焚風,熱量高,適宜仙人掌生長。27.【答案】(1)溫度較低的氣溫條件;潮濕干凈的環(huán)境;大量裸露的原石環(huán)境;豐富的礦物等。(2)地形復雜多樣,以山地為主;緯度較低,但平均海拔較高,山體上部氣溫較低,滿足紅石灘景觀形成的條件等。(3)差異:西坡分布的上限高于東坡。主要原因:貢嘎山西側受來自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影響,地處迎風坡,降水豐富,水熱組合狀況好,植被生長茂密,郁閉度高。(4)相比分布海拔較高的流石灘,郁閉植被分布區(qū)海拔較低,溫度適宜;郁閉植被分布區(qū)多河谷,濕度大,構造運動活躍且為大量泥石流發(fā)育的途經區(qū),為紅石灘景觀提供了較多的原石;相比海拔較低處,郁閉植被分布區(qū)人為破壞較少等。【解析】(1)本題主要考查“紅石灘”景觀形成需要的條件,旨在考查閱讀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據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問題。故答案是:溫度較低的氣溫條件;潮濕干凈的環(huán)境;大量裸露的原石環(huán)境;豐富的礦物等。(2)本題主要考查“紅石灘”景觀在我國西南地區(qū)分布海拔較高的原因,旨在考查學生的調運地理知識、獲取材料信息分析的能力。該地地形復雜多樣,以山地為主;我國西南地區(qū)緯度較低,但平均海拔較高,山體上部氣溫較低,滿足紅石灘景觀形成的條件等。(3)本題主要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有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解讀圖文信息和調運地理知識應用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影響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主要因素。差異:西坡分布的上限高于東坡。主要原因:貢嘎山西側受來自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影響,地處迎風坡,降水豐富,水熱組合狀況好,植被生長茂密,郁閉度高。(4)本題主要考查“紅石灘”景觀多分布在郁閉植被分布區(qū)附近的原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信息和調運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理解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 相比分布海拔較高的流石灘,郁閉植被分布區(qū)海拔較低,溫度適宜;郁閉植被分布區(qū)多河谷,濕度大,構造運動活躍且為大量泥石流發(fā)育的途經區(qū),為紅石灘景觀提供了較多的原石;相比海拔較低處,郁閉植被分布區(qū)人為破壞較少等。28.【答案】(1)氣候干燥(位于干熱河谷)蒸發(fā)量大,植被稀疏,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降雨集中,水土流失嚴重,土層較薄。(2)耐旱;耐/喜熱;耐瘠薄;適應性強。(3)劍麻地的產沙量明顯低于裸地的產沙量,因此緩坡上種植劍麻可有效抑制坡面侵蝕產沙;減沙效果逐年增加(與劍麻生長時間呈正相關);劍麻保持產沙量的能力(或固土效果)隨坡度增加而減弱。【解析】(1)本題考查該研究區(qū)域的氣候特征對土壤的影響。旨在考查學生調動相關知識的能力。由題中信息可知,該區(qū)域位于云貴高原的河谷地區(qū),受地形影響,盛行下沉氣流,氣候干燥,蒸發(fā)旺盛;植被稀疏,土壤肥力較差;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集中,易發(fā)生水土流失,土層較薄。 (2)本題考查植被的特點。旨在考查學生調動相關知識的能力。根據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原理,該區(qū)域選擇的植被必須能適應干熱河谷獨特的自然條件。結合上題分析,該區(qū)域氣溫高,降水少,蒸發(fā)旺盛,因而需要耐旱、耐高溫;土壤肥力較差,需要耐貧瘠土壤;水土流失嚴重,需要根系發(fā)達,能固土;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自然條件比較極端,需要自我繁殖能力強。 (3)本題考查劍麻在保持坡面產沙量方面的特點,旨在考查學生調動相關知識的能力。讀圖分析,對比劍麻地和裸地產沙量可以得出,劍麻地明顯低于裸地;對比兩個不同的日期可以得出,時間越長劍麻地減沙效果越明顯;對比10°和20°坡度可以得出,劍麻保持水土的能力歲坡度增大而減弱,緩坡上種植劍麻可以有效抑制水土流失。29.【答案】(1)1980~2015年南迦巴瓦峰冰川持續(xù)萎縮;3800~5800米范圍內冰川萎縮最顯著(或最多);5800米以上的冰川相對穩(wěn)定。(2)南坡為陽坡(或西南季風帶來充足熱量),冰雪融化多;北坡為陰坡,氣溫相對低,冰川穩(wěn)定;南坡溝谷多,熱量不易散發(fā),冰川消融多。(3)厚度增加;自上而下冰川消融增多,冰內物質出露增多;風化物在重力作用下不斷向低海拔處堆積(冰川表磧厚度漸厚)。(4)裸露冰川比表磧冰川消融速度快的原因:裸露冰川表面冰磧物少,隔熱效果差,融化速度快;表磧冰川,表層冰磧物總體厚度大,隔熱效果好,融化速度慢。【解析】(1)據圖可知,該區(qū)冰川的變化規(guī)律從時間和空間兩個角度來描述。在時間上,1980~2015年南迦巴瓦峰冰川面積不斷縮小,持續(xù)萎縮。在空間上,3800~5800米范圍內冰川面積減小最多,萎縮最顯著;5800米以上的冰川面積變化不大,相對穩(wěn)定。(2)據圖可知,該區(qū)位于北半球,南坡為陽坡,氣溫較高,冰雪融化多,雪線較高;而北坡為陰坡,氣溫相對較低,冰川融化量少,冰川比較穩(wěn)定,雪線較低。材料提示,“南坡溝谷眾多”,溝谷內地形比較封閉,熱量不易散失,氣溫較高,冰川消融多,雪線較高。(3)自上而下,海拔逐漸降低,氣溫不斷升高,冰川消融不斷增多,導致冰內物質出露增多,且材料提示“冰川內部多混雜著眾多的冰磧物”,所以由上而下表磧厚度不斷增大;同時山谷兩側的風化物在重力作用下不斷向下移動,最終在低海拔處堆積,所以由上而下表磧厚度不斷增大。(4)材料提示,“(表磧厚度較小時能夠加速冰面消融)”,說明表磧物具有明顯的隔熱作用。所以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表面冰磧物少的裸露冰川,隔熱效果差,融化速度快,裸露冰川數量減少;而表面多冰磧物的表磧冰川,隔熱效果好,融化速度慢,表磧冰川相對穩(wěn)定。30.【答案】(1)為了適應低溫,保持體內水分,葉片縮小成針狀;有利于積雪下滑,減少樹冠積雪過多,壓斷樹木,樹冠呈塔狀;當地氣候寒冷,土(壤)層薄,有凍土,根系無法深扎,多橫向生長,側根發(fā)達。(2)大興安嶺海拔較高,氣溫較(同緯度兩側)低;西坡是冬季風(西北風)的迎風坡,氣溫較低。(3)大興安嶺西坡為夏季(東南)風的背風坡,降水少;水分條件是影響當地泰加林分布的主要因素;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側是陰坡,光照較弱,氣溫較低,蒸發(fā)量較小,土壤水分條件比山脊南側好。(4)倒木清理后,地表裸露,夏季時陽光直接照射地面,地溫比有樹木覆蓋時偏高,凍土層融化的寬度和深度加大,導致地面沉降(塌陷)形成洼地并積水成小池塘;雨季小池塘積水增多,把熱量向更寬、更深處傳遞,導致更大范圍凍土融化,小池塘逐漸擴大、加深。【解析】(1)讀材料“泰加林分布在我國大興安嶺北部多年永久凍土層”可知,由于泰加林分布在凍土層上,泰加林的直根很難向下穿越,且林中的表層土壤養(yǎng)分和水分比深層處更豐富,有利于側根的生長,而泰加林樹木高大,需要發(fā)達的側根支撐整棵樹木,因此泰加林多橫向生長,側根發(fā)達;為了適應低溫,保持體內水分,葉片縮小成針狀,利于減少水分的蒸發(fā);我國大興安嶺北部冬季降雪多,為了利于積雪下滑,減少樹冠積雪過多,壓斷樹木,樹冠呈塔狀。(2)我國大興安嶺為山地,海拔較高,因此氣溫較同緯度平原地區(qū)低;且大興安嶺西坡是冬季風西北風的迎風坡,冬季受高緯度南下冷空氣的影響導致氣溫更低,因此泰加林在我國大興安嶺西坡南界明顯偏南。(3)首先應該明確,影響泰加林分布的主導因素是水分。大興安嶺的西坡為夏季風東南季風的背風坡,因此背風坡降水少;大興安嶺位于我國東北地區(qū),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側為陰坡,光照不足,氣溫較低,因此蒸發(fā)量小,山脊北側的土壤水分比南側好,因此泰加林的覆蓋率在山脊北側較高。(4)據材料分析,倒木被清理后地表植被覆蓋率降低,使地表裸露,夏季時,地表受到陽光的照射,使地表溫度高于有植被覆蓋的地溫,因此凍土層融化的深度和寬度加大;根據材料“倒木圈是在地勢較平坦的區(qū)域被清理可知,倒木圈位于地勢平坦地區(qū),因此地面沉降形成洼地,往往會積水演變成小池塘;夏季降水較多,雨水集聚于小池塘,使小池塘周圍土壤的含水量增加,水的比熱容較大,因此水向周圍傳遞熱量,導致多年凍土融化面積和深度增加,小池塘的面積增大。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