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階段性作業七年級地理(建議完成時間:60分鐘 滿分: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讀某公園導游圖,完成下面小題。1. 小明準備周末去公園,不知如何乘車,應選擇當地( )A. 政區圖 B. 交通圖 C. 地形圖 D. 等高線圖2. 已知上圖比例尺為1:5000,茶藝中心到動物園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小明實際上要走多遠( )A. 20千米 B. 2千米 C. 1.25千米 D. 0.2千米麒麟軟件官方宣布,麒麟軟件成功保障了神舟十二號至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歷次發射、與空間站交會對接等任務,全力支撐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相關系統的穩定可靠運行。讀太陽系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 我們生活的家園——地球,位于圖中的( )A. b位置 B. c位置 C. d位置 D. e位置4. 中國地球儀的制作始于元代,明、清兩朝制造的地球儀現僅存3件,其中2件存于故宮博物院,1件存于倫敦大英博物館。下列情況不能從地球儀上獲知的是( )A. 北京某天的天氣情況 B. 中國的地理位置C. 太平洋的位置 D. 歐洲的經緯度范圍5. 下列不屬于今天我們人類探索外太空主要目的是( )A. 滿足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發揚探索精神B. 印證哥白尼的“日心說”C. 推動科技進步,促進新能源的開發D. 探索生命的起源,了解宇宙環境對地球的影響6. 宋·朱熹在《朱子語類》中說:“嘗見高山有螺蚌殼或生石中,此石即舊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卻變而為高,……。”據此,回答下題。高山有螺蚌殼,說明A. 螺蚌曾經生活在陸地上 B. 此山為火山噴發而成C. 此處從水域上升為陸地 D. 此處從陸地下沉為水域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讀2023年世界某兩個國家的人口數據資料表,完成下面小題。人口年齡結構(%) 出生率(%) 死亡率(%)0~14歲 15~59歲 60歲及以上甲國 13.1 57.6 29.3 0.79 0.91乙國 39.5 58.0 2.5 3.81 1.217. 據表中數據可判斷( )A. 兩國人口都不斷減少 B. 兩國人口都增長過快C. 甲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比乙國大 D. 甲國老年人口比重比乙國大8. 推測甲國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是( )A. 人口老齡化 B. 人口增長過快C. 人口文化素質過低 D. 就業競爭壓力大讀某地區鄉村和城鎮40多年間發展變化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9. 下列關于該地區鄉村和城鎮的發展,說法正確的是( )A. 城鎮人口不斷遷入鄉村 B. 城鎮用地規模不斷擴大C. 鄉村在擴大、城鎮在縮小 D. 城鎮附近的花卉、蔬菜地在逐漸減少10. 隨著聚落的發展,一些鄉村現已發展成繁華的都市。以下變化不符合發展規律的是( )A. 道路由稀疏變密集 B. 水體污染加重C. 生產活動由非農業生產轉向農業生產 D. 自然景觀改變程度增大2023年12月22日,第78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農歷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獲得聯合國會員國和聯合國秘書處工作人員的熱烈歡迎和踴躍支持。“中國年”升格為“地球節”。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1. 下列選項中,反映春節場景的圖片是( )A B. C. D.12. “中國年”升格為“地球節”,體現了( )①中國文化引領世界文化發展②不同國家文化在交流、借鑒中融為一體③中華文明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④聯合國尊重文化多樣性、倡導多元、包容的文化價值理念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3. 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態度應該是( )A. 開發與保護相結合,弘揚民族文化精華 B. 改變原有特色,增強其神秘感C. 愚昧、落后,不應開發和保護 D. 全部深度開發,促進當地提高經濟收入14. 山東濰坊風箏節(會)于每年4月的第三個周六在濰坊舉行,有來自世界各地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賽,完成下題。如果某日風向和風力為東北風4級,風箏起飛時,貝貝應拉著繩子向______方向快速跑( )A. 西北 B. 東北 C. 西南 D. 東南15. 天氣預報是人們了解未來天氣,以此來安排其工作與生活的重要途徑。當出現 天氣時,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早起跑步,鍛煉身體 B. 開汽車高速行駛上班C. 勤開窗,多通風 D. 出門戴口罩,小心慢行讀歐洲同緯度地帶5個城市的氣溫圖,完成下面小題。16. 圖中5個城市所在的溫度帶是( )A. 北溫帶 B. 南溫帶 C. 北寒帶 D. 南寒帶17. 從倫敦到基輔,氣溫年較差的變化特點是( )A. 越來越大 B. 越來越小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18. 影響圖中氣溫年較差變化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 B. 地形地勢 C. 海陸位置 D. 人類活動2023年11月,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幕之際,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指出,2023年打破了多項氣候記錄,全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溫。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9. 關于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巨大影響,下列排列順序符合框圖結構的是( )①海平面上升 ②極地地區冰川融化 ③淹沒沿海低地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20. 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是( )A. 開采和使用地下水 B. 海底火山的噴發C. 板塊的碰撞和擠壓 D. 溫室氣體的排放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21. 世界各地的自然環境差異很大,聚落的形態也各不相同,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個地區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某學校地理社團開展了“自然環境與聚落形成和發展的關系”為主題的探究學習。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探究一:水源對聚落形成與發展的影響(1)從水源角度分析:圖1中①、②、③三個聚落分布的共同特點是______;三個聚落中最有可能發展成為較大聚落的是______。探究二:地形對聚落形成與發展的影響(2)從地形角度分析:圖1中①、②、③三個聚落分布的共同特點是____________。(3)圖2、圖3是聚落分布景觀圖。屬于山地地區聚落分布的是圖______,請從地形角度分析該地區很難形成密集型聚落的原因______。探究三:氣候對聚落的形成與發展的影響(4)氣候對聚落的建筑影響明顯。高腳屋(圖4)是東南亞的傳統民居,為竹木制建筑物,屋頂坡度大,分為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無墻,只有數根樁柱,用于飼養家禽、放置農具等。說明高腳屋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成果展示】(5)探究可知,聚落的形成和發展受自然環境影響很大,自然環境主要通過水源、____________、______影響聚落的形成和發展。(6)探究結束,社團同學畫了2張聚落漫畫(圖5),其中屬于鄉村聚落的是______(填“A”或“B”)。22.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文化通過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目前已有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建有500多所孔子學院和1000多個孔子學堂。下圖為世界主要語言及部分孔子學院(堂)的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文化傳播:(1)孔子學院的開辦主要是為了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更好地學習____語。圖中的孔子學院主要分布在____洲、____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孔子學院主要分布在____半球(南或北)。(2)丙地區孔子學院分布較少,從氣候和人口方面分析原因____。★文化融合:(3)某孔子學院的老師發現她的學生膚色黝黑,頭發卷曲,嘴唇較厚,平時喜歡唱歌跳舞,是地道的____種人,他工作的地方最有可能是____(甲/乙/丙)地。(4)傳播漢文化,首先要了解當地文化,尊重當地宗教信仰,乙地區孔子學院的工作人員需要了解____教的文化。★詩詞說理:(5)說明下面古詩詞與地理的關系。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說明了地球的____運動。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描述的是____(天氣或氣候)。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造成這種景觀差異的影響因素是____。23. 讀西安市某日天氣資料表,完成下列問題。2024 年×月×日西安市未來24 小時天氣預報白天(大雨) 夜間(多云轉陰)降水概率(80%) 降水概率(20%)最高氣溫21℃ 最低氣溫9℃(1)描述西安市當日夜間的天氣狀況______。(2)天氣預報中,當日的最高氣溫是______℃,最低氣溫是______℃。根據氣溫差異,可以提醒市民注意______(填“保暖”或“防暑”)。但不可能出現“”______天氣。(3)西安的小李媽媽囑咐小李當日白天上學一定要帶傘,你認為該不該帶 并分析原因。24. 從地圖中讀取信息并進行總結、分析是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之一。讀北半球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和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1)讀圖可知,北半球熱帶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在______以上。北半球年平均氣溫分布的規律是______,影響北半球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2)觀察“南半球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M、N兩地相比,年降水量較多的是______(填字母)地,年降水量較少的是______(填字母)地。由此歸納出與之相符的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規律______。(3)描述①、②兩地區年降水量的差異,并據此歸納出與此相符的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規律。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階段性作業七年級地理 簡要答案(建議完成時間:60分鐘 滿分: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2題答案】【答案】1 B 2. D【3~5題答案】【答案】3. B 4. A 5. B【6題答案】【答案】C【7~8題答案】【答案】7. D 8. A【9~10題答案】【答案】9. B 10. C【11~13題答案】【答案】11. D 12. D 13. A【14題答案】【答案】B【15題答案】【答案】D【16~18題答案】【答案】16. A 17. A 18. C【19~20題答案】【答案】19. B 20. 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21題答案】【答案】(1) ①. 分布在河流沿岸 ②. ②(2)分布在平原地區 (3) ①. 3 ②. 受地形影響,山區地形崎嶇,平原面積狹小,聚落多沿山麓、谷地延伸呈條帶狀,所以很難形成密集型聚落。(4)東南亞氣候濕熱,下層懸空利于通風透氣散熱;高腳屋為竹木制建筑物,便于就地取材;屋頂坡度大,利于雨水的下泄等。(5) ①. 地形(氣候) ②. 氣候(地形)(6)B【22題答案】【答案】(1) ①. 漢 ②. 亞(或歐) ③. 歐(或亞) ④. 北(2)緯度高,氣候寒冷,人口稀少(3) ①. 黑 ②. 甲(4)伊斯蘭 (5) ①. 自轉 ②. 天氣 ③. 地形【23題答案】【答案】(1)多云轉陰(2) ①. 21 ②. 9 ③. 保暖 ④. 霜凍(3)該帶,原因:當日有大雨。【24題答案】【答案】(1) ①. 20℃ ②. 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③. 緯度位置(2) ①. N ②. M ③. 南、北回歸線附近地區,大陸東部多雨,大陸西部、內部少雨。(3)①地年降水量多,②地年降水量少;赤道及其附近(兩側)地區降水多,南、北兩極地區降水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