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試題七年級地理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25題,共50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多個衛星組成星座,在離地面2萬多千米的高空上以固定的周期環繞地球運行,使得在任意時刻都可得到地面上任意觀測點的經緯度和高程。結合材料,回答1-2題。 1.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包含5顆靜止軌道衛星(運行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相同的同步衛星),其運行周期約為A.24個小時 B.1個小時 C.1個月 D.365天2.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監測到,在經緯度(25.5°N,119.5°E)的某省道邊坡有滑坡現象,該位置大約在A. B. C. D.讀右圖,完成3-4小題。3.俗話說:“找不著北”,圖中四人對這句話體會最深的是A.小剛 B.小華 C.小明 D.小紅4.人們常說“天衣無縫”,小明若想給地球縫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約是A.4萬平方千米 B.6371平方千米C.51億平方千米 D.5.1億平方千米地球儀是我們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讀下圖,完成5-7題。5.地球儀①反映地球真實大小 ②證明地球形狀是圓形②縮小的地球模型 ④地軸與球面交匯于南北極點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6.地球儀上經緯線的特點是A.緯度越高,緯線越長 B.緯線指示東西方向C.經線是長度相等的圓圈 D.所有經線相互平行7.利用地球儀可以看出中國A.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B.南臨太平洋C.被赤道穿過 D.位于西半球“智能化路燈”功能之一是根據光照亮度自行調節路燈的開啟與關閉,當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路燈開啟工作狀態;反之則關閉。結合下圖,完成8-9題。8.通常情況下,你家鄉城市的路燈照明時間最短的是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9.影響城市路燈照明時間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公轉 B.地球大小C.地球自轉 D.地球形狀五一假期,寧寧一家前往黃山景區游覽。讀黃山景區導覽簡圖,完成10-11題。10.寧寧到達黃山景區后,利用手機查找景區導覽圖信息,若將手機地圖放大,則A.圖幅變小 B.顯示內容更簡略C.表示范圍更小 D.比例尺變小11.寧寧規劃了四條游覽路線,結合圖中信息分析可行的是A.從南大門乘車直達蓮花峰B.徒步游覽天都峰,從北大門進入的路線最短C.四條纜車索道均可直達始信峰D.從西大門前往光明頂,選擇西海觀光纜車中國高鐵裝備制造占有全球市場很大份額。讀下列中國高鐵全球戰略遠景圖,完成12-14題。12.據圖可知,跨亞歐兩洲的高鐵有A.泛亞高鐵和歐亞高鐵B.歐亞高鐵和中亞高鐵C.中亞高鐵和中俄加美高鐵D.泛亞高鐵和中俄加美高鐵 13.中俄加美高鐵要經過A.馬六甲海峽 B.直布羅陀海峽 C.烏拉爾山脈 D.白令海峽14.歐亞高鐵聯系了兩個大洋的港口,它們是A.太平洋、大西洋 B.太平洋、印度洋C.大西洋、印度洋 D.北冰洋、太平洋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在任何時刻,太陽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下圖為“某時刻地球上的晝與夜示意圖”。完成15-17題。15.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A.赤道 B.南回歸線 C.北回歸線 D.南極圈16.此時,a地的人面朝西方,最可能看到A.旭日東升 B.烈日當空C.晚霞滿天 D.繁星閃爍17.該日,北極附近A.晝夜平分 B.晝短夜長 C.出現極晝 D.出現極夜地理課上,同學們用地球儀和燈泡演示地球的運動。圖為地球運動過程演示示意圖。讀圖,完成18-20題。18.演示地球自轉,需要注意A.面對地球儀,從左向右撥動地球儀使其繞地軸轉動B.從“北極”俯視,順時針方向轉動球體C.地軸要垂直桌面D.始終保持燈泡光線直射赤道19.用燈泡代表太陽演示地球公轉時,地球儀①自東向西繞燈泡運動 ②自西向東繞燈泡運動 ③公轉的同時還要保持自轉④在公轉過程中地軸改變指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地球A.自轉形成四季變化 B.公轉導致緯度熱量差異C.公轉產生晝夜現象 D.自轉產生晝夜長短變化如同陸地地形一樣,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態多樣。讀“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圖,完成21-23題。21.2020年11月10日17時左右,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10909米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浮出水面。“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的海底地形是圖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22.海底地形中,人類最容易開發利用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3.距離大陸較遠,在洋底相對凸出的海底地形是A.大陸坡 B.大陸架 C.洋中脊 D.海盆24.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能板接受太陽光照,利用太陽能發電的技術,“向日葵花盤型智能追光太陽能板”能自動追蹤太陽光線,并可以自動傾斜角度,以達到最大發電效率。下圖示意我國某地安裝的智能充電板。從早到晚,“花盤”轉動總體方向為A.自西向東 B.自東向西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25.如圖為“某大洲不同海拔陸地面積所占比重示意圖”。推斷該大洲的地形特點是A.以平原、丘陵為主 B.地形類型單一C.地勢東高西低 D,高原面積廣大二、綜合題(4題,共50分)26.(13分)讀以下圖文資料完成相關問題。材料一:2024年10月30日4時27分,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順利發射升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國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夢。材料二:圖1太陽系八大行星示意圖、圖2中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位置圖、圖3地球公轉示意圖地球宇宙環境:(1)從圖上看,地球距離太陽由近到遠排第______位,位于金星和______之間。(2分)(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與其所處的宇宙環境關系密切,此圖所反映的有利條件。(2分)神秘航天基地:(3)由圖1可知,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的經緯度是__________,該衛星發射基地在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的 方向;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中, 衛星發射基地緯度最低,自轉線速度大,更有利于航天器的發射;(3分)(4)圖3中神州19號發射時間,地球運行在_________之間,此時酒泉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4分)探索太空意義:中國的太空探索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道路,取得了眾多令人矚目的成就。這些成就不僅影響了中國,還對全球太空探索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舉例說明我國進行太空探索及其空間站建設的意義。(2點2分)27.(12分)暑假期間,我國東部省區某校地理興趣小組到學校附近開展野外考察活動,如圖是“考察區等高線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讀圖認知:(1)同學們量得渡口到出發點的圖上距離是2.5厘米,則實地距離是 千米。(2分)(2)同學們估算北山山頂的海拔,可能是( )。(2分)A.290米 B.330米 C.370米 D.410米(3)圖示區域的地形類型是 _______,甲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稱是 ;河流A的大致流向是 。(3分)研學規劃:同學們設計了①、②兩條路線,更容易攀爬的是 ,理由是。(3分)(5)老師提醒同學們夏季盡量不要在丙這類的部位多停留,請說明原因。(2分)28.(12分)30°N緯線是一條神奇的緯線,附近分布著許多奇特的地理景觀。某地理愛好者設想沿著該線進行地理研學探究活動,請結合以下材料,完成相關問題。材料:世界局部地區板塊分布示意圖、珠峰海拔示意圖、南極地區簡圖實踐探索:(1)30 N線附近地勢起伏很大,其中A是世界最高高原______________。該線附近死海是世界陸地最低點,海拔-430米,其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相對高度是_______________。(2分)(2)30 N線附近板塊錯綜復雜,請選擇一處山峰或海域,預測其未來的發展變化,并解釋原因。(2分)(3)在喜馬拉雅山脈的高海拔地區,曾發現有遠古海洋生物化石,科學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總結歸納:(4)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陸地是不斷_______________,我們要善于研究地理現象也要探索其中的地理原因。(2分)拓展運用:根據在《自然》雜志的科學報告,科學家指出在距今大約9000萬年前,南極大陸的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曾經被熱帶雨林覆蓋。(5)讀南極地區簡圖可以看出,南極洲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緯線)以內,屬于_____________(五帶),請結合所學所思對上述現象做出合理的推測。(4分)29.(13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題目。材料一 古代人由于活動范圍狹小,往往憑自己的直覺認識世界,認為整個大地是平的,天空是倒扣著的一口巨大的鍋。隨著人們視野的擴大,人們臆想中的大地變成了一只倒扣的盤子,天空像一頂半圓的斗笠。 材料二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環球航行線路見下圖。(1)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是怎樣的?(2分)(2)麥哲倫船隊從西班牙出發,越大西洋,經麥哲倫海峽,進入____洋,橫渡此大洋后,到達菲律賓群島,繼續向____(西/東)航行經過____洋,再經過好望角,最終回到西班牙。(3分)(3)此次環球航行可以證實( )(多選)(2分)A.地球上的陸地曾經是連接在一起的一整塊B.地球是一個球體C.地球表面有連續而廣闊的海洋D.大洋洲面積最小(4)為了促進海洋運輸業的發展,人們在南北美洲之間開鑿了巴拿馬運河;開鑿________________運河溝通了大西洋與印度洋。(2分)巴拿馬運河的開通,使得行駛于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船只縮短航程約1.5萬公里。(5)請依據地圖和資料說明巴拿馬運河開通的意義。(至少寫出兩點)(2分)(6)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類對海洋的探索越來越廣泛,地球表面大面積的海洋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結合自身經驗說說海洋對我們生活影響。(2分)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試題七年級地理參考答案選擇題1-5 ABDDC 6--10BABAC 11--15 DBDAB16--20 CDACB 21--25BACBA綜合題13分(1)三 火星 (2分)日地距離適中,形成適合生命物質存在的大氣、溫度、水分條件(地球與其他行星各有軌道,互不干擾,地球處在安全的宇宙環境中)(只答出日地距離適中,適合生命生存可得分) (2分)40°N,100°E 西北 文昌 (3分)乙丙 晝短夜長 (4分)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動科技進步;促進新資源的開發;幫助我們了解字宙的起源與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認識宇宙環境對地球的影響;人類能更好地保護地球家園;體現了人類的探索精神和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等等 (任意2點2分)12分(1)5 (2分)C (2分)丘陵 鞍部 自東北流向西南 (3分)①(1分) 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分)丙處是山谷,夏季多暴雨,容易引發泥石流。(2分)12分(1)青藏高原 9278.86米 (2分)喜馬拉雅山脈將繼續升高,原因是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碰撞擠壓地帶阿爾卑斯山脈將繼續升高,原因是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碰撞擠壓地帶地中海將不斷縮小(甚至消失),原因是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碰撞擠壓地帶紅海將不斷擴大(甚至成為新的大洋),原因是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張裂地帶 (任選1處2分)此地很久以前曾經是海洋,由于地殼運動(或板塊碰撞擠壓)形成了山地 (2分)變化之中 (2分)南極圈(或66.5°S)(1分) 南寒帶(1分) 南極大陸層位于熱帶地區,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后來漂移到現在的位置(2分)13分(1)古人憑借直覺認為大地是平的,天是倒扣的鍋(天圓地方);后來人們認為天是半圓斗笠,地是倒扣的盤子(天如斗笠,地如覆盤)(意思對答出1點即可) 2分太平 西 印度 (3分)BC (只選一個B活C得1分,同時選BC得2分,選錯1個不得分)2分蘇伊士 (2分)溝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縮短了兩地之間的航程;節省運費;增加運河所在國家的經濟收入等(2點2分)為我們提供魚蝦等海產品;為我們提供海鹽;提供便利的海洋運輸;可以開采海底石油天然氣資源等等 (2點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地理期中檢測答案(1).docx 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