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授課人 原設計者 學 科 數學執教班級 課 題 長、正方體整理與復習教學課時 第 1 課時 教學課型 新授 備課時間教材 分析 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初步認識了一些簡單的立體圖形,已經能夠識別出長方體、正方體、本單元在此基礎上系統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通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可以使學生對自己周圍的空間和空間中的物體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是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的基礎。教學 目標 1.認識常用的體積和容積單位,會進行單位間的換算,結合具體情景探索,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方法,會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探索某些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 德育目標:體會到身邊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學 重點 1.快速、準確的列式計算是重點。 2.能靈活的運用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是難點。教學 難點 1.快速、準確的列式計算是重點。 2.能靈活的運用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是難點。教學方法 1. 練習法。 2.自學輔導法。媒體運用 長方體香皂教學時間預設過程(應包括課程導入、預習自學、展示交流、當堂練習檢測等) 個人修改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師:(手里托著一盒新的香皂)香皂是我們的常用物品,對它的作用我們都非常熟悉.可你們知道嗎,工人叔叔在生產香皂時還要計算一些數學問題,大家猜猜看會是什么問題呢 (學生自由發言) 生1:工人叔叔會算一塊香皂用了多少料 生2:會想做一個香皂包裝盒要用多少紙 一只大箱子可裝多少盒香皂 …… 同學們想得真不錯!在生產的過程中,有些問題就用到了我們已經學過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今天這節數學課,這塊小小的香皂就將成為我們學習中的 小助手,和我們一起來整理和復習這些知識. (教師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復習) 二、梳理舊知, 形成知識結構體系。 (一)知識回顧 1.教師用大屏幕演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模型 請看大屏幕,回憶一下,我們都學過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哪些知識 ? 教師隨著學生發言進行板書 (板書:特征,表面積,體積) 問:什么是體積?什么是容積?什么是表面積?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的特征又可以從幾個方面展開描述呢 (板書: 面,棱,頂點)我們在研究立體圖形時,一般都是從點線面開始研究的. 2 .看來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還真不少,如果我們這樣寫下去,顯得很亂,也太浪費時間了.有沒有一個好的辦法,可以把這些知識很清楚很有條理的展示出來,你們認為用什么形式比較好呢 (畫表格) 整理完后,先在小組里和同學進行交流,互相補充完整.一會我們請同學到前面進行展示.看誰能夠在較短的時間里全面,具體的整理出來.(學生個人獨立或幾人合作繪制.) (二)交流評價:師:誰愿把你整理的知識向大家匯報一下 (三)歸納總結:出示表格: 形體 相同點 不同點 聯系 長方體 6 個面 12條棱 8個頂點 6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相對的兩個面面積相等 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正方體 6 個面 12條棱 8個頂點 6個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6個面的面積都相等 12條棱的長度都相等 形體 長方體 正方體 表面積 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叫做它們的表面積 計算公式 S=(ab+ah+bh) ×2 S=6a 體積(容積)定義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它們的容積 計算公式 V=abh V=sh V =a V=sh 常用單位 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體積單位:立方厘米(毫升)、立方分米(升) 立方米 常用單位 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體積單位:立方厘米(毫升)、立方分米(升) 立方米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有什么聯系 學生說一說 師:通過剛才的整理,我們已經對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和認識,大家的表現都很棒!下面我們就運用這些知識,幫助工人叔叔去解決他們在生產香皂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每個小組一塊新香皂,注意分工合作. 1.做個小小計算師:你能幫工人叔叔算出這塊香皂的大小嗎 需要測出哪些數據,該怎樣計算呢 同學說一說(香皂的長,寬 ,高) 下面我們就在小組里測一測,大家注意分工合作. 提醒:量出的數據最好保留整厘米數. 教師在黑板上畫圖:單位:厘米 (學生量出數據后,教師進行統一.) (標出長8, 寬5, 高2) 反饋:指名說這塊香皂的體積是多少 怎樣算的 ? 2. 如果把這塊香皂平放在桌子上,它所占桌面的面積最大是多少 最小是多少 ? 學生自己解答,指名到前面演示:怎樣擺放占桌面的面積最大 怎樣擺放占桌面的面積最小 ,以后再擺放物品時就可以利用這個知識。 3. 做個小小包裝師:如果要給這塊香皂套上包裝盒,不計算接頭處與損耗材料,最少需要多少硬紙片 4. 做個小小設計師:如果香皂廠想將20盒同樣的香皂裝在一個外包裝箱里,請你做設計師,你會將這個外包裝箱的長,寬,高確定為多少比較好 。 四、自我檢評,完善提高。 填空 1.60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4立方米=( )立方分米 6056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一個長方體的無蓋鐵皮水桶,長和寬都是2.5分米,深6分米。做一對這樣的水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鐵皮? 3.一個棱長 8.5厘米的正方體罐頭盒,在盒的四周貼上商標紙。這張商標紙的面積至少應有多少平方分米? 4.一種正方體鐵皮水箱棱長0.8米,這個水箱能裝水多少升?(鐵皮的厚度略去不計) 5.一個長方體冰柜,從里面量長87.5厘米,寬50厘米,深56厘米,它的容積是多少升? 6.某郵政運貨車,車廂是長方體。從里面量長3米,寬2.5米,高2米,它的容積是多少立方米? 五、評價總結,知識升華。 象香皂這樣的一系列問題,在生活中有很多.這就說明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今后要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物體,從中發現問題,靈活運用長、正方體表面積、體積的計算公式。同時還要快速、準確進行計算。 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系統復習,讓學生有線可抓。 尤其是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對照實物模型讓學生理解并記憶。 指出占地面積就是底面積,讓學生通過計算明確那些面占地面積最小,最后總結規律。板書 設計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高+寬×高+長×寬)×2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長方體體積=長 × 寬 × 高 v=abh 正方體體積=棱長× 棱長 × 棱長 v=a.a.a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 × 高 v=sh教學后記或反思(主要記錄課堂設計理念,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設想等)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系統復習,讓學生有線可抓。尤其是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對照實物模型讓學生理解并記憶。指出占地面積就是底面積,讓學生通過計算明確那些面占地面積最小,最后總結規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