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學業水平調研八年級地理(考試時間: 45分鐘 滿分: 30分) 2024.12第一部分:選擇題(共15分)注意:考生必須將所選答案的字母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相應的題號內,答在試卷上無效,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0.5分)2020年初,海軍駐西沙某部聯合重慶交通大學“沙變土”科研團隊,開展海灘種菜技術攻關。同年5月,永興島海灘試驗田喜獲豐收。圖1為“西沙群島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 我國領土最南端位于A. 帕米爾高原 B. 漠河以北C. 烏蘇里江 D. 曾母暗沙2. 位于西沙群島西北方向的是A. 黃巖島 B. 海南島C. 臺灣島 D. 曾母暗沙3. 科研團隊改造的自然要素主要是A. 熱量 B. 光照C. 土壤 D. 水源據統計,江蘇省2021年人口增量超過20萬。圖2為“四省2021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圖”。據此完成4~6題。4. 圖中四省的簡稱和行政中心對應正確的是A. 江蘇省一蘇、南京 B. 浙江省一浙、寧波C. 遼寧省一遼、長春 D.廣東省一粵、深圳5. 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A. 廣東省 B. 江蘇省 C. 浙江省 D. 遼寧省試卷第1頁,共8頁6. 江蘇省2021年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A. 本地人口的自然增長 B. 醫療衛生條件進步C. 寬松的人口生育政策 D. 大量外省人口流入2021年3月,“踏歌行——少數民族題材美術作品展”在上海中華藝術宮拉開序幕。圖3是國畫作品《拉薩舞步》,據此完成7~9題。7. 圖示人物所代表的的少數民族是A. 蒙古族 B. 壯族 C. 藏族 D. 彝族8. 該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A. 云南省 B. 貴州省 C. 甘肅省 D. 西藏自治區9. 下列不屬于當地民俗特色的是A. 元宵節 B. 雪頓節 C. 藏袍 D. 賽牦牛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阿拉善額濟納旗境內的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圖4為“本次返回艙著陸點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0~11題。10. 東風著陸場位于A. 黃土高原 B. 青藏高原C. 內蒙古高原 D. 四川盆地11. 下列對于東風著陸場周邊自然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①地勢平坦開闊 ②降水少,多晴朗天氣③水田集中連片 ④無大江大河,少森林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南方丘陵山地地帶是珠江與長江流域的分水嶺,該地帶東部的興寧市被譽為“中國圍龍屋之鄉”。圖5為“南方丘陵山地地帶(陰影區) 示意圖”,圖6為“圍龍屋景觀圖”。據此完成12~14題。試卷第2頁,共8頁12. 圖5 所示區域位于我國四大干濕區中的A. 濕潤區 B. 半濕潤區C. 半干旱區 D. 干旱區13. 南方丘陵山地地帶以南A. 屬于珠江流域,雨季較長江長 B. 屬于長江流域,雨季較珠江短C. 屬于珠江流域,汛期較長江短 D. 屬于長江流域,汛期較珠江長14. 關于圍龍屋與當地地理環境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A. 墻厚窗小,利于防風沙 B. 坡式屋頂,利于排水C. 平屋頂,利于晾曬谷物 D. 圍墻封閉,利于保溫河北省氣象臺2022年11月27日發布寒潮黃色預警。據此完成15~16題。15. 這次寒潮過境給河北居民生產和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是①狂風暴雨,損壞居民房屋 ②道路易結冰,影響出行安全③大風降溫,造成低溫凍害 ④減輕病蟲害,增加糧食產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6. 與河北相比,海南、廣東、廣西一帶,受寒潮影響較小的主要原因是A. 地勢較高,冷空氣難以到達 B. 森林覆蓋率較高,降低風速C. 距海較遠,受海洋影響較小 D. 緯度較低,遠離冷空氣源地梯田是山區人民農耕智慧的結晶。圖7為“中國連片面積較大的梯田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7~19題。17. 歷史時期形成的梯田,主要分布在我國的A. 青藏地區 B. 南方地區C. 西北地區 D. 北方地區18. 近現代梯田分布區,存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A. 水污染 B. 濕地銳減C. 水土流失 D. 土地污染19. 目前,部分地區的梯田被廢耕,可能的原因是A. 為了減少林地面積 B. 不利于機械化耕作C. 本地的勞動力過多 D. 加強基本農田保護2022年2月,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秦嶺特長輸水隧洞全線貫通。圖8為“引漢濟渭工程線路圖”。據此完成20~22題。試卷第3頁,共8頁20. 渭河流域A. 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B. 農作物一年三熟C.一月均溫低于0℃D. 屬于亞熱帶地區21. 下列關于渭河的描述,正確的是①徑流量季節變化小 ②冬季有結冰期③汛期一般在7、8月 ④長江上的支流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22. 引漢濟渭工程實施的意義不包括A. 優化陜西省水資源配置 B. 增加渭河平原的灌溉面積C. 緩解西安用水緊張狀況 D. 改變渭河流域的氣候特征2022年1月10日下午,從江西南昌發出首趟至臺灣的鐵(鐵路)海(海運)聯運專列。圖9為“鐵海聯運線路示意圖”。據此完成23~25題。23. 從廈門到高雄,需要穿過A. 瓊州海峽 B. 臺灣海峽C. 武夷山脈 D. 黃海海域24. 與公海聯運相比,鐵海聯運的優勢是A. 運輸量更大 B. 運輸時間更長C. 更機動靈活 D. 運輸費用更高25. 從高雄返回南昌的鐵海聯運專列,運輸的貨物一般有A. 小麥 B. 大豆 C. 棉花 D. 熱帶水果甘蔗喜高溫、對水分有較高的要求。圖10為“201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主要蔗糖產業分布示意圖”,圖11為“南寧氣候資料圖”。據此完成26~28題。試卷第4頁,共8頁26. 甘蔗生長的旺盛期是A.12-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27. 蔗糖產業集中分布在廣西的A. 東南部和東部 B. 中部和南部C. 西北部和北部 D. 西部和東北部28. 我國糖料作物有“南甘北甜”的分布特點,其主要影響因素是A. 熱量 B. 光照 C. 地形 D. 市場浙江嘉興水果市場已成為長三角地區交易規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近年來,嘉興積極拓展進口水果市場,著力打造世界水果交易中心,圖12為“嘉興及周邊交通運輸布局示意圖”。據此完成29~30題。29. 嘉興是長三角地區交易規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其優勢條件有①交通便利 ②市場廣闊③科技發達 ④地價便宜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30. 仙居楊梅品質高,但保質期只有3天。從嘉興將仙居楊梅出口到中東地區的迪拜,最適宜的交通運輸方式是A. 水路運輸 B. 鐵路運輸C. 航空運輸 D. 公路運輸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15分)注意:考生必須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答在試卷上無效。31.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3分)材料一 華為創立于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 (ICT) 解決方案供應商和智能終端提供商,總部位于深圳。材料二 圖13為“深圳及周邊位置示意圖”。(1) 深圳位于 省, 毗鄰 特別行政區。試卷第5頁,共8頁(2) 深圳所在的 三角洲地區,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地區,途經深圳聯系北京的鐵路線A是 線。(3)與傳統工業相比,高新技術產業的產品技術含量 ,產品研發費用在其總產值中占的比重 。32. 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3分)材料一:219國道又稱喀納斯一東興公路,是中國西北、西南地區的邊境公路。318國道又稱上海——聶拉木公路,與30°N 緯線大致吻合。材料二:圖14為“219國道和318國道示意圖”。(1)318國道穿過了我國地勢二、三級階梯交界處的 (山脈),這里地勢落差大,加上降水多,因此 資源豐富。(2)219國道從喀納斯出發,越過天山北側的 盆地和天山南側的 盆地。(3)219 國道和318國道的交匯處聶拉木位于 (地形區),該地區自然環境惡劣,人口密度較 (選填“大”或“小”)。33. 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3分)材料一:北京故宮始建于永樂年間,建筑所需木材部分來自川、湘、贛等地。所伐的巨木順江而下,自西向東運到南京,再沿運河北上。部分石料來自太行山。聰明的石匠在去北京的路上打了很多“井”,把井水潑到地面,形成冰層,用“旱船載石”的方法把巨石運到北京。材料二:圖15為“中國局部區域示意圖”。(1) 圖中數碼 表示湘,該省是 氣候,適合林木生長。(2)“順江而下”中的“江”指的是 ,該河流航運價值大,被稱為“ ”。(3)“旱船載石”適用于我國的 (選填“南方”或“北方”) 地區,應在當地 季使用。試卷第6頁,共8頁34.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3分)材料一:海水稻,是指能在鹽濃度0.3%以上的鹽堿地生長的一類水稻品種。材料二:表1為“海水稻研發中心的收割測評數據統計表”表1基地 青島 大慶 喀什結果(千克/畝) 261.39 210 549材料三:圖16為“中國水稻產區分布略圖”(1) 從中國溫度帶劃分來看,水稻集中產區中甲所處的溫度帶是 ,該地的作物熟制為 。(2)表1中,種植海水稻單位畝產量最高的基地位于 (省級行政區域全稱)。海水稻的成功研發,表明 在農業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3)大慶所處的 (地形區) 是我國水稻分布的最北地區,該地適合水稻種植的氣候條件是 。3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3分)材料一:2022年2月,我國全面啟動“東數西算”工程。“數”指數據,“算”是算力,即對數據的處理能力。簡而言之就是把東部產生的數據和需求,放到西部數據中心去計算和處理。試卷第7頁,共8頁材料二:圖17為“全國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分布圖”。(1) 京津冀地區東臨 海,地形 ,土地面積大,有建設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的充足空間。(2) 貴州樞紐因海拔較 ,夏季氣溫較 ,可降低數據中心機器設備的維護成本。(3)“東數西算”工程緩解了 部地區電力短缺的問題。甘肅樞紐、寧夏樞紐、內蒙古樞紐位于大陸內部,降水少,光照充足, 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豐富,電力資源充足。試卷第8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