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地理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B B C D D C A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C B D C A D B D C(1) 正東(2)50(3)西北(4)大(5)夏至22.(1)(34°N,62°E)(2)位于(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3)示例一:①面積減小,位于(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板塊碰撞擠壓處,面積將減小示例二:②面積增大,位于(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板塊張裂拉伸處,面積將增大(4)地震時,服從指揮,有序撤離;遠離廣告牌和高大建筑物;應蹲在建筑三角處,用枕頭護住頭部。23.(1)B(2) 干沙 干沙(3) 大 小(4)7月 陸地吸熱升溫速度快,海洋吸熱升溫速度慢24.(1) 歐洲 發達(2)自轉(3)11月至12月氣溫相對較低,氣候涼爽,更適宜足球賽的開展。(4)各國要注意尊重他們各個國家的文化差異、宗教信仰;保持禮貌;注意禮儀等。25.(1) 不均勻 南部 歐洲西部(2) 稀疏 D答案第1頁,共2頁2024年秋期育英、晨中學校第一次大聯考七年級地理考試時間: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擇題)一、單選題(一題1分)讀太陽系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太陽系行星中地球的鄰居是( )A.水星和金星B.金星和火星C.火星和木星D.金星和木星2.關于地球的宇宙環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地球是太陽系的八顆行星之一②月球不屬于太陽系③銀河系僅包括太陽、地球、月球④地球是目前適合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地球儀是人們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比例縮小制作的地球模型。讀地球儀模型圖,完成下面小題。3.借助地球儀,我們可以( )A.看到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 B.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C.看到地球是一顆黃色的星球 D.看到地軸與桌面相互垂直4.圖中所標注的信息,錯誤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位于南溫帶的地點是( )A.甲 B.乙 C.丙 D.丁新華社倫3月1日電,第13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英國專場推介會在倫敦舉行。中英兩國政商界人士逾百人參會。讀北京、倫敦兩地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6.倫敦的經緯度位置大致接近( )A.(70°S,0°) B.(70°N,0°) C.(50°S,0°) D.(50°N,0°)7.倫敦和北京均( )A.位于南半球 B.位于低緯度地區C.位于同一緯線 D.位于東半球我國古代人民根據地球在繞太陽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變化制定了二十四節氣,“中國二十四節氣”目前已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為二十四節氣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8.地球公轉的方向和周期分別是( )A.自東向西、一年 B.自東向西、一天C.自西向東、一年 D.自西向東、一天9.清明至立夏這段時間,徐州地區( )A.晝長夜短,晝漸長 B.晝短夜長,晝漸短C.晝長夜短,晝漸短 D.晝短夜長,晝漸長10.當地球運動至④位置時,徐州( )A.正值冬季,寒冷多雨 B.白晝時間達到一年中最長C.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高 D.正午影子長度達到一年中最長隨著鐵路工程技術的發展,有些“燈泡形線路段”“裁彎取直”,逐漸被隧道和橋梁取代,下圖為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與鐵路線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1.下列關于鐵路所在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虛線①代表的山體部位是山脊 B.b地點的海拔高度在780-820米之間C.甲地點與山峰的相對高度為241千米 D.區域內地形以平原、盆地為主12.原ab間“燈泡”形鐵路修建的目的是( )①施工難度較低②縮短通行時間③提高通行安全④降低線路坡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為體現“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某廠商設計了一款印有某大洲透明圖形的紙巾盒,當盒內綠色紙巾被抽出時,綠色部分逐漸縮小,大洲輪廓會逐漸顯現。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紙巾盒上的大洲輪廓表示( )A.亞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北美洲14.紙巾盒上大洲輪廓的逐漸顯現,旨在提醒人們關注的環境問題是( )A.土地沙化 B.礦產資源枯竭 C.旱澇災害 D.森林減少15.為踐行“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我們應該提倡( )A.野外燒烤 B.單面打印 C.綠色出行 D.互贈賀卡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習近平指出,海洋孕育了生命、連通了世界,促進了發展。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下圖是海底地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6.目前,我國對海洋資源的開發主要集中在大陸架上,在圖中對應的序號是( )A.① B.② C.③ D.④17.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應做到( )A.取消休漁期 B.大規模開采海底石油資源C.向海洋排放核污水 D.制定海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8.圖中各要素隨時間的變化,正確的是( )A.人口數量持續增加 B.環境污染程度不斷加重C.人均糧食占有量不斷增加 D.自然資源數量持續增加19.造成世界人口急劇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A.人們的生育能力大大提高 B.人們已經認識到勞動力的重要性C.自然條件越來越有利于人們的生存 D.生產力水平提高,醫療衛生事業迅速發展20.人口激增很可能會導致( )①土地資源利用過度②人均糧食占有量持續增加③自然資源枯竭④環境污染加重⑤社會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不斷減少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第II卷(非選擇題)二、解答題21.下圖為我國北方某中學校園平面示意圖,同學們在地理興趣小組活動時用GPS測得花壇的經緯度位置為(34°N,109°E)。讀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1)該圖用指向標來指示方向。讀圖可知,體育場位于A教學樓的 方向。(1分)(2)若在圖上量得池塘到花壇的直線距離為1厘米,則兩地間的實地距離為 米。(1分)(3)上海的經緯度位置為(31°N,122°E),該校位于上海的 方向。(1分)(4)與中國地圖相比,該示意圖屬于 (填“大”或“小”)比例尺地圖。(1分)(5)一年中,A教學樓正午影子最短時,我國正處于 (填節氣)。(1分)22.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23年10月7日下午,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省首府赫拉特市先后發生兩次6.2級地震,震源深度均為10公里。讀阿富汗及周邊國家和六大板塊示意,結合文字資料,完成下列問題。(6分)(1)寫出赫拉特市的地理坐標 。(1分)(2)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阿富汗多地震的原因 。(1分)(3)判斷圖中①②兩海域面積未來的變化趨勢,并分析原因。(任選其一回答,2分)(4)我國是地震多發國家,試寫出兩條減輕地震災害的措施。(2分)23.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開展以“探究在相同條件下干沙和水的溫度變化差異”為主題的地理實驗活動。邀請你和他們一起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共同完成本次實驗。(8分)【實驗目的】通過記錄一日內在相同條件下干沙和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觀察、分析干沙和水的溫度變化差異【實驗設備】玻璃容器、干沙、水、溫度傳感器、溫度記錄儀【實驗過程】①用兩個相同的玻璃容器,一個裝入干沙,另一個裝入相同量的水。②將兩個容器同時放置在室外,在天氣狀況相同的條件下,插入溫度傳感器進行自動測溫,并把溫度上傳到記錄儀上,每小時測溫4次。(如圖1)③將所得數據做成圖表(圖中橫坐標為一天中的24小時)(如圖2)。(1)該實驗中的水代表 ,干沙代表 (一空1分)(2)比較干沙和水的溫度變化幅度:7:00—14:00,隨著氣溫的上升, (干沙,水)的升溫幅度更大;14:00—18:00,隨著氣溫的下降, (干沙,水)的降溫幅度更大。(一空1分)(3)根據上述分析過程,在相同條件下,陸地氣溫日變化較 (大,小),海洋的氣溫日變化 (大,小)。(一空1分)(4)根據實驗得出結論,一年內,北半球陸地氣溫最高的月份是 月(1分),此時其溫度比同緯度海洋溫度高的原因 (1分)24.閱讀圖文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6分)材料一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第22屆世界杯足球比賽在阿拉伯半島的卡塔爾舉辦,這是歷史上首次在北半球冬季舉行的世界杯足球賽。材料二卡塔爾氣候資料表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氣溫℃ 17.5 18.5 22 26.5 31.5 34.5 35.5 35 32.5 29 25 19.5降水量mm 13 17 16 9 4 0 0 0 0 1 3 12材料三歷年世界杯舉辦國分布圖(下圖)(1)舉辦世界杯足球比賽次數最多的大洲是 ,從發展水平看多屬于 國家。(2分,一空1分)(2)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在亞洲阿拉伯半島上舉辦,世界各地球迷在不同時間看球是地球的 運動造成的。(1分)(3)在卡塔爾街頭,信奉A教的當地人穿白色長袍也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請從氣候角度分析,卡塔爾不在傳統6-7月舉辦世界杯,而選擇在11月、12月舉辦世界杯的原因是 。(1分)(4)世界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習俗的游客齊聚卡塔爾,請你為游客出謀劃策大家如何友好往來和平相處。(至少寫出兩點,2分)25.某校學生分小組開展“世界的人口”探究活動。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1)世界人口分布 (填“稠密”或(填“均勻”或“不均勻”),其中亞洲的東部和 、 及北美東部是人口稠密區。(一空1分)(2)圖中甲、乙、丙、丁四地均為人口 (填“稠密”或“稀疏”)地區。下列關于影響四地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單選)(一空1分)A.甲地——緯度低,氣候濕熱 B.乙地——位于內陸,降水少C.丙地——沿海地區,降水多 D.丁地——海拔高,高寒缺氧第1頁 共4頁 ◎ 第2頁 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2024年秋育英——晨中聯考七年級地理參考答案.docx 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2024年秋育英——晨中聯考試卷七年級地理.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