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地理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6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D C B C B C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A A C D B B A C B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B C A D C A D C D二、非選擇題(40分)31.(1)山地。該區域海拔大多高于500米,等高線較密集,地勢較陡。(寫到“山地”得2分,說明理由得2分,滿分4分)A地。A地公路急轉彎,視線不佳,容易發生交通事故;需要在A處設置凸面鏡,便于觀察對向車輛,減少交通事故。(每點2分,滿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3)西北方向;自東北向西南。 (每點2分,滿分4分)(4)山頂坡度較大,地勢陡峭;交通不便;地形較狹窄,面積較小;山頂風速較大。 (每點2分,滿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32.(1)哥斯達黎加位于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處,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殼運動活躍。(寫到“南極洲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或者“環太平洋地震帶”可得2分,“地殼運動活躍”可得2分,滿分4分)(2)紅海面積將擴大;因為紅海位于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張裂拉伸地帶(或紅海位于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板塊發生張裂運動)。(每點2分,板塊名稱和運動方式各2分,滿分6分)(3)巴拿馬運河;北美洲、南美洲。 (每點2分,滿分6分)(4)(10°N,84°W);北半球、西半球。(每點2分,“北半球”和“西半球”各1分,滿分4分)2024-2025學年秋季學期教學質量階段性診斷七年級地理試卷選擇題一、單選題(60分)2024年7月3日22時51分,經過約6.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八號乘組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第二次出艙,完成了艙外巡檢任務。如圖為太陽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024年7月3日22時51分經過約6.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八號乘組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第二次出艙,完成了艙外巡檢任務。讀圖地球表面溫度適宜,主要原因是( )A.太陽的質量和體積適宜 B.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宜C.太陽和地球的距離適宜 D.地球與金星、火星距離適宜2.太空探索使我們認識到(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 B.地球屬于太陽系中的一顆衛星C.與地球的自然環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3.我國進行太空探索的意義主要有( )①開發利用太空中豐富的生物資源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環境進行科學實驗③探索空間環境對人類生存的影響④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貢獻中國方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在海邊觀察從遠處駛來的輪船時,會出現圖中所示的現象。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試猜想,輪船從遠方駛來,我們看到的輪船的先后順序為(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5.這種現象能證實的地理事實是( )A.太陽每天東升西落 B.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C.地球是一個球體 D.地球表而可劃分為五個溫度帶小暢對七年級新開設的地理課十分感興趣,為了幫助學習,他自己用泡沫球和鐵絲制作了一個地球儀。圖為小暢制作的簡易地球儀模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圖中虛線ab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赤道 B.地軸 C.本初子午線 D.地球公轉中心7.圖中虛線穿過泡沫球的點b,叫做( )A.地心 B.北極點 C.南極點 D.直射點600多年前,航海家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遍訪30多個國家和地區。讀鄭和船隊到達的國家和地區圖,完成下面小題。8.鄭和船隊七下西洋遍訪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位于( )A.中緯度地區 B.低緯度地區C.高緯度地區 D.南北極圈以內9.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麥加),其位置最接近( )A.(21°S,40°E) B.(21°S,40°W)C.(21°N,40°E) D.(21°N,40°W)10.鄭和船隊從古里出發前往忽魯謨斯,其航行方向大致是( )A.東北方向 B.東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北京時間4月9日凌晨,2024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北美洲上演。此次日全食帶跨越墨西哥、美國、加拿大境內的大片陸地區域,當地人可觀看到最長4分28秒的日全食過程,是2010年以來最長的一次觀測時長。因為沒有處在日食帶上,我國這次完美“避開”了日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1.當日全食發生的這一天,地球運動至( )A.A至B之間 B.B至C之間C.C至D之間 D.D至A之間12.日全食這天( )A.北京正處春季 B.北京正處夏至日C.北京晝短夜長 D.太陽直射赤道蘇通科技產業園是新加坡與江蘇省重要合作項目,是江蘇省實施國家沿海開發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重點園區,是蘇州、南通兩市跨江聯動、共同開發的新型園區。下圖為“蘇通科技工業園區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3.由圖可知蘇通科技工業園區位于南通市區的( )A.東南部 B.東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14.現量得蘇通科技工業園區至上海的圖上距離約為2cm,比例尺為1:4000000,則兩地的實際直線距離約為( )A.40千米 B.800千米 C.80千米 D.100千米為實現風力發電,某考察隊對當地進行地理考察勘測。讀當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15.圖示地區的地勢特征是( )A.東北高,西南低 B.西南高,東北低C.東南高,西北低 D.西北高,東南低16.為發展當地旅游資源,B地適宜開發的項目是( )A.沖浪 B.攀巖 C.宿營 D.漂流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航天發射越來越密集,針對不同的發射要求,需要在不同的緯度建設發射場。緯度越低,地球的自轉線速度越大,發射衛星時,可以利用地球的自轉速度來幫助推動衛星,從而減少所需的火箭燃料。結合世界主要發射場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7.下列大洲中,航天發射場最少的是( )A.歐洲 B.非洲 C.亞洲 D.北美洲18.甲處海上發射場及發射平臺位于(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9.甲乙兩發射場緯度位置相似,選擇此緯度發射衛星的優勢是( )A.海上風光秀美 B.節約運輸的費用C.節約火箭燃料 D.洋平面海闊天空海洋被稱為“藍色國土”,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提供豐富多樣的海洋資源。讀海底地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0.據圖信息可知,海洋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有利影響有( )①提供旅游場所②發展海洋運輸③臺風帶來暴雨④進行海底采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1.海上養殖場位于( )A.大陸架 B.大陸坡 C.海盆 D.海溝22.有利于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是( )A.休漁期在近海捕魚 B.加強海洋管理執法力度C.禁止開發海洋資源 D.直接將污水排入海洋中珠峰科考隊在珠峰附近海拔5800米處,發現了距今1500萬年前的某種植物葉片化石,現在這種植物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如今的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雪山連綿,景觀與2500萬年前大不相同。讀局部地區板塊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3.引起珠穆朗瑪峰自然環境變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 B.氣候變暖 C.地殼變動 D.人類活動24.圖中板塊①是( )A.亞歐板塊 B.太平洋板塊 C.印度洋板塊 D.非洲板塊25.據臺灣氣象部門測定,臺灣省花蓮縣2024年1月3日9時43分發生里氏4.5級地震,臺灣省每年平均發生的地震在1400次以上。臺灣省地震頻繁的原因是( )A.位于沿海地區容易地震 B.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上C.位于板塊內部地殼活躍 D.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回南天”是天氣返潮現象,一般出現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為冷空氣走后,暖濕氣流迅速反攻,致使氣溫回升、空氣濕度加大,這期間天氣潮濕,有小雨或大霧。下表為我國四個城市某日的天氣情況,讀表,完成下面小題。城市 哈爾濱 呼和浩特 廣州 昆明天氣狀況風向及風力空氣質量指數 53 125 95 1926.結合材料判斷,上表的城市中,此時最可能發生“回南天”的是( )A.哈爾濱 B.呼和浩特 C.廣州 D.昆明27.“回南天”現象對當地的主要影響有( )A.霧天多,影響交通出行 B.多暴雨,造成城市積水嚴重C.天氣干燥,適合晾曬衣物 D.氣溫下降,適宜山區踏青28.關于表中所示日期四個城市的天氣狀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哈爾濱為西南風四級 B.呼和浩特為臺風天氣C.廣州的風力最強 D.昆明的空氣質量最好紅樹林生長在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帶.下圖為世界紅樹林海岸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9.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可歸納出( )A.南半球氣溫自南向北逐漸降低 B.同緯度海洋比陸地氣溫高C.氣溫從低緯度向兩極遞減 D.陸地上的等溫線較海洋平直30.紅樹林主要分布在( )A.中緯度地區 B.非洲內陸地區 C.高海拔地區 D.年均溫20℃以上的海岸非選擇題二、解答題(40分)31.2024年4月底我國北方沿海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到野外進行實踐活動。下面是活動區域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20分)(1)說出該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及判斷依據。(4分)(2)同學們從甲村出發沿公路到乙村附近瞻仰烈士紀念碑,緬懷革命先烈。行程中,同學們發現路邊立有一個凸面鏡(如圖),你認為凸面鏡最大可能位于圖中A、B兩地中的哪一地?為什么?(6分)(3)請寫出青山位于黑山的方向以及小清河的大致流向。(4分)(4)山頂植被郁郁蔥蔥,鳥語花香,同學們感覺心曠神怡。有同學認為可以在山頂建一座療養院,但是,絕大多數同學認為不合理。請你說出此處不適宜建療養院的理由。(6分)3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分)材料一 哥斯達黎加是北美洲南部的一個國家。2024年10月11日哥斯達黎加西北部太平洋海域12日發生6.2級地震。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材料二 圖1為六大板塊運動示意,圖2為哥斯達黎加等高線地形圖。請分析哥斯達黎加西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地震的原因。(4分)(2)圖中紅海面積未來將如何變化?請說明理由。(6分)(3)哥斯達黎加南部B處是什么運河?是哪兩個大洲的分界線?(6分)(4)寫出圖2中A點的經緯度坐標,判斷哥斯達黎加的半球位置。(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地理答案.docx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教學質量階段檢測地理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