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靈石縣第一中學2024年高二12月份周考考試地理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計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圖1為M同學根據觀察記錄繪制的月球繞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圖2為2024年3月17日浙江某地月亮和太陽高度軌跡示意圖,當天某時間段M同學觀察到日、月同天景象。完成1、2題。圖1 圖21.M同學當天所觀測的月球在圖1中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2.當天M同學觀察到日、月同天景象的時間段內A.月亮亮面朝西且逐步變小 B.太陽與月亮高度角相同C.月亮較太陽位置更偏向東 D.太陽高度大于月亮高度我國D市(46.5°N,125°E)某公司辦公樓周圍有多處露天停車位,2023年6月某日天氣晴好,公司小李8時到單位時僅剩余a、b、c、d四個車位(如圖),他泊車于辦公樓剛好為汽車擋住陽光的車位。完成3~4題。3.小李選擇的車位是( )A.車位a B.車位bC.車位c D.車位d4.為確保18時下班前愛車不被陽光暴曬,他應該( )A.最遲11:40左右挪車位B.最遲12時左右挪車位C.最遲15:20左右挪車位D.最遲16時左右挪車龍泉山脈位于成都平原東部,是呈東北—西南走向的狹長山脈。受山脈屏障作用及陰陽坡的影響,易引發熱力性越山氣流。2016年12月7日,龍泉山西部的成都平原大氣出現重污染,該區域的溫度場呈現特殊的分布狀況。下圖為2016年12月7日10:00該區域等溫面分布圖。據此完成5~7題。5.與同一海拔西坡相比,此時龍泉山東坡( )A.氣溫較高,形成上坡風B.氣溫較低,形成上坡風C.氣溫較高,形成下坡風D.氣溫較低,形成下坡風6.相較于東側平原,此時成都平原近地風力較弱,其根本原因是( )A.太陽輻射較弱 B.平原面積更小C.背景風力更強 D.大氣逆溫更強7.龍泉山脈( )①起伏平緩 ②高聳崎嶇 ③地形破碎 ④山體完整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晉南馬首山盛產青石,青石是地殼中分布最廣的一種在海湖盆地生成的灰色或灰白色巖石,經石匠從深山開鑿、轉運、優選、切割、清洗、粗雕、打磨、精雕后成器。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西莊村地處半山坡,背靠馬首山,千余年來,一代代石匠在此落戶聚集,世代以雕石為業,逐漸形成了多姓氏共居的村落。下圖甲為山體下部片理構造(巖石形成薄片狀),圖乙為海拔1500米以上優質石料場。據此完成8~10題。8.被西莊村村民用來石雕的青石為A.玄武巖 B.變質巖 C.花崗巖 D.沉積巖9.優質石料場多分布在山體上部可能是因為A.山體上部巖石采運方便 B.山體上部巖石質地松軟C.山體下部巖石變質嚴重 D.山體下部巖石過于堅硬10.西莊村的區位選擇更多考慮的是A.石料加工 B.石料開采 C.農業生產 D.取水方便爪哇海是南海通向印度洋及亞洲與澳大利亞間的重要航海通道。下圖示意爪哇海及周邊海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 4—10月,爪哇海()A. 盛行東南風 B. 盛行西南風 C. 盛行西北風 D. 盛行東北風12. 11月—次年3月,從南海經卡里馬塔海峽、爪哇海至龍目海峽航行的船只()A. 順風順水 B. 順風逆水 C. 逆風逆水 D. 逆風順水巴倫支海屬于北冰洋的淺水邊緣陸架海,是大西洋海水進入北冰洋的重要通道之一;同時,來自北冰洋的海水和海冰會進入巴倫支海,成為北極區域海—氣—冰相互作用的關鍵海區。巴倫支海冬季北部氣溫約-25℃,南部約-5℃;夏季北部氣溫為0.9℃,南部達10.9℃,其南部海區終年不凍,被譽為北冰洋的“暖池”。下圖為巴倫支海地理位置及其洋流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 巴倫支海南部海區終年不凍原因是()A. 距北冰洋較遠,海冰難以到達 B. 北大西洋暖流流入,海水增溫C. 全部位于大陸架,海水深度淺 D. 終年受西風影響,多暖濕氣流14. 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巴倫支海海—氣之間熱量交換作用增強最顯著的海域是()A. 東部海域 B. 南部海域 C. 北部海域 D. 西部海域土壤呼吸主要微生物分解活動、植物根系呼吸等組成。圖為福建某紅壤侵蝕區(植被恢復前存在大面積侵蝕裸露地)植被恢復對土壤呼吸的影響示意圖(實線表示正效應,虛線表示負效應;箭頭粗細表示影響強弱)。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5. 植被恢復后,土壤呼吸作用增強的主要原因是( )A. 凋落物量增多,植物根系呼吸增強 B. 碳氮比提高,微生物量增加C. 土壤微生物活躍,有機質積累少 D. 土壤溫度升高,土壤呼吸增強16. 植被恢復后能夠改善土壤肥力,主要得益于( )A. 土壤溫度升高 B. 土壤微生物增多C. 土壤呼吸作用增強 D. 土壤礦物養分增加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計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河流襲奪指分水嶺一側的河流奪取了另一側河流上游段的現象。河流襲奪過程受不同類型侵蝕的影響。主動式襲奪是外力作用造成的,如河源向分水嶺伸展快的河流襲奪另一河流(下圖甲),或河流側蝕發生曲流交叉襲奪另一河流。被動式河流襲奪由內力作用造成,是河流流經谷地的某一段由于構造隆起,當河流下切侵蝕量小于上升量時,河流被迫改道或向后倒流,注入另一河流中去。內外營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混合式河流襲奪(下圖乙)。被奪河與襲奪河相交處,河流流向極不自然,往往呈現突然轉彎的現象,稱為襲奪灣,在襲奪灣附近有時形成跌水。河流在被襲奪的埡口處,保留沖積礫石或谷形,稱為風口。(1)指出河流襲奪過程中河流的侵蝕類型與結果。(6分)(2)簡述主動式河流襲奪發生的條件。(6分)(3)說明襲奪河襲奪了被襲奪河后可能發生哪些變化。(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 蒼山、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洱海屬構造斷陷湖,西側劇烈抬升,形成蒼山,該山體有大量混合花崗巖和大理巖出露地表。蒼山東坡發育了多條河流,在河流出山口、入湖處形成連片的平原。圖1為蒼山、洱海周邊區域分布圖。材料二 大理古城位于蒼山和洱海之間,冬春季節吹西風,最大可達10級,夜晚尤甚。當地有句歌謠“大理有三寶,風吹不進屋是第一寶”。位于蒼山腳下的白族傳統民居大多以石頭為建筑材料,依山傍水、朝向特別。圖2為蒼山腳下的白族民居結構示意圖。圖1 圖2(1)蒼山東坡發育了多條河流,在出山口的甲處形成__________(填地貌名稱),河流入湖的乙處形成__________(填地貌名稱)。從內外力作用角度簡析洱海西側連片平原的成因。(6分)(2)從熱力環流及地形的角度,簡析古城夜晚風力較大的原因。(4分)(3)蒼山腳下的白族傳統民居大門朝__________(填方向)。說明該傳統民居大門朝向和以石頭為主要用材的原因。(5分)19.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黑龍江上游穿行于大興安嶺狹窄的山谷,中游流經山地和平原。洛古河水文站位于黑龍江干流上游,上馬廠水文站是黑龍江上游的出口控制水文站,卡倫山水文站為黑龍江中游進口控制站,位于結雅河口下游18.9千米處。圖1示意黑龍江上中游水文站分布,圖2示意黑龍江上中游三個水文站月平均徑流量。(1)據圖說明黑龍江上中游的主要水文特征。(6分)(2)指出三個水文站年徑流量差異。(6分)(3)分析5~10月黑龍江上中游徑流量變化的原因。(7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5:ACDCC6-10:ACDCA11-15:AABCA16.B綜合題。 1 7.(1)溯源侵蝕,使河谷長度增加;下蝕,使河谷加深;側蝕,使河谷拓寬變彎或曲流交叉。(侵蝕類型3分,侵蝕結果3分,未答出“曲流交叉”不扣分,共6分)(2)兩條河流相距不遠;兩條河流位于分水嶺兩側;分水嶺兩側有高差;其中一條河川的側蝕或溯源侵蝕強烈。(任答三點得6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3)流程變長,支流增加,流域面積擴大;流量增加,流速加快;河道更彎;可能形成瀑布。(任答三點得6分,其它答案合理的可酌情給分)18.(1)沖積扇(洪積扇)(1分)三角洲(1分)蒼山與洱海間起伏大(坡陡),河流流速快,侵蝕搬運作用強(1分);斷層發育,巖層較破碎,容易被侵蝕(1分);河流挾帶泥沙隨著地勢變緩,發生沉積(1分);河流眾多,流水沉積地貌連片形成(1分)(2)夜晚,山坡冷卻快,溫度低,氣流沿坡面下沉,形成山風(1分);陸地降溫快,洱海降溫慢,近地面形成陸風(1分);山風與陸風風向一致,加強風力(1分):眾多河谷發育,狹管效應,加劇風速(1分)。(3)東(1分)房屋朝向:白族民居坐西朝東,可減少冬春季節大風直吹,保證房屋內部溫度(1分);依山傍水,視野開闊,環境優美(1分);建筑材料:蒼山花崗巖和大理巖出露地表,河流搬運沉積,便于就地取材(1分);該地冬春季節風力大,用石頭建房抗風效果好(1分);19. (1)年徑流量大;徑流季節變化大;結冰期長;有春汛和夏秋汛(春汛、夏汛和秋汛相連,汛期長)。(6分)(2)自上游到中游年徑流量差異較大;年徑流量逐漸增大;洛古河站年徑流量最小,卡倫山站年徑流量最大,上馬廠站居中。(6分)(3)5月,氣溫回升快,河流解凍,冰雪消融,徑流量增大,形成春汛;6~9月,冷暖氣流交匯,多鋒面雨(氣旋雨),河流徑流量增大,形成夏秋汛;9~10月,鋒面雨帶南撤,受夏季風影響減小,降水減少,徑流量變小。(7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