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音樂家故事)貝多芬與歌德》教學設計課本內容教材分析《歡樂頌》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樂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通過管樂、弦樂交替對答演奏,在末尾隱約呈現《歡樂頌》主題音樂。第二部分以合唱形式呈現《歡樂頌》,歌詞采用德國詩人席勒的同名詩歌。第三部分音樂由快板轉為急板,在勝利的凱歌中結束。《歡樂頌》的旋律在氣質和結構上都具有濃厚的德意志鄉土氣息,其節奏單一而規整。這一樂章以其獨特的音樂結構和氣勢磅礴的旋律,成為了古典音樂中的經典之作。貝多芬在失聰的情況下創作了這部交響曲,更是體現了他對音樂的執著和超凡的創作才華。《歡樂頌》所傳達出的對自由、平等、博愛的追求,使其超越了音樂本身,成為了人類精神文明的象征之一。課時1 課時 40 分鐘教學目標審美感知通過聆聽貝多芬的音樂和了解其與歌德的故事,感受音樂的魅力,提升音樂審美能力。藝術表現學生能夠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有感情地講述貝多芬與歌德相遇的情節,并用簡單的動作表現。創意實踐學生分組進行情景再現表演,發揮創意,對故事中的場景進行合理想象與呈現。文化理解了解貝多芬和歌德在音樂與文學領域的重要地位,理解音樂與文學相互交融的文化內涵。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了解貝多芬與歌德相遇的故事,體會故事背后所反映的兩人性格特點和藝術追求。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情景表演中準確地表現出貝多芬與歌德的神態、動作和心理。教學方法講授法:講述貝多芬與歌德的故事,使學生對其有初步的了解。演示法:通過播放貝多芬的音樂片段,讓學生直觀感受其音樂風格。討論法:組織學生討論貝多芬和歌德在故事中的表現,加深理解。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分組進行情景再現表演,融入故事氛圍。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包括貝多芬與歌德的圖片、相關音樂片段等。簡單的表演道具,如帽子、外套等,供學生情景表演使用。教學過程導入(5 分鐘)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走進一位偉大音樂家的故事。在上課之前,老師先播放一段音樂,大家仔細聽一聽,猜猜這是哪位音樂家的作品?(播放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片段)學生:(聆聽音樂,思考后回答)這是貝多芬的音樂。教師:非常棒!那大家對貝多芬了解多少呢?(請幾位同學簡單說一說)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貝多芬與一位大文學家的故事,這位文學家就是歌德。(展示貝多芬與歌德的圖片)教學意圖:通過聆聽貝多芬的音樂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了解學生對貝多芬的已有認知。故事講解(10 分鐘)教師:現在,老師要給大家講一講貝多芬與歌德相遇的故事。(按照圖片內容,詳細講述故事)1812 年,四十二歲的貝多芬和六十一歲的歌德在小城泰布利茨首次見面。他們雖然之前有過書信往來,但一直未曾謀面。當時,歌德是德國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比貝多芬年長。而貝多芬從青年時代起就敬仰歌德,還為他的一些詩詞和劇作《愛格蒙特》譜過曲。他們見面時,兩人一見如故,手挽手漫步在通往 “橡樹旅館” 的路上,愉快地從藝術談到人生。(展示兩人漫步的圖片)可是,這時候一群皇室成員緩步朝他們走來,歌德立即松開貝多芬的手臂,隨從從身邊走過。(展示歌德松開手臂的圖片)貝多芬卻按了按頭上的帽子,扣上外衣紐扣,叉著雙臂,穿過這群人,泰然地繼續走自己的路。(展示貝多芬穿過人群的圖片)過后,貝多芬憤憤地對回到身邊的歌德說道:“這是怎么回事?受到尊敬的應該是您,而不是他們。他們可以造出宮廷顧問,甚至還可以造出男爵、侯爵,但是造不出歌德。現在不行,將來也做不到。”教學意圖:通過詳細講述故事,讓學生了解貝多芬與歌德相遇的具體情節,為后續的討論和表演做鋪墊。討論與分析(10 分鐘)教師:同學們,聽完這個故事,大家有什么想法呢?我們來討論一下。貝多芬和歌德在面對皇室成員時的表現有什么不同?這反映了他們怎樣的性格特點?(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學生小組討論后回答:小組 1:貝多芬很有個性,他不向皇室低頭,表現得很驕傲。小組 2:歌德比較謹慎,他松開了手臂,可能是不想得罪皇室。教師:非常好!那大家覺得他們的這些表現和他們在藝術上的追求有關系嗎?學生繼續回答:小組 3:貝多芬在音樂上追求自由,他不喜歡被束縛,所以他不向皇室屈服。小組 4:歌德在文學上可能比較注重社會關系,所以他對皇室比較尊重。教學意圖:通過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分析貝多芬與歌德在故事中的表現,深入理解兩人的性格特點和藝術追求。情景再現(10 分鐘)教師:現在,我們要分組來表演這個故事。每個小組選擇一個場景進行表演,比如兩人見面、遇到皇室成員、貝多芬的反應等。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簡單的道具,大家可以發揮創意,開始準備吧!(學生分組準備,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分組表演:第一組:表演兩人見面的場景,手挽手表現出兩人的友好。第二組:表演遇到皇室成員時,一位同學扮演歌德松開手臂,另一位同學扮演貝多芬穿過人群。教師:(表演結束后進行點評)同學們表演得都非常精彩!每個小組都很好地表現出了故事中的情節和人物特點。教學意圖:通過情景再現表演,讓學生更加深入地體驗故事中的情節,鍛煉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和創意實踐能力。總結與拓展(5 分鐘)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貝多芬與歌德相遇的故事,了解了他們在面對皇室時的不同表現,也體會到了他們的性格特點和藝術追求。課后,大家可以去聽一聽貝多芬為歌德的詩詞譜的曲,感受一下他們在藝術上的合作。教學意圖: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在課后進一步探索貝多芬與歌德在藝術上的聯系。板書貝多芬與歌德1812 年相遇面對皇室的不同表現貝多芬:不低頭,堅持自我歌德:松開手臂,避讓反映的性格特點貝多芬:追求自由、個性驕傲歌德:較為謹慎、注重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