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高頻考點及答題方法(一)一個學期又快結束了,馬上迎來漫長的復習季。我想復習大概是我們語文老師最頭疼的事情了,因為隨著中考試題的改革,課本上的內容考查的越來越少。抓必考的名句吧,無數次的現實告訴我們,無論怎么背怎么寫,考試時總有學生得不了滿分,甚至有的學生幾近不得分,每每這時我們就感覺又做了無用功,一種深深的無力感讓我們開始懷疑人生。其實大可不必,我們要相信自己,付出總有回報,只要大部分學生達到他們應有的水準就可以了,至于極少部分的學生該寬容就寬容。寬容他們就是放過自己。那復習階段重點抓什么才能讓學生比較快地提高成績呢?這也是平時很多家長跟我交流最多的問題。雖說語文是提分慢的學科,它靠的是學生長期的積累,但并不是沒有方法和技巧可尋。事實上,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和方法,尤其對于考試來講就更是如此。對于考試,知識、素養固然重要,但應試的方法技巧似乎更重要。一旦掌握的這些方法技巧,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應試高手。(前提是學生得真的按照方法去做,之所以方法總是不能完美地發揮作用,就在于真正用心的頭腦太少)令學生最頭疼的問題就是閱讀,一是現代文閱讀,二是古詩文閱讀。拋卻個人的語文素養這個客觀條件,只要學生能夠掌握和借助適宜的方法就一定可以攻克閱讀題,即使不能次次得滿分,但是得到及格以上的分是沒有問題的,前提是要用心學,當真記,潛心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將從中考的高頻考點及答題方法講清楚現代文閱讀和古詩文閱讀,并配以中考真題,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答題方法。首先,給大家帶來現代文閱讀的16個高頻考點及答題方法,我準備分兩篇來講。高頻考點1 梳理概括文章內容【題干關鍵點】概括;主要內容【思路梳理】第一步,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第二步,結合題干中的提示,確定答題區間;第三步,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概括【答題示范】公式:人物+事件+結果模板:人物(在……時間/地點),做了……事情,結果是....高頻考點2 賞析句子【題干關鍵點】賞析;畫線句;表達效果【思路梳理】第一步,閱讀指定句子,明確句子所用的技巧;第二步,結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運用技巧寫出了什么內容;第三步,結合語境,分析句子運用該技巧表達出的效果/情感【答題示范】公式:賞析角度(詞語特點/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具體表現內容+表達效果模板:這句話運用了……(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手法等)/有.....特點(用詞特點/句式特點等),生動形象地描寫出……的場景,抒發了作者……的情感/表現了人物……的性格高頻考點3 理解分析文章內容【題干關鍵點】文章內容;為什么;理解分析【思路梳理】第一步,根據題干信息定位相關內容;第二步,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分析;第三步,結合人物情感或具體情節作答【答題示范】公式:結論+具體分析內容(情感/作用/啟示/道理/認識/共同點)模板:xx的原因是……,……(分析角度:關鍵字詞/人物品格/具體事例/作者情感)高頻考點4 分析人物形象【題干關鍵點】怎樣的人;人物形象;分析【思路梳理】第一步,閱讀題干,明確答題范圍;第二步,找出文中有關人物言談舉止、情節或他人評價的語句;第三步,結合具體內容,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并歸納人物形象【答題示范】公式:關鍵內容(正/側面描寫、事件/情節、人物身份、作者評價/態度等)+形象特點(能力/性格/品質)模板:xx是一個.(可從人物身份、性格、命運、處境、品質等角度分析)的人,表現在(結合文章內容分析)高頻考點5 賞析詞語【題干關鍵點】詞語;表達效果【思路梳理 】第一步,體會詞語的本義與語境義;第二步,結合語境分析詞語描述的內容;第三步,分析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答題示范】公式:詞語含義(本義、語境義)(+手法/詞性)+具體表現內容+表達效果模板:“XX”一詞原指……,這里指……,運用了……手法,突出了……的……特點,表達了……情感/體現了……心理高頻考點6 理解句子含義【題干關鍵點】文章內容;為什么;理解分析【思路梳理】第一步,根據題干信息定位相關內容;第二步,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分析;第三步,結合人物情感或具體情節作答【答題示范】公式:表層含義+深層含義+主旨/情感模板:從表層含義來看,這句話是說……:從深層含義來看,這句話 是說……。表達了……的主旨/抒發了……的情感高頻考點7 分析段落作用【題干關鍵點】段落;作用【思路梳理】第一步,結合文章內容,分析段落在內容上的作用;第二步,結合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分析段落在結構上的作用【答題示范】公式:內容上的作用+結構上的作用+表達效果/表達情感模板:內容上,運用了……手法,寫出了……內容,表達了……情感。結構上,第X段位于開頭/中間/結尾,起到了總領全文,引出下文/承上啟下,照應標題/總結全文或上文,點明中心,升華主題等作用高頻考點8 拓展運用拓展運用(談啟示/感悟)【題干關鍵點】啟示/感悟;結合生活實際【思路梳理】第一步,閱讀文章,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第二步,抓住文中表明作者情感、文章主旨的感嘆句、哲理句等關鍵內容,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得到的啟示/感悟【答題示范】公式:啟示/感悟(文章主旨)+做法(聯系生活實際)模板:讀了文章,我明白了……道理,因為……(結合文章內容或聯系生活實際),我們以后要……拓展運用(談看法/評價)【題干關鍵點】看法/評價;理由【思路梳理】第一步,通讀文章,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第二步,結合文章關鍵內容(人物、事件、背景等)和自身的生活體驗,針對題干所說事件/問題展開分析;第三步,表明自己的看法/評價,并緊扣相關內容說明理由【答題示范】公式:觀點+具體分析內容(結合文章內容/生活實際)+結論(點題)模板:我認同/反對xx觀點。文中通過……事件表明了……觀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真題演練】(2023 江蘇鎮江中考)形象李文亮①我把小藍車靠在崗樓的欄桿上,從兜中掏出一物,伸向配鑰匙的師傅:“配把這樣的鑰匙,多少錢?”師傅只掃了一眼:“15塊。”虧得我是有備而來的,不然還會像上次那樣驚呼。前些天,在上個路口我也曾這樣問過一位配鑰匙的師傅,答案是“20塊”,當時我便驚呼起來:“配一把鑰匙怎么能要20塊呢?”②看著配鑰匙的師傅,我隨口問道:“能不能便宜點?”這句話已是我的口頭禪了,在市場買菜時要說,在網上購物時要說,就連有次坐同事的車被警察攔下要被罰款,我也這樣對警察說。然而這口頭禪往往收不到什么效果,對此,商戶總要訴苦說:我們這也賺不了多少錢。”而警察則是微微一笑,和藹地告訴我:“這罰款不是交給我個人的,咱不搞價。”③這位配鑰匙的師傅抬頭看了看我,笑著說:“啥有啥的行情。”那語氣,似乎顯出我的還價有多么無知與魯莽。我便有些尷尬了,故作曠達狀:“配吧配吧,15塊就15塊,無所謂。”其實我在心里盤算了,即使再往前騎10個崗樓,也不可能遇到10塊錢配鑰匙的攤主——當然,這10塊錢對于我也不算小數目了,這已經是我吃一頓午餐的價錢,那種大碗的刀削面,特解饞!④師傅接過要配的鑰匙,便向墻根的機器走去。我有了閑暇,就注意起這攤子來:“配鑰匙”“修自行車”“修鞋”“修拉鏈”,幾塊牌子豎在那里,這師傅看來厲害著呢,就像我在學校一樣,既能教體育又會修電腦。配鑰匙攤位的旁邊半蹲著個女中學生,地上還躺著一輛自行車。我便又有些不安了,似乎當老師的卻插了學生的隊,不過還好,那女孩像在嘟囔外語,沒顧上看我。⑤師傅在操作那機器時,兜中的電話響了,師傅掏出電話問:“誰啊?”師傅這手機開的是免提,我在旁邊也聽到了,電話那頭要找剛才打電話的女孩子。那女孩正要過來接聽,師傅卻回答:“人民醫院崗樓,建設銀行底下。”隨即便掛斷了電話。我有些惱這師傅了,為啥不讓孩子跟媽媽說句話?這么冷的天。看這孩子的紅色校服,我又想起了自己的女兒和自己教的學生。這時,手機上的時間催促我:已經下午兩點多了,各學校早已閉了門、上開課了。我也只向校長請了半小時的假,不然的話,我也不會厚著臉皮和那孩子搶時間——孔融四歲能讓梨,40歲的我常常聲情并茂地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講這故事。⑥鑰匙快配好了,衣著樸實甚至接近寒磣的孩子的母親也趕了過來。地上躺的自行車我在車行看過的,也就二三百塊錢的樣子,現在街上的學生很少騎這種自行車了,尤其是中學生,那紅的綠的白的黑的山地車、公路車,總一閃一閃地從面前疾駛而過,好幾次晃得我差點兒從車上跳了下來。⑦師傅吹拂著鑰匙上沾著的鋼屑,金燦燦的。看著辛苦的師傅、想到自己的職業,我忽又埋怨起自己來,這么冷的天,師傅在戶外冰涼的機器上手套也不戴就給我配鑰匙,我還要因為幾塊錢跟人家搞價,枉自還算是個讀書人,這形象光輝嗎?我在心里又埋怨起自己來。⑧師傅給那母女介紹車胎的情況:換普通的車胎需要多少錢,換好點的車胎需要多少錢。那孩子始終沒說一句話,只是一邊聽著母親和師傅的對話,一邊仍然在嘟囔著外語。母親說,換條最便宜的吧。師傅說,最便宜的那種車胎跟牛皮紙一樣薄,不經磨,三天兩頭要補胎。母親想了想,說,那也換最便宜的吧。旁邊的孩子還是沒說一句話,她的臉紅紅的,不知是不是凍的緣故。⑨我問師傅,你這里最好的車胎價錢是多少?師傅說,30塊。我掏出手機直接掃了45塊錢,告訴師傅,給孩子換條最好的車胎吧,安全。隨即我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跨上共享單車,回頭對孩子大聲說:“到學校,不能遲到。”⑩這聲音,不知是說給我自己的,還是說給那孩子的。(選自2023年3月31日《山西日報》)1.下列事件讓“我”覺得自己形象不夠“光輝”。請根據提示,補全相關內容。(3分)(1)明明配鑰匙的價格夠便宜了,“我”卻還要隨口跟人家還價。(2)明明知道15塊已是最低價,“我”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明明在課堂上給學生講過孔融讓梨 故事,“我”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明明師傅配鑰匙這么辛苦,“我”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段中的插敘有怎樣的作用?(3分)3.第⑥段為什么要列舉自行車的顏色和種類?(3分)4.文章最后說:“這聲音,不知是說給我自己的,還是說給那孩子的。”你認為是說給誰的?為什么?(3分)5. 文中“我”直接為女孩買最好車胎之舉,雖有點出人意料,但在情理之中。請簡述理由。(4分)【真題答案及解析】1.【參考答案】(2)還在心里盤算著(3)還厚著臉皮和那孩子搶時間(4)還要因為幾塊錢跟人家搞價段式解析【考點推導】題干關鍵點:事件;補全;相關內容考查梳理概括文章內容【解題思路】第一步,讀題,根據題干信息明確需填寫什么內容;第二步,根據題干信息,定位答題區間;第三步,抓住關鍵語句,概括作答。【據題精析】根據“(1)明明配鑰匙的價格夠便宜了,‘我’卻還要隨口跟人家還價”可知,橫線處需要補寫“我”對于前面事件的反應。根據題干中的“明明知道15塊已是最低價”可將答題區間定位到第③段,由第③段中的“其實我在心里盤算了,即使再往前騎10個崗樓,也不可能遇到10塊錢配鑰匙的攤主”可知,明明知道15塊已是最低價,“我”卻還在心里盤算著,據此擬寫(2)處答案。根據題干中的“明明在課堂上給學生講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可將答題區間定位到第⑤段,由第⑤段中的“我也只向校長請了半小時的假,不然的話,我也不會厚著臉皮和那孩子搶時間一-孔融4歲能讓梨,40歲的我常常聲情并茂地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講這故事”可知,明明在課堂上給學生講過孔融讓梨的故事,“我”卻還厚著今皮和那孩子搶時間,據此擬寫(3)處答案。根據題干中的“明明師傅配鑰匙這么辛苦”可將答題區間定位到第⑦段,由第⑦段中的“看著辛苦的師傅、想到自己的職業……我還要因為幾塊錢跟人家搞價,枉自還算是個讀書人,這形象光輝嗎 我在心里又埋怨起自己來”可知,明明師傅配鑰匙這么辛苦,“我”卻還要因為幾塊錢跟人家搞價,據此擬寫(4)處答案。【答題公式】梳理概括文章內容=人物十事件+結果2.【參考答案】列舉事例表明“能不能便宜點”這句話已是“我”的口頭禪了(或“討價還價、斤斤計較已經成為‘我’的習慣”)(1分),暗示自己已沾染市儈氣,卻并沒察覺(1分),為后面“我”形象意識的覺醒做了鋪墊(或“與后面形象的轉變形成對比”)(1分)。【考點推導】題干關鍵點:第②段;插敘;作用 考查分析插敘的作用【解題思路】第一步,閱讀第②段,大體了解其敘述的內容;第二步,回憶插敘的一般作用,聯系上下文,分析此處插敘的作用。【據題精析】閱讀第②段,根據“這句話已是我的口頭禪了……咱不搞價”可知,這一段是對“我”過往經歷的插敘,交代了在各種場合,“我”經常說“能不能便宜點”這句話的事情。在內容上,此處插敘表明遇事討價還價、斤斤計較已經成為“我”的習慣,而“我”對此習以為常,并沒有覺察到自己身上所沾染的市儈氣。在結構上,聯系下文中的“看著辛苦的師傅、想到自己的職業,我忽又埋怨起自己來……這形象光輝嗎 我在心里又埋怨起自己來”“我掏出手機直接掃了45塊錢,告訴師傅,給孩子換條最好的車胎吧,安全”可知,此處插敘還為下文“我”意識覺醒并產生了“讀書人”的羞恥之感的后續發展做了鋪墊,與“我”醒悟后的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3.【參考答案】表明中學生的物質條件普遍較好(1分),突出女孩家境貧寒(1分),引發“我”的同情,為下文“我”給女孩買最好的車胎做鋪墊(1分)。【考點推導】 題干關鍵點:為什么;列舉;自行車;顏色和種類 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內容【解題思路】第一步,根據題干要求,找出第⑥段中描寫自行車顏色和種類的句子;第二步,聯系上下文,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據題精析】閱讀第⑥段,這一段中描寫自行車顏色和 種類的句子是“現在街上的學生很少騎這種自行車了,尤其是中學生,那紅的綠的白的黑的山地車、公路車,總一閃一閃地從面前疾駛而過,好幾次晃得我差點兒從車上跳了下來”,這部分內容寫了現在中學生騎的自行車顏色各異、種類多樣,說明中學生普遍擁有較好的生活條件。這與騎著便宜簡陋的自行車的女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了她的拮據。同時,正是這鮮明的對比引起了“我”對女孩的同情,為下文第⑨段中寫“我掏出手機直接掃了 45 塊錢,告訴師傅,給孩子換條最好的車胎吧”等情節做了鋪墊。【答題公式】理解分析文章內容=結論十具體分析內容(情感/作用/啟示/道理/認識/共同點)4. 【參考答案】“到學校,不能遲到。”這既是學生的紀律,也是教師的紀律,因此是說給自己和女孩的(1分)。關心學生是教師的本職(1分),同時也是告誡自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形象,不斷向上向善(1分)。(若選擇“給學生”或“給自己”的觀點,并說明理由作答,最多得2分)【考點推導】題干關鍵點:說給誰的;為什么→考查理解句子含義【解題思路】第一步,閱讀題干,分析題干句子中“這聲音”所指的內容;第二步,理解被指代句子的表層含義;第三步,結合具體內容,思考句子的深層含義,做出判斷并闡述理由。【據題精析】根據題干內容定位至文章第⑩段,根據其上文第⑨段中的“隨即我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跨上共享單車,回頭對孩子大聲說:‘到學校,不能遲到。’”可知,這聲音指的是“我”對孩子說“到學校,不能遲到”,意為要注意上學的時間,不能遲到。根據第⑤段中的“手機上的時間催促我:已經下午兩點多了,各學校早已閉了門、上課了”可知,“到學校,不能遲到”既是對那孩子的提醒,學校已經開始上課了,不要耽誤學習;也是對“我”的要求,不要耽誤給孩子們上課。根據第⑦段中的“看著辛苦的師傅、想到自己的職業……我在心里又埋怨起自己來”、第⑨段中的“我掏出手機直接掃了45塊錢,告訴師傅,給孩子換條最好的車胎吧,安全”可知,此時的“我”已經覺醒,認識到“我”作為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的素養、增強自己的紀律意識,要對得起教師這份光榮的職業并樹立光輝的形象;同時,關心學生也是“我”作為教師的本職工作之一。因此,這句話也是“我”在告誡自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形象,不斷向上向善。【答題公式】理解句子含義=表層含義十深層含義十主旨/情感5. 【參考答案】 雖然討價還價已成習慣,但看到師傅工作如此辛苦,“我”卻還要搞價,于是產生了“讀書人”的羞恥感(1分);女孩的校服讓“我”想起自己的女兒和學生(1分),做家長的關愛之情與做教師的責任感油然而生(1分)。因此心生同情、慷慨解囊就在情理之中了(1分)。【考點推導】 題干關鍵點:出人意料;情理之中;理由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內容【解題思路】第一步,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第 二步,結合人物形象的轉變與故事的發展,分析這一舉動的合理性。【據題精析】 閱讀文章,根據第②段中的“我隨口問道:‘能不能便宜點 ’這句話已是我的口頭禪了”和第⑦段中的“我忽又埋怨起自己來,這么冷的天,師傅在戶外冰涼的機器上手套也不戴就給我配鑰匙,我還要因為幾塊錢跟人家搞價,枉自還算是個讀書人,這形象光輝嗎 ” 可知,雖然討價還價已成為“我”的習慣,但看到師傅工作如此辛苦,“我”卻還要搞價,“我”的內心充滿了自責,想起自己“讀書人”的身份,“我”產生了羞恥感。根據第⑤段中的“這么冷的天。看這孩子的紅色校服,我又想起了自己的女兒和自己教的學生”可知,女孩的校服讓“我”想起自己的女兒和學生,想起自己家長和教師的雙重身份,不免心生同情與關愛。故“我”的這一舉動雖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