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上學期 12 月聯考高二地理試卷考試時間:2024 年 12 月 17 日下午 14:30-17:05 試卷滿分 100 分祝考試順利注意事項:1. 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 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 非選擇題的作答:用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 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選擇題:本題共 15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指在某一時期、某種狀態或條件下,某地區的環境資源所能承受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的大小,即生態系統所能承受的人類經濟與社會的限度。圖 1 示意 2020 年對成渝城市群各城市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綜合評價,評價值越高,資源環境承載力水平越高。圖 2 示意成渝城市群各城市分布概況。據此回答 1、2、3題。1.制約重慶和成都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共同因素是( )①受政策影響,人口眾多 ②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坡地面積大③城市區縣發展差異大 ④西部地區工業主要聚集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與周邊城市相比,眉山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值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交通條件差 B.水資源短缺 C.受虹吸效應影響 D.存在資源競爭3.樂山近幾年的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值上升幅度最大,與之對應的措施是( )A.提高經濟發展水平,促進居民生活水平提升B.創新科技水平,推動產業升級C.適度引導人口遷出,減輕環境壓力D.滿足糧食需求,開墾更多耕地我們腳上穿的鞋正在悄悄興起一場“革命”。在 20 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制鞋業出現了快速增長期,出口量迅速增長,一躍成為世界主要鞋業生產和出口國家之一。現如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鞋類生產國,但在國際市場上,仍然缺乏競爭力。在工業 4.0 的大背景下,中國制鞋業必須要推進智能制造與智能工廠的建設(如圖 3), “服務互聯網” 將鞋企生產管理中的服務、數據和資源通過互聯網進行連接和管理,使用智能物料實現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連接,通過搭載傳感器、無線射頻識別等技術,使用物聯網技術將這些數據傳輸到中心數據庫或云平臺。利用信息物理系統構建智能工廠體系,并輸出最終產品。 圖 4 為全渠道銷售模式流程圖。據材料, 回答 4、5、6題。4.中國制鞋業缺乏競爭力的原因錯誤的是( )A.人口紅利消退 B.過度依賴出口 C.以中低端生產為主 D.缺乏知名品牌5.智能工廠的建立,有利于( )A.降低工人的勞動生產率 B.提高產量,降低品質C.快速響應市場變化 D.增多貨物堆積損耗6.與單一渠道的銷售模式相比,建立全渠道銷售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A.實體渠道租金高,利用線上渠道減少成本B.利用電子商務渠道,拓寬銷售市場C.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體驗需求D.收集客戶數據,精準推薦產品人口收縮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研究人口收縮經濟效應形成的機理,對于科學應對區域人口收縮現象和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根據產生的原因分類,我國人口收縮區可以分為經濟發展不平衡型(如安徽阜陽)、資源枯竭型(如黑龍江鶴崗)、人口自然變動型(如遼寧丹東),大城市虹吸型四類 (如湖北黃岡)。表 1 為地級尺度分時期人口收縮數量特征,說明表格中 21(6.2%),21 表示地級市輕度收縮區個數,6.2%表示地級市輕度收縮區個數占所有地級市個數的 6.2%)。圖 5示意我國 1990--2020 年地級尺度人口收縮區空間分布。 據此回答 7、8、9題。表 1 地級尺度分時期人口收縮區數量特征7、1990-2020 年中國地級尺度人口收縮區演變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A.人口收縮區的數量呈現持續穩定增長趨勢B.東部地區人口收縮區的增長速度明顯快于中西部地區C.人口收縮區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D.部分人口收縮區在不同階段呈現出擴張、穩定或恢復增長等多種變化特征8、據研究,人口收縮區經濟不一定衰退,它和城鎮人口變動存在密切關系。若某人口收縮區經濟呈現增長可能因為城鎮( )A.該地區老年人口消費能力強,帶動了老年產業蓬勃發展B.城鎮產業自動化程度提高,對青壯年勞動力依賴減少C.大量外來資本涌入,主要發展資源密集型產業D.當地政府采取高福利政策,居民無需工作也能維持生計9、為減少人口外流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下列措施搭配錯誤的是( )A.經濟發展不平衡型人口收縮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業分工協作B.資源枯竭型人口收縮區——大力發展新興產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C.人口自然變動型人口收縮區——推動養老服務產業化,發展生態旅游D.大城市虹吸型人口收縮區——減少對大城市的依賴,限制外來人口流入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發展的進程中,由于農村土地全部或大部分被征用,農村集體成員由農民身份轉變為居民身份后,仍居住在由原村改造而演變成的居民區。近年來,中央層面多次強調要積極推進城中村改造。根據既有經驗,改造模式有政府主導(由政府牽頭推進)、社會主導(由村集體為主體)和房地產主導(由房地產商通過公開投標獲得改造資格)等。據此, 回答 10、11、 12 題。10.城中村形成的原因是( )①城鎮化進程快 ②保護生態環境 ③保留鄉村景觀 ④租房需求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1.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推測以下組合搭配正確的是( )A.西安經濟發展水平高,適合政府主導改造B.蘭州人口相對較少,適合房地產主導改造C.恩施經濟發展較落后,適合社會主導改造D.烏魯木齊區位條件好,適合政府主導改造12.對于城中村的改造,三種模式的目的各有側重,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房地產主導改造優勢在于資金實力強,但容易引發“釘子戶”問題B.政府主導改造是以經濟效益最大化為導向,適用于城市發展進程快的大城市C.社會主導改造是為了實現居住品質提升、租金收益增加D.由政府引導、村集體提供土地、企業提供資金這種多元協作方式值得提倡中緬印度洋新通道既是中國中西部省份與緬甸之間的物流通道,也是中緬共建“一帶一路”、中緬經濟走廊的戰略支撐。在多個領域新通道都具有重要的地緣經濟價值,但因受多個因素影響新通道的地緣經濟效應尚未完全實現。遷都之后,位于緬甸中部的新首都內比都目前是世界上最荒涼的首都之一。圖 6 示意中緬印度洋新通道及 2000—2020 年緬甸武裝沖突分布。據此完成 13、 14、 15 題。13.中緬印度洋新通道的地緣經濟價值主要在于( )①共建“一帶一路”經濟合作框架②打造云南向西開放經貿的橋頭堡③加強大湄公河區域國家互聯互通④促進中國與南亞經濟多領域合作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4.新通道的地緣經濟效應尚未完全實現,對其影響最小的因素是( )A.地理環境阻礙 B.武裝沖突干擾 C.多國利益博弈 D.經濟差異巨大15.緬甸首都由仰光遷往內比都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經濟發展 B.軍事指揮 C.國家管理 D.戰略防御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3 小題,共 55 分。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 分)烏克蘭素有“歐洲糧倉”之稱,境內黑土廣布,草原面積廣闊,煤、鐵資源豐富。發源于俄羅斯境內、流經首都基輔的第聶伯河是烏克蘭最大的河流,其水源主要受季節性積雪融水的影響,其中雨水和地下水分別占補給總量的 23%和 27%,而雪水約占 50%,流域內水資源呈現不均勻分布,流域上游水資源相對豐富(約占 80%)。烏克蘭曾是前蘇聯重要的重化工業基地,區內采礦、冶金(銅鐵)、機械制造、金屬加工、能源化工等工業發達。農業有“歐洲糧倉”之稱。隨著俄烏沖突升級,大宗商品交易商正在密切關注烏克蘭龐大的基礎設施網絡,這是向歐洲和其他地區供應天然氣、農作物和鋼鐵的關鍵。圖 7 示意歐洲部分地區天然氣管線分布, 圖 8 示意烏克蘭地理環境。(1)分析烏克蘭黑土區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的優勢條件。 (8 分)(2)結合第聶伯河下游(基輔-河口)的水文特征,說明其對于流經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 (8 分)(3)簡要說明烏克蘭對歐洲能源供應起到的重要作用。 (4 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4 年 11 月 13 日習近平總書記赴秘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一次非正式領導人會議,隨后展開拉美之行。湖北作為中國重要的農業大省,數字農業發展迅速,智利、巴西都是湖北重要的貿易伙伴,烏拉圭、巴拿馬、哥斯達黎加等國家也在加快發展本國的數字農業。湖北與拉美各國在農業貿易中互補性強,兩地合作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貿易發展前景更加廣闊。材料二:湖北省全省上下大力貫徹響應中央關于數字農業發展的各項指示精神,取得了卓越的成績。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湖北加大了數字農業方面的投入和建設,全省村通光纖 100%,村通電話 100%,實現了重點村 5G 信號的全覆蓋,農村寬帶用戶達 646.29 萬戶已上,每百戶農村家庭擁有 29.33 臺計算機; 在生產管理方面,新研發的種植環境信息測報系統能實時同步檢測土壤層水分含量情況、作物長勢、蟲情以及風速等信息,并實現自動化播種,電腦育苗、精準收割采摘等; 全省共有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49 個,全省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98 家,基本實現農產品、農資買全球、賣全球。(1)請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分析湖北與拉美地區農業貿易合作前景廣闊的原因。 (6 分)(2)請舉例說明湖北與拉美地區之間可貿易的農產品。 (6 分)(3)根據材料二,說明湖北省數字農業發展的現狀。 (6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 分)材料一:20 世紀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 日本社會經濟快速發展,7-11、全家、羅森等品牌加盟便利店應運而生。這些便利店大多位于城市中心的住宅區和小型商業區附近,主要銷售日用品。隨著社會發展,便利店持續拓展服務范圍,創新更新商品,分布逐漸向城市郊區,新興住宅區工業園區覆蓋。在科技的助力下,便利店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它們利用大數據分析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從而精準推薦商品; 通過線上購物平臺,消費者可隨時下單購買商品; 有的配備了自動結賬系統,借助 AI 和機器人技術實現自動補貨等新形式也不斷涌現。材料二:2024 年 7 月 24 日, 日本便利店巨頭羅森正式從東京證券交易所退市。圖 9 是截止 2024 年 2月 29 日羅森在中國門店數。2023 年中國羅森營業額(含稅)超過 142 億元。與上年相比,實現同比增長 124%。羅森公司社長竹增貞信表示,計劃到 2025 年把在中國的店鋪數量增至 1 萬家。(1)說出日本便利店發展過程中發生明顯的變化的重要區位因素。 (3分)(2)分析科技發展對日本便利店服務模式創新的影響。 (6 分)(3)分析羅森在中國門店迅速增長的雙邊因素。 (8 分)湖北省“騰·云”聯盟 2024-2025 學年度上學期 12 月聯考答案解析1.C.2.D.3.B.4.A.5.C.6.C.7.D.8.B。9.D。10.B.11.A.12.B.13.A.14.A.15.A.16、(20 分)(1)草原植被更新快,提供有機質多;緯度較高,年均溫低,有機質分解慢;深居內陸,降水稀少,淋溶作用小;草類生長對土壤有機質的消耗較少。(8分)(2)有利:汛期流量較大,提供工農業生產用水;地勢平緩,流速慢,利于發展水運;春季融雪帶水源補給。不利:降水較少,下游河段徑流總量較小,可能會供水不足;冬季寒冷,結冰期較長,水運受限,港口運營停滯。(8 分,有利和不利各占 4 分)(3)工業基礎好,為能源供應提供建設保障;基礎設施完善,有利于保障能源的高效供給;地處能源專線供應通道上。(任答兩點得 4 分)17、(18 分)(1)①地理位置上,湖北與拉美地處南北兩大半球,具有很強的季節互補性;②湖北有許多農業技術在全國領先,先進農業技術與拉美優質農業資源相結合;③湖北省在農業管理上的許多優秀經驗都可以輸出到拉美。(6 分)(2)①水果。拉美與湖北兩地水果種類各異且繁多,具有很大的季節互補優勢;②肉類。拉美地區的牛肉與湖北地區的豬肉;③水產。拉美的海洋漁業與湖北的內陸淡水漁業互補。(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強調“互補”)(6分)(3)①全省數字農業基礎設施全面覆蓋;②全省農業生產逐步轉型智能化;③全省農業銷售全面轉向網絡化。(6 分)18、(17 分)(1)市場因素、交通因素、科技因素、勞動力因素(任意答對其中三點,即可得 3分)(2)線上購物平臺:方便消費者隨時隨地購物,拓展了銷售渠道,提高了銷售額。大數據分析:精準推薦商品,提高銷售效率,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自助結賬系統、AI 和機器人自動補貨技術:提高結賬效率,減少排隊時間,自動補貨,提供個性化服務,提升顧客體驗。智能庫存管理:準確預測商品需求,減少庫存積壓,提高配送效率。總之,科技發展推動便利店服務模式創新,提高了競爭力,適應了市場需求的變化。(任意答對其中三點,即可得 6 分)(3)①市場潛力大;②品牌與管理優勢;③技術應用與創新;④加盟模式的推動;⑤本土化策略的成功;⑥品牌與管理優勢;(任意答對其中四點,即可得 8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