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鐵的多樣性第一課時 亞鐵鹽和鐵鹽一、課程標準1.結合真實情景中的應用實例或通過實驗探究,了解鐵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2.了解這些物質在這些物質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二、學情分析在初中學生已經初步學習鐵是一種活潑金屬的代表。學生已經能從物質類別的角度判斷鐵鹽和亞鐵鹽所具有的化學性質。學生也能從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認識鐵鹽的性質。三、教材分析鐵的多樣性是魯科版<2019>必修一第3章第一節“鐵的多樣性”中第一課時“亞鐵鹽和鐵鹽”。本節課知識延續物質分類、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等內容,是該內容的相關應用,更是對三大理論的進一步學習。第三章學習物質的性質及相互轉化,主要學習變價元素的性質,鐵作為變價金屬元素的代表,研究的方法對后續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四、教學目標通過對含鐵物質的辨析,會運用“價-類”二維圖進行整理和分類。通過預測亞鐵鹽和鐵鹽的性質,能利用離子方程式正確表示其主要化學性質,并形成基于物質類別和元素價態對物質性質進行預測和驗證的認知模型。通過設計實驗探究并驗證FeSO4、 FeCl3的性質,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的一般步驟,培養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的核心價值觀通過變色玫瑰小魔術及補鐵劑的探究,使學生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的核心價值觀。五、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亞鐵鹽和鐵鹽的化學性質和檢驗。教學難點:亞鐵鹽和鐵鹽化學性質的實驗探究。六、教學方法和手段自主學習法、小組討論法、實驗法、練習法、多媒體教學七、教學過程環節一:百變魔術,引入新課【教師】 上課之前先給大家變一個小魔術。大家看,圖紙上有兩朵無色的嬌艷欲滴的玫瑰,我手中試劑瓶內溶液是黃色的,我噴些溶液,玫瑰染變成了嬌艷欲滴的紅玫瑰和藍色妖姬。這個小魔術中蘊含了什么化學原理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進入第三章第一課時,亞鐵鹽及鐵鹽的學習。【學生】觀看魔術,思考問題。環節二:默讀目標,明確重點【教師】根據已有知識儲備及課程標準,我們制定了如下的學習目標,大家默讀半分鐘。【學生】默讀學習目標。【多媒體】播放學習目標。環節三:預習檢測,知識銜接。【教師】首先檢測一下大家的預習效果,這是第一小組的1號同學的解答。請第二小組的1號同學對這份解答評價。看價類二維圖,我們以FeSO4、FeCl3為例來探究亞鐵鹽及鐵鹽的性質。【學生】評價預習效果。【多媒體】播出問題;播出同學們的預習效果圖片。1.鐵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及化合價有哪些?地殼中含量前四位元素分別是?2.鐵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有哪些?3.對Fe、FeSO4、FeCl3、FeO、Fe2O3、Fe(OH)2、Fe(OH)3從化合價的角度和物質類別兩個角度進行分類。并畫出價類二維圖,并將物質寫在相應位置。4.從下列試劑中選擇常見的氧化劑或還原劑。氯水、鐵粉、Zn、Cu、酸性KMnO4、KI、NaOH、淀粉5.研究物質性質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環節四:自主思考,提升自我。【教師】我們學習物質性質的基本步驟為:觀察物質的外部特征→預測性質→設計方案→實驗和觀察→解釋結論→歸納總結。 我們從物質類別、化合價兩個角度的性質預測FeSO4、FeCl3的化學性質。提問:我們請劉錦來同學回答一下,非常好,請坐。那么又該如何來驗證這些性質呢?鹽類主要從酸堿中選擇,發生復分解反應。請范佳寧同學回答一下,非常好,請坐。大家自主思考5分鐘,從你面前的試劑中選擇合適的試劑,寫出離子方程式(只寫出主要的反應物生成物,不配平),并預測實驗現象。這是第三小組1號同學自主思考的成果。第四小組的1號同學評價。【學生】回答問題,自主思考問題,評價其他同學的成果。【多媒體】播放需要討論的問題。從你面前的試劑中選擇合適的試劑,寫出離子方程式(只寫出主要的反應物生成物,不配平),并預測實驗現象。環節五:小組實驗,合作共贏。【教師】大家根據你預測的性質和選擇的試劑,小組合作,設計出實驗方案,并用實驗進行驗證,5min后觀察實驗現象,并說出與預測現象不同之處及可能原因。我們請第4小組派代表說出實驗現象與預測的不同之處及原因。【學生】小組合作,實驗探究,觀察實驗現象。【多媒體】展示實驗內容;后展示上一學生預測結果。根據所選擇的實驗藥品,小組合作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驗證FeSO4、FeCl3的化學性質,觀察實驗現象是否與所預測相同,并說明原因。環節六:歸納總結,拓展應用。【教師】通過實驗探究,我們驗證了Fe2+和Fe3+的化學性質,5min時間大家總結一下相關的化學性質,并根據Fe2+和Fe3+的化學性質及探究實驗,總結Fe2+和Fe3+的檢驗方法、實驗現象。這是第二小組1號同學總結的內容。請第三小組的1號同學評價。【學生】總結相關內容,評價其他同學的總結。【多媒體】先播放問題;后播放大家的總結內容。1. 總結亞鐵鹽及鐵鹽的化學性質。2.根據Fe2+和Fe3+的化學性質及探究實驗,總結Fe2+和Fe3+的檢驗方法及相關現象,并思考各種方法的使用條件。環節七: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教師】根據我們的學習,搶答:一、小魔術的原理是什么?二、實驗室FeSO4溶液如何保存?補鐵劑(亞鐵鹽)與維生素C混合服用原因是什么?三、鐵鹽腐蝕銅刻錄板的原理是什么?搶答開始。【學生】思考、搶答。【多媒體】播放導入問題。八、板書設計提出問題 預測性質 設計方案 實驗實施 得出結論 歸納總結(類別、化合價) Fe2+和Fe3+的檢驗Fe2+ Fe2+1.鹽 類: 1.NaOH溶液、空氣2.還原性: 2.KSCN溶液、氯水3.氧化性: 3.酸性KMnO4Fe3+ Fe3+1.鹽 類: 1.NaOH溶液2.氧化性: 2.KSCN溶液3.特 性:九、課堂檢測1.為了驗證Fe3+的性質,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一組實驗,其中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的是( )A.④B.③C.③④D.①②③④⑤2.證明某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Fe3+的實驗方法是(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顯紅色B.只需滴加KSCN溶液C.先滴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氯水后顯紅色D.滴加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后溶液褪色3.已知2Fe3++Cu===2Fe2++Cu2+。向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仍有固體存在,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加入KSCN溶液可能變紅色 B.溶液中一定含Fe2+C.剩余固體中一定含Cu D.溶液中不一定含Cu2+4.選擇合適試劑完成甲、乙兩組實驗。甲組:檢驗含Fe3+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2+;乙組:檢驗含Fe2+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3+。下列試劑及加入試劑順序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試劑選項 甲組 乙組A 新制氯水、KSCN溶液 NaOH溶液B 酸性KMnO4溶液 KSCN溶液C KOH溶液 溴水D 溴水 酸性KMnO4溶液參考答案:1. C 2. C 3. A 4. B十、作業布置1.補全今天的離子方程式。2.根據Fe2+和Fe3+的相互轉化,思考:如何除去下面物質括號內的雜質?FeCl2(FeCl3)FeCl3(FeCl2)FeCl2(CuCl2)3.查閱資料,找出Fe2+和Fe3+的其他的檢驗方法及現象。十一、教學反思本節課以百變小魔術導入,激發的學習興趣。課前學生已經預習了各種各樣的鐵及其化合物,并完成思考題,讓學生以分類思想探究物質的性質并會畫價類二維圖。自主思考預測物質的化學性質及現象,并寫出離子方程式,可以提高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小組合作設計實驗并進行相關的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及動手操作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的核心素養。學生自主總結相關的知識點,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的能力。學以致用,首尾結合呼應,使課堂更加的完整。最后指出本節課在大單元教學中的地位,為后續元素化合物的學習方法提供了依據。課堂上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互學互評,學生參與度高,學生興趣高。實驗采用小組合作探究,也培養了學生互助學習的意識。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有些實驗現象不明顯,可以盡量改進實驗裝置,使現象更加明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