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集體生活生就我》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單元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第一框題,本單元聚焦“集體”,接續前面所學內容,將道德學習從自我認識、與人交往方面擴展到集體生活。本框題在感受集體溫暖的基礎上,探討集體對個人成長的價值意義,這也為進一步探討集體生活中面臨的矛盾和沖突,以及如何構建美好集體的學習奠定基礎,本課在單元學習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二、學情分析初中學生自主意識增強,從對師長的依賴走向獨立。學會在集體生活中承擔責任、學會與他人合作,尋找在集體中的位置,找到個人成長的力量之源。有的獨生子女存在不懂尊重、缺乏包容、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和擔當等問題,不利于健康成長。三、教學目標設計課標依據:“我與他人與集體”之“在集體中成長”,感受學校生活的幸福,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主動參與班級和學校活動。素養目標1:引導學生做負責任的人,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2:培養責任感和人際交往的基本態度,增強個人在集體生活中的價值感。3:提高在集體生活中人際交往的能力,提高在集體生活中自我察覺、自我認識和自我發展的能力。4:知道集體對個人成長的重要作用。四、教學重難點及處理【教學重點】培養負責任和人際交往的能力。【教學難點】在集體搭建的平臺上,展示發展個性,完善自我。五、教學方法材料分析法、情感體驗法、角色扮演法、分組討論法等。六、教學過程環節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播放學校和學生參加活動的視頻《相親相愛四初人》引發學生思考:1.你覺得我們的集體是一個怎樣的集體?2.身處這樣的集體中你內心感受如何?3.集體生活對自身成長有什么作用?環節二、【新課講授、感悟體驗】一、在集體中涵養品格。他山之石 媒體展示學生給周老師的一封信探究:1、元元是一位負責任的黑板報主編嗎?你的依據是什么?探究2.擔任黑板報主編后,元元的收獲表現在哪些方面?在集體中,每個人有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職責。學生活動1.“我的角色 我的責任” 回顧自身 通過上面的訪談,你能得出什么結論?總結歸納1:集體生活可以培養我們負責任的態度和能力。感悟提升:學生活動2、合理預測,角色扮演。媒體展示:下課鈴響了,陳波有事快步走出教室,感覺手臂無意中碰了一下別人的桌子,因為走得急,他未加理會,更未察覺到自己不小心碰掉了張亮的文具盒,盒里的文具撒了一地。張亮心里很不高興。過了一會,陳波回到了教室……探究3、請同學們預測接下來事情可能會如何發展?探究4、對比發現:截然不同的結果告訴我們,集體生活中可以我們培養什么能力?總結歸納2:集體生活可以培養我們人際交往的態度和能力。學生活動3、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你最討厭被別人怎樣對待?你最希望別人如何對你?感悟提升:齊讀人際交往準則過渡:法國作家巴比塞說過:“個性和集體融合起來,不會失去個性。相反,只有在集體中,才能得到高度的覺醒和完善”。二、在集體中發展個性學生活動4、個性大碰撞 分組展智慧教材P60頁,探究與分享分組討論:討論1.以上同學的個性特點對他們的成長分別會產生什么影響。探究2.了解別人的個性特點對自身發展會產生什么影響?探究3.你了解自己的個性嗎?這對于自身在集體的發展有什么作用?教材回歸3: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發展和完善個性的重要資源。包容他人的不同,學習他人的優點,有助于完善個性。了解自己的個性,能幫助自己在班級找到恰當的位置。學生活動5、尋找班級之最入校以來,學校或班級為學生的發展搭建了哪些平臺?在這些平臺上展現了哪些校園之最OR班級之最呢?最具有表演天賦的、運動最棒的、書畫最好的、最樂于助人的、學習最認真的教材回歸4:集體生活為我們搭建平臺。展示和發展個性,認識和完善自己。學生活動6、入情入境,分享交流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學校決定排練兩個歷史劇《十送紅軍》和《一二九運動》,老師找到某些同學的時候,他們不想參加,解釋道:“浪費這么多時間還不一定能拿到名次,還不如多花點時間看書,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活動有人參加就行了。”探究1:你怎么評價這種觀點?請說明理由探究2:你是如何對待學校舉行的各項活動的?這些活動對個人會產生什么積極影響?探究3:在集體搭建的平臺上,在實現集體目標的過程中,你打算怎樣豐富自己的個性?教材回歸5.實現集體共同目標的過程,為個人發展提供了條件和可能。我們要積極參與共同活動,把握機遇,自主發展,豐富個性。環節三、【拓展空間 豐富內涵】有人說:“每個人都是他自己個性的工程師。”也有人說:“只有在集體中,個性才能得到高度的覺醒和完善。” 對于以上觀點,你持什么態度?說說你的理由。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集體的發展需要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環節四、【教師寄語 升華主題】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如果說班級、學校是個小集體,那么中國則是大集體。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們的中國,你怎樣中國便怎樣,希望同學們能在承擔集體責任的同時,勇擔社會責任,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用自己的星星之火照亮中國,溫暖中國。拓展訓練、提升能力環節五、【小試牛刀、鞏固提升】(習題略)七、板書設計本課的板書設計切合課題名稱及課程內容,以“守護成長”為主題,形式新穎,寓意豐富,提綱挈領的展示課程結構。八、教學評價與反思本課以“四初訪談”的形式展開,教師化身主持人,將問題拋給學生,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素材選擇上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注重學生的情緒情感體驗;板書設計以“守護成長”為主題,形式新穎,寓意豐富;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悟、思考、分享、體驗與實踐中促進正確價值觀念和良好品質的形成。不足之處是開始上課時學生面對鏡頭比較拘謹,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進入狀態;教師對錄課媒體的操作不熟練,出現側對或者背對攝像頭等情況。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經常進行微格教學,發現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即使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