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城東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每小題2分,共60分)1.(2024七上·斗門期中)中國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首次登陸月球。人類探索月球方式的先后順序是( ?。?br/>①衛星降落月球 ②衛星繞月觀測 ③人類登月 ④衛星從月面攜帶月球物質返回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2.(2024七上·斗門期中)小行星帶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下表示意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到太陽的距離,據此推測小行星帶到太陽的距離可能是( )行星名稱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距離/天文單位 0.39 0.72 1.00 1.52 5.21 9.58 19.18 30.13A.0.80天文單位 B.1.20天文單位C.2.80天文單位 D.7.20天文單位3.(2024七上·斗門期中)沃爾沃環球帆船賽于2017年10月在西班牙阿利坎特港起航,并將于2018年6月在荷蘭海牙收官,船隊將沿途??块_普敦、墨爾本、廣州、奧克蘭、伊塔加、紐波特等城市。讀“環球帆船賽路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四個城市的經緯度位置相對正確的是( )A.開普敦(34°N,18°E) B.廣州(23°N,113°E)C.墨爾本(38°S,145°W) D.海牙(52°N,4°W)(2)本次環球帆船賽依次途經的大洋是( ?。?br/>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B.太平洋一印度洋→大西洋一太平洋C.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D.大西洋→北冰洋一太平洋→印度洋(3)關于環球帆船賽全程路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在低緯度地區???次 B.途經熱帶地區3次C.跨越北回歸線2次 D.跨越南極圈1次(2024七上·斗門期中)下面是經緯網示意圖。據圖完成下面小題。4.對圖中四地位置敘述正確的是( ?。?br/>A.①地位于低緯度地區 B.②地位于西半球C.③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D.④地經度為20°E5.7—8月份,日出時間越來越早的是( ?。?br/>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6.屬于①地地理現象的是( )A.一年中太陽直射兩次 B.終年炎熱C.正午時刻樹影朝南 D.一天中,比②地先看到日出(2024七上·斗門期中)濟南某學校地理社團校園勞動札記:冬小麥在秋分之后就播種了。不久之后,綠油油的麥苗鋪滿了麥田,冬天的幾場大雪,深深地滋潤著小麥,第二年春分之前,隨著氣溫回升,小麥開始返青。在老師的指導下,經過幾次澆水,小麥長勢喜人。五一前后,小麥開始抽穗。六月初,我們收獲了沉甸甸的麥穗。圖是該社團同學在地球公轉示意圖中做的小麥生長階段與相應位置的標注。完成下面小題。7.圖中標注位置明顯有誤需要修改的是( ?。?br/>A.小麥返青 B.小麥抽穗 C.小麥收獲 D.小麥播種8.小麥播種、返青、抽穗、收獲具有季節性特點。季節的變化反映了( ?。?br/>A.地球的自轉 B.地球的公轉 C.地球的大小 D.地球的形狀(2024七上·斗門期中)左圖為某校園局部平面示意圖,右圖為周老師在校園中拍攝的“太陽灌進籃筐”創意照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左圖的校園中( ?。?br/>A.田徑場在科創園正北B.圖中一塊籃球場的實際面積約400平方米C.圖書館緊鄰春申院D.從藝體館到醫務室的最近路線經過長州院10.照片拍攝的是( ?。?br/>A.旭日東升 B.正午烈日 C.黃昏夕陽 D.午夜太陽(2024七上·斗門期中)讀下面四幅圖幅相等的地圖,完成下面小題。11.甲、乙、丙、丁四幅圖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是( ?。?br/>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C.?。颈炯祝疽?D.丙>?。疽遥炯?br/>12.甲、乙、丙、丁四幅圖中,表示地理事物最詳細的是( ?。?br/>A.甲 B.乙 C.丙 D.丁13.圖乙中確定方向適宜采用的方法是( ?。?br/>A.“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B.指向標定位C.經緯網定位 D.太陽光照定位(2024七上·斗門期中)7月初,老師帶領地理研學小組到華北某山區研學考察,下面為該山區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4.研學小組選擇甲處作為宿營地的原因有( ?。?br/>①地勢平坦開闊,適合宿營 ②與河流距離適中,取水方便 ③與河流距離適中,可以避開因突降暴雨而引發的洪水 ④位于山脊處,地勢高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5.為解決圖中村落用水問題,當地計劃修建一條飲水渠道,在①②兩條飲水渠道中,你認為最適宜的線路和理由分別是( ?。?br/>A.①線路;水質好,且水能自流B.①線路;水量小,距離長,建設成本高C.②線路;水質好,且水能自流D.②線路;水質好,距離短,建設成本低(2024七上·斗門期中)北極燕鷗是一種海鳥,當北半球夏季時,在北極圈附近繁殖后代,隨著氣溫降低,它們開始長途遷徙到南極越冬,每年在兩極之間往返一次,行程數萬千米,被稱為動物界的“遷徙之王”。下圖中左圖為北極燕鷗遷徙路線圖,右圖為北極燕鷗。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6.北極燕鷗( ?。?br/>①喜歡幽靜,選擇人跡罕至的地區 ②適合低溫環境,選擇高緯度地區③喜歡黑夜,生活在極夜地區 ④以草為食,生活在水草豐茂地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北極燕鷗繁殖地和越冬地分別位于( ?。?br/>A.北冰洋附近、南極洲附近 B.北極點、南極點C.北美洲南部、南美洲北部 D.均位于大陸東岸18.下列現象在北極燕鷗繁殖地會出現的是( )A.無極晝極夜現象 B.有陽光直射現象C.可能看到極光 D.有明顯的四季變化19.下列關于北極燕鷗遷徙路線說法正確的是( ?。?br/>A.北遷時沿美洲大陸西岸飛行 B.南遷時穿越亞洲C.主要往返與大西洋上空 D.繞赤道飛行一周(2024七上·斗門期中)下面為我國某研學基地的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在此了解到一年內甲村日出方位大致在A、B兩山峰之間來回變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0.下列有關研學小組記錄的內容,可信的是( )A.勞動節該地晝長比北京(40°N)附近長B.該地河流干流的流向為自西南向東北C.元旦節甲村村民可以看到太陽從B山峰附近升起D.兒童節甲村正午時文化廣場旗桿的影子接近一年中最長21.下列研學結論,正確的是( ?。?br/>A.陡崖頂部與底部高差為73米B.村道彎曲主要受地形因素影響C.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地勢東北高西南低D.在乙村可看見有“驢友”在陡崖處攀巖(2024七上·斗門期中)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成就,下圖是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場位置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2.據圖判斷,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場經緯度位置大致正確的是( ?。?br/>A.酒泉(40°N,110°E) B.太原(39°S,100°E)C.西昌(28°N,102°W) D.文昌(19°N,111°E)23.關于四大航天發射場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酒泉位于太原的西北方向 B.文昌位于西昌的東北方向C.太原與文昌的距離最遠 D.四個發射場都位于中緯度地區24.緯度是影響航天發射場選址的重要因素,緯度越低,發射火箭獲得的初速度越大,越節省燃料。結合圖,從節省燃料的角度考慮,火箭發射的地點應選擇在(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文昌(2024七上·斗門期中)2020年12月8日,中國與尼泊爾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新高程8848.86米,圖為某地理興趣小組繪制的“珠峰的前世今生”漫畫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5.漫畫中,“關系不和”的兩個板塊分別是( ?。?br/>A.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B.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C.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D.美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26.漫畫中,因兩個板塊的碰撞擠壓,被傷及的“無辜”是指( ?。?br/>A.阿拉伯海擴大 B.古地中海消失C.紅海出現 D.阿爾卑斯山脈隆起27.有人認為此漫畫符合“大陸漂移學說”。下列能夠作為“大陸漂移學說”的證據的是( )①大陸發現古海洋生物的化石 ②相鄰的大陸輪廓形狀基本吻合③兩塊大陸發現相似動、植物化石 ④兩塊大陸古老地層順序大致相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8.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的原因是( ?。?br/>A.陸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 B.巖石圈板塊的運動C.火山和地震 D.全球氣候的變化二、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40分)29.(2024七上·斗門期中)讀經緯網圖和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AB兩地中,一年內太陽直射兩次的是 。(2)A地的經緯度是 ,B地位于東西半球中的 半球,B地位于五帶中的 帶。(3)當太陽直射A地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 處,此時我國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地球由公轉軌道的丙處向丁處運行過程中,珠海市的白晝將會變 ?。ㄩL或短)。(4)A在B的 方向,一天中,AB兩地先看到日出的是 。(5)AB所在的緯線較長的是 。30.(2024七上·斗門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自200多年前第一張等高線地形圖誕生起,等高線地形圖就以強大的生命力在軍事、交通、日常生活等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材料二 圖一為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圖二為交通工程措施圖。(1)圖中①②兩處可能發育河流的是 處,河流流向大致為 。(2)甲、乙兩地相比,坡度較陡的是 地,簡要分析原因: 。(3)請用線段式比例尺表示該圖比例尺 。(4)如果檢測得LN段的圖上距離為2.7厘米,那么根據比例尺計算LN段實地距離為 千米。(5)在該區域修建一條鐵路(圖中粗虛線所示),ML、LN段分別采用的工程措施是 、 。請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太空探索的進展【解析】【分析】人類探索月球方式的一般順序是衛星繞月觀測,衛星降落月球,衛星從月面攜帶月球物質返回,最后人類登月,因此人類探索月球方式的先后順序是②①④③。故答案為:A。【點評】“繞落回” 是中國月球探測工程規劃的三個階段,體現了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循序漸進的科學思路。2.【答案】C【知識點】天體和天體系統【解析】【分析】小行星帶位于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火星到太陽的距離是1.52天文單位,木星到太陽的距離是5.21天文單位。所以小行星帶到太陽的距離應該介于火星與木星到太陽的距離之間,選項中在此范圍的是2.80天文單位。故答案為:C。【點評】八大行星按距日遠近關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帶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3.【答案】(1)B(2)A(3)C【知識點】重要經緯線;經緯網判斷方向、定位;四大洋【解析】【分析】(1)讀圖,根據經緯度變化的規律判斷,四個城市的位置是:開普敦(34°S,18°E)、廣州(23°N,113°E)、 墨爾本(38°S,145°E)、海牙(52°N,4°E),故答案為:B。(2)讀圖,根據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可知,本次環球帆船賽依次途經的大洋按順序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故正確的是A。(3)讀圖觀察可知,南北緯30°之間是低緯度,所以在低緯度??康拇螖凳?次,途經熱帶地區4次,跨越北回歸線2次,沒有跨越南極圈。所以正確的是C。【點評】在經緯網上,經度數向東增加是東經,向西增加的是西經,緯度數向北增加是北緯,向南增加是南緯。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點的位置。【答案】4.B5.D6.D【知識點】東西半球的劃分;利用經緯網定位;利用經緯網定向【解析】【點評】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 E 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 W 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 N 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 S 表示。4.A、低緯度地區是指緯度在0°至30°之間的區域,①地緯度為40°N,位于中緯度地區,A錯誤。B、西半球的范圍是20°W向西至160°E,②地經度為40°W,位于西半球,B正確。C、根據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③地位于②地的東南方向,C錯誤。D、④地經度為20°W,D錯誤。故答案為:B。5.結合所學知識可知,7—8月份,太陽直射點由北回歸線向赤道附近移動,北半球晝長夜短,晝越來越短,日出時間越來越晚;南半球晝短夜長,晝越來越長,日出時間越來越早??膳凶x位于南半球的④地日出時間越來越早。故答案為:D。6.A、讀圖可知,①地位于40°N,沒有太陽直射現象,A錯誤;B、①地位于溫帶,四季分明,并非終年炎熱,B錯誤;C、①地位于北回歸線以北,正午時刻樹影終年朝北,C錯誤;D、①地位于40°N,0°附近,②地位于40°N,40°W附近,東邊的地點比西邊的地點先看到舊出,所以一天中,①地比②地先看到日出,D正確。故答案為:D。【答案】7.C8.B【知識點】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解析】【點評】地球的公轉產生晝夜長短的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和五帶等地理現象;地球的自轉產生晝夜交替、時間差異和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7.根據材料可知,冬小麥在秋分之后播種,春分之前小麥返青,五一前后抽穗,六月初收獲。讀圖可知,圖中的小麥收獲已經接近秋分,與實際的收獲時間不符,明顯有誤,需要修改。故答案為:C。8.小麥播種、返青、抽穗、收獲具有季節性特點,正是由于地球公轉導致的季節變化引起的,B正確;季節變化跟地球的自轉、大小、形狀無關,ACD錯誤。故答案為:B。【答案】9.B10.A【知識點】比例尺;地圖的基本要素;地圖上的方向判讀【解析】【點評】地圖上表示方向的三種方法:指向標;經緯網;“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定方向,要根據指向標的方法確定;在經緯網地圖上,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沒有指向標與經緯網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9.A、由圖中指向標可知,田徑場位于科創園的正南方,A錯誤;B、比例尺=圖上距離/ 實地距離,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圖中比例尺是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40米,通過計算,一塊籃球場的實際面積大約為400平方米,B正確;C、圖書館與春申院之間隔著鄉師院,C錯誤;D、從藝體館到醫務室的最近路線不經過長州院,D錯誤。故答案為:B。10.A、照片呈現出 “太陽灌進籃筐” 的效果,從畫面中太陽的位置和高度來看,太陽比較靠近地平線,處于剛剛升起的狀態,也就是旭日東升的景象,A正確;B、正午烈日和午夜太陽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B錯誤;C、黃昏夕陽位于西邊天空,均與拍攝方向不同,C錯誤;D、極晝又稱永晝或午夜太陽,是在地球的極圈范圍內,該地不處于極圈范圍內,所以沒有午夜太陽,D錯誤;故答案為:A。【答案】11.C12.D13.A【知識點】比例尺;地圖上的方向判讀【解析】【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11.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讀圖可知,四幅地圖的范圍由小到大依次是丁、丙、甲、乙,所以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颈炯祝疽?,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12.讀圖可知,丁圖表示的范圍最小,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詳細,AB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13.當地圖上沒有指向標和經緯網的時候,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定向方法來判斷方向。故答案為:A。【答案】14.A15.A【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中,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線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向數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線向數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線數值內大外小的是山頂;等高線數值內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線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14.甲處等高線稀疏,說明地形比較平坦開闊,這樣便于搭建帳篷等宿營設施,能夠為研學小組提供合適的宿營空間,①正確;靠近河流可以方便獲取生活用水,保障研學小組在考察期間的用水需求,而甲處與河流距離較為合適,既能滿足取水便利的條件,又避免了過于靠近河流可能帶來的一些不利因素,②正確;如果距離河流太近,一旦遇到暴雨天氣,河流可能迅速漲水引發洪水,威脅宿營地的安全。甲處與河流保持了適中的距離,當出現突降暴雨導致河水上漲的情況時,有一定的緩沖空間,能夠較好地避開洪水威脅,③正確;從等高線地形圖可以看出,甲處處于較為平緩的山谷附近的開闊地帶,④錯誤。故答案為:A。15.選擇①線路,位于河流上游,水質好,引水線路由高到低,水能實現自流,A正確,排除B、C;選擇②水量較大,引水距離短,工程建設投資少,但不能自流,排除D。故答案為:A。【答案】16.A17.A18.C19.C【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極地地區的位置、方向判斷【解析】【點評】大陸和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七個大洲。其中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陸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按面積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6.由材料可知,北極燕鷗在北極圈附近繁殖后代,說明適合低溫環境,選擇高緯度地區,說明生活地區人跡罕至,氣溫較低,植被較少,①②正確,④錯誤;北極燕鷗在北極圈附近繁殖時,北極地區正處于極晝時期,并非極夜,它們需要利用極晝期間充足的光照和食物資源來養育幼鳥,③錯誤。故答案為:A。17.從北極燕鷗的遷徙路線圖可以清晰地看出,其繁殖地在北極圈附近的北冰洋附近,越冬地則在南極圈附近的南極洲附近。北極圈和南極圈分別是北半球和南半球高緯度寒冷地區,適合北極燕鷗根據季節變化往返棲息和覓食。故答案為:A。18.A、北極燕鷗的繁殖地在北極圈附近,北極圈會出現極晝極夜現象,A錯誤;B、北極圈以北地區位于北寒帶,無陽光直射現象,B錯誤;C、北極地區的高緯度磁場環境等條件使得這里容易出現極光現象,北極燕鷗的繁殖地在北極圈附近,所以在繁殖地有可能看到極光,C正確;D、北極燕鷗繁殖地位于北極圈附近,氣候寒冷,終年寒冷,季節變化不明顯,D錯誤;故答案為:C。19.A、從遷徙路線圖可知,北極燕鷗北遷時主要是沿大西洋上空飛行,沿著美洲大陸東岸飛行,A錯誤;B、南遷時北極燕鷗主要是穿越大西洋,而不是穿越亞洲,B錯誤;C、通過觀察遷徙路線圖可以發現,北極燕鷗的遷徙路線主要是在大西洋上空往返,C正確;D、北極燕鷗的遷徙路線是在北極圈和南極圈之間往返,并未繞赤道飛行一周,D錯誤。故答案為:C。【答案】20.C21.A【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海拔和相對高度【解析】【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中,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線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向數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線向數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線數值內大外小的是山頂;等高線數值內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線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根據指向標可以確定相對位置。根據等高距和等高線數值的遞變規律可以確定兩地的海拔高度范圍,采取交叉相減的方法計算相對高度。20.A、由圖可知,該地位于29°N附近,北京位于40°N附近,勞動節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故該地晝長比北京短,A錯誤;B、該地河流干流大致自東北流向西南,B錯誤;C、元旦節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日出東南,結合甲村與 B 山峰的相對位置關系,甲村村民可以看到太陽從 B 山峰附近升起,C正確;D、兒童節時太陽直射點接近北回歸線,該地正午太陽高度較大,旗桿影子應接近一年中最短,D錯誤。故答案為:C。21.A、圖中等高距為 20 米,陡崖處重合的等高線有 3 條,根據陡崖高差計算公式:(n - 1)d ≤ ΔH <(n + 1)d(其中 n 為重合等高線條數,d 為等高距),可得陡崖頂部與底部高差范圍是 40 米≤ ΔH <80 米,73 米在此范圍內,A正確;B、村道彎曲主要受居民點分布的影響,B錯誤;C、該地地形以丘陵為主,地勢東北、西北、東南三面高,西南低,C錯誤;D、根據等高線的彎曲及地形阻擋情況,乙村與陡崖之間有山脊阻擋視線,所以在乙村看不到陡崖處的 “驢友” 攀巖,D錯誤。故答案為:A。【答案】22.D23.A24.D【知識點】利用經緯網定位;利用經緯網定向【解析】【點評】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22.緯度向北增大則為北緯,用N表示;度數向南增大則為南緯,用S表示;度數向東增大則為東經度,用E表示;度數向西增大則為西經度,用W表示。據圖中經緯度的變化規律可得,酒泉的經緯度大約是40°N,100°E ,太原的經緯度大約是39°N,113°E ,西昌的經緯度大約是28°N,102°E ,文昌的經緯度大約是19°N ,111°E。故答案為:D。23.A、根據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酒泉的緯度比太原略高,且位于太原的西方,所以酒泉位于太原的西北方向,A正確;B、文昌位于西昌的東南方向,B錯誤;C、酒泉與文昌跨緯度廣,距離最遠,C錯誤;D、0°-30° 為低緯度地區,30°-60° 為中緯度地區,60°-90° 為高緯度地區。酒泉、太原屬于中緯度;而文昌和西昌低緯度,D錯誤。故答案為:A。24.從節省燃料的角度考慮,火箭發射地點應選擇在緯度越低的地方越好,因為緯度越低,地球自轉線速度越大,發射火箭獲得的初速度就越大,越能節省燃料。在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場中,文昌的緯度最低,為 19°N,所以應選擇文昌作為火箭發射地點。故答案為:D。【答案】25.C26.B27.D28.B【知識點】海陸變遷的原因和例證;板塊構造學說;大陸漂移假說【解析】【點評】大陸漂移假說是20世紀初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假說認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塊叫“泛大陸”的龐大陸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廣袤海洋所包圍。大約兩億年前,泛大陸開始破裂,碎塊像浮在水上的冰塊一樣向外越漂越遠。距今大約兩三百萬年前,形成現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25.珠穆朗瑪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是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的。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不斷擠壓亞歐板塊,使得地殼抬升,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形成了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以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所以 “關系不和” 的兩個板塊是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故答案為:C。26.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持續碰撞擠壓,不僅造就了喜馬拉雅山脈等高大山脈,還對周邊的地質地貌產生了重大影響。在這一過程中,古地中海受到板塊擠壓,面積不斷縮小,最終消失了,所以這里被傷及的 “無辜” 指的是古地中海消失,B正確;由于板塊的碰撞擠壓會導致阿拉伯??s小,A錯誤;紅海位于板塊張裂處,C錯誤;阿爾卑斯山脈隆起是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相互碰撞擠壓而形成的,D錯誤。故答案為:B。27.南美洲大陸東岸和非洲大陸西岸的輪廓可以很好地拼接在一起,就好像原本是一塊完整的大陸后來被分開了一樣,這為大陸漂移學說提供了直觀的外形證據,①正確;在相隔較遠的兩塊大陸上發現相似的動植物化石,說明在遠古時期這些大陸可能是連在一起的,后來才逐漸漂移分開,使得原本生活在同一地區的動植物化石分布在了不同大陸上,有力地支持了大陸漂移學說,②正確;不同大陸上古老地層順序相似,意味著它們有著共同的地質歷史,很可能曾經是一個整體,后來經過漂移形成了現在彼此分離的狀態,也是大陸漂移學說的重要證據,③正確;大陸發現古海洋生物的化石只能說明這塊大陸曾經可能是海洋環境,不能直接證明大陸之間曾經是相連且發生過漂移的情況,不符合作為大陸漂移學說證據的要求,①錯誤。故答案為:D。28.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地球的巖石圈是由板塊構成的,這些板塊在軟流層之上不斷地進行相對運動,有的板塊相互碰撞擠壓,有的板塊相互張裂分離,大陸就位于這些板塊之上,隨著板塊的運動而發生漂移,這就是大陸漂移的根本原因,B正確;陸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火山和地震、全球氣候的變化與大陸漂移無關,排除ACD。故答案為:B。29.【答案】(1)B(2)(90°E,23.5°N);東;熱(3)甲;晝長夜短;長(4)西北;B(5)B【知識點】東西半球的劃分;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晝夜長短的變化【解析】【分析】(1)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即 23.5°N - 23.5°S 之間,B 地位于赤道上,赤道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現象,而 A 地位于北回歸線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陽直射,所以一年內太陽直射兩次的是 B。(2)根據經緯網的判讀方法,A 地的經緯度是(90°E,23.5°N)。B 地的經度是 30°E,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20°W 和 160°E 組成的經線圈,20°W 以東、160°E 以西為東半球,所以 B 地位于東半球。B 地位于赤道上,赤道是熱帶的范圍,所以 B 地位于五帶中的熱帶。(3)當太陽直射 A 地(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甲處。此時我國處于夏季,晝夜長短情況是晝長夜短。地球由公轉軌道的丙處(冬至日)向丁處(春分日)運行過程中,太陽直射點由南回歸線向赤道移動,北半球的白晝將會變長,珠海市位于北半球,所以其白晝將會變長。(4)根據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A 地位于 B 地的西北方向。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東邊的地點比西邊的地點先看到日出,B 地位于東邊,所以一天中,AB 兩地先看到日出的是 B。(5)緯線長度從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B 地位于赤道上,赤道是最長的緯線,A 地位于北回歸線上,所以 AB 所在的緯線較長的是 B。【點評】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的,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全球晝夜平分。(1)由圖可知,B點位于赤道上,每年的春分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B點一年得到兩次太陽直射;A點位于北回歸線上,每年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A點一年得到一次陽光直射,故A、B兩地中,一年內太陽直射兩次的是B。(2)由圖可知,A地位于北回歸線上,緯度為23.5°N,經度度數往東增加為東經,用E表示,A點位于90°E,經緯度是(23.5°N,90°E);20°W往東到160°E為東半球,B點的經度為110°E,位于東西半球中的東半球;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B地位于赤道,位于五帶中的熱帶。(3)由圖可知,當太陽直射A地北回歸線上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甲夏至日,此時我國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長夜短,也是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的一天;地球由公轉軌道的丙處向丁處運行過程中,太陽直射點北移,珠海市的白晝將會變長。(4)在經緯網圖中,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由圖可知,A在B的西北方向;地球自西向東自轉造成了晝夜更替和時間差異,一天中,總是東方先看到日出,A、B兩地先看到日出的是靠東的B。(5)緯線的長度變化是從赤道向兩極越來越短,由圖可知,A、B所在的緯線較長的是B赤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30.【答案】(1)①;自北向南(2)乙;乙地等高線比甲地密集,坡度更陡(3)(4)5.4(5)架設橋梁;開鑿隧道;ML段穿越山谷,山谷處易發育河流,需要架設橋梁;LN段穿過山脊,需要開鑿隧道。【知識點】比例尺;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地圖上的方向判讀【解析】【分析】(1)河流一般發育在山谷中,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①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所以①處可能發育河流;而②處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不易發育河流。根據圖中的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可判斷河流流向大致為自北向南。(2)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乙地等高線比甲地密集,所以乙地坡度較陡。(3)該圖比例尺為 1:200000,即圖上 1 厘米代表實地距離 2 千米。線段式比例尺表示為: 。(4)已知比例尺為 1:200000,圖上距離為 2.7 厘米,根據實地距離 = 圖上距離 ÷ 比例尺,可得實地距離 = 2.7×200000 = 540000 厘米 = 5.4 千米。(5)ML 段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山谷處易發育河流,修建鐵路時需要架設橋梁跨越河流;LN 段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修建鐵路時需要開鑿隧道穿過山脊。【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中,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線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向數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線向數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線數值內大外小的是山頂;等高線數值內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線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根據指向標可以確定相對位置。根據等高距和等高線數值的遞變規律可以確定兩地的海拔高度范圍,采取交叉相減的方法計算相對高度。(1)讀圖可知,①處等高線由低往高凸,為山谷,容易發育河流;②處等高線由高往低凸,為山脊;根據圖中指向標指示,①處河流大致平行指向標,從高往低流,流向為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東南流。(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緩。讀圖可知,甲地等高線稀疏,乙地等高線密集,因此乙地坡度較陡。(3)讀圖可知,圖中比例尺為1:200000,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千米,轉化為線段式比例尺為。(4)讀圖可知,圖中比例尺為1:200000,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千米,如果檢測得LN段的圖上距離為2.7厘米,那么根據比例尺計算LN段實地距離為2.7×2=5.4千米。(5)讀圖可知,ML段穿過的地形部位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山谷處易發育河流,需要架設橋梁;LN段穿過的地形部位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需要開鑿隧道。1 / 1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城東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每小題2分,共60分)1.(2024七上·斗門期中)中國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首次登陸月球。人類探索月球方式的先后順序是( ?。?br/>①衛星降落月球 ②衛星繞月觀測 ③人類登月 ④衛星從月面攜帶月球物質返回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答案】A【知識點】太空探索的進展【解析】【分析】人類探索月球方式的一般順序是衛星繞月觀測,衛星降落月球,衛星從月面攜帶月球物質返回,最后人類登月,因此人類探索月球方式的先后順序是②①④③。故答案為:A。【點評】“繞落回” 是中國月球探測工程規劃的三個階段,體現了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循序漸進的科學思路。2.(2024七上·斗門期中)小行星帶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下表示意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到太陽的距離,據此推測小行星帶到太陽的距離可能是( ?。?br/>行星名稱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距離/天文單位 0.39 0.72 1.00 1.52 5.21 9.58 19.18 30.13A.0.80天文單位 B.1.20天文單位C.2.80天文單位 D.7.20天文單位【答案】C【知識點】天體和天體系統【解析】【分析】小行星帶位于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火星到太陽的距離是1.52天文單位,木星到太陽的距離是5.21天文單位。所以小行星帶到太陽的距離應該介于火星與木星到太陽的距離之間,選項中在此范圍的是2.80天文單位。故答案為:C。【點評】八大行星按距日遠近關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帶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3.(2024七上·斗門期中)沃爾沃環球帆船賽于2017年10月在西班牙阿利坎特港起航,并將于2018年6月在荷蘭海牙收官,船隊將沿途??块_普敦、墨爾本、廣州、奧克蘭、伊塔加、紐波特等城市。讀“環球帆船賽路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四個城市的經緯度位置相對正確的是( ?。?br/>A.開普敦(34°N,18°E) B.廣州(23°N,113°E)C.墨爾本(38°S,145°W) D.海牙(52°N,4°W)(2)本次環球帆船賽依次途經的大洋是( ?。?br/>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B.太平洋一印度洋→大西洋一太平洋C.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D.大西洋→北冰洋一太平洋→印度洋(3)關于環球帆船賽全程路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低緯度地區停靠1次 B.途經熱帶地區3次C.跨越北回歸線2次 D.跨越南極圈1次【答案】(1)B(2)A(3)C【知識點】重要經緯線;經緯網判斷方向、定位;四大洋【解析】【分析】(1)讀圖,根據經緯度變化的規律判斷,四個城市的位置是:開普敦(34°S,18°E)、廣州(23°N,113°E)、 墨爾本(38°S,145°E)、海牙(52°N,4°E),故答案為:B。(2)讀圖,根據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可知,本次環球帆船賽依次途經的大洋按順序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故正確的是A。(3)讀圖觀察可知,南北緯30°之間是低緯度,所以在低緯度??康拇螖凳?次,途經熱帶地區4次,跨越北回歸線2次,沒有跨越南極圈。所以正確的是C。【點評】在經緯網上,經度數向東增加是東經,向西增加的是西經,緯度數向北增加是北緯,向南增加是南緯。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點的位置。(2024七上·斗門期中)下面是經緯網示意圖。據圖完成下面小題。4.對圖中四地位置敘述正確的是( ?。?br/>A.①地位于低緯度地區 B.②地位于西半球C.③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D.④地經度為20°E5.7—8月份,日出時間越來越早的是( ?。?br/>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6.屬于①地地理現象的是( ?。?br/>A.一年中太陽直射兩次 B.終年炎熱C.正午時刻樹影朝南 D.一天中,比②地先看到日出【答案】4.B5.D6.D【知識點】東西半球的劃分;利用經緯網定位;利用經緯網定向【解析】【點評】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 E 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 W 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 N 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 S 表示。4.A、低緯度地區是指緯度在0°至30°之間的區域,①地緯度為40°N,位于中緯度地區,A錯誤。B、西半球的范圍是20°W向西至160°E,②地經度為40°W,位于西半球,B正確。C、根據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③地位于②地的東南方向,C錯誤。D、④地經度為20°W,D錯誤。故答案為:B。5.結合所學知識可知,7—8月份,太陽直射點由北回歸線向赤道附近移動,北半球晝長夜短,晝越來越短,日出時間越來越晚;南半球晝短夜長,晝越來越長,日出時間越來越早??膳凶x位于南半球的④地日出時間越來越早。故答案為:D。6.A、讀圖可知,①地位于40°N,沒有太陽直射現象,A錯誤;B、①地位于溫帶,四季分明,并非終年炎熱,B錯誤;C、①地位于北回歸線以北,正午時刻樹影終年朝北,C錯誤;D、①地位于40°N,0°附近,②地位于40°N,40°W附近,東邊的地點比西邊的地點先看到舊出,所以一天中,①地比②地先看到日出,D正確。故答案為:D。(2024七上·斗門期中)濟南某學校地理社團校園勞動札記:冬小麥在秋分之后就播種了。不久之后,綠油油的麥苗鋪滿了麥田,冬天的幾場大雪,深深地滋潤著小麥,第二年春分之前,隨著氣溫回升,小麥開始返青。在老師的指導下,經過幾次澆水,小麥長勢喜人。五一前后,小麥開始抽穗。六月初,我們收獲了沉甸甸的麥穗。圖是該社團同學在地球公轉示意圖中做的小麥生長階段與相應位置的標注。完成下面小題。7.圖中標注位置明顯有誤需要修改的是( ?。?br/>A.小麥返青 B.小麥抽穗 C.小麥收獲 D.小麥播種8.小麥播種、返青、抽穗、收獲具有季節性特點。季節的變化反映了( )A.地球的自轉 B.地球的公轉 C.地球的大小 D.地球的形狀【答案】7.C8.B【知識點】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解析】【點評】地球的公轉產生晝夜長短的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和五帶等地理現象;地球的自轉產生晝夜交替、時間差異和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7.根據材料可知,冬小麥在秋分之后播種,春分之前小麥返青,五一前后抽穗,六月初收獲。讀圖可知,圖中的小麥收獲已經接近秋分,與實際的收獲時間不符,明顯有誤,需要修改。故答案為:C。8.小麥播種、返青、抽穗、收獲具有季節性特點,正是由于地球公轉導致的季節變化引起的,B正確;季節變化跟地球的自轉、大小、形狀無關,ACD錯誤。故答案為:B。(2024七上·斗門期中)左圖為某校園局部平面示意圖,右圖為周老師在校園中拍攝的“太陽灌進籃筐”創意照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左圖的校園中( )A.田徑場在科創園正北B.圖中一塊籃球場的實際面積約400平方米C.圖書館緊鄰春申院D.從藝體館到醫務室的最近路線經過長州院10.照片拍攝的是( ?。?br/>A.旭日東升 B.正午烈日 C.黃昏夕陽 D.午夜太陽【答案】9.B10.A【知識點】比例尺;地圖的基本要素;地圖上的方向判讀【解析】【點評】地圖上表示方向的三種方法:指向標;經緯網;“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定方向,要根據指向標的方法確定;在經緯網地圖上,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沒有指向標與經緯網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9.A、由圖中指向標可知,田徑場位于科創園的正南方,A錯誤;B、比例尺=圖上距離/ 實地距離,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圖中比例尺是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40米,通過計算,一塊籃球場的實際面積大約為400平方米,B正確;C、圖書館與春申院之間隔著鄉師院,C錯誤;D、從藝體館到醫務室的最近路線不經過長州院,D錯誤。故答案為:B。10.A、照片呈現出 “太陽灌進籃筐” 的效果,從畫面中太陽的位置和高度來看,太陽比較靠近地平線,處于剛剛升起的狀態,也就是旭日東升的景象,A正確;B、正午烈日和午夜太陽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B錯誤;C、黃昏夕陽位于西邊天空,均與拍攝方向不同,C錯誤;D、極晝又稱永晝或午夜太陽,是在地球的極圈范圍內,該地不處于極圈范圍內,所以沒有午夜太陽,D錯誤;故答案為:A。(2024七上·斗門期中)讀下面四幅圖幅相等的地圖,完成下面小題。11.甲、乙、丙、丁四幅圖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是( ?。?br/>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C.丁>丙>甲>乙 D.丙>丁>乙>甲12.甲、乙、丙、丁四幅圖中,表示地理事物最詳細的是( ?。?br/>A.甲 B.乙 C.丙 D.丁13.圖乙中確定方向適宜采用的方法是( )A.“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B.指向標定位C.經緯網定位 D.太陽光照定位【答案】11.C12.D13.A【知識點】比例尺;地圖上的方向判讀【解析】【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11.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讀圖可知,四幅地圖的范圍由小到大依次是丁、丙、甲、乙,所以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丁>丙>甲>乙,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12.讀圖可知,丁圖表示的范圍最小,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詳細,AB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13.當地圖上沒有指向標和經緯網的時候,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定向方法來判斷方向。故答案為:A。(2024七上·斗門期中)7月初,老師帶領地理研學小組到華北某山區研學考察,下面為該山區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4.研學小組選擇甲處作為宿營地的原因有( ?。?br/>①地勢平坦開闊,適合宿營 ②與河流距離適中,取水方便 ③與河流距離適中,可以避開因突降暴雨而引發的洪水 ④位于山脊處,地勢高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5.為解決圖中村落用水問題,當地計劃修建一條飲水渠道,在①②兩條飲水渠道中,你認為最適宜的線路和理由分別是( ?。?br/>A.①線路;水質好,且水能自流B.①線路;水量小,距離長,建設成本高C.②線路;水質好,且水能自流D.②線路;水質好,距離短,建設成本低【答案】14.A15.A【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中,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線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向數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線向數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線數值內大外小的是山頂;等高線數值內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線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14.甲處等高線稀疏,說明地形比較平坦開闊,這樣便于搭建帳篷等宿營設施,能夠為研學小組提供合適的宿營空間,①正確;靠近河流可以方便獲取生活用水,保障研學小組在考察期間的用水需求,而甲處與河流距離較為合適,既能滿足取水便利的條件,又避免了過于靠近河流可能帶來的一些不利因素,②正確;如果距離河流太近,一旦遇到暴雨天氣,河流可能迅速漲水引發洪水,威脅宿營地的安全。甲處與河流保持了適中的距離,當出現突降暴雨導致河水上漲的情況時,有一定的緩沖空間,能夠較好地避開洪水威脅,③正確;從等高線地形圖可以看出,甲處處于較為平緩的山谷附近的開闊地帶,④錯誤。故答案為:A。15.選擇①線路,位于河流上游,水質好,引水線路由高到低,水能實現自流,A正確,排除B、C;選擇②水量較大,引水距離短,工程建設投資少,但不能自流,排除D。故答案為:A。(2024七上·斗門期中)北極燕鷗是一種海鳥,當北半球夏季時,在北極圈附近繁殖后代,隨著氣溫降低,它們開始長途遷徙到南極越冬,每年在兩極之間往返一次,行程數萬千米,被稱為動物界的“遷徙之王”。下圖中左圖為北極燕鷗遷徙路線圖,右圖為北極燕鷗。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6.北極燕鷗( ?。?br/>①喜歡幽靜,選擇人跡罕至的地區 ②適合低溫環境,選擇高緯度地區③喜歡黑夜,生活在極夜地區 ④以草為食,生活在水草豐茂地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北極燕鷗繁殖地和越冬地分別位于( ?。?br/>A.北冰洋附近、南極洲附近 B.北極點、南極點C.北美洲南部、南美洲北部 D.均位于大陸東岸18.下列現象在北極燕鷗繁殖地會出現的是( )A.無極晝極夜現象 B.有陽光直射現象C.可能看到極光 D.有明顯的四季變化19.下列關于北極燕鷗遷徙路線說法正確的是( )A.北遷時沿美洲大陸西岸飛行 B.南遷時穿越亞洲C.主要往返與大西洋上空 D.繞赤道飛行一周【答案】16.A17.A18.C19.C【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極地地區的位置、方向判斷【解析】【點評】大陸和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七個大洲。其中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陸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按面積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6.由材料可知,北極燕鷗在北極圈附近繁殖后代,說明適合低溫環境,選擇高緯度地區,說明生活地區人跡罕至,氣溫較低,植被較少,①②正確,④錯誤;北極燕鷗在北極圈附近繁殖時,北極地區正處于極晝時期,并非極夜,它們需要利用極晝期間充足的光照和食物資源來養育幼鳥,③錯誤。故答案為:A。17.從北極燕鷗的遷徙路線圖可以清晰地看出,其繁殖地在北極圈附近的北冰洋附近,越冬地則在南極圈附近的南極洲附近。北極圈和南極圈分別是北半球和南半球高緯度寒冷地區,適合北極燕鷗根據季節變化往返棲息和覓食。故答案為:A。18.A、北極燕鷗的繁殖地在北極圈附近,北極圈會出現極晝極夜現象,A錯誤;B、北極圈以北地區位于北寒帶,無陽光直射現象,B錯誤;C、北極地區的高緯度磁場環境等條件使得這里容易出現極光現象,北極燕鷗的繁殖地在北極圈附近,所以在繁殖地有可能看到極光,C正確;D、北極燕鷗繁殖地位于北極圈附近,氣候寒冷,終年寒冷,季節變化不明顯,D錯誤;故答案為:C。19.A、從遷徙路線圖可知,北極燕鷗北遷時主要是沿大西洋上空飛行,沿著美洲大陸東岸飛行,A錯誤;B、南遷時北極燕鷗主要是穿越大西洋,而不是穿越亞洲,B錯誤;C、通過觀察遷徙路線圖可以發現,北極燕鷗的遷徙路線主要是在大西洋上空往返,C正確;D、北極燕鷗的遷徙路線是在北極圈和南極圈之間往返,并未繞赤道飛行一周,D錯誤。故答案為:C。(2024七上·斗門期中)下面為我國某研學基地的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在此了解到一年內甲村日出方位大致在A、B兩山峰之間來回變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0.下列有關研學小組記錄的內容,可信的是( ?。?br/>A.勞動節該地晝長比北京(40°N)附近長B.該地河流干流的流向為自西南向東北C.元旦節甲村村民可以看到太陽從B山峰附近升起D.兒童節甲村正午時文化廣場旗桿的影子接近一年中最長21.下列研學結論,正確的是( )A.陡崖頂部與底部高差為73米B.村道彎曲主要受地形因素影響C.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地勢東北高西南低D.在乙村可看見有“驢友”在陡崖處攀巖【答案】20.C21.A【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海拔和相對高度【解析】【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中,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線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向數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線向數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線數值內大外小的是山頂;等高線數值內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線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根據指向標可以確定相對位置。根據等高距和等高線數值的遞變規律可以確定兩地的海拔高度范圍,采取交叉相減的方法計算相對高度。20.A、由圖可知,該地位于29°N附近,北京位于40°N附近,勞動節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故該地晝長比北京短,A錯誤;B、該地河流干流大致自東北流向西南,B錯誤;C、元旦節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日出東南,結合甲村與 B 山峰的相對位置關系,甲村村民可以看到太陽從 B 山峰附近升起,C正確;D、兒童節時太陽直射點接近北回歸線,該地正午太陽高度較大,旗桿影子應接近一年中最短,D錯誤。故答案為:C。21.A、圖中等高距為 20 米,陡崖處重合的等高線有 3 條,根據陡崖高差計算公式:(n - 1)d ≤ ΔH <(n + 1)d(其中 n 為重合等高線條數,d 為等高距),可得陡崖頂部與底部高差范圍是 40 米≤ ΔH <80 米,73 米在此范圍內,A正確;B、村道彎曲主要受居民點分布的影響,B錯誤;C、該地地形以丘陵為主,地勢東北、西北、東南三面高,西南低,C錯誤;D、根據等高線的彎曲及地形阻擋情況,乙村與陡崖之間有山脊阻擋視線,所以在乙村看不到陡崖處的 “驢友” 攀巖,D錯誤。故答案為:A。(2024七上·斗門期中)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成就,下圖是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場位置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2.據圖判斷,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場經緯度位置大致正確的是( ?。?br/>A.酒泉(40°N,110°E) B.太原(39°S,100°E)C.西昌(28°N,102°W) D.文昌(19°N,111°E)23.關于四大航天發射場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酒泉位于太原的西北方向 B.文昌位于西昌的東北方向C.太原與文昌的距離最遠 D.四個發射場都位于中緯度地區24.緯度是影響航天發射場選址的重要因素,緯度越低,發射火箭獲得的初速度越大,越節省燃料。結合圖,從節省燃料的角度考慮,火箭發射的地點應選擇在(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文昌【答案】22.D23.A24.D【知識點】利用經緯網定位;利用經緯網定向【解析】【點評】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22.緯度向北增大則為北緯,用N表示;度數向南增大則為南緯,用S表示;度數向東增大則為東經度,用E表示;度數向西增大則為西經度,用W表示。據圖中經緯度的變化規律可得,酒泉的經緯度大約是40°N,100°E ,太原的經緯度大約是39°N,113°E ,西昌的經緯度大約是28°N,102°E ,文昌的經緯度大約是19°N ,111°E。故答案為:D。23.A、根據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酒泉的緯度比太原略高,且位于太原的西方,所以酒泉位于太原的西北方向,A正確;B、文昌位于西昌的東南方向,B錯誤;C、酒泉與文昌跨緯度廣,距離最遠,C錯誤;D、0°-30° 為低緯度地區,30°-60° 為中緯度地區,60°-90° 為高緯度地區。酒泉、太原屬于中緯度;而文昌和西昌低緯度,D錯誤。故答案為:A。24.從節省燃料的角度考慮,火箭發射地點應選擇在緯度越低的地方越好,因為緯度越低,地球自轉線速度越大,發射火箭獲得的初速度就越大,越能節省燃料。在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場中,文昌的緯度最低,為 19°N,所以應選擇文昌作為火箭發射地點。故答案為:D。(2024七上·斗門期中)2020年12月8日,中國與尼泊爾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新高程8848.86米,圖為某地理興趣小組繪制的“珠峰的前世今生”漫畫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5.漫畫中,“關系不和”的兩個板塊分別是( )A.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B.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C.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D.美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26.漫畫中,因兩個板塊的碰撞擠壓,被傷及的“無辜”是指( ?。?br/>A.阿拉伯海擴大 B.古地中海消失C.紅海出現 D.阿爾卑斯山脈隆起27.有人認為此漫畫符合“大陸漂移學說”。下列能夠作為“大陸漂移學說”的證據的是( ?。?br/>①大陸發現古海洋生物的化石 ②相鄰的大陸輪廓形狀基本吻合③兩塊大陸發現相似動、植物化石 ④兩塊大陸古老地層順序大致相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8.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的原因是( ?。?br/>A.陸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 B.巖石圈板塊的運動C.火山和地震 D.全球氣候的變化【答案】25.C26.B27.D28.B【知識點】海陸變遷的原因和例證;板塊構造學說;大陸漂移假說【解析】【點評】大陸漂移假說是20世紀初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假說認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塊叫“泛大陸”的龐大陸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廣袤海洋所包圍。大約兩億年前,泛大陸開始破裂,碎塊像浮在水上的冰塊一樣向外越漂越遠。距今大約兩三百萬年前,形成現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25.珠穆朗瑪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是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的。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不斷擠壓亞歐板塊,使得地殼抬升,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形成了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以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所以 “關系不和” 的兩個板塊是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故答案為:C。26.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持續碰撞擠壓,不僅造就了喜馬拉雅山脈等高大山脈,還對周邊的地質地貌產生了重大影響。在這一過程中,古地中海受到板塊擠壓,面積不斷縮小,最終消失了,所以這里被傷及的 “無辜” 指的是古地中海消失,B正確;由于板塊的碰撞擠壓會導致阿拉伯海縮小,A錯誤;紅海位于板塊張裂處,C錯誤;阿爾卑斯山脈隆起是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相互碰撞擠壓而形成的,D錯誤。故答案為:B。27.南美洲大陸東岸和非洲大陸西岸的輪廓可以很好地拼接在一起,就好像原本是一塊完整的大陸后來被分開了一樣,這為大陸漂移學說提供了直觀的外形證據,①正確;在相隔較遠的兩塊大陸上發現相似的動植物化石,說明在遠古時期這些大陸可能是連在一起的,后來才逐漸漂移分開,使得原本生活在同一地區的動植物化石分布在了不同大陸上,有力地支持了大陸漂移學說,②正確;不同大陸上古老地層順序相似,意味著它們有著共同的地質歷史,很可能曾經是一個整體,后來經過漂移形成了現在彼此分離的狀態,也是大陸漂移學說的重要證據,③正確;大陸發現古海洋生物的化石只能說明這塊大陸曾經可能是海洋環境,不能直接證明大陸之間曾經是相連且發生過漂移的情況,不符合作為大陸漂移學說證據的要求,①錯誤。故答案為:D。28.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地球的巖石圈是由板塊構成的,這些板塊在軟流層之上不斷地進行相對運動,有的板塊相互碰撞擠壓,有的板塊相互張裂分離,大陸就位于這些板塊之上,隨著板塊的運動而發生漂移,這就是大陸漂移的根本原因,B正確;陸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火山和地震、全球氣候的變化與大陸漂移無關,排除ACD。故答案為:B。二、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40分)29.(2024七上·斗門期中)讀經緯網圖和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AB兩地中,一年內太陽直射兩次的是 。(2)A地的經緯度是 ,B地位于東西半球中的 半球,B地位于五帶中的 帶。(3)當太陽直射A地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 處,此時我國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地球由公轉軌道的丙處向丁處運行過程中,珠海市的白晝將會變 ?。ㄩL或短)。(4)A在B的 方向,一天中,AB兩地先看到日出的是 。(5)AB所在的緯線較長的是 。【答案】(1)B(2)(90°E,23.5°N);東;熱(3)甲;晝長夜短;長(4)西北;B(5)B【知識點】東西半球的劃分;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晝夜長短的變化【解析】【分析】(1)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即 23.5°N - 23.5°S 之間,B 地位于赤道上,赤道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現象,而 A 地位于北回歸線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陽直射,所以一年內太陽直射兩次的是 B。(2)根據經緯網的判讀方法,A 地的經緯度是(90°E,23.5°N)。B 地的經度是 30°E,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20°W 和 160°E 組成的經線圈,20°W 以東、160°E 以西為東半球,所以 B 地位于東半球。B 地位于赤道上,赤道是熱帶的范圍,所以 B 地位于五帶中的熱帶。(3)當太陽直射 A 地(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甲處。此時我國處于夏季,晝夜長短情況是晝長夜短。地球由公轉軌道的丙處(冬至日)向丁處(春分日)運行過程中,太陽直射點由南回歸線向赤道移動,北半球的白晝將會變長,珠海市位于北半球,所以其白晝將會變長。(4)根據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A 地位于 B 地的西北方向。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東邊的地點比西邊的地點先看到日出,B 地位于東邊,所以一天中,AB 兩地先看到日出的是 B。(5)緯線長度從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B 地位于赤道上,赤道是最長的緯線,A 地位于北回歸線上,所以 AB 所在的緯線較長的是 B。【點評】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的,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全球晝夜平分。(1)由圖可知,B點位于赤道上,每年的春分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B點一年得到兩次太陽直射;A點位于北回歸線上,每年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A點一年得到一次陽光直射,故A、B兩地中,一年內太陽直射兩次的是B。(2)由圖可知,A地位于北回歸線上,緯度為23.5°N,經度度數往東增加為東經,用E表示,A點位于90°E,經緯度是(23.5°N,90°E);20°W往東到160°E為東半球,B點的經度為110°E,位于東西半球中的東半球;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B地位于赤道,位于五帶中的熱帶。(3)由圖可知,當太陽直射A地北回歸線上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甲夏至日,此時我國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長夜短,也是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的一天;地球由公轉軌道的丙處向丁處運行過程中,太陽直射點北移,珠海市的白晝將會變長。(4)在經緯網圖中,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由圖可知,A在B的西北方向;地球自西向東自轉造成了晝夜更替和時間差異,一天中,總是東方先看到日出,A、B兩地先看到日出的是靠東的B。(5)緯線的長度變化是從赤道向兩極越來越短,由圖可知,A、B所在的緯線較長的是B赤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30.(2024七上·斗門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自200多年前第一張等高線地形圖誕生起,等高線地形圖就以強大的生命力在軍事、交通、日常生活等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材料二 圖一為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圖二為交通工程措施圖。(1)圖中①②兩處可能發育河流的是 處,河流流向大致為 。(2)甲、乙兩地相比,坡度較陡的是 地,簡要分析原因: 。(3)請用線段式比例尺表示該圖比例尺 。(4)如果檢測得LN段的圖上距離為2.7厘米,那么根據比例尺計算LN段實地距離為 千米。(5)在該區域修建一條鐵路(圖中粗虛線所示),ML、LN段分別采用的工程措施是 、 。請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1)①;自北向南(2)乙;乙地等高線比甲地密集,坡度更陡(3)(4)5.4(5)架設橋梁;開鑿隧道;ML段穿越山谷,山谷處易發育河流,需要架設橋梁;LN段穿過山脊,需要開鑿隧道。【知識點】比例尺;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地圖上的方向判讀【解析】【分析】(1)河流一般發育在山谷中,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①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所以①處可能發育河流;而②處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不易發育河流。根據圖中的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可判斷河流流向大致為自北向南。(2)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乙地等高線比甲地密集,所以乙地坡度較陡。(3)該圖比例尺為 1:200000,即圖上 1 厘米代表實地距離 2 千米。線段式比例尺表示為: 。(4)已知比例尺為 1:200000,圖上距離為 2.7 厘米,根據實地距離 = 圖上距離 ÷ 比例尺,可得實地距離 = 2.7×200000 = 540000 厘米 = 5.4 千米。(5)ML 段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山谷處易發育河流,修建鐵路時需要架設橋梁跨越河流;LN 段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修建鐵路時需要開鑿隧道穿過山脊。【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中,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線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向數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線向數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線數值內大外小的是山頂;等高線數值內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線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根據指向標可以確定相對位置。根據等高距和等高線數值的遞變規律可以確定兩地的海拔高度范圍,采取交叉相減的方法計算相對高度。(1)讀圖可知,①處等高線由低往高凸,為山谷,容易發育河流;②處等高線由高往低凸,為山脊;根據圖中指向標指示,①處河流大致平行指向標,從高往低流,流向為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東南流。(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緩。讀圖可知,甲地等高線稀疏,乙地等高線密集,因此乙地坡度較陡。(3)讀圖可知,圖中比例尺為1:200000,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千米,轉化為線段式比例尺為。(4)讀圖可知,圖中比例尺為1:200000,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千米,如果檢測得LN段的圖上距離為2.7厘米,那么根據比例尺計算LN段實地距離為2.7×2=5.4千米。(5)讀圖可知,ML段穿過的地形部位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山谷處易發育河流,需要架設橋梁;LN段穿過的地形部位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需要開鑿隧道。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城東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學生版).docx 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城東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