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上海新紀元教育集團高二年級 12 月考地理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A B D D B A B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C B C A B B C二、非選擇題(3 題,共 52 分)17.(18 分)(1)崇明島四面環水,夏季氣溫低于中心城區;島上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或:旅游資源類型多樣,基礎設施完善);距離上海市區近;有公路相連,交通便利。(每點 2 分,共 6 分)(2)新建水庫靠近上游方向,水質較好;受海水倒灌影響小;濕地可以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利用灘涂,占地成本低。(每點 2 分,共 6 分)(3)沿江(沿海),交通便利;空閑土地面積大,地價低;臨近鋼鐵產區,原料豐富;政策支持(或:對環境影響小,歷史悠久,工業基礎好)。(每點 2分,共 6分)18.(16 分)(1)徑流量季節變化大,洪流易沖出原本河道;出山口處地勢較平坦,河流受地形束縛小;泥沙含量較大,河道易淤塞,改道。(每點 2 分,共 6 分)(2)該流域地處西北干旱地區,水資源缺乏;河流徑流量季節變化大;人口增長及工農業發展,生產生活用水需求量增大。(每點 2 分,共 4 分)(3)全球變暖,山地冰川融化,加之區域降水量增加;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生產規模降低;農業灌溉技術進步,水資源利用效率提高;生態政策支持,輸送河流生態用水,生態環境改善。(每點 2 分,共 6 分)19.(18 分)(1)區域內有可溶的深厚石灰巖(碳酸鹽巖)地層分布;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年降水豐沛。(每點 2 分,共 4 分)(2)在地下河強烈侵蝕、溶蝕和搬運作用下, 地下洞穴越來越大(2 分);洞穴上覆地層變薄, 穩定性變差,產生局部大面積崩塌 (2分);殘留下來的地下河頂板則形成“橋”形地貌(天生橋)(2分)。(3)聯系:兩者均為喀斯特地貌;皆經歷地下流水侵蝕、溶蝕作用;均是自下而上崩塌作用形成(每點 2分,共 4 分)。區別:天坑多呈圓桶狀、體量巨大的豎向負地貌(2分);天生橋為殘留的地下河頂板,呈“橋”形的正地貌(2分)。高二地理參考答案 第 1頁,共 1頁{#{QQABQQQEoggAAhBAARhCAwUQCkKQkgEAAQgOBBAIoAABSRNABAA=}#}2024-2025 學年上海新紀元教育集團高二年級 12 月考地理試題考試內容:必修一、必修二、選擇性必修一 考試時間:75 分鐘一、單選題(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每小題僅有一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北京中軸線位于北京市老城中心,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包括天壇、故宮、景山(皇城內最高點,曾為皇家御園)等 15 處遺產建筑,經歷了 7 個多世紀的不斷完善,才形成了如今規模宏大、組織有序的都城中軸線。2024 年 7 月 27 日北京中軸線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北京中軸線上景山區域最可能是( )A.商業區 B.居住區C.生態區 D.工業區2.北京中軸線的形成主要體現了( )A.地域文化的相對穩定性B.城市空間拓展的多向性C.地域文化的多樣性D.城市規劃的創新性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方案是以蓬萊為起點,經長島與老鐵山水道,最終在旅順口登陸。規劃構想以“全隧道”或“橋隧結合”(南橋北隧)的方式建立一條交通通道。該通道的建設將使遼東半島同關內外的聯系形成“陸海雙線”的格局,下圖為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相比“橋隧結合”方案,屬于“全隧道”方案優勢的是( )①縮短工程建設周期 ②抗自然災害能力強③對海洋運輸影響小 ④較少干擾魚類遷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影響環渤海地區“陸海雙線”交通布局的主導因素是( )A.技術創新 B.城鎮分布 C.環保政策 D.運輸需求高二地理試題 第 1頁,共 7頁{#{QQABQQQEoggAAhBAARhCAwUQCkKQkgEAAQgOBBAIoAABSRNABAA=}#}北歐 UPM 是世界著名的紙和紙制品生產商。2009 年以來,該企業以創新為動力,引領傳統造紙工業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下圖為芬蘭森林資源及森林工業分布圖與 2009 年后UPM 的主要生產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影響北歐 UPM 布局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市場 B.原料 C.科技 D.交通6.2009年以來,該企業積極轉型的意義是( )①提高產品附加值 ②提高資源利用率 ③提高經濟效益 ④降低生產的能耗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小明在云南麗江的游記中寫道:“束河古鎮依山傍水,青龍河橫貫古鎮,從河邊拾級而上,來到百步之外的三眼井,這是利用地下涌泉修建的 3 個水潭,當地納西族對 3 個水潭的用途進行了嚴格限定,取飲用水、淘米洗菜和洗衣等,必須在指定水潭。”3 個水潭如圖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與三眼井井水比較,相鄰的青龍河河水的水體( )A.更新速度快 B.水位變化小C.含沙量較低 D.水源不易污染8.推測三眼井( )A.補給水源來自青龍河 B.涌泉出水口在Ⅰ潭潭底C.Ⅱ潭用于居民飲用水 D.Ⅲ潭用于淘米洗菜高二地理試題 第 2頁,共 7頁{#{QQABQQQEoggAAhBAARhCAwUQCkKQkgEAAQgOBBAIoAABSRNABAA=}#}下圖為連續每月 22 日在約旦安曼市(36°E,32°N)附近以固定機位與方向拍攝到的日出或日落景觀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該組圖片從上到下為( )A.冬至日到夏至日的日落 B.冬至日到夏至日的日出C.夏半年的日落 D.夏半年的日出10.拍攝期間,安曼市與北京市正午太陽高度差值( )A.逐日增大 B.逐日減小 C.保持不變 D.先增后減早更新世時期,佳(木斯)依(蘭)分水嶺兩側分布兩條河流,后佳依分水嶺進一步抬升,河流水系發生演化,兩河貫通,形成松花江現代水系格局。研究人員在位于松花江河谷階地的荒山(采樣點)進行沉積物采樣,發現其沉積物厚度大且較連續,能直接揭示松花江水系演化過程。左圖示意松花江局部水系演化,右圖示意荒山(采樣點)沉積物組成。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1.河流貫通前,采樣點沉積物粒徑大小的變化特征及成因正確的是( )A.先變大后變小 先構造抬升,后河床變低B.先變大后變小 先構造抬升,后河床變高C.先變小后變大 先構造抬升,后河床變低D.先變小后變大 先構造抬升,后河床變高12.關于圖示河流水系演化說法正確的是( )A.①河海拔高于②河 B.佳依分水嶺巖性堅硬C.兩河均發生溯源侵蝕 D.②河為襲奪河高二地理試題 第 3頁,共 7頁{#{QQABQQQEoggAAhBAARhCAwUQCkKQkgEAAQgOBBAIoAABSRNABAA=}#}當暖濕空氣流經冷的下墊面時,空氣中的水汽易冷卻凝結成霧,大多數海霧均屬此類。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海霧頻發的海區之一。圖 1為世界某區域略圖,圖 2 為圖 1 中甲地不同風向下成霧頻次圖,圖 3 為西北太平洋沿 145°E 經線上成霧頻次時空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3.甲海域每年 3月至 6月,海霧頻發南界移動方向和最有利于海霧形成的風向分別是( )A.南 西南 B.北 西南 C.南 南 D.北 東南14.甲地海霧頻發最高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每年夏季是澳大利亞的“叢林野火季”。研究表明,澳大利亞林火多發年份與沿岸洋流異常有密切關系。下圖為澳大利亞 2019 年 9 月~2020 年 2 月的林火災區分布。11 月起,林火形成的煙塵飄向新西蘭,使新西蘭各地籠罩在煙霾中。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5.推測與澳大利亞林火發生密切相關的洋流異常主要是( )A.洋流①異常減弱 B.洋流②異常減弱C.洋流①異常增強 D.洋流②異常增強16.與往年相比,2019年 11~12月新西蘭( )A.風力增強 B.降水減少C.晝夜溫差變小 D.光照增強高二地理試題 第 4頁,共 7頁{#{QQABQQQEoggAAhBAARhCAwUQCkKQkgEAAQgOBBAIoAABSRNABAA=}#}二、非選擇題(3 題,共 52 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地處長江口門戶的崇明島是中國第三大島,旁邊還有長興、橫沙兩島。崇明島被稱為“上海市的后花園”。長興島被定位為現代船舶制造業基地,是上海市重點培育的產業基地之一。長江枯水季節海水容易倒灌進入河道,造成水質無法達到飲用水標準,上海市供水告急。東風西沙水庫是上海市在灘涂濕地上新建的蓄淡避咸水庫。(1)簡述崇明島成為上海市民夏季周末度假勝地的優勢條件。(6分)(2)上海市新建東風西沙水庫為水源地,其選址有何優勢?(6 分)(3)闡述長興島發展現代船舶制造業的有利因素。(6 分)高二地理試題 第 5頁,共 7頁{#{QQABQQQEoggAAhBAARhCAwUQCkKQkgEAAQgOBBAIoAABSRNABAA=}#}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疏勒河干流全長約 540 公里,源于祁連山區,自東向西注入敦煌西湖。疏勒河滋潤著玉門、瓜州一線,使河流沿線成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自從上世紀 60 年代雙塔堡水庫建成后,下游大段河道基本處在斷流狀態,敦煌西湖也隨之干涸,生態環境惡化。近年來,伴隨氣候變化及有效治理,輸送疏勒河河流生態用水,使當地生態環境得以改善、敦煌西湖重現。(1)簡述疏勒河出山口處河流分汊較多的原因。(6分)(2)分析在疏勒河干流修建雙塔堡水庫的原因。(4分)(3)推測近年來疏勒河徑流量增加、敦煌西湖重現的原因。(6 分)高二地理試題 第 6頁,共 7頁{#{QQABQQQEoggAAhBAARhCAwUQCkKQkgEAAQgOBBAIoAABSRNABAA=}#}1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重慶黔江蒲花天生橋群是典型的巖溶天生橋景觀。該區域有深厚的石灰巖(碳酸鹽巖)地層,在流水作用下,持續的侵蝕、溶蝕作用和崩塌作用共同影響, 地下河上覆地層發生崩塌作用,殘留部分橫跨溝谷或河流上方,形成懸空的橋狀巖體——天生橋。這樣的發育過程與塌陷天坑具有相似性,均是由地下河強烈的侵蝕、溶蝕作用導致洞穴上方巖層不斷崩塌并達到地表而成,只不過視角上天坑多呈圓桶狀的負地貌,天生橋則呈“橋”形的正地貌。天生橋 天坑(1)指出重慶巖溶天生橋景觀形成的地理條件。(4分)(2)簡述從地下河侵蝕、溶蝕到巖溶天生橋形成的過程。(6分)(3)歸納說出天生橋與天坑地貌的聯系和區別。(8分)高二地理試題 第 7頁,共 7頁{#{QQABQQQEoggAAhBAARhCAwUQCkKQkgEAAQgOBBAIoAABSRNAB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紀元教育集團12月云貴八校聯考高二地理參考答案.pdf 新紀元教育集團12月云貴八校聯考高二地理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