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資源簡介

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2024七上·關嶺期末)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杭州亞運會成功舉辦。完成下面小題。
1.寧波的小王自駕去杭州參加了23日晚上的開幕式,他通過手機導航,輸入“起點”和“終點”,查詢到了路線和距離,這種地圖為(  )
A.普通地圖 B.旅游地圖 C.軍事地圖 D.電子地圖
2.安順的寧寧乘火車到杭州觀看了比賽,下列圖例表示鐵路的是(  )
A. B.
C. D.
【答案】1.D
2.B
【知識點】圖例和注記
【解析】【點評】圖例和注記一般可以表示地理事物或現象在地圖上的空間分布特征。圖例一般附在地圖上,它是地理事物或現象在地圖上的表示符號。地圖上的文字說明,如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的名稱,以及標明山高、海深等的數字,叫作注記。
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寧波的小王通過手機導航查詢到了路線和距離,這種在電子產品上呈現的導航地圖屬于電子地圖。故D正確,ABC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D
2.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A選項所示圖例為公路,B選項所示圖例為鐵路,C選項所示圖例為長城,D選項所示圖例為城市。寧寧乘火車到杭州觀看了比賽,表示鐵路的圖例是B選項所示。故B正確,ACD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B。
(2024七上·關嶺期末)閱讀四個大洲輪廓圖,完成下面小題。
3.關于圖中①②③④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大洲被二大洋環繞
B.②大洲東臨大西洋,西臨印度洋
C.③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
D.④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
4.讀圖發現,④大洲東岸凸出的部分與②大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遙相對應,可以支持下列哪個結論(  )
A.大陸漂移說
B.地球表層巖石全部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
C.①②兩大洲熱帶面積廣大
D.①大洲西部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答案】3.C
4.A
【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板塊構造學說;大陸漂移假說
【解析】【點評】世界共有七大洲,按照面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其中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是南極洲;跨緯度最廣的是亞洲;被赤道穿過的是非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亞歐兩洲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亞非兩洲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紅海;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歐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3.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是歐洲,②是非洲,③是亞洲,④是南美洲。A、①歐洲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東連亞洲,沒有被大洋環繞,A錯誤;
B、②非洲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B錯誤;
C、③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C正確;
D、④南美洲地跨南北半球,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D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C。
4.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④南美洲東岸凸出部分與②非洲西岸凹入部分遙相對應,說明兩個大陸本來應該連接在一起。受次啟發,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的漂移說。兩大洲凸出和凹入部分遙相對應與地球表層巖石全部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無關,也不能證明兩大洲熱帶面積廣大、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故A正確,BCD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A。
(2024七上·關嶺期末)中央氣象臺發布大風藍色預警,2023年12月16日至19日,受強冷空氣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將出現大風,氣溫將下降6~10℃,局部降幅可達12℃。完成下面小題。
5.下列表示西北風6級的天氣符號是(  )
A. B. C. D.
6.發布大風藍色預警后,受影響地區的民眾需要(  )
A.戶外施工 B.預防雷電 C.防暑降溫 D.關好門窗
【答案】5.B
6.D
【知識點】天氣預報和天氣符號;天氣與人類的生產生活
【解析】【點評】風向是指風的來向,有“東、南、西、北”以及“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一共八個基本方向。風向為“北”,說明風來自北方。風力是風強弱的級別,共分18級,級數越大,風力越強。
5.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表示風的符號由風桿和風尾兩部分組成。風桿表示風向,風向指風的來向,圖中西北風的風桿應從西北指向東南方向;風尾表示風的等級,一橫表示2級風,短橫表示1季風,題中為6級風,用3橫表示,風尾要在風的來向處,即西北處。故B正確,ACD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B。
6.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發布大風藍色預警后,受影響地區的民眾主要需要關好門窗,以防止強風吹進室內,這樣可以減少大風對居民和房屋的影響,加強對人身和財產安全的保障。應避免戶外工作,大風天一般溫度不高,也不需要防暑降溫。故D正確,ABC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D。
(2024七上·關嶺期末)一位同學根據某地氣候資料繪制了以下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7.該氣候類型的特點是(  )
A.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C.全年溫和濕潤,氣溫年較差較小
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
8.該氣候一般分布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 B.
C. D.
【答案】7.B
8.B
【知識點】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及其特點
【解析】【點評】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 30°~40°的大陸西岸,以地中海周邊地區最為典型,所以稱為地中海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相比,地中海氣候全年降水較少,相對干旱。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地中海氣候的典型特征。
7.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所示氣候1月氣溫最高,且高于20℃,降水少,7月氣溫最低,且大于0℃,可判斷出該地位于南半球;圖中所示氣候降水集中在7,8月,即南半球冬季,可判斷該氣候為地中海氣候,氣候特點為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故B正確,ACD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B。
8.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AD、圖中所示甲、丁兩地位于40°~60°的大陸西岸,為溫帶海洋性氣候,AD錯誤;
B、圖中所示乙地位于30°~40°的大陸西岸,為地中海氣候,B正確;
C、圖中所示丙地位于北半球,與題中所示氣候特點不符,C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B。
(2024七上·關嶺期末)“川西林盤”是一種村民院落與樹林、河流、耕地融合的聚落形態,是我國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地區獨有的田園景觀。林盤外是水稻田,林盤內是起居空間,林盤密集種植樹、竹。房含、林木、農田和灌渠相輔相成,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下圖為林盤景觀圖和林盤模式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9.“川西林盤”形成的自然條件主要是(  )
A.地形平坦,水網密布 B.氣候高寒,物種匱乏
C.山高林密,地表崎嶇 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10.發揮川西林盤歷史文化價值的途徑有(  )
①拆遷合并,擴大林盤的規模②集中布局,建設規模化小區③保護性建設,留存文化遺產。④農旅融合,發展特色旅游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9.A
10.D
【知識點】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形成條件、分布、形態、民居與環境);世界文化遺傳及其保護
【解析】【點評】(1)聚落可分為城市和鄉村聚落。鄉村聚落人口少,建筑密度低,高度低,路網密度低,生產活動以農業為主;城市聚落人口多,建筑密度大,高度高,路網密度大,生產活動以第二和第三產業為主。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風格有很大的不同,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很大關系。這些民居既能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又與居民的社會經濟生活密切聯系。炎熱多雨地區為了更好的通風散熱、隔潮,多建墻體單薄屋頂坡度大的雙層木樓或竹樓;熱帶沙漠地區終年炎熱干燥,為了減少熱量的傳遞和風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頂的碉堡房;寒冷地區為了抵御嚴寒,墻體結實、窗戶較小、屋內建有壁爐或火炕。
9.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中提到“川西臨盤”位于成都平原西部,說明當地地勢平坦,利于聚落的形成;“是一種村民院落與樹林、河流、耕地融合的聚落形態”“林盤外事水稻田”說明“川西林盤”所在地水網密布,以水田農業為主,耕地面積廣闊,農業發達。故A正確,BCD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A。
10.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拆遷合并,擴大林盤的規模;集中布局,建設規模化小區會破壞當地原有的歷史風貌,是對川西林盤歷史文化價值的破壞,①②錯誤。注重保護,留存文化遺產、農旅融合,發展特色旅游業有利于實現“川西林盤”的可持續發展,③④正確。故D正確,ABC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D。
(2024七上·關嶺期末)2023年5月24日,歐亞經濟聯盟第二屆歐亞經濟論壇在莫斯科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以視頻方式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作為亞歐大家庭的一員,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亞歐地區,也惠及亞歐地區。中方愿同“一帶一路”共建國和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一道,共贏旗幟,共享機遇,共克時艱,共創未來。這說明(  )
A.各國人才、技術、信息不需要交流
B.世界多極化歷史潮流勢不可當
C.各國經濟相互依賴,應該加強協作
D.亞歐國家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
12.下列觀點,不利于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是(  )
A.只與歐洲的發達國家加強合作 B.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
C.探索遠親近鄰共同發展新途徑 D.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答案】11.C
12.A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
13.(2024七上·關嶺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39.44°N,98.31°E)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12月21日,神舟十七號航天員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密切協同,完成了天和核心艙太陽翼修復試驗等既定任務,神舟十七號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下面圖1為經緯網圖,圖2為地球公轉示意圖。
(1)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位置較接近圖1的   (填字母)地,按高中低緯度劃分,該地屬于   (低、中、高)緯度地區,位于   (五帶)。
(2)與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所在的98°E經線組成一個完整經線圈的經線是   ,圖1中C地位于D地的   方;當地球位于圖2公轉軌道①處時,太陽直射圖1中   (填字母)地所在緯線,   (填字母)地最早見到日出。
(3)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時,地球位于圖2公轉軌道   位置之間,關嶺縣晝夜長短情況是   ,圖1中,   (填字母)地的白晝最長。
(4)請指出從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到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完成首次出艙任務,關嶺縣的晝夜長短變化情況及正午物影長短變化情況。
【答案】(1)A;中;北溫
(2)82°W;西北;C;A
(3)③④;晝短夜長;D
(4)白晝變短,夜晚變長,正午物影越來越長。
【知識點】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晝夜長短的變化
【解析】【分析】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經緯度位置為(39.44°N,98.31°E),位于北半球、東半球,與圖1中的A地最接近。按高中低緯度劃分,該地屬于中緯度地區;39°44'位于北回歸線(23.5°N)以北,北極圈(66.5°N)以南,屬于北溫帶。
(2)經線的形狀是半圓,任何兩條相對的經線,都組成一個經線圈,其度數和為180°。與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所在的98°E經線組成一個完整經線圈的經線是82°W。圖1中C地位于赤道上,D位于南半球,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可知,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當地球位于圖2公轉軌道①處時,為北半球的春分,太陽直射赤道,即圖1中C地所在的緯線。因為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以越靠東越先看見日出,故圖1中A地最先看到日出。
(3)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于10月26日11時14分點火發射,此時位于秋分(9月23日前后)與冬至(12月22日前后)之間。圖2中①是春分(3月21日前后),②是夏至(6月22日前后),③是秋分(9月23日前后),④是冬至(12月22日前后)。據此可知成功發射時地球位于③④之間,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向南回歸線移動,位于北半球的關嶺縣晝短夜長,且晝漸短,夜漸長。圖1中位于南半球的D點是四地中白晝最長的。
(4)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時間為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完成首次出艙任務是從時間是12月21日,此階段位于秋分(9月23日前后)至冬至(12月22日前后)之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向南回歸線移動,位于北半球的關嶺縣晝短夜長,且晝漸短,夜漸長;正午物影越來越長。
【點評】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產生的現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帶的變化,同時隨著太陽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各地獲得的熱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時全球晝夜平分,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此時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為北半球夏至,此時北極圈以北有極晝現象,南極圈以南有極夜現象。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時全球晝夜平分,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夜最長盡最短,為冬至此時北極圈以北有極夜現象,南極圈以南有極晝現象。
(1)衛星發射地點位于酒泉(39.44°N,98.31°E),位于北半球、東半球,較接近圖1的A地,B地經度差異大,CD緯度差異大;地處30°至60°之間的中緯度地區,位于北回歸線與北極圈之間的北溫帶。
(2)經線的形狀是半圓,每條經線與它相對的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其度數和為180°,東西經度相反;與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所在的98°E經線組成一個完整經線圈的經線是82°W;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當地球位于圖2公轉軌道①處時,為北半球的春分日,太陽直射點地處赤道,位于圖1中C地,位置偏東的A地日出最早。
(3)載人飛船于10月26日發射成功,圖2中③是秋分日9月23日,④是冬至日12月22日,所以當天地球位于③④之間,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關嶺縣此時晝短夜長。圖1中位于南半球的D點是四地中白晝最長的。
(4)從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到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完成首次出艙任務是從10月26日到12月21日,此階段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向南回歸線移動,北半球的關嶺縣,白晝變短,夜晚變長,正午太陽高度逐漸減小,物影越來越長。
14.(2024七上·關嶺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統籌規劃、因地制宜解決“三農”問題,搞好“新農村建設”、加快新農村城市化進程是黨和政府新時期的重要決策之一。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示意圖。
(1)圖示區域地形以   和   為主,地勢總體特征為   。
(2)度假村所在的地形部位的名稱是   ,度假村與山頂B的相對高度是   米,若測得度假村的氣溫是15℃,則山頂B的氣溫約為   ℃(保留一位小數)。
(3)若量得甲、乙兩村莊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是否能計算出兩村莊的實際距離?若能,請說出兩村莊的實際距離;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4)圖示區域若要開展漂流活動,①②兩條河,哪條河流更驚險刺激?并據圖分析原因。
(5)在新農村城市化進程中,甲、乙兩村,哪座村莊最有可能發展為城鎮?并據圖分析原因。
【答案】(1)山地;平原;西北高,東南低
(2)山脊;630;11.2
(3)不能。該圖沒有比例尺
(4)①河流更驚險,因為①處等高線密集,坡度陡。
(5)乙最有可能發展為城鎮,因為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
【解析】【分析】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圖示區域該西北部等高線密集,海拔多在500米以上,為山地,東南部等高線稀疏,為平原,故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地勢總體特征是西北高,東南低。
(2)度假村所在地區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脊。圖中相鄰兩條等高線的差值為200,即圖中等高距為200米,度假村海拔為400米,山頂B海拔為1 030米,二者的相對高度是1 030-400=630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約0.6℃,可得山頂B的氣溫=15-630÷100×0.6=11.22≈11.2℃。
(3)該等高線地形圖中并沒有比例尺,不能計算兩村莊的實際距離。
(4)圖中①、②兩河,①河所在地區等高線密集,坡度更陡,更適合激情漂流運動;②和所在地區等高線稀疏,坡度緩,水流更平穩,不適合激情漂流。
(5)圖示甲、乙兩村莊,甲村莊位于山脊地區,交通不便,不利于發展成為城鎮;乙村莊地形平坦,位于河流干流處,水源更充足,有公路經過,交通更便利,最有可能發展為城鎮。
【點評(1)等高線閉合,數值從中間向四周逐漸降低的為山頂;等高線呈閉合曲線時,海拔由內向外增高的為盆地;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的為山谷;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的為山脊;等高線重疊的為陡崖;兩座山峰之間相對比較平緩的部位是鞍部。
(2)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缺一不可。在地圖上判斷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般定向法:面對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要根據指向標判定方向,指向標的箭頭指向正北方。在經緯網地圖上,要根據經緯網確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寬廣平坦;高原在500米以上,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和緩;山地500米以上,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丘陵500米以下,地勢起伏較大;盆地四周高中間低。該地區西北部等高線密集,海拔500米以上,為山地,東南部等高線稀疏,為平原。故圖示區域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地勢總體特征是西北高,東南低。
(2)度假村位于等高線向海拔地區彎曲的地方,為山脊;該等高線地形圖等高距為200米,可以讀出度假村海拔400米;山頂B是1030米,因此二者的相對高度是1030-400=630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可計算B的溫度:TB=15-630÷100×0.6=11.22≈11.2℃.
(3)該圖中并沒有比例尺,故不能算出兩村莊的實際距離。
(4)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可以判斷坡度的陡緩,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圖中①、②兩河更適合激情漂流運動的是①,因為此處等高線更密集,表示坡度更陡峭,水流湍急,更適合進行激情漂流運動。
(5)圖示區域乙村地形平坦,位于河流干流處,水源更充足,有公路經過,交通更便利,所以其最有可能發展為城鎮。
15.(2024七上·關嶺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義新歐”班列是服務于“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鐵路班列的簡稱。它的起點是我國浙江省義烏市,到2017年1月已能直通英國倫敦。首列從中國到英國的列車被媒體譽為“用現代科技重新打通古代絲綢之路”的例證,是帶動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黃金通道,架設通向合作共贏的“連心橋”。
材料二:圖1為世界局部地區氣候類型分布圖,圖2為義烏、阿斯塔納、倫敦和米蘭四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1)“義新歐”班列行駛在   大陸上,起點城市居民以   人種為主,倫敦居民交流多使用   語,倫敦和米蘭常見的宗教建筑是教堂,由此可知是當地居民多信仰   教。
(2)根據所學知識,指出從義烏經阿斯塔納到倫敦年降水量的變化規律,并說出形成這種變化規律的主要影響因素。
(3)“義新歐”班列途經義烏、阿斯塔納、倫敦和米蘭四個城市。其中,圖2中②對應的城市應該是   ,氣候類型是   ,氣候特征是   。
(4)根據所學知識,指出④地易發森林火災的季節,并分析原因。
【答案】(1)亞歐;黃色;英;基督
(2)由多變少再變多
(3)阿斯塔納;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溫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4)夏季
【知識點】世界的主要語言及其分布;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及其特點;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讀圖可得,“義新歐”班列連接中國的義烏和歐洲西部的英國倫敦,其行駛路線在亞歐大陸上。起點城市為中國義烏,位于亞洲東部,居民以黃色人種為主。英國倫敦居民多使用英語。位于歐洲西部的居民多信仰基督教,所以倫敦和米蘭常見的宗教建筑是教堂。
(2)義烏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沿岸,降水豐富;阿斯塔納位于亞歐大陸內部,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倫敦位于歐洲西部,大西洋沿岸,降水豐富。從義烏經阿斯塔納到倫敦年降水量的變化規律是由多變少再變多,主要是受海陸因素的影響。
(3)圖2中②氣候類型全年降水較少,最冷月氣溫在0℃一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內部地區,對應的城市應該是阿斯塔納,氣候特征是冬冷夏熱,溫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4)④氣候類型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為地中海氣候。夏熱炎熱干燥的特點,使④地容易發生森林火災。
【點評】影響氣候的因素是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緯度是影響氣候的基本因素,具體表現為低緯氣溫高,高緯氣溫低;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海陸位置的影響表現為冬季海洋氣溫高,陸地氣溫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峰水少。地形的影響表現在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氣溫下降6℃;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1)讀圖可得,“義新歐”班列起點是亞洲東部,終點是歐洲西部,行駛在亞歐大陸上。起點亞洲東部居民以黃色人種為主。歐洲西部英國倫敦居民多使用英語。倫敦和米蘭常見的宗教建筑是教堂,當地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
(2)根據所學知識,義烏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沿岸,降水豐富;阿斯塔納位于亞歐大陸內陸,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倫敦位于歐洲西部,大西洋沿岸,降水豐富。從義烏經阿斯塔納到倫敦年降水量的變化規律是由多變少再變多,主要是海陸因素的影響,各地距海洋距離遠近不同。
(3)讀圖可得,圖2中②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內陸地區,對應的城市應該是阿斯塔納,冬冷夏熱,溫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4)讀圖可得,④地是地中海氣候,夏熱炎熱干燥的特點,容易發生森林火災。
1 / 1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2024七上·關嶺期末)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杭州亞運會成功舉辦。完成下面小題。
1.寧波的小王自駕去杭州參加了23日晚上的開幕式,他通過手機導航,輸入“起點”和“終點”,查詢到了路線和距離,這種地圖為(  )
A.普通地圖 B.旅游地圖 C.軍事地圖 D.電子地圖
2.安順的寧寧乘火車到杭州觀看了比賽,下列圖例表示鐵路的是(  )
A. B.
C. D.
(2024七上·關嶺期末)閱讀四個大洲輪廓圖,完成下面小題。
3.關于圖中①②③④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大洲被二大洋環繞
B.②大洲東臨大西洋,西臨印度洋
C.③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
D.④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
4.讀圖發現,④大洲東岸凸出的部分與②大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遙相對應,可以支持下列哪個結論(  )
A.大陸漂移說
B.地球表層巖石全部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
C.①②兩大洲熱帶面積廣大
D.①大洲西部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2024七上·關嶺期末)中央氣象臺發布大風藍色預警,2023年12月16日至19日,受強冷空氣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將出現大風,氣溫將下降6~10℃,局部降幅可達12℃。完成下面小題。
5.下列表示西北風6級的天氣符號是(  )
A. B. C. D.
6.發布大風藍色預警后,受影響地區的民眾需要(  )
A.戶外施工 B.預防雷電 C.防暑降溫 D.關好門窗
(2024七上·關嶺期末)一位同學根據某地氣候資料繪制了以下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7.該氣候類型的特點是(  )
A.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C.全年溫和濕潤,氣溫年較差較小
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
8.該氣候一般分布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 B.
C. D.
(2024七上·關嶺期末)“川西林盤”是一種村民院落與樹林、河流、耕地融合的聚落形態,是我國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地區獨有的田園景觀。林盤外是水稻田,林盤內是起居空間,林盤密集種植樹、竹。房含、林木、農田和灌渠相輔相成,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下圖為林盤景觀圖和林盤模式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9.“川西林盤”形成的自然條件主要是(  )
A.地形平坦,水網密布 B.氣候高寒,物種匱乏
C.山高林密,地表崎嶇 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10.發揮川西林盤歷史文化價值的途徑有(  )
①拆遷合并,擴大林盤的規模②集中布局,建設規模化小區③保護性建設,留存文化遺產。④農旅融合,發展特色旅游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七上·關嶺期末)2023年5月24日,歐亞經濟聯盟第二屆歐亞經濟論壇在莫斯科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以視頻方式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作為亞歐大家庭的一員,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亞歐地區,也惠及亞歐地區。中方愿同“一帶一路”共建國和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一道,共贏旗幟,共享機遇,共克時艱,共創未來。這說明(  )
A.各國人才、技術、信息不需要交流
B.世界多極化歷史潮流勢不可當
C.各國經濟相互依賴,應該加強協作
D.亞歐國家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
12.下列觀點,不利于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是(  )
A.只與歐洲的發達國家加強合作 B.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
C.探索遠親近鄰共同發展新途徑 D.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3.(2024七上·關嶺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39.44°N,98.31°E)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12月21日,神舟十七號航天員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密切協同,完成了天和核心艙太陽翼修復試驗等既定任務,神舟十七號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下面圖1為經緯網圖,圖2為地球公轉示意圖。
(1)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位置較接近圖1的   (填字母)地,按高中低緯度劃分,該地屬于   (低、中、高)緯度地區,位于   (五帶)。
(2)與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所在的98°E經線組成一個完整經線圈的經線是   ,圖1中C地位于D地的   方;當地球位于圖2公轉軌道①處時,太陽直射圖1中   (填字母)地所在緯線,   (填字母)地最早見到日出。
(3)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時,地球位于圖2公轉軌道   位置之間,關嶺縣晝夜長短情況是   ,圖1中,   (填字母)地的白晝最長。
(4)請指出從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到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完成首次出艙任務,關嶺縣的晝夜長短變化情況及正午物影長短變化情況。
14.(2024七上·關嶺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統籌規劃、因地制宜解決“三農”問題,搞好“新農村建設”、加快新農村城市化進程是黨和政府新時期的重要決策之一。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示意圖。
(1)圖示區域地形以   和   為主,地勢總體特征為   。
(2)度假村所在的地形部位的名稱是   ,度假村與山頂B的相對高度是   米,若測得度假村的氣溫是15℃,則山頂B的氣溫約為   ℃(保留一位小數)。
(3)若量得甲、乙兩村莊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是否能計算出兩村莊的實際距離?若能,請說出兩村莊的實際距離;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4)圖示區域若要開展漂流活動,①②兩條河,哪條河流更驚險刺激?并據圖分析原因。
(5)在新農村城市化進程中,甲、乙兩村,哪座村莊最有可能發展為城鎮?并據圖分析原因。
15.(2024七上·關嶺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義新歐”班列是服務于“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鐵路班列的簡稱。它的起點是我國浙江省義烏市,到2017年1月已能直通英國倫敦。首列從中國到英國的列車被媒體譽為“用現代科技重新打通古代絲綢之路”的例證,是帶動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黃金通道,架設通向合作共贏的“連心橋”。
材料二:圖1為世界局部地區氣候類型分布圖,圖2為義烏、阿斯塔納、倫敦和米蘭四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1)“義新歐”班列行駛在   大陸上,起點城市居民以   人種為主,倫敦居民交流多使用   語,倫敦和米蘭常見的宗教建筑是教堂,由此可知是當地居民多信仰   教。
(2)根據所學知識,指出從義烏經阿斯塔納到倫敦年降水量的變化規律,并說出形成這種變化規律的主要影響因素。
(3)“義新歐”班列途經義烏、阿斯塔納、倫敦和米蘭四個城市。其中,圖2中②對應的城市應該是   ,氣候類型是   ,氣候特征是   。
(4)根據所學知識,指出④地易發森林火災的季節,并分析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知識點】圖例和注記
【解析】【點評】圖例和注記一般可以表示地理事物或現象在地圖上的空間分布特征。圖例一般附在地圖上,它是地理事物或現象在地圖上的表示符號。地圖上的文字說明,如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的名稱,以及標明山高、海深等的數字,叫作注記。
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寧波的小王通過手機導航查詢到了路線和距離,這種在電子產品上呈現的導航地圖屬于電子地圖。故D正確,ABC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D
2.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A選項所示圖例為公路,B選項所示圖例為鐵路,C選項所示圖例為長城,D選項所示圖例為城市。寧寧乘火車到杭州觀看了比賽,表示鐵路的圖例是B選項所示。故B正確,ACD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B。
【答案】3.C
4.A
【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板塊構造學說;大陸漂移假說
【解析】【點評】世界共有七大洲,按照面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其中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是南極洲;跨緯度最廣的是亞洲;被赤道穿過的是非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亞歐兩洲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亞非兩洲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紅海;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歐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3.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是歐洲,②是非洲,③是亞洲,④是南美洲。A、①歐洲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東連亞洲,沒有被大洋環繞,A錯誤;
B、②非洲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B錯誤;
C、③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C正確;
D、④南美洲地跨南北半球,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D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C。
4.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④南美洲東岸凸出部分與②非洲西岸凹入部分遙相對應,說明兩個大陸本來應該連接在一起。受次啟發,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的漂移說。兩大洲凸出和凹入部分遙相對應與地球表層巖石全部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無關,也不能證明兩大洲熱帶面積廣大、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故A正確,BCD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A。
【答案】5.B
6.D
【知識點】天氣預報和天氣符號;天氣與人類的生產生活
【解析】【點評】風向是指風的來向,有“東、南、西、北”以及“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一共八個基本方向。風向為“北”,說明風來自北方。風力是風強弱的級別,共分18級,級數越大,風力越強。
5.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表示風的符號由風桿和風尾兩部分組成。風桿表示風向,風向指風的來向,圖中西北風的風桿應從西北指向東南方向;風尾表示風的等級,一橫表示2級風,短橫表示1季風,題中為6級風,用3橫表示,風尾要在風的來向處,即西北處。故B正確,ACD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B。
6.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發布大風藍色預警后,受影響地區的民眾主要需要關好門窗,以防止強風吹進室內,這樣可以減少大風對居民和房屋的影響,加強對人身和財產安全的保障。應避免戶外工作,大風天一般溫度不高,也不需要防暑降溫。故D正確,ABC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D。
【答案】7.B
8.B
【知識點】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及其特點
【解析】【點評】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 30°~40°的大陸西岸,以地中海周邊地區最為典型,所以稱為地中海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相比,地中海氣候全年降水較少,相對干旱。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地中海氣候的典型特征。
7.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所示氣候1月氣溫最高,且高于20℃,降水少,7月氣溫最低,且大于0℃,可判斷出該地位于南半球;圖中所示氣候降水集中在7,8月,即南半球冬季,可判斷該氣候為地中海氣候,氣候特點為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故B正確,ACD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B。
8.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AD、圖中所示甲、丁兩地位于40°~60°的大陸西岸,為溫帶海洋性氣候,AD錯誤;
B、圖中所示乙地位于30°~40°的大陸西岸,為地中海氣候,B正確;
C、圖中所示丙地位于北半球,與題中所示氣候特點不符,C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B。
【答案】9.A
10.D
【知識點】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形成條件、分布、形態、民居與環境);世界文化遺傳及其保護
【解析】【點評】(1)聚落可分為城市和鄉村聚落。鄉村聚落人口少,建筑密度低,高度低,路網密度低,生產活動以農業為主;城市聚落人口多,建筑密度大,高度高,路網密度大,生產活動以第二和第三產業為主。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風格有很大的不同,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很大關系。這些民居既能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又與居民的社會經濟生活密切聯系。炎熱多雨地區為了更好的通風散熱、隔潮,多建墻體單薄屋頂坡度大的雙層木樓或竹樓;熱帶沙漠地區終年炎熱干燥,為了減少熱量的傳遞和風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頂的碉堡房;寒冷地區為了抵御嚴寒,墻體結實、窗戶較小、屋內建有壁爐或火炕。
9.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中提到“川西臨盤”位于成都平原西部,說明當地地勢平坦,利于聚落的形成;“是一種村民院落與樹林、河流、耕地融合的聚落形態”“林盤外事水稻田”說明“川西林盤”所在地水網密布,以水田農業為主,耕地面積廣闊,農業發達。故A正確,BCD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A。
10.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拆遷合并,擴大林盤的規模;集中布局,建設規模化小區會破壞當地原有的歷史風貌,是對川西林盤歷史文化價值的破壞,①②錯誤。注重保護,留存文化遺產、農旅融合,發展特色旅游業有利于實現“川西林盤”的可持續發展,③④正確。故D正確,ABC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D。
【答案】11.C
12.A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
13.【答案】(1)A;中;北溫
(2)82°W;西北;C;A
(3)③④;晝短夜長;D
(4)白晝變短,夜晚變長,正午物影越來越長。
【知識點】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晝夜長短的變化
【解析】【分析】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經緯度位置為(39.44°N,98.31°E),位于北半球、東半球,與圖1中的A地最接近。按高中低緯度劃分,該地屬于中緯度地區;39°44'位于北回歸線(23.5°N)以北,北極圈(66.5°N)以南,屬于北溫帶。
(2)經線的形狀是半圓,任何兩條相對的經線,都組成一個經線圈,其度數和為180°。與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所在的98°E經線組成一個完整經線圈的經線是82°W。圖1中C地位于赤道上,D位于南半球,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可知,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當地球位于圖2公轉軌道①處時,為北半球的春分,太陽直射赤道,即圖1中C地所在的緯線。因為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以越靠東越先看見日出,故圖1中A地最先看到日出。
(3)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于10月26日11時14分點火發射,此時位于秋分(9月23日前后)與冬至(12月22日前后)之間。圖2中①是春分(3月21日前后),②是夏至(6月22日前后),③是秋分(9月23日前后),④是冬至(12月22日前后)。據此可知成功發射時地球位于③④之間,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向南回歸線移動,位于北半球的關嶺縣晝短夜長,且晝漸短,夜漸長。圖1中位于南半球的D點是四地中白晝最長的。
(4)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時間為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完成首次出艙任務是從時間是12月21日,此階段位于秋分(9月23日前后)至冬至(12月22日前后)之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向南回歸線移動,位于北半球的關嶺縣晝短夜長,且晝漸短,夜漸長;正午物影越來越長。
【點評】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產生的現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帶的變化,同時隨著太陽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各地獲得的熱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時全球晝夜平分,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此時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為北半球夏至,此時北極圈以北有極晝現象,南極圈以南有極夜現象。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時全球晝夜平分,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夜最長盡最短,為冬至此時北極圈以北有極夜現象,南極圈以南有極晝現象。
(1)衛星發射地點位于酒泉(39.44°N,98.31°E),位于北半球、東半球,較接近圖1的A地,B地經度差異大,CD緯度差異大;地處30°至60°之間的中緯度地區,位于北回歸線與北極圈之間的北溫帶。
(2)經線的形狀是半圓,每條經線與它相對的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其度數和為180°,東西經度相反;與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所在的98°E經線組成一個完整經線圈的經線是82°W;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當地球位于圖2公轉軌道①處時,為北半球的春分日,太陽直射點地處赤道,位于圖1中C地,位置偏東的A地日出最早。
(3)載人飛船于10月26日發射成功,圖2中③是秋分日9月23日,④是冬至日12月22日,所以當天地球位于③④之間,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關嶺縣此時晝短夜長。圖1中位于南半球的D點是四地中白晝最長的。
(4)從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到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完成首次出艙任務是從10月26日到12月21日,此階段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向南回歸線移動,北半球的關嶺縣,白晝變短,夜晚變長,正午太陽高度逐漸減小,物影越來越長。
14.【答案】(1)山地;平原;西北高,東南低
(2)山脊;630;11.2
(3)不能。該圖沒有比例尺
(4)①河流更驚險,因為①處等高線密集,坡度陡。
(5)乙最有可能發展為城鎮,因為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
【解析】【分析】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圖示區域該西北部等高線密集,海拔多在500米以上,為山地,東南部等高線稀疏,為平原,故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地勢總體特征是西北高,東南低。
(2)度假村所在地區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脊。圖中相鄰兩條等高線的差值為200,即圖中等高距為200米,度假村海拔為400米,山頂B海拔為1 030米,二者的相對高度是1 030-400=630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約0.6℃,可得山頂B的氣溫=15-630÷100×0.6=11.22≈11.2℃。
(3)該等高線地形圖中并沒有比例尺,不能計算兩村莊的實際距離。
(4)圖中①、②兩河,①河所在地區等高線密集,坡度更陡,更適合激情漂流運動;②和所在地區等高線稀疏,坡度緩,水流更平穩,不適合激情漂流。
(5)圖示甲、乙兩村莊,甲村莊位于山脊地區,交通不便,不利于發展成為城鎮;乙村莊地形平坦,位于河流干流處,水源更充足,有公路經過,交通更便利,最有可能發展為城鎮。
【點評(1)等高線閉合,數值從中間向四周逐漸降低的為山頂;等高線呈閉合曲線時,海拔由內向外增高的為盆地;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的為山谷;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的為山脊;等高線重疊的為陡崖;兩座山峰之間相對比較平緩的部位是鞍部。
(2)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缺一不可。在地圖上判斷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般定向法:面對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要根據指向標判定方向,指向標的箭頭指向正北方。在經緯網地圖上,要根據經緯網確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寬廣平坦;高原在500米以上,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和緩;山地500米以上,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丘陵500米以下,地勢起伏較大;盆地四周高中間低。該地區西北部等高線密集,海拔500米以上,為山地,東南部等高線稀疏,為平原。故圖示區域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地勢總體特征是西北高,東南低。
(2)度假村位于等高線向海拔地區彎曲的地方,為山脊;該等高線地形圖等高距為200米,可以讀出度假村海拔400米;山頂B是1030米,因此二者的相對高度是1030-400=630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可計算B的溫度:TB=15-630÷100×0.6=11.22≈11.2℃.
(3)該圖中并沒有比例尺,故不能算出兩村莊的實際距離。
(4)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可以判斷坡度的陡緩,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圖中①、②兩河更適合激情漂流運動的是①,因為此處等高線更密集,表示坡度更陡峭,水流湍急,更適合進行激情漂流運動。
(5)圖示區域乙村地形平坦,位于河流干流處,水源更充足,有公路經過,交通更便利,所以其最有可能發展為城鎮。
15.【答案】(1)亞歐;黃色;英;基督
(2)由多變少再變多
(3)阿斯塔納;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溫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4)夏季
【知識點】世界的主要語言及其分布;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及其特點;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讀圖可得,“義新歐”班列連接中國的義烏和歐洲西部的英國倫敦,其行駛路線在亞歐大陸上。起點城市為中國義烏,位于亞洲東部,居民以黃色人種為主。英國倫敦居民多使用英語。位于歐洲西部的居民多信仰基督教,所以倫敦和米蘭常見的宗教建筑是教堂。
(2)義烏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沿岸,降水豐富;阿斯塔納位于亞歐大陸內部,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倫敦位于歐洲西部,大西洋沿岸,降水豐富。從義烏經阿斯塔納到倫敦年降水量的變化規律是由多變少再變多,主要是受海陸因素的影響。
(3)圖2中②氣候類型全年降水較少,最冷月氣溫在0℃一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內部地區,對應的城市應該是阿斯塔納,氣候特征是冬冷夏熱,溫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4)④氣候類型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為地中海氣候。夏熱炎熱干燥的特點,使④地容易發生森林火災。
【點評】影響氣候的因素是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緯度是影響氣候的基本因素,具體表現為低緯氣溫高,高緯氣溫低;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海陸位置的影響表現為冬季海洋氣溫高,陸地氣溫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峰水少。地形的影響表現在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氣溫下降6℃;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1)讀圖可得,“義新歐”班列起點是亞洲東部,終點是歐洲西部,行駛在亞歐大陸上。起點亞洲東部居民以黃色人種為主。歐洲西部英國倫敦居民多使用英語。倫敦和米蘭常見的宗教建筑是教堂,當地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
(2)根據所學知識,義烏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沿岸,降水豐富;阿斯塔納位于亞歐大陸內陸,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倫敦位于歐洲西部,大西洋沿岸,降水豐富。從義烏經阿斯塔納到倫敦年降水量的變化規律是由多變少再變多,主要是海陸因素的影響,各地距海洋距離遠近不同。
(3)讀圖可得,圖2中②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內陸地區,對應的城市應該是阿斯塔納,冬冷夏熱,溫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4)讀圖可得,④地是地中海氣候,夏熱炎熱干燥的特點,容易發生森林火災。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溪县| 蓬溪县| 新宁县| 台南市| 济南市| 孟津县| 胶南市| 沛县| 隆尧县| 宝鸡市| 新密市| 鸡泽县| 奇台县| 平潭县| 册亨县| 东至县| 汶川县| 满城县| 宁安市| 新余市| 彭山县| 雷山县| 榕江县| 通城县| 通山县| 德江县| 虞城县| 十堰市| 广汉市| 奉新县| 吴旗县| 宜兴市| 巴塘县| 喀喇沁旗| 吴桥县| 武陟县| 平乐县| 广东省| 龙山县| 内黄县| 醴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