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次練考地理試題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C A B A C A D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A A D B C D D二、綜合題(共52分)17、(共18分)(1) (6分)【答案】深加工產品比重小,產品附加值低;以中低端產品為主,產品技術含量不高,利潤低;產品類型相對單一,市場占有率低;產品產量連年下滑,經濟效益降低。(2) (6分)【答案】原鋼廠產業基礎好,工人素質高;河鋼資金和技術力量雄厚,擁有先進的管理水平;河鋼具有成熟而廣闊的原材料資源和產品市場;兩國政府關系良好,政策支持。(3) (6分)【答案】充分發揮政策優勢,優化產業布局;打造全球化戰略目標,堅持合作共贏理念;大力開展技術創新,提高產品競爭力;建設全球營銷網絡,積極開拓國際市場。18、(共16分)(1) (6分) 【答案】土壤過濕;植物殘體難分解;降水較多;氣溫低(高寒)。(每點2分,任答三點得6分)(2) (6分) 【答案】該地因排水溝多年排水,恢復溝段以(排水形成的)偏干性的植被為主(2分)隨著濕地水文、土壤條件的改變,不利于偏干性植被生長,使植被蓋度降低;(2分)隨著濕地環境的持續改善,偏干性植被逐漸向偏濕性植被轉化,植被蓋度增加。(2分)。(3) (4分) 【答案】加強濕地監測和研究,精準掌握濕地生態系統中水文、土壤和植被狀況;科學制定生態保護與修復方案,使用不同的修復工程,擴大修復區域;加強對水壩的檢查和維護,減少流水沖刷牲畜踩踏等對壩體的破壞;加強管理,合理放牧,減少人類活動的干擾。(每點2分,任答三點得6分)。19、(共18分)(1)(6分)【答案】早期地殼強烈抬升,地勢起伏大,流水強烈下切侵蝕,形成高山峽谷;(2 分)高山峽谷形成后,進入長時期相對穩定的地質構造環境,(2 分)在外力(風化、侵蝕、搬運、堆積)的不斷作用下,削高填低,(2 分)逐漸形成地勢起伏和緩的準平原。(2)(4分)【答案】古準平原整體抬升后,青藏高原邊緣地勢落差加大,流水強烈下切,形成深切峽谷;(2 分)腹地地勢起伏較小,侵蝕作用較弱,則保留了古準平原的平緩地貌特征。(2 分)(2)(8分)【答案】古準平原在抬升中,不斷遭受風化、侵蝕。(2 分)質地堅硬的花崗巖基巖出露后,抗風化、侵蝕能力強,(2 分)在冰川侵蝕作用下逐漸形成光滑的冰蝕夷平面;(2 分)砂巖、板巖基巖出露后,抗風化、侵蝕能力弱,逐漸形成了波狀起伏的丘狀高原。(2 分)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高三第二次練考地理試題【本試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綜合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第I卷(共48分)一、單項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8分)合院式民居在我國分布廣泛,受自然環境影響各具特色。左圖為我國四地傳統合院式民居內院剖面比(院落寬度:房屋寬度)示意圖,右圖為北京傳統四合院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形成四地院落剖面比差異的主要因素為①緯度位置 ②經度位置 ③地形條件 ④年降水量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2.自然光照度反映房屋內采光狀況,主要受陽光入射面積等因素影響。以下能正確反映北京四合院正房自然光照度隨時間變化的是A. B. C. D.受地表條件影響,風沙搬運的距離存在明顯差異,河道往往會成為阻礙風沙前進的鴻溝。無定河流域地處我國濕潤和干旱過渡區,是風力與流水交互作用的典型區域,毛烏素沙地位于該流域西北部。無定河阻止了毛烏素沙地擴展,形成風沙—黃土的分界線,分界線的西北側以沙丘為主,風沙活動頻繁,東南側以黃土為主,圖示意無定河流域及風沙輸移方式。據此完成3~5題。3.毛烏素沙地向東南擴展的有利條件①西北部沙漠廣布 ②地形平坦 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④黃土地貌區提供沙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無定河阻止風沙的輸移方式主要是A.懸移、躍移 B.躍移、蠕移 C.懸移、蠕移 D.全都被破壞5.通過上題風沙輸移方式,沙粒在年內的空間輸移過程,說法正確的是A.冬半年大顆粒風沙沉降河道 B.夏半年大顆粒風沙沉降河道C.冬半年通過河流輸送到下游 D.夏半年通過風力輸送到下游圖為珠穆朗瑪峰南坡某冰川區暖季上、下行氣流運動狀況。據此完成6~7題。6.若暖季上、下行氣流常在圖中P地附近交匯,則該地A.大氣下沉氣流增強 B.冰面的流水作用減弱 C.局地降水概率增加 D.下行風焚風效應減弱7.近30年來,該地區暖季午間下行氣流勢力呈現增強趨勢,由此可引起P地附近A.年均氣溫趨于降低 B.冰川消融加快 C.年降水量趨于增加 D.湖泊效應增強珠江廣州段臨近入海口,受潮汐影響顯著,每日漲落兩次。歷史上廣州人常借助潮汐之利,乘小船前往沿水分布的城郊園林游玩,因小船動力弱,往返需依循潮汐漲落的規律。冬季的一個午后,住在沙面島東側的某家庭順應潮汐規律,乘船前往荔枝灣,傍晚返回。圖示意沙面島到荔枝灣水路。據此完成8~9題。8.為順應潮汐規律,該日午后游園出發應選在右圖中的A.丁時刻 B.丙時刻 C.乙時刻 D.甲時刻9.次年夏季,該家庭按照相同路線前往荔枝灣賞荷。假定漲落潮規律相同,推測與冬季相比,夏季賞荷時游船行進最慢的是A.②航段 B.①航段 C.③航段 D.⑤航段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下圖所顯示區域是我國人口收縮的典型區域,縣域人口收縮程度和原因更為復雜。下圖為該區域縣域人口收縮空間格局。據此完成10~12題。10.該地區縣域人口收縮空間格局顯示A.中度收縮態勢比較顯著 B.收縮程度由北向南減弱C.利于縮小城鄉收入差異 D.能夠減輕社會養老負擔11.影響乙地區人口收縮外遷的主要因素有①工資水平 ②空間距離 ③土地價格 ④環境質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甲地區為緩解人口收縮的影響,宜重點發展①口岸邊境貿易 ②高新技術產業 ③礦產加工產業 ④森林生態開發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10年“氣化西藏”工程啟動,以青海澀北氣田為氣源地,通過管道將天然氣送至格爾木壓縮液化,并用大型槽車沿青藏公路運輸到拉薩的天然氣站,經過氣化加工后送至千家萬戶。右圖示意澀北氣田的天然氣進藏路線。據此完成13~14題。13.天然氣從格爾木運到拉薩采用大型槽車運輸,而非管道運輸,主要考慮運輸的A.安全性能 B.經濟成本 C.時效要求 D.空間距離14.目前西藏僅拉薩、日喀則、那曲城區實現集中供氣,主要因為其他地區A.替代能源充足 B.消費水平較低C.能源用戶分散 D.距離氣源較遠“東數海算”是指東部的數據到海底算,通過與海洋可再生能源結合,實現低碳發展。2023年3月,我國首個商用海底數據中心數據艙在海南陵水縣附近海域下水,該海域處于上升流范圍區。下圖示意陵水海底數據中心的位置。據此完成15~16題。15.與“東數西算”相比,“東數海算”的主要優勢是①能源消耗低 ②環境無污染 ③占用空間少 ④接近消費市場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16.該海底數據中心設備面臨的主要困難是A.能源供應不穩定 B.濕熱的氣候環境C.夏秋季臺風高發 D.海水壓力鹽度大第II卷(共52分)二、綜合題17.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2016年,中國企業河鋼集團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全資在歐洲收購塞爾維亞連續7年虧損的斯梅戴雷沃鋼廠,成立河鋼集團塞爾維亞鋼鐵公司,簡稱“河鋼塞鋼”。塞爾維亞斯梅戴雷沃鋼廠始建于1913年,曾是南斯拉夫的支柱企業。隨著南斯拉夫的解體,企業私有化,鋼鐵廠出現諸多問題。部分裝備老化陳舊,整體工藝水平低,生產現場管理較差,產量連年下滑。受工藝裝備能力與周邊市場的制約,其主要產品以焊管等結構、金屬制品和糧食包裝用途為主,家電和汽車產品比例不足3%。收購后河鋼集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對河鋼塞鋼進行全面的提升,僅半年時間就讓企業重新煥發生機,扭虧為盈。“中國方案”在塞爾維亞土壤落地生花。現如今,百年鋼廠涅槃重生,連續4年成為塞爾維亞最大出口企業。2023年10月河鋼塞鋼入選“一帶一路”ESG(企業社會責任)典型案例。(1)試從產品的角度,簡析塞爾維亞斯梅戴雷沃鋼廠虧損的原因。(6分)(2)指出河鋼塞鋼能在短時間內“扭虧為盈”的條件。(6分)(3)簡述河鋼塞鋼成功經驗對我國其他鋼鐵企業發展的啟示。(6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若爾蓋泥炭沼澤濕地(左圖)因其過濕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植物殘體,成為陸地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碳庫之一。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為增加草場面積,若爾蓋濕地中出現了大量的排水溝,加速了濕地的退化。近年來,在國內外濕地保護項目的支持下,該區域開展了以“筑壩填堵”排水溝為主的濕地恢復工程。溝渠填堵工程(右圖)“復濕”作用明顯,使濕地恢復溝段的植被蓋度(反映植被茂盛程度)呈現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1)指出材料中關于若爾蓋泥炭沼澤濕地地理環境的主要特點。(6分)(2)說明溝渠填堵使濕地恢復溝段的植被蓋度呈現先降低后升高趨勢的原因。(6分)(3)為維護和提高筑壩填堵排水溝濕地恢復工程的效果,你認為可采取哪些措施,請談談你的看法。(4分)1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準平原是濕潤氣候條件下,地表經過長期風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原的地貌形態。一般情況下,其形成過程分為三個階段:高山峽谷的“幼年期”、河谷寬廣的“壯年期”、起伏微弱的“老年期”。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高原面是古準平原經過整體隆起抬升發育而來的。當古準平原抬升后,青藏高原邊緣形成深切峽谷,高原腹地仍保留了大面積的平緩高原面,下圖示意青藏高原腹地兩種不同高原面形態(冰蝕夷平面和丘狀高原)的形成過程。(1)從地勢起伏、地質作用的角度,說明準平原的形成過程。(6分)(2)分析青藏高原腹地仍然保留平緩高原面,邊緣則形成深切峽谷的原因。(4分)(3)推測古準平原分別演變為冰蝕夷平面和丘狀高原的地理過程。(8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高三第二次練考地理答案.docx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高三第二次練考地理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