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重慶市巴渝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一、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讀人造地球衛星從太空獲取的地球影像,完成下面小題。1.通過上圖,我們可以認識地球的( )A.位置 B.大小 C.形狀 D.運動2.照片中云的顏色越白表示( )①云層越薄②云層越厚③可能是晴朗天氣④可能是陰雨天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C2.D【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解析】【點評】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過了漫長而艱苦的過程,從天圓地方,到麥哲倫環球航行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再到20世紀人類進入太空,通過人造衛星拍攝的照片確定了地球是一個球體。1.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的不規則球體,如圖為地球的衛星照片,表現了人類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認識地球的形狀。故答案為:C。2.本題主要考查衛星云圖的判讀。在衛星云圖中,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如白色表示云區;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等。在衛星云圖中,白色表示云區,云的顏色越白,表示云層越厚,故①錯誤②正確;顏色越白,云層越厚,則降水的可能性越大,故③錯誤④正確。故D②④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3.(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下列符號所代表的天氣中,最適合我們去野外踏青的是( )A. B. C. D.【答案】A【知識點】天氣預報和天氣符號【解析】【分析】A、從符號看出為晴天,適合游玩。B、從符號看出為沙塵暴,不適合游玩。C、從符號看出為大霧,不適合游玩。D、從符號看出為臺風及其中心,不適合游玩。故選:A【點評】在天氣預報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符合,這些符號是用來表示天氣狀況的,它們都有特定的含義。本題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氣符號。該知識點是重點內容,識記住各天氣符號的含義。(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4.圖中C點的地理坐標是( )A.0°,30°W B.0°,30°EC.30°N,30°W D.30°S,30°W5.A點位于B點的( )A.東南方向 B.東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6.圖中四點緯度最低的是( )A.A點 B.B點 C.C點 D.D點【答案】4.A5.B6.C【知識點】利用經緯網定位;利用經緯網定向7.(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地球赤道的周長約是( )A.4千米 B.4萬千米 C.4000米 D.4米【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解析】【分析】赤道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其長度是4萬千米.故選:B.【點評】經過測量,地球的極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8.(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一年當中,北半球陸地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分別出現在( )A.1月、7月 B.7月、1月 C.6月12月 D.8月、2月【答案】B【知識點】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解析】【分析】受海陸位置的影響,一年中,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氣溫高于陸地。北半球夏季在7月,冬季在1月。故答案為:B。【點評】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規律有三條,一、從緯度位置看,從低緯度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二、從海陸位置看,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并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冬季海洋氣溫高。三、從海拔高度看,地勢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和人類活動。(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初一·二班準備組織一次登山活動,為了安全老師拿出一張等高線圖,說:“這就是我們要登的山,比較高,大家要注意……”完成下面小題。9.老師強調圖中有一個懸崖,很危險,希望大家上山時一定要注意,請你判斷哪個地方有懸崖( )A.A地 B.B地 C.C地 D.D地10.老師說:“這次我們登的山比較高。”從圖上可以看出山頂海拔高度是( )A.200米 B.300米C.300米以上 D.400米以上500米以下【答案】9.D10.D【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海拔和相對高度【解析】【點評】山頂(山峰):等高線地形圖中,數值中部高四周低,則中部為山頂。盆地或洼地:等高線地形圖中,數值中部低四周高,則中部為盆地。山脊: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彎曲的地方就是山脊。山谷: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彎曲的地方,就是山谷。鞍部:正對的兩山脊或山谷等高線之間的空白部分。陡崖:數條高程不同的等高線相交一處時,該處的地形部位為陡崖。9.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峰),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向高處彎曲為山谷;等高線向低處彎曲為山脊。數條高程不同的等高線相交一處時,該處的地形部位為陡崖,A山峰;B是山脊;C是山谷;D是陡崖。故答案為:D。10.地點地面某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做海拔,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圖中所示等高距是100米,可以看出山頂的海拔范圍在400-500米之間。故答案為:D。(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2019年3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法國,完成下面小題。11.文文想查找法國在世界的位置,應該用( )A.世界地形圖 B.世界氣候圖C.世界政區圖 D.世界人口分布圖12.法國的官方語言是( )A.英語 B.法語 C.西班牙語 D.阿拉伯語【答案】11.C12.B【知識點】世界的主要語言及其分布;地圖的選擇和使用【解析】【點評】漢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英語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漢語和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11.國家政府在自己領土之內劃分的不同層次的行政管理區域,世界政區圖顧名思義就是關于世界上國家以及國家行政區劃的地圖。因此想知道兩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可以查閱政區圖。故答案為:C。12.聯合國共有六種工作語言,分別為英語、法語、俄語、漢語、阿拉伯語和西班牙語。法國官方語言是法語。故答案為:B。13.(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下列關于世界降水量分布,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A.赤道地區氣溫高,空氣上升,故降水多B.北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降水量多于東岸C.兩極地區地面潮濕,降水較多D.中緯度地帶,內陸降水多于沿海地區【答案】A【知識點】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解析】【分析】世界降水的規律是:受緯度因素的影響,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赤道附近地區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世界降水最豐富的地區。受海陸因素的影響,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回歸線穿過的大陸內部和西部降水少,東岸降水多。受地形的影響,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故答案為:A。【點評】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規律有三條,一、從緯度位置看,從低緯度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二、從海陸位置看,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并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冬季海洋氣溫高。三、從海拔高度看,地勢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和人類活動。14.(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重慶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A.溫帶季風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C.亞熱帶季風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答案】C【知識點】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氣候類型分布【解析】【分析】重慶市位于秦嶺—淮河以南地區,主要位于亞熱帶,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故答案為:C。【點評】熱帶雨林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多雨,降水分布均勻熱帶草原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分明顯的旱雨季熱帶季風氣候;特點: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季熱帶沙漠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干旱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地中海氣候;特點: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溫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全年溫差大,降水稀少溫帶海洋性氣候;特點:溫和濕潤,降水均勻高原山地氣候;特點:地形高,氣溫冷寒帶氣候;特點:全年嚴寒,降水稀少(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亞當、默罕默德、馬丁夏令營時在北京相遇,談起家鄉的氣候,大家有說不完的話題。默罕默德:“我們那兒一年到頭都非常炎熱,卻極少下雨”。馬丁:“我們家鄉四季分明,夏季熱而干燥;冬季溫暖,經常下雨”。亞當:“我們那兒全年氣溫很高,濕季時草木蔥綠,干季時滿目枯黃”。完成下面小題。15.亞當家鄉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草原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C.熱帶雨林氣候 D.地中海氣候16.默罕默德家鄉氣候類型( )A.熱帶草原氣候 B.地中海氣候C.熱帶雨林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17.馬丁的家鄉最可能位于( )A.非洲中部 B.亞洲東部 C.歐洲南部 D.北美洲中部【答案】15.A16.D17.C【知識點】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及其特點【解析】【點評】熱帶雨林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多雨,降水分布均勻熱帶草原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分明顯的旱雨季熱帶季風氣候;特點: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季熱帶沙漠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干旱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地中海氣候;特點: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溫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全年溫差大,降水稀少溫帶海洋性氣候;特點:溫和濕潤,降水均勻高原山地氣候;特點:地形高,氣溫冷寒帶氣候;特點:全年嚴寒,降水稀少15.根據題干信息可知,亞當所在地區氣候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氣候的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分明顯的干季和濕季。故答案為:A。16.根據題干信息可知, 默罕默德所在地區氣候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氣候特點是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故答案為:D。17.根據題干信息可知, 馬丁家鄉所在地區氣候以地中海氣候為主,氣候特征是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主要是歐洲西部地中海沿岸。故答案為:C。18.(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地球的運動會產生許多地理現象,比如一天內教學樓影子長度的變化。下面是早上-正午-下午影子的變化,正確的是( )A.短→長→短 B.長→短→長C.長→再長→更長 D.短→再短→更短【答案】B【知識點】日月星辰東升西落(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讀地形雨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9.圖中A和B、C和D四處中降水量最多的是A.A地 B.B地 C.C地 D.D地20.在A地測得氣溫為10℃,若只考慮地形因素,則C地的氣溫應該是A.8℃ B.-8℃ C.8.2℃ D.11.8℃【答案】19.B20.B【知識點】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解析】【點評】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規律有三條,一、從緯度位置看,從低緯度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二、從海陸位置看,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并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冬季海洋氣溫高。三、從海拔高度看,地勢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和人類活動。19.在地形雨示意圖中,B地降水量最多,原因是地形雨是濕潤氣流遇到山脈等高地阻擋時被迫抬升而氣溫降低形成的降水。B地處于迎風坡,濕潤氣流在上升過程中冷卻凝結,易成云致雨,所以降水較多;而D地位于背風坡,氣流下沉,溫度升高,不易形成降水,降水較少。A地相對于B地而言,可能海拔較低或者處于暖濕氣流還未充分抬升的位置,所以降水量不如B地多;C地也沒有B地降水量多。故答案為:B。20.從海拔高度看,地勢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由圖可知,A、C相對高度為3000米,兩地溫差為18℃,C處海拔高,氣溫低,A地氣溫為10℃,C地氣溫為-8℃。故答案為:B。21.(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東南亞地區聚落結構是( )A.竹樓或高腳屋 B.四合院C.窯洞 D.碉堡屋【答案】A【知識點】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形成條件、分布、形態、民居與環境)【解析】【分析】世界各地區民居在自然環境方面有很大的差別,這些差別對人類活動有著不同的影響.例如我國南北方建筑風格的差別就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降水較少,屋頂坡度較緩(或為平頂),為抵御冬季寒冷的冬季風而建筑了較厚的墻體;而南方地區年降水量豐富,空氣比較濕潤,屋頂的坡度較陡便于排水和通風.在熱帶雨林氣候區,為避免炎熱、潮濕,避免蟲蛇,當地木、竹較多,人們就地取材,搭建了高腳屋或是竹樓來居住。故答案為:A。【點評】民居特點受當地自然環境的影響,南方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房屋屋頂尖,也就是房屋屋頂坡度較大,便于排水;北方地區降水較少,房屋屋坡度較小,建筑不用考慮排水,屋頂多以平頂房為主,可見我國傳統居民建筑呈現“南尖北平”的特點,其影響主要是降水的因素。22.(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某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等于零”的含義是A.表示該地區不出生嬰兒B.表示該地區出生率等于零C.表示該地區死亡率等于零D.表示該地區出生率與死亡率相等【答案】D【知識點】世界人口的數量與增長;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點及原因)【解析】【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內一定地區的出生人口與總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內一定地區的死亡人口與總人口之比;自然增長率是指一年內一定地區的自然增長人口(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總人口之比。23.(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 表格中的數據是小劉在室外測得的一日內氣溫值,則該地當日的日均溫為( )時刻 2時 8時 14時 20時氣溫(℃) 4 7 17 12A.7℃ B.17℃ C.10℃ D.4℃【答案】C【知識點】氣溫的變化(定義、測量、日變化與年變化、等溫線)【解析】【分析】解:對氣溫的觀測,通常一天要進行4次,一般在北京時間的2時、8時、14時、20時,這4次氣溫的平均值即為日平均氣溫,據表中的數字可得該地的日平均氣溫是10℃.故選:C.【點評】對氣溫的觀測,通常一天要進行4次,一般在北京時間的2時、8時、14時、20時,這4次氣溫的平均值即為日平均氣溫.24.(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劃分依據是( )A.國家面積的大小 B.國家人口的多少C.人口受教育的水平 D.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答案】D【知識點】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異【解析】【分析】解:劃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依據是根據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高的是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就是發展中國家,與國家面積的大小、國家人口的多少和人口受教育的水平無關,故答案為:D.【點評】經濟發展水平: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差異主要由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造成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叫“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叫“南南合作”25.(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是( )A.亞洲、太平洋 B.南極洲、北冰洋C.亞洲、大西洋 D.大洋洲、印度洋【答案】B【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解析】【分析】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是南極洲、北冰洋,都位于極地地區。故答案為:B。【點評】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二、第Ⅱ卷(非選擇題共25分)26.(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讀下經緯網圖,回答問題。(1)寫出A、B兩地的地理坐標:A: B: (2)B地位于A地的 方向,A地位于緯度帶中的 (低、中或高)緯度。(3)A地位于 (東或西)半球;B地位于 (北、南)半球。(4)A、B兩地中有太陽光直射現象是 。【答案】(1)(0°,40°W)或(40°W,0°),;(40°N,0°)或(0°,40°N)(2)東北;低(3)西;北(4)A【知識點】東西半球的劃分;南北半球的劃分;利用經緯網定位;利用經緯網定向27.(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填寫板塊的名稱:① 板塊;② 板塊(2)六大板塊中,幾乎被海洋覆蓋是 板塊, 洲和 洲同處于美洲板塊。(3)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地中海因處在兩大板塊的擠壓區域,所以地中海面積將會不斷地 (擴大、縮小)。(4)5月12日為我國的“防災減災”日。假設在樓房里遇到地震時,列舉一個正確的避震措施 。【答案】(1)亞歐;非洲(2)太平洋;北美;南美(3)縮小(4)用枕頭護住頭部,就近躲在床或桌下;不能乘坐電梯逃生【知識點】板塊構造學說;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①是亞歐板塊,②是非洲板塊。(2)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共六大板塊。六大板塊中,幾乎被海洋覆蓋是太平洋板塊,南美洲和北美洲同處于美洲板塊。(3)板塊碰撞擠壓形成山脈,張裂拉伸形成裂谷和海洋,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碰撞擠壓地帶,因此地中海面積將會不斷地縮小。(4)發生地震時,如果在室內,應就近躲到堅實的家具下,如寫字臺、結實的床、農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墻角或管道多、整體性好的小跨度衛生間和廚房等處。注意不要躲到外墻窗下、電梯間,更不要跳樓,這些都是十分危險的。故答案為:(1)亞歐;非洲(2)太平洋;北美;南美(3)縮小(4) 用枕頭護住頭部,就近躲在床或桌下;不能乘坐電梯逃生【點評】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上有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和無數小板塊組成,六大板塊處于不斷地運動之中,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1)讀圖分析,根據板塊的分布可知,①是亞歐板塊,包括亞歐大陸大部分和周圍的海洋;②是非洲板塊,包括非洲和周圍的海洋。(2)讀圖可知,六大板塊中,幾乎被海洋覆蓋是太平洋板塊,南美洲和北美洲同處于美洲板塊。(3)觀察可知,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碰撞擠壓地帶,所以地中海面積將會不斷地縮小。(4)當地震來臨時,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將身邊的書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有時間時快速離開教室,跑到空曠地方去;來不及外逃時,雙手抱頭躲避在衛生間墻角或堅實的家具下,亦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面積較小的房間內。假如地震時迅速于高處跳樓逃生或乘電梯快速下樓都是不正確的,那樣有生命危險,在高壓電線附件有觸電的危險,陡坡處有墜物滾落的危險。如不幸被埋壓在廢墟下,應該保持體力,不要大聲呼喊,最好用敲擊的方式求救。28.(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當我們參加期末考試時,地球正公轉在圖中的 之間(填字母)。(2)圖中ABCD代表的節氣是:B ,C ,D ,A 。(3)當地球位于A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 。當地球位于D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 。(4)當地球公轉到C處時,太陽直射在 (緯線或緯度),北極圈內出現 (極晝或極夜)現象,重慶市的晝夜長短為晝 夜 。【答案】(1)AB(2)春分;夏至;秋分;冬至(3)南回歸線;赤道(4)北回歸線(23.5°N);極晝;長;短【知識點】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晝夜長短的變化【解析】【分析】(1)本次考試在上學期期末,因此在1月上旬,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對應冬至和春分之間。圖中A為冬至,B為春分。(2)圖中C北極圈內出現極晝,因此C為北半球的夏至,根據地球公轉方向可知,A處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處是北半球的春分日,D處是北半球的秋分日。(3)根據地球公轉方向可知,A處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處是北半球的春分日,C為北半球的夏至,D處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因此當地球位于A處時,太陽直射的緯線位置是南回歸線,當地球位于D處時,太陽直射的位置是赤道。(4)根據地球公轉方向可知,A處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處是北半球的春分日,C為北半球的夏至,D處是北半球的秋分日。當地球公轉到C處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上,此時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晝長夜短。故答案為:(1)AB(2)春分;夏至;秋分;冬至(3)南回歸線;赤道(4)北回歸線;極晝;長;短【點評】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的,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全球晝夜平分。(1)當我們進行期末考試時,是在1月上旬,這段時間地球是位于圖上公轉軌道上的A(北半球冬至日)和B(春分日)之間。(2)由圖可知,A處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處是北半球的春分日,C處是北半球的夏至日,D處是北半球的秋分日。(3)當地球位于A處時,太陽直射的緯線位置是南回歸線,正值北半球的冬至日,當地球位于D處時,太陽直射的位置是赤道,正值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晝夜平分。(4)當地球公轉到C處時,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正值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北半球重慶市晝長夜短。1 / 1重慶市巴渝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一、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讀人造地球衛星從太空獲取的地球影像,完成下面小題。1.通過上圖,我們可以認識地球的( )A.位置 B.大小 C.形狀 D.運動2.照片中云的顏色越白表示( )①云層越薄②云層越厚③可能是晴朗天氣④可能是陰雨天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下列符號所代表的天氣中,最適合我們去野外踏青的是( )A. B. C. D.(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4.圖中C點的地理坐標是( )A.0°,30°W B.0°,30°EC.30°N,30°W D.30°S,30°W5.A點位于B點的( )A.東南方向 B.東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6.圖中四點緯度最低的是( )A.A點 B.B點 C.C點 D.D點7.(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地球赤道的周長約是( )A.4千米 B.4萬千米 C.4000米 D.4米8.(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一年當中,北半球陸地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分別出現在( )A.1月、7月 B.7月、1月 C.6月12月 D.8月、2月(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初一·二班準備組織一次登山活動,為了安全老師拿出一張等高線圖,說:“這就是我們要登的山,比較高,大家要注意……”完成下面小題。9.老師強調圖中有一個懸崖,很危險,希望大家上山時一定要注意,請你判斷哪個地方有懸崖( )A.A地 B.B地 C.C地 D.D地10.老師說:“這次我們登的山比較高。”從圖上可以看出山頂海拔高度是( )A.200米 B.300米C.300米以上 D.400米以上500米以下(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2019年3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法國,完成下面小題。11.文文想查找法國在世界的位置,應該用( )A.世界地形圖 B.世界氣候圖C.世界政區圖 D.世界人口分布圖12.法國的官方語言是( )A.英語 B.法語 C.西班牙語 D.阿拉伯語13.(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下列關于世界降水量分布,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A.赤道地區氣溫高,空氣上升,故降水多B.北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降水量多于東岸C.兩極地區地面潮濕,降水較多D.中緯度地帶,內陸降水多于沿海地區14.(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重慶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A.溫帶季風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C.亞熱帶季風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亞當、默罕默德、馬丁夏令營時在北京相遇,談起家鄉的氣候,大家有說不完的話題。默罕默德:“我們那兒一年到頭都非常炎熱,卻極少下雨”。馬丁:“我們家鄉四季分明,夏季熱而干燥;冬季溫暖,經常下雨”。亞當:“我們那兒全年氣溫很高,濕季時草木蔥綠,干季時滿目枯黃”。完成下面小題。15.亞當家鄉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草原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C.熱帶雨林氣候 D.地中海氣候16.默罕默德家鄉氣候類型( )A.熱帶草原氣候 B.地中海氣候C.熱帶雨林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17.馬丁的家鄉最可能位于( )A.非洲中部 B.亞洲東部 C.歐洲南部 D.北美洲中部18.(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地球的運動會產生許多地理現象,比如一天內教學樓影子長度的變化。下面是早上-正午-下午影子的變化,正確的是( )A.短→長→短 B.長→短→長C.長→再長→更長 D.短→再短→更短(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讀地形雨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9.圖中A和B、C和D四處中降水量最多的是A.A地 B.B地 C.C地 D.D地20.在A地測得氣溫為10℃,若只考慮地形因素,則C地的氣溫應該是A.8℃ B.-8℃ C.8.2℃ D.11.8℃21.(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東南亞地區聚落結構是( )A.竹樓或高腳屋 B.四合院C.窯洞 D.碉堡屋22.(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某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等于零”的含義是A.表示該地區不出生嬰兒B.表示該地區出生率等于零C.表示該地區死亡率等于零D.表示該地區出生率與死亡率相等23.(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 表格中的數據是小劉在室外測得的一日內氣溫值,則該地當日的日均溫為( )時刻 2時 8時 14時 20時氣溫(℃) 4 7 17 12A.7℃ B.17℃ C.10℃ D.4℃24.(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劃分依據是( )A.國家面積的大小 B.國家人口的多少C.人口受教育的水平 D.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25.(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是( )A.亞洲、太平洋 B.南極洲、北冰洋C.亞洲、大西洋 D.大洋洲、印度洋二、第Ⅱ卷(非選擇題共25分)26.(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讀下經緯網圖,回答問題。(1)寫出A、B兩地的地理坐標:A: B: (2)B地位于A地的 方向,A地位于緯度帶中的 (低、中或高)緯度。(3)A地位于 (東或西)半球;B地位于 (北、南)半球。(4)A、B兩地中有太陽光直射現象是 。27.(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填寫板塊的名稱:① 板塊;② 板塊(2)六大板塊中,幾乎被海洋覆蓋是 板塊, 洲和 洲同處于美洲板塊。(3)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地中海因處在兩大板塊的擠壓區域,所以地中海面積將會不斷地 (擴大、縮小)。(4)5月12日為我國的“防災減災”日。假設在樓房里遇到地震時,列舉一個正確的避震措施 。28.(2024七上·重慶市期末)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當我們參加期末考試時,地球正公轉在圖中的 之間(填字母)。(2)圖中ABCD代表的節氣是:B ,C ,D ,A 。(3)當地球位于A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 。當地球位于D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 。(4)當地球公轉到C處時,太陽直射在 (緯線或緯度),北極圈內出現 (極晝或極夜)現象,重慶市的晝夜長短為晝 夜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D【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解析】【點評】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過了漫長而艱苦的過程,從天圓地方,到麥哲倫環球航行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再到20世紀人類進入太空,通過人造衛星拍攝的照片確定了地球是一個球體。1.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的不規則球體,如圖為地球的衛星照片,表現了人類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認識地球的形狀。故答案為:C。2.本題主要考查衛星云圖的判讀。在衛星云圖中,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如白色表示云區;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等。在衛星云圖中,白色表示云區,云的顏色越白,表示云層越厚,故①錯誤②正確;顏色越白,云層越厚,則降水的可能性越大,故③錯誤④正確。故D②④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3.【答案】A【知識點】天氣預報和天氣符號【解析】【分析】A、從符號看出為晴天,適合游玩。B、從符號看出為沙塵暴,不適合游玩。C、從符號看出為大霧,不適合游玩。D、從符號看出為臺風及其中心,不適合游玩。故選:A【點評】在天氣預報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符合,這些符號是用來表示天氣狀況的,它們都有特定的含義。本題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氣符號。該知識點是重點內容,識記住各天氣符號的含義。【答案】4.A5.B6.C【知識點】利用經緯網定位;利用經緯網定向7.【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解析】【分析】赤道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其長度是4萬千米.故選:B.【點評】經過測量,地球的極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8.【答案】B【知識點】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解析】【分析】受海陸位置的影響,一年中,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氣溫高于陸地。北半球夏季在7月,冬季在1月。故答案為:B。【點評】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規律有三條,一、從緯度位置看,從低緯度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二、從海陸位置看,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并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冬季海洋氣溫高。三、從海拔高度看,地勢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和人類活動。【答案】9.D10.D【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海拔和相對高度【解析】【點評】山頂(山峰):等高線地形圖中,數值中部高四周低,則中部為山頂。盆地或洼地:等高線地形圖中,數值中部低四周高,則中部為盆地。山脊: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彎曲的地方就是山脊。山谷: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彎曲的地方,就是山谷。鞍部:正對的兩山脊或山谷等高線之間的空白部分。陡崖:數條高程不同的等高線相交一處時,該處的地形部位為陡崖。9.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峰),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向高處彎曲為山谷;等高線向低處彎曲為山脊。數條高程不同的等高線相交一處時,該處的地形部位為陡崖,A山峰;B是山脊;C是山谷;D是陡崖。故答案為:D。10.地點地面某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做海拔,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圖中所示等高距是100米,可以看出山頂的海拔范圍在400-500米之間。故答案為:D。【答案】11.C12.B【知識點】世界的主要語言及其分布;地圖的選擇和使用【解析】【點評】漢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英語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漢語和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11.國家政府在自己領土之內劃分的不同層次的行政管理區域,世界政區圖顧名思義就是關于世界上國家以及國家行政區劃的地圖。因此想知道兩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可以查閱政區圖。故答案為:C。12.聯合國共有六種工作語言,分別為英語、法語、俄語、漢語、阿拉伯語和西班牙語。法國官方語言是法語。故答案為:B。13.【答案】A【知識點】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解析】【分析】世界降水的規律是:受緯度因素的影響,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赤道附近地區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世界降水最豐富的地區。受海陸因素的影響,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回歸線穿過的大陸內部和西部降水少,東岸降水多。受地形的影響,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故答案為:A。【點評】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規律有三條,一、從緯度位置看,從低緯度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二、從海陸位置看,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并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冬季海洋氣溫高。三、從海拔高度看,地勢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和人類活動。14.【答案】C【知識點】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氣候類型分布【解析】【分析】重慶市位于秦嶺—淮河以南地區,主要位于亞熱帶,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故答案為:C。【點評】熱帶雨林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多雨,降水分布均勻熱帶草原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分明顯的旱雨季熱帶季風氣候;特點: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季熱帶沙漠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干旱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地中海氣候;特點: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溫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全年溫差大,降水稀少溫帶海洋性氣候;特點:溫和濕潤,降水均勻高原山地氣候;特點:地形高,氣溫冷寒帶氣候;特點:全年嚴寒,降水稀少【答案】15.A16.D17.C【知識點】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及其特點【解析】【點評】熱帶雨林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多雨,降水分布均勻熱帶草原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分明顯的旱雨季熱帶季風氣候;特點: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季熱帶沙漠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干旱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地中海氣候;特點: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溫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全年溫差大,降水稀少溫帶海洋性氣候;特點:溫和濕潤,降水均勻高原山地氣候;特點:地形高,氣溫冷寒帶氣候;特點:全年嚴寒,降水稀少15.根據題干信息可知,亞當所在地區氣候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氣候的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分明顯的干季和濕季。故答案為:A。16.根據題干信息可知, 默罕默德所在地區氣候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氣候特點是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故答案為:D。17.根據題干信息可知, 馬丁家鄉所在地區氣候以地中海氣候為主,氣候特征是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主要是歐洲西部地中海沿岸。故答案為:C。18.【答案】B【知識點】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答案】19.B20.B【知識點】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解析】【點評】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規律有三條,一、從緯度位置看,從低緯度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二、從海陸位置看,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并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冬季海洋氣溫高。三、從海拔高度看,地勢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和人類活動。19.在地形雨示意圖中,B地降水量最多,原因是地形雨是濕潤氣流遇到山脈等高地阻擋時被迫抬升而氣溫降低形成的降水。B地處于迎風坡,濕潤氣流在上升過程中冷卻凝結,易成云致雨,所以降水較多;而D地位于背風坡,氣流下沉,溫度升高,不易形成降水,降水較少。A地相對于B地而言,可能海拔較低或者處于暖濕氣流還未充分抬升的位置,所以降水量不如B地多;C地也沒有B地降水量多。故答案為:B。20.從海拔高度看,地勢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由圖可知,A、C相對高度為3000米,兩地溫差為18℃,C處海拔高,氣溫低,A地氣溫為10℃,C地氣溫為-8℃。故答案為:B。21.【答案】A【知識點】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形成條件、分布、形態、民居與環境)【解析】【分析】世界各地區民居在自然環境方面有很大的差別,這些差別對人類活動有著不同的影響.例如我國南北方建筑風格的差別就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降水較少,屋頂坡度較緩(或為平頂),為抵御冬季寒冷的冬季風而建筑了較厚的墻體;而南方地區年降水量豐富,空氣比較濕潤,屋頂的坡度較陡便于排水和通風.在熱帶雨林氣候區,為避免炎熱、潮濕,避免蟲蛇,當地木、竹較多,人們就地取材,搭建了高腳屋或是竹樓來居住。故答案為:A。【點評】民居特點受當地自然環境的影響,南方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房屋屋頂尖,也就是房屋屋頂坡度較大,便于排水;北方地區降水較少,房屋屋坡度較小,建筑不用考慮排水,屋頂多以平頂房為主,可見我國傳統居民建筑呈現“南尖北平”的特點,其影響主要是降水的因素。22.【答案】D【知識點】世界人口的數量與增長;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點及原因)【解析】【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內一定地區的出生人口與總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內一定地區的死亡人口與總人口之比;自然增長率是指一年內一定地區的自然增長人口(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總人口之比。23.【答案】C【知識點】氣溫的變化(定義、測量、日變化與年變化、等溫線)【解析】【分析】解:對氣溫的觀測,通常一天要進行4次,一般在北京時間的2時、8時、14時、20時,這4次氣溫的平均值即為日平均氣溫,據表中的數字可得該地的日平均氣溫是10℃.故選:C.【點評】對氣溫的觀測,通常一天要進行4次,一般在北京時間的2時、8時、14時、20時,這4次氣溫的平均值即為日平均氣溫.24.【答案】D【知識點】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異【解析】【分析】解:劃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依據是根據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高的是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就是發展中國家,與國家面積的大小、國家人口的多少和人口受教育的水平無關,故答案為:D.【點評】經濟發展水平: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差異主要由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造成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叫“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叫“南南合作”25.【答案】B【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解析】【分析】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是南極洲、北冰洋,都位于極地地區。故答案為:B。【點評】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26.【答案】(1)(0°,40°W)或(40°W,0°),;(40°N,0°)或(0°,40°N)(2)東北;低(3)西;北(4)A【知識點】東西半球的劃分;南北半球的劃分;利用經緯網定位;利用經緯網定向27.【答案】(1)亞歐;非洲(2)太平洋;北美;南美(3)縮小(4)用枕頭護住頭部,就近躲在床或桌下;不能乘坐電梯逃生【知識點】板塊構造學說;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①是亞歐板塊,②是非洲板塊。(2)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共六大板塊。六大板塊中,幾乎被海洋覆蓋是太平洋板塊,南美洲和北美洲同處于美洲板塊。(3)板塊碰撞擠壓形成山脈,張裂拉伸形成裂谷和海洋,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碰撞擠壓地帶,因此地中海面積將會不斷地縮小。(4)發生地震時,如果在室內,應就近躲到堅實的家具下,如寫字臺、結實的床、農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墻角或管道多、整體性好的小跨度衛生間和廚房等處。注意不要躲到外墻窗下、電梯間,更不要跳樓,這些都是十分危險的。故答案為:(1)亞歐;非洲(2)太平洋;北美;南美(3)縮小(4) 用枕頭護住頭部,就近躲在床或桌下;不能乘坐電梯逃生【點評】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上有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和無數小板塊組成,六大板塊處于不斷地運動之中,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1)讀圖分析,根據板塊的分布可知,①是亞歐板塊,包括亞歐大陸大部分和周圍的海洋;②是非洲板塊,包括非洲和周圍的海洋。(2)讀圖可知,六大板塊中,幾乎被海洋覆蓋是太平洋板塊,南美洲和北美洲同處于美洲板塊。(3)觀察可知,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碰撞擠壓地帶,所以地中海面積將會不斷地縮小。(4)當地震來臨時,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將身邊的書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有時間時快速離開教室,跑到空曠地方去;來不及外逃時,雙手抱頭躲避在衛生間墻角或堅實的家具下,亦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面積較小的房間內。假如地震時迅速于高處跳樓逃生或乘電梯快速下樓都是不正確的,那樣有生命危險,在高壓電線附件有觸電的危險,陡坡處有墜物滾落的危險。如不幸被埋壓在廢墟下,應該保持體力,不要大聲呼喊,最好用敲擊的方式求救。28.【答案】(1)AB(2)春分;夏至;秋分;冬至(3)南回歸線;赤道(4)北回歸線(23.5°N);極晝;長;短【知識點】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晝夜長短的變化【解析】【分析】(1)本次考試在上學期期末,因此在1月上旬,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對應冬至和春分之間。圖中A為冬至,B為春分。(2)圖中C北極圈內出現極晝,因此C為北半球的夏至,根據地球公轉方向可知,A處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處是北半球的春分日,D處是北半球的秋分日。(3)根據地球公轉方向可知,A處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處是北半球的春分日,C為北半球的夏至,D處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因此當地球位于A處時,太陽直射的緯線位置是南回歸線,當地球位于D處時,太陽直射的位置是赤道。(4)根據地球公轉方向可知,A處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處是北半球的春分日,C為北半球的夏至,D處是北半球的秋分日。當地球公轉到C處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上,此時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晝長夜短。故答案為:(1)AB(2)春分;夏至;秋分;冬至(3)南回歸線;赤道(4)北回歸線;極晝;長;短【點評】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的,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全球晝夜平分。(1)當我們進行期末考試時,是在1月上旬,這段時間地球是位于圖上公轉軌道上的A(北半球冬至日)和B(春分日)之間。(2)由圖可知,A處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處是北半球的春分日,C處是北半球的夏至日,D處是北半球的秋分日。(3)當地球位于A處時,太陽直射的緯線位置是南回歸線,正值北半球的冬至日,當地球位于D處時,太陽直射的位置是赤道,正值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晝夜平分。(4)當地球公轉到C處時,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正值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北半球重慶市晝長夜短。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重慶市巴渝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學生版).docx 重慶市巴渝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