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靜海一中2024-2025第一學期高一地理(12月)學生學業能力調研試卷考生注意:本試卷分第Ⅰ卷基礎題(76分)和第Ⅱ卷提高題(21分)兩部分,共97分。3分卷面分。知識與技能 學習能力(學法)內容 宇宙中的地球 地貌 大氣 水循環 海水 土壤植被 易混易錯 信息篩選 關鍵環節分數 14 10 12 15 20 26 4 6 9第Ⅰ卷基礎題(共79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下圖為揚州某住宅區的宣傳海報,其采用的地源熱泵技術是一種利用淺層地能供熱制冷的空調系統。淺層地能主要指地球淺層距地表數百米內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蘊藏的低溫熱能。據專家測量,我國近百米內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溫能達1.5萬億千瓦,而百米內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溫能也有2億千瓦。由于儲量大,分布普遍,被喻為“綠色聚寶盆”。完成下面小題。1.淺層地能( )A.主要來源于地球內部 B.存在于地幔中C.主要來自太陽輻射 D.僅冬季被利用2.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所利用的能源中和淺層地能來源相同的是( )①太陽能熱水器②用煤、石油發電③用潮汐能發電④核電站發電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3.該地區積極開發利用淺層地能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冬季氣溫 B.供給優質水源 C.提供灌溉用水 D.減輕大氣污染2022年9月25日,全球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在貴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窩凼”(如下圖)建成啟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喀斯特天坑屬于下列哪種地貌( )A.風力侵蝕 B.流水沉積C.流水溶蝕 D.冰川作用5.下圖為“喀斯特洼坑形成過程中不同時期的地質狀況示意圖”。喀斯特洼坑的形成過程,順序正確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2023年5月,我國古生物科考隊一一珠峰科考分隊在珠穆朗瑪峰科學考察活動中,在定日縣崗嘎鎮附近發現了大量喜馬拉雅魚龍化石,魚龍是一種已滅絕的海生爬行動物,嘴長牙齒鋒利,身長10余米,生活在距今2.5億年至9000萬年的海洋中。完成下面小題。6.魚龍化石的發現,說明珠穆朗瑪峰在地質史上( )A.經歷了山地至滄海的變化 B.一直寒冷干燥C.海域光照、熱量條件較好 D.海域浮游植物數量極少7.魚龍繁盛時期( )A.聯合古陸最終解體 B.安第斯山脈已形成C.也是鐵、鎳的重要生成期 D.鳥類已開始出現下左圖為樓蘭故城遺址附近的一種雅丹地貌景觀圖,下右圖為樓蘭故城遺址周邊區域雅丹地貌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8.圖示雅丹地貌( )A.排列走向與主導風向垂直 B.南方丘陵地區多有分布C.主要受流水侵蝕形成 D.具有“頂平身陡”的特點9.樓蘭故城遺址附近雅丹地貌廣布,可推測出該區域地理環境特征是( )A.氣候干旱,地表植被覆蓋率低 B.大風天氣較少,氣候溫和C.降水季節變化小,地表徑流多 D.氣候嚴寒,地表凍土廣布10.新疆羅布泊也分布著典型的雅丹地貌,且當地常年盛行東北風“壟脊和溝槽”的延伸方向最可能是( )A.南北 B.東西 C.東北-西南 D.東南-西北2024年9月5日,位于日本鹿兒島縣的御岳火山連續噴發,噴出的火山灰(即巖漿或熔巖在上升過程中遇到冷空氣迅速冷卻,形成細小的顆粒)煙柱直沖云霄,高達1500米(如圖1所示),圖2示意某學生繪制的地球內部圖層結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御岳火山噴發的火山灰主要來源于圖2中的( )A.①圈層 B.②圈層C.③圈層 D.④圖層12.下列關于圖2中各圈層及界面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圈層呈液態 B.②圈層中縱波消失C.b界面為莫霍面D.③圈層中橫波消失下圖為北京時間2024年10月10日14時(農歷九月初八)亞洲部分地區海平面氣壓形勢圖(單位:百帕),陰影部分為六級以上大風速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此時,成都和長春的風向分別為( )A.東風、南風B.東北風、東南風C.東南風、西南風D.西北風、東北風14.與甲地大風速區相比,乙地風速相對較小,主要是因為( )A.水平氣壓梯度力較小B.地轉偏向力較小C.氣壓較低D.地表摩擦作用較大15.此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臺灣海峽海浪較高 B.呼和浩特城市風顯著C.東海迎來天文大潮 D.西寧出現強沙塵天氣中央氣象臺2024年2月8日6時解除冰凍黃色預警和低溫藍色預警,國家應急管理部終止針對湖北、湖南兩省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四級應急響應,南方地區雨雪趨于結束,氣溫回升,天氣晴好。左圖為湖南長沙某地草莓生產景觀圖(大棚覆蓋透明薄膜,草莓根部土壤覆蓋透明地膜),右圖示意大氣受熱過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6.為應對2024年春節前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湖南長沙農戶冬季大棚種植草莓還需覆蓋地膜。覆蓋地膜的作用主要是( )A.削弱①環節 B.削弱③環節 C.增強②環節 D.削弱④環節17.當大棚的門打開時,下圖中能正確表示大棚內外空氣流動情況的是( )A.B. C.D.18.盛夏時,該地農戶在蔬菜生長季時會撤掉大棚透明薄膜,改為覆蓋黑色尼龍網的目的是( )A.增強④,降低大棚棚內溫度 B.減弱③,防止夜間溫度過低C.削弱②,減少作物水分蒸騰 D.增強②,提高農作物存活率【易混易錯】下圖為荒漠、草原、森林土壤有機質含量垂直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甲、乙、丙代表的土壤類型依次是( )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20.下列關于三種土壤及其分布區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A.三種土壤都較黏重 B.甲土壤分布區植被茂密C.乙土壤分布區降水較多D.丙土壤剖面無腐殖質層每當秋風吹起,一片片銀杏葉由綠變黃,成為秋天最絢爛的景象。10月底至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釣魚臺銀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轉戰浙江的長興十里古銀杏長廊,11月中旬至12月初是在云南騰沖銀杏村游玩的好時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銀杏林屬于( )A.落葉闊葉林 B.常綠闊葉林 C.熱帶季雨林 D.針葉林22.以上地區銀杏葉變黃的時間不同,其主要影響因素為( )A.地形 B.降水C.光照 D.熱量【信息篩選】龜背竹,具有厚革質的葉片,為攀緣藤狀灌木。因其枝干如竹子,葉片巨大,顏色翠綠,且長相奇特,像烏龜殼上的花紋,故名龜背竹。龜背竹常附生于熱帶雨林中的高大樹木上,有一定的耐陰性,忌強光、暴曬和干燥。龜背竹屬于有毒植物,體內含有多種有機酸,能吸收甲醛等有毒有害氣體,常作為室內大型盆栽植物。圖為龜背竹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23.野生龜背竹生長地的植物群落特征是( )A.春季發芽,秋季落葉B.植物葉片普遍有革質C.垂直結構復雜 D.花期主要集中于5—8月24.龜背竹生長于常年高溫多雨的環境,其葉片有厚革質的目的是( )A.反射光線,防止灼燒B.關閉氣孔,減少呼吸C.增加滑度,減少淋水D.提高美感,吸引昆蟲25.龜背竹屬于有毒植物,但常作為室內大型盆栽植物的主要原因是龜背竹( )①能凈化空氣 ②外形奇特 ③能驅散蚊蟲 ④能降低室內溫度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24年6月以來,南方地區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極端暴雨天氣,造成了嚴重災情。下圖示意廣西桂林內澇及城市水循環過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6.從水循環角度,推測桂林內澇發生的直接原因是( )A.②增多,③增多 B.①增多,②減少C.①增多,③增多 D.②增多,④增多27.下列能減輕桂林內澇的可行性措施是( )A.將水泥路面全部置換B.加強通風廊道的建設C.科學規劃給排水設施D.大力拓展綠地和公園明太魚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沿岸,生活在水深30米至400米的海水中,是典型的冷水魚。目前,海水變暖,總體上壓縮了明太魚的分布范圍。下圖為北太平洋沿岸部分地區洋流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小題。28.當海水溫度略微升高,明太魚將遷徙至( )①更低緯度②更高緯度③更淺海域④更深海域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9.漁民會從海面下放特制漁網捕撈明太魚,漁網下放過程中,海水的( )A.溫度升高 B.水深變淺C.密度增大 D.壓力減小30.關于甲、乙洋流的性質及其對周邊區域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甲為暖流,降低海水凈化速度 B.甲為寒流,增溫增濕C.乙為暖流,流經地區形成漁場 D.乙為寒流,降溫減濕二、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4分)31.判斷以下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并改正。(1)我國的塔里木河主要參與的是海陸間循環。( )改正寒流一般由高緯度流向低緯度,對沿岸地區氣候起降溫減濕作用。()改正三、綜合題(共12分)32.海水無時無刻不在運動。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12分,每空1分)材料一:漲潮時,海水會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變咸。當河水中鹽分達到或超過250毫克/升,就稱為咸潮。材料二:海洋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資源。雷州半島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半島西南部的苞西鹽場為廣東省重要的海鹽生產基地之一。6~9月為該鹽場曬鹽的黃金季節,此時盛行偏南風。(1)根據圖1可知曲線③代表的是海水的 (填“溫度”、“鹽度”或“密度”);該值在海域 (填“熱帶”、“副熱帶”或“寒帶”)出現最高值。(2)根據圖2,判斷A和B兩處海區鹽度較低的是 ,主要原因是 。(3)珠江口咸潮多發的季節為 ,主要自然原因是 。(4)下列內容是苞西鹽場有利于曬鹽的自然條件,請將序號填寫在適合的方框內。A.原料豐富 B.地形平坦 C.夏季風的背風坡 D.氣溫高,蒸發旺盛 E.緯度低F.晴天多,降水少① ② ③ ④ ⑤ ⑥第Ⅱ卷提高題(共21分)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9分,每空1分)【關鍵環節】截至2023年底,蕪湖市共建“蕪小園”口袋公園近百個。其中志喜園(右圖)通過布設風雨連廊、坡地階地、鋪設彩色透水混凝土和透水基層、設計下沉式綠地等方式,實現園內快速排水,減少徑流外排。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水生態基礎設施,為市民游園提供潤物細無聲的豐富生態景觀。(1)指出左圖水循環環節②名稱為 ,下列能實現②環節是(選擇填空) 。A.我國冬季的西北風 B.登陸深圳的臺風 C.人工降雨 D.長江(2)在城市建設中不透水地面對該地水循環環節的影響:地表徑流 (增多或減少),下滲 (增多或減少),地下徑流 (增多或減少)。(3)從水循環角度看,相對于不透水地面,志喜園對環境有以下積極作用:透水基層、下沉式綠地利于增加水循環的環節 (填左圖中序號),從而 (增加或減少)城市道路積水,緩解了城市 (災害)的發生。同時也能增加 (環節),使城市大氣更加濕潤。34.中國土壤的區域差異與保護。(12分)材料一圖1為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圖。材料二土壤鹽漬化指土壤底層或地下水的鹽分隨水的運動上升到地表,水分蒸發后,鹽分積累在表層土壤中的過程,也稱鹽漬化。土壤鹽漬化,使土壤板結,阻礙作物根系生長;土壤肥力下降,造成農作物養分不足等。圖2為土壤鹽漬化形成過程示意圖。材料三我國東北黑土地總面積109萬平方千米,其中典型黑土地耕地面積1853.33萬公頃,是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1)我國西北沙漠地區的土壤和南方森林區土壤相比,主要缺乏 層、 層。(2)華北廣布的黃土富含鈣磷鉀,主要和 (選填:成土母質/腐殖質)有關,黃土質地 (選填:黏重/疏松),利于農作物生長,但易流失,需要通過提高植被覆蓋率,以保持水土。(3)受降水、氣溫和農業不合理灌溉的影響,華北地區 (填季節)最容易發生土壤鹽漬化現象。華北地區在治理土壤鹽漬化過程中,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單選)。A.修建排水管渠,降低地下水位;B.大量種植水稻,吸收多余鹽分C.覆蓋秸稈麥草,抑制水分蒸發;D.改善灌溉方式,推廣滴灌噴灌(4)引起東北平原黑土厚度變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單選)。A.全球氣候變暖,微生物分解活躍 B.大量施用農藥化肥,建設人工水渠C.人類過度墾殖,流水沖刷嚴重 D.城市化進程加快,耕地大量被侵占(5)東北地區農民常以秸稈還田的方式來保持黑土肥力,原理是秸稈可以 (單選)。A.提高土壤溫度 B.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C.增加農田地表徑流 D.增加土壤礦物質(6)簡要分析東北平原黑土肥沃的原因 。(4分)靜海一中2024-2025第一學期高一地理(12月)學生學業能力調研答案選擇題:1-5 CBDCB6-10 CDDAC11-15CCCDA16-20 BDCAC21-25 ADCAA 26-30 ACDCD二、判斷題(每個2分,共4分)31.(1)× 陸地內循環(2)√三、綜合題32.(每空1分,共12分)鹽度副熱帶(2) B B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入海徑流稀釋海水鹽分(3)冬季冬季河流徑流量小,海水倒灌作用強。(4) E D B A C F33.(每空1分,共9分)(1) 水汽輸送 B(2) 增多減少減少(3) ③ 減少內澇或洪澇蒸發(1)—(5)小題每空1分,(6)小題4分,共12分(1) 枯枝落葉腐殖質(2) 成土母質疏松(3) 春 B(4)C(5) B(6) 溫帶季風氣候,植被覆蓋率高,枯枝落葉多,有機質來源豐富;緯度較高,冬季氣溫低,枯枝落葉等分解速度慢;平原地形,地勢平坦,利于有機質的積累;雨季較短,淋溶作用弱。(每點2分,寫2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