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靜海一中2024-2025第一學期高二地理(12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考生注意:本試卷分第Ⅰ卷基礎題(77分)和第Ⅱ卷提高題(20分)兩部分,3分卷面分,滿分共100分。(小四號宋體加粗)知 識 與 技 能 學習能力(學法)內容 地球運動 地質作用 天氣氣候 水體運動 整體性 關鍵環(huán)節(jié) 信息提取 地理實踐 易混易錯 規(guī)律總結分數 14 6 26 27 24 8分 6分 4分 6分 2分第Ⅰ卷 基礎題(共77分)一、選擇題: 每小題2分,共50分.【易混易錯】下圖是“某地地質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1.據圖可推斷( )甲地是向斜成山①巖層垂直抬升C.②是花崗巖D.③是石灰?guī)r2.圖中地質構造的形成過程中,最早發(fā)生的地質作用是( )A.巖漿侵入 B.斷層作用 C.變質作用 D.褶皺隆起3.圖中地區(qū)( )A.甲地是良好的儲水構造 B.乙地可能有豐富礦藏C.丙地適宜修建大型水庫 D.丁地宜擴大耕地面積風向標由風杄和風尾組成,風桿上的橫道叫做風尾。風桿上畫有風尾的一方,即指示風向。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圖中所示天氣系統(tǒng)是( )北半球氣旋 B.北半球反氣旋C.南半球氣旋 D.南半球反氣旋5.受①②之間天氣系統(tǒng)影響,將可能出現的天氣( )A.晴暖天氣 B.臺風C.連綿陰雨 D.寒潮晾曬指數是根據溫度、風速、天空狀況的預報對晾曬的影響情況,對人們進行晾曬活動的適宜程度進行分級,從而指導人們適時安排晾曬衣物等家庭用品或農作物、藥材等。晾曬指數分為5級,級數越低,氣象條件對人們進行晾曬活動越有利。讀“2024年3月6日17時某區(qū)域地面天氣圖”,完成下面小題。6.圖中①②③④四地,晾曬指數最低的是( )① B.②C.③ D.④7.假設圖中等壓線狀況維持不變,某輛汽車從④地經③地到②地,天氣變化可能是( )A.降雨:晴→雨→晴B.氣壓:高→低→高C.氣溫:暖→冷→暖 D.風向:東南風→西南風→西北風下圖為南美洲某月近地面 20℃氣溫曲線分布圖及利馬、薩爾瓦多兩地氣候資料圖。據此完成下題。8.利馬的氣候特征是( )A.全年高溫少雨B.冬季溫和多雨C.夏季高溫多雨D.干季濕季明顯9.薩爾瓦多氣候的成因( )A.受赤道低壓帶和東北信風帶交替控制 B.受副高和赤道低壓帶交替控制C.地處東南信風的迎風坡 D.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增溫增濕克蘭河發(fā)源于新疆阿爾泰山南坡,全長265千米。克蘭河流域冬季嚴寒漫長,夏秋季降水量大于春季。在氣候變暖背景下,克蘭河流域降水量呈現冬季明顯增加夏秋季有所減少的趨勢。下圖示意克蘭河阿勒泰水文站1980~1989年和2001~2005年年徑流量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克蘭河的水源補給主要來自( )A.大氣降雨 B.地下水C.冰川融水 D.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11.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推測克蘭河水文特征的變化是( )①汛期提前 ②結冰期延長 ③含沙量減少 ④徑流量季節(jié)變化變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下圖示意2021年某時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域表層水溫與正常年份偏差狀況,即水溫距平值/℃。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洋流①、②與以下局部海域洋流模式圖相符合的是( )A.A B.B C.C D.D13.圖示海域與正常年份相比( )A.東西部的海溫普遍上升 B.赤道中部海溫偏差較小C.甲海域的下沉氣流增強 D.乙海域的上升氣流減弱14.若圖示海域水溫異常的趨勢持續(xù)數月,則可能伴隨發(fā)生的現象是( )A.澳大利亞東海岸異常干旱 B.秘魯漁場漁獲量大幅減少C.甲附近大陸西岸暴雨成災 D.乙附近降水量比常年增加15.圖中①②海區(qū)該月洋流流向分別為( )A.東南向西北、東北向西南B.西北向東南、西北向東南C.西北向東南、東南向西北D.東南向西北、西北向東南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帶的北端,氣候冷濕,火山錐各坡的降水差異小,近幾十年來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火山錐的林線(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線(終年積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擾也影響林線和雪線高度。例如,火山噴發(fā)徹底破壞原有景觀,若干年內該火山錐的林線與雪線高度往往發(fā)生顯著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6.一般情況下,與陰坡相比,該地火山錐陽坡的( )A.林線與雪線更高 B.林線與雪線更低C.林線更高、雪線更低 D.林線更低、雪線更高17.林線升高,雪線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區(qū)域氣候變化趨勢為( )A.暖濕 B.暖干 C.冷濕 D.冷干18.火山噴發(fā)后若干年內,該火山錐( )A.林線升高,雪線升高 B.林線升高,雪線降低C.林線降低,雪線升高 D.林線降低,雪線降低下圖為某區(qū)域某月等壓線圖。比利時伊麗莎白公主站(71°57'S,23°20'E)是世界上第一座僅靠風能和太陽能就可以維持運行的南極科考站。為盡可能多地獲取太陽輻射,固定式光伏電池板的最佳傾角以光伏資源相對一般的3月和9月來確定。下圖為伊麗莎白公主站主樓附近的固定式光伏陣列和風力渦輪機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電池板朝向左側)19.下列月份中,科考站風力發(fā)電占比最高的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20.圖中光伏陣列位于科考站主樓的( )A.東側 B.西側 C.南側 D.北側21.圖中光伏電池板的最佳傾角約為( )A.40° B.50° C.60° D.70°【關鍵環(huán)節(jié)】北京雨燕屬小型候鳥,在我國北方繁殖,在非洲南部越冬,每年都要在兩地之間來回遷徙。下圖為某年北京雨燕遷徙線路圖,圖中甲、乙、丙、丁示意洋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2.北京雨燕每年的飛行距離大約是( )A.8000km B.15000kmC.35000km D.70000km23.“燕南飛”期間( )A.地球公轉速度逐漸減慢 B.北極附近極晝范圍擴大C.長春太陽高度日變化變小 D.長春的晝夜變化幅度增大24.“燕北歸”期間,當北京雨燕途經( )A.①地時,該地正值濕季、草木茂盛 B.②地時,該地盛行西南風、利飛行C.③地時,該地因冰川融化河水暴漲 D.④地時,該地氣溫回升、春雨連綿25.圖示海區(qū)( )A.甲洋流附近形成世界大漁場 B.乙洋流夏季自低緯向高緯流C.丙洋流使沿岸地區(qū)降水減少 D.丁洋流受西風影響形成暖流二、綜合題(共27分)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小題,共16分)材料一:墨西哥的地形以高原及山地為主,被稱為“高原之國”,平原分布在沿海狹長地帶,其地形和城市分布見下左圖。北部平均降水量不足250mm,南部為1000~2000mm。材料二:當地居民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經常戴“大草帽”(見右圖),這種大草帽最突出的特征是帽檐特別寬,用水草、麥秸、竹篾或棕繩等物編織而成。材料三:颶風是指形成于大西洋海區(qū)、中心附近風力為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2021年8月形成于加勒比海的熱帶氣旋一路向西北進發(fā)并持續(xù)增強,進入墨西哥灣后增強成為超強颶風“艾達”(最大持續(xù)風速達到120km/h),于29日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登陸,最大持續(xù)風速達每小時約240km,帶來危及生命并引發(fā)洪水的狂風暴雨和風暴潮,密西西比河河口河水出現逆流奇觀。【信息提取】根據材料分析氣候成因(1)A地位于尤卡坦半島南部,分析該地能形成熱帶雨林的原因。(6分)【地理實踐】根據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2)分析墨西哥人喜歡戴大草帽的自然原因。(6分)(3)每年夏季,颶風成為墨西哥灣沿岸地區(qū)面臨的主要氣象災害之一,分析該地區(qū)颶風的氣流特征以及颶風災害的主要影響。(4分)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小題,共11分)下圖為某大陸沿海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圖中M海域漁業(yè)資源豐富,是世界重要漁場之一,主要生產鱈魚、沙丁魚等。(1)說明圖中M海域漁場的成因。(3分)(2)分析圖示沿海地區(qū)年平均氣溫較低的原因。(2分)(3)某國一艘輪船正沿圖中航線自北向南航行,分析洋流對該輪船航行的影響。(6分)第Ⅱ卷 提高題(共20分)28.判斷改錯題:(每小題2分,共 6 分)(1)在新西蘭首都惠靈頓郊區(qū)(42°N)有很多用于風力發(fā)電的“大風車”,風車發(fā)電量較大的季節(jié)是夏季( )(2)非洲熱帶雨林帶,熱帶稀樹草原帶,熱帶荒漠帶的分布現象,體現了由沿海向內陸的分布規(guī)律( )【規(guī)律總結】地球運動相關結論考查(3)任何地點冬至日的晝長與夏至日的晝長之和為24小時( )29.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共3小題,共14分)高黎貢山位于我國云南西部邊陲,是橫斷山脈中最西部的山脈,山體北高南低,垂直高差大,形成了極為壯觀的垂直自然景觀和立體氣候,也是我國發(fā)現新物種最多的區(qū)域。下圖示意高黎貢山自然帶垂直分布。(1)指出M自然帶的名稱,并說明高黎貢山林線的分布特點。(4分)(2)說明海拔1000m以下地區(qū)形成干暖河谷灌叢帶的理由。(4分)(3)推測高黎貢山成為我國發(fā)現新物種最多區(qū)域的原因。(6分)卷面(3分)高二地理(12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答案一、選擇題D.D.B.A. C A D.A.C.D A.C. C.D . AA.A.B.C.B D.C.C.A.B二、綜合題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小題,共16分)。(1)尤卡坦半島南部,熱帶雨林的原因。(6分)從海洋來的東北信風攜帶大量水汽,受南部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2分);沿岸有暖流流經,增溫增濕,降水量大(2分);緯度位置較低,氣溫較高,所以形成了熱帶雨林。(2分)(2)墨西哥人喜歡戴大草帽的自然原因。(6分)墨西哥整體海拔高,光照強,戴大草帽可以防曬(2分);雨季時,降水豐富,戴大草帽便于遮雨(2分);墨西哥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廣,當地草類資源豐富,方便制作大草帽(2分)。(3)颶風的氣流特征以及颶風災害的主要影響。(4分)氣流特征:沿逆時針方向由四周向中心匯聚(1分),中心氣流作上升運動(或輻合上升)(1分)。影響:強風可以顛覆海上船只,摧毀房屋建筑,折斷樹木等;暴雨可導致巨大洪澇災害,毀壞農田等;風暴潮常沖毀海堤,引起海水倒灌。(寫出一條給2分)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1分)(1)說明圖中M海域漁場的成因。(3分)該海域受東南信風的影響,風由陸地吹向海洋,形成離岸風(1分);沿海地帶的表層海水被吹離海岸,底層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1分);底層大量的營養(yǎng)鹽類物質被帶到表層,為浮游生物提供養(yǎng)分,浮游生物繁生,魚類餌料豐富,利于漁場形成(1分)。(2)分析圖示沿海地區(qū)年平均氣溫較低的原因。(2分)沿海地區(qū)常年受(本格拉)寒流的影響,導致氣溫較低。(3)某國輪船正沿圖中航線自北向南航行,分析洋流對該輪船航行的影響。(6分)寒流流向(自南往北流),輪船航行速度較慢;(2分)寒流降溫作用影響,沿岸多海霧,能見度較低,影響輪船的航行安全;(2分)對船只速度影響,輪船航速減慢,導致輪船能耗增加等。(2分)判斷改錯題:(每小題2分,共 6 分)(1)(×)是冬季(2)(×)緯度地帶性(3)(√)29.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共3小題,共14分)(1)指出M自然帶的名稱,并說明高黎貢山林線的分布特點。(4分)M自然帶名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2分)。林線分布特點:北高南低(2分)。(2)說明海拔1000m以下地區(qū)形成干暖河谷灌叢帶的理由。(4分)為夏季風的背風坡,山谷高差大,盛行下沉氣流,焚風效應明顯,(2分)谷地地形導致熱量不易散失,蒸發(fā)旺盛,降水少(2分);土壤及空氣中水分含量少等(2分)。任答兩點給4分(3)推測高黎貢山成為我國發(fā)現新物種最多區(qū)域的原因。(6分)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水熱條件好;(2分)南北跨度大,相對高度大,生態(tài)環(huán)境復雜多樣;(2分)位置偏遠,受人類活動影響小等。(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