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一學期青浦區高三年級期終學業質量調研地 理 試 卷(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2024.12特別提示:本試卷標注“單選”的試題指每題只能選一個選項;標注“不定項選擇”的試題指每題應選一個或多個選項,全部選對得3分,漏選可得部分分,錯選不得分。一、哀牢山從“禁區”變“景區”(20分)哀牢山位于云南省中部,是云貴高原和橫斷山地的分界線。哀牢山國家級保護區以保護亞熱帶森林目的,是黑長臂猿、綠孔雀等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山高谷深、瘴氣彌漫、天氣多變、特色民居等讓哀牢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2024年國慶期間吸引了5萬余名游客前來探秘。圖1 哀牢山地理位置示意圖 圖2 哀牢山植物群落物種豐富度指數的垂直分布圖1.哀牢山國家級保護區內最重要的森林類型是 (1) (單選:A.落葉闊葉林 B.常綠闊葉林C.常綠硬葉林)。根據主要保護對象,該保護區所屬的類型是 (2) (單選:A.野生生物類B.自然生態系統類 C.自然遺跡類)。(2分)2.瘴氣是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中動植物腐爛產生的毒氣,主要成分是甲烷、硫化氫、氨氣等。從自然環境特征推測哀牢山瘴氣彌漫的原因,選擇字母填入結構圖中相應的位置。(4分)A.風速小 B.植被茂盛 C.夏季高溫多雨 D.地形封閉3.哀牢山東西坡物種豐富度的垂直分布受地形和降水影響,具有明顯差異。東西坡物種豐富度差異最大處約為海拔 (1) (單選:A.900米 B.1900米 C.2500米),東坡山麓地帶物種豐富度較低的原因是位于 (2) (單選:A.東北季風 B.西北季風 C.西南季風)的背風處,降水少。(2分)4.下圖示意正常年份和異常年份昆明準靜止鋒的位置差異。異常年份時,下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單選2分)A.昆明風和日麗 B.哀牢山氣溫較高C.西南暖氣團濕度較大 D.冬季風勢力較強5.在參觀哈尼族村落時,有游客手繪當地特色民居圖。結合當地自然環境特征,說明“蘑菇房”和“土掌房”房頂修成斜面和平頂的作用。(4分)“蘑菇房”手繪圖 “土掌房”手繪圖6.哀牢山神秘而又危險,2024年國慶爆火后,當地緊急發布《哀牢山安全提示》。請從地形或地質、氣候和生物角度分析當地發布安全提示的原因。(6分)二、大同市地理研學(21分)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小浦同學到大同市進行地理研學,開展了火山群、建筑文化、黃花菜產業等方面的調查。任務一:調查大同火山群的形成大同火山群是我國著名的第四紀火山群之一,有30余座死火山組成。大同火山活動過程中產生大量黑色的浮石,因其內部多孔、質地輕軟而能浮于水面。7.與大同火山群出現時期相同的現象有( )(不定項選擇 3分)A.形成聯合大陸 B.出現海生藻類C.出現人類 D.發生大規模冰期8.火山噴發的巖漿來自 (1) (單選:A.上地幔 B.下地幔),巖漿冷凝形成的浮石屬于(2)(單選:A.侵入巖 B.噴出巖)。(2分)任務二:調查建筑文化的保護大同市應縣木塔作為某款熱門游戲的取景地而受到網友追捧。應縣木塔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結構塔式建筑,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9.應縣古塔消耗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純木結構,無釘無鉚。該塔所用紅松木材最可能來自( )。(單選 2分)本地所產 B.橫斷山區C.東南沿海林區 D.大興安嶺林區10.應縣木塔保留至今的有利氣候條件是( )。(單選 2分)A.氣溫的日較差較大 B.冬季白晝較短,光照弱C.降水少,空氣濕度小 D.山地阻擋寒冷的冬季風11.小浦同學選擇應縣木塔作為研究對象,請從古建筑和古建筑保護兩個角度,幫其擬定調查的主要內容。(4分)任務三:調查黃花菜產業的發展黃花菜喜光耐旱,夏季開花,開花期(每年6-7月)要求較高溫度和較大水量,其根系粗壯、深廣,對土壤有較強的適應能力。通過調查,小浦同學制作了“大同黃花菜產業的發展歷程(部分)”及“大同市的氣候資料圖”。圖4 大同黃花菜產業的發展歷程(部分) 圖5 大同市的氣候資料圖12.大同黃花具有“五瓣七蕊”的特色,品質較高。從氣候和土壤角度,分析大同市云州區黃花菜品質優良的原因。(4分)13.分析電商加入對大同云州區黃花菜產業的有利影響。(4分)三、水鄉客廳塑造新江南風貌(20分)水鄉客廳是由江蘇、浙江和上海共同打造的功能樣板區,形成了 “一點、一心、三園、三區、三道、多村”的總體空間格局,旨在打造一個集生態、創新和生活于一體的綜合性空間。圩田結構示意圖圖6 水鄉客廳國土空間規劃方廳水院結構圖14.按區域劃分指標,水鄉客廳屬于 (1) (單選:A.自然 B.人文 C.綜合)區域,其選擇兩省一市交界布局需克服的首要困難是 (2) (單選:A.行政壁壘 B.河網阻隔 C.文化差異)。(2分)15.水鄉客廳率先落實近零碳舉措,廣泛應用光伏路燈進行照明。光伏電板與地面的夾角隨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而變化,圖示光伏電板與地面夾角最小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不定項選擇 3分)A.悉尼正午物影達一年中最長B.地球位于近日點附近C.北極地區出現極晝現象D.秦嶺白雪皚皚16.方廳水院是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的集中展示區,其設計理念是( )。 (單選2分)①“方廳”寓意天圓地方,“水院”突出江南特色 ②形成“外敞內閉”的平面格局③寓意長三角向心匯聚和一體化發展 ④體現黃土高原文化區的特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江南圩田展示園”將現代生態技術與傳統治水相融合,圩田的功能有( )。(不定項選擇3分)A.水陸相互作用的自然生態系統B.實現農業多種經營,經濟價值高C.低海拔地區的特色農業景觀,鄉土文化價值高D.內河、溝渠具有滯洪、排澇、灌溉等功能18.“三道”通過藍道、綠道、風景道等水陸交通組織鏈接水鄉風景,影響地鐵17號線西延伸段(東方綠舟站—西岑站)建設的最主要原因是( )。(單選 2分)A.地形平坦 B.旅游興起 C.產業發展 D.政策引導19.“金澤功能區”引領小城鎮轉型發展,西岑將由“西勞東輸”的人才輸出鎮轉變成為“東才西進”的人才集聚鎮,請列舉一項華為青浦研發中心落戶對該區域城鎮化的影響。(2分)20.位于水鄉客廳核心區內的金澤鎮東西村打造“品味咖啡香醇”的文旅口號,說明水鄉客廳對東西村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的促進作用。(6分)四、伊犁河流域的整體性(20分)伊犁河是亞洲中部的一條國際河流,是巴爾喀什湖的主要補給水源。銀色裂腹魚、梭鱸是巴爾喀什湖的重要洄游魚類,它們在春季從巴爾喀什湖游向伊犁河產卵,然后在秋季返回巴爾喀什湖。這種魚的洄游模式有助于維持巴爾喀什湖的生態平衡和物種多樣性。圖7 伊犁河流域簡圖表1 伊犁河流域(中國段)孕災環境敏感性指標體系孕災環境指標 極低敏感 低敏感 中敏感 高敏感 極高敏感高程/m <1500 1501-2000 2001-2500 2501-3000 3001-6231水域緩沖區/km 大于15 9-15 6-9 3-6 <3植被覆蓋率/% >80 60-80 40-60 20-40 小于2021.天山山脈分布著大量的冰磧堰塞湖,①②③④代表該類湖泊形成的不同階段,其形成順序由先到后是( )。(單選2分)① ② ③ ④A.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②①③④ D. ③①②④22.伊犁河谷是我國西北地區主要黃土分布區之一,黃土呈帶狀分布于河流階地、低山丘陵區。這是因為 (1) (單選:A.中緯西風 B.冬季西北風)攜帶來自中亞沙漠的沙塵,遇山地阻擋,風力 (2) (單選:A.搬運 B.沉積)作用減弱,自西向東黃土顆粒 (3) (單選:A.變粗B.變細)。(3分)23.中國伊犁河谷被譽為“塞外江南”,這是因為該地區( )。(不定項選擇3分)A.北部有高山阻擋冬季干冷空氣南下B.深居內陸,距海遙遠C.有河流流經,水源充足D.谷口向西敞開,有利于大西洋濕潤水汽的深入24.20世紀60年代,哈薩克斯坦在伊犁河中游修建了卡普恰蓋水庫。該水庫修建后對巴爾喀什湖產生的影響是( )。(單選2分)A.湖床淤積加劇 B.湖水鹽度升高C.水位季節變化大 D.湖水水質提高25.伊犁河上游水資源最為豐富,洪水災害頻發。結合表1,任選兩個指標并在答題紙相應指標前的方框內“√”后,分析伊犁河流域洪水災害與孕災環境的關系。(4分)26.哈薩克斯坦是中國“一帶一路”的首倡之地,兩國在生態保護方面簽訂了諸多協議。簡述中哈兩國在保護巴爾喀什湖的漁業資源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6分)五、北極地區科學考察(19分)2024年7月5日,中國第14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前往北冰洋執行科學考察任務。北極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該地區升溫超過全球平均2倍以上(即北極放大效應),海冰范圍和冰厚都在減小。楚科奇海是北極海區海冰變化最為劇烈的陸架邊緣海,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科考船從上海出發到楚科奇海,若不考慮船身自身重量的變化,科考船吃水深度的變化最可能是 (1) (單選:A.先變淺后變深 B.變淺),經過白令海峽時,科考船 (2)(單選:A.順風順水 B.逆風逆水)。(2分)28.由圖9推測,北極海域海冰面積最小的月份是( )。(單選2分)A.1月 B.3月 C.6月 D.9月29.受“北極放大效應”的影響,北極地區下列現象首現日期將推遲的是( )。(單選2分)A.入海徑流的汛期 B.苔原植物的花期C.沿海港口的封凍期 D.北極鴨的北遷日期30.硅藻是一類重要的浮游植物,是北冰洋及陸架區生物硅的主要貢獻者。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楚科奇海硅藻量變化明顯。推測此海域硅藻量變化趨勢,并分析原因。(6分)北極曾經是一個巨大的“碳匯”。碳匯是從大氣中清除CO2,碳源是向大氣中排放CO2,碳循環過程中地球系統內儲存碳的載體稱為碳庫。31.根據材料判讀,北極地區陸地生態系統中,碳儲量最高的是 (1) (單選:A.土壤 B.生物);生物光合作用對大氣起著 (2) (單選:A.碳源作用 B.碳匯作用);陸地生態系統凈固碳量為1.73(109t/a),則陸地生態系統碳排放量為 (3) (109t/a)(單選:A.11.77 B.8.7)。(3分)32.根據圖11,結合碳循環原理,分析全球變暖對北極地區碳匯效應造成的影響。(4分)評分標準一、哀牢山從“禁區”變“景區”(20分)1.(1)B (2)B(單選,每空1分,共2分)2.(1)C (2)B (3)D (4)A(單選,每空1分,共4分)3.(1)B (2)C(單選,每空1分,共2分)4.D(單選2分)5. “蘑菇房”房頂斜面:當地氣候濕潤,降水豐富多,斜面屋頂有利于排水。(2分)“土掌房”房頂平頂:當地地形崎嶇,缺少平地,平頂房便于晾曬。(2分)6. 哀牢山地形復雜,山高谷深,地勢落差大,行進極其困難;位于板塊交界地帶,板塊活動頻繁,多地質災害;哀牢山氣候垂直變化顯著,暖濕氣流在西南一側沿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天氣多變;哀牢山的森林覆蓋率極高,有各種野生動物出沒,增加了行進的風險。(評分標準:從地形地質、氣候和生物三個角度回答,每點2分,共6分)二、大同市的地理研學(21分)7.C、D(不定項選擇3分,全部選對得3分,漏選得1.5分,錯選不得分)8.(1)A (2)B(單選,每空1分,共2分)9.D(單選 2分)10.C(單選 2分)11.古建筑角度:應縣木塔的建筑特點;應縣木塔的主要功能;應縣木塔的建造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應縣木塔背后的文化內涵等;(任答一個得2分)古建筑保護角度:應縣木塔保護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如何保護應縣木塔等。(任答一個得2分)12.處于內陸地區,降水較少,氣候干旱,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黃花菜養分的積累;處于大同火山群附近,火山灰土壤富含微量元素,土壤肥沃。(評分標準:從氣候和土壤兩個角度回答,每點2分,共4分)13.打開銷售渠道,擴大銷售范圍,增加市場銷量;促進(種植、加工、運輸、銷售)產業規模擴大,形成品牌,提升市場知名度;有效減少銷售的中間環節,降低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評分標準:任答2個角度,每個角度2分,共4分)三、水鄉客廳塑造新江南風貌(20分)14.(1)C (2)A(單選,每空1分,共2分)15.A、C(不定項選擇3分,全部選對得3分,漏選得1.5分,錯選不得分)16.B (單選2分)17.B、C、D (不定項選擇3分,全部選對得3分,漏選1項得2分,漏選2項得1分,錯選不得分)18.C(單選 2分)19.城鎮用地規模擴大,城鎮人口增多,城鎮化進程加快。(評分標準:任答一個角度得2分)20.經濟發展: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增加經濟收入;帶動東西村特色農產品、文創、餐飲、民宿等產業發展;生態建設:促進產業轉型,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落實當地環境保護措施,促進東西村的生態建設。(評分標準:從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2個角度回答,每點2分,只從一個角度回答最多得4分,共6分)四、伊犁河流域的整體性(20分)21.C(單選2分)22. (1)A (2)A (3)B(單選,每空1分,共2分)23. A、C、D(不定項選擇3分,全部選對得3分,漏選得1.5分,錯選不得分)24.B(單選2分)25.海拔越高,暴雨和冰雪融水量越大,越容易發生洪水災害;水域緩沖區能夠蓄水,調節洪水徑流,水域緩沖區越短,洪水越容易發生; 植被具有增加下滲、涵養水源的作用,植被覆蓋率越低,洪水災害越容易發生。(評分標準:任選2個角度,簡單寫出孕災環境指標與洪水災害的關系得1分,寫出孕災環境指標與洪水災害關系并詳細分析原因得2分,共4分)26.中國:保護洄游魚類產卵地的生態環境,促進魚類產卵;哈斯克斯坦:在沿河的水庫中搭建魚梯,方便魚類洄游;減少湖泊污染物排放,保護湖泊水質;通過法律和宣傳,提高哈薩克斯坦民眾的環保意識。兩國:通過簽訂協議,制定切實有效的水資源分配方案,保證伊犁河下游地區的水量。(評分標準:從中國、哈薩克斯坦、兩國合作三個角度回答,每個角度2分,共6分)五、北極地區科學考察(19分)27.(1)B (2)A(單選,每空1分,共2分)28.D(單選2分)29.C(單選2分)30.變化趨勢:呈增加趨勢。(2分)原因:海水溫度升高,海冰大量融化,硅藻接受光照時間變長,有利于光合作用;海水熱量條件改善,為浮游植物提供了更適宜的生長環境;隨著全球變暖,阿拉斯加沿岸河流和陸源帶來更多的營養鹽類,有利于硅藻生長;太平洋帶流入水團帶來更溫暖的海水及更豐富的營養鹽類,利于硅藻生長等。(評分標準:原因任選2個角度回答,每點2分,共4分)31.(1)A (2)B (3)A(單選,每空1分,共3分)32. 對碳匯的影響:全球變暖,北極地區熱量條件改善,植物增多,吸收CO2增多;海冰面積減少,水溫上升,北極地區河流徑流量變大,更多的營養鹽入海,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長,增強海洋生物的固碳功能;地表徑流攜帶的碳酸鹽巖沉積于海底,通過地殼遠動進入巖石圈,增加巖石圈碳匯;全球變暖,海水的溫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降低,海洋碳匯減少。(評分標準:從陸地生物、河流輸入、海洋溶解三個角度任選兩個角度回答,每個角度2分,共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