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祁縣中學高二年級12月月考地理試題第丨卷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北京時間2023年3月30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了第三次出艙活動。在地面工作人員和艙內航天員鄧清明的密切配合下,兩名出艙航天員費俊龍、張陸圓滿完成全部既定工作,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此外,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前期已安全運抵文昌(110°E,20°N)航天發射場,正在按計劃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將于23年5月上中旬擇機發射。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 據材料,從航天員第三次出艙到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發射期間,空間站繞太陽運動線速度和角速度大小變化是 ( )A. 持續不斷變大 B. 持續不斷變小C. 先變大后變小 D. 先變小后變大2. 在此期間, 文昌與徐州(117°E, 34°N) 兩地正午太陽高度的差值( )A. 始終保持不變 B. 先變小后變大C. 先變大后變小 D. 持續不斷變大北京時間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12月27日我國兩名航天員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任務。下圖為二十四節氣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下列時段中,北京的晝長與兩名航天員完成第二次出艙任務當天夜長最接近的是①冬至到小寒 ②夏至到小暑 ③芒種到夏至 ④大雪到冬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從載人飛船發射至航天員完成第二次出艙任務期間,烏魯木齊A.日出時物影朝向西北 B.日落的時間越來越晚C.日出的時間越來越晚 D.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小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因受海陸分布、地形等因素的影響,比理想模式要復雜很多。下圖示意2022年某月澳大利亞及周邊區域海平面等壓線的分布。據此完成5~6題。5.圖示季節A地盛行風向為( )A.東北風 B.西南風 C.西北風 D.東南風6.此季節,下列現象可信的是( )A.哈爾濱正值冰雪旅游旺季 B.悉尼日出東北,日落西北C.地中海沿岸地區炎熱干燥 D.南極上空極光絢麗多彩湖泊水位與湖泊的水量收支密切相關。北半球某湖泊主要的補給水源為雨水和流域內河流水。下圖為該湖泊多年平均相對流量進出情況統計圖。據此完成7~9題。7.圖示湖泊最高水位出現在( )A.7月 B.10月 C.1月 D.4月8.推測該湖泊為( )A.淡水湖 B.內流湖 C.構造湖 D.咸水湖9.該湖泊可能位于( )A.長江中下游 B.智利沿海 C.歐洲南部沿海 D.日本群島牛鼾地是發育在以紅層軟巖(紅層軟老是以紅色為主色調的碎屑沉積米,老性以砂巖、泥巖、頁米為主)為主的區域,以密集侵蝕溝和風化亮椰露為標志的紅展荒漠。土壤一般由礦物質、有機質、水分和空氣四部分組成。下圖示意我國某地區不同演替階段下的植物群落與土壤特征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該地區最可能位于( )A.新疆 B.吉林 C.山西 D.湖南11.在該地區植物群落由常綠闊葉林到牛肝地演替的過程中,土壤特征發生的變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 B.土壤水分含量增大C.土壤中礦物質比重增大 D.土壤肥力提高12.下列對牛肝地進行生態恢復的措施中,合理的有( )①封山育林 ②退耕還草 ③退耕還林 ④把水平梯田修成坡耕地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下圖為北半球某河流上、下游徑流量隨月份變化圖。據此完成9~10題。13.該河上、下游的主要補給水源分別是( )A.降水、降水 B.冰雪融水、降水 C.湖泊水、降水 D.湖泊水、冰雪融水14.關于該河流的敘述,最有可能的是( )A.流入地中海 B.位于我國東北 C.主汛期在夏季 D.流量季節變化小火地島隔麥哲倫海峽同南美大陸相望,西部和南部山地為安第斯山脈余脈,下圖示意某科考船航線及局部大洋部分洋流分布,圖中洋流K繞過南美大陸南端后部分向北形成洋流M,與洋流N交匯后東流。據此完成15~16題。15.關于考察沿線的表層海水性質變化,最可能的是( )A.①→②鹽度升高 B.②→③鹽度升高C.③→④溫度下降 D.④過程密度降低16.下列與M洋流增強有關的現象是( )A.N洋流增強 B.秘魯寒流增強C.盛行西風增強 D.極地東風增強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計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是半農半牧的生態脆弱地帶,該區域地處森林與草原的過渡地帶,原生植被為疏林草原,生態環境脆弱。在人為因素的強烈干擾下,大部分地區的植被退化嚴重,生態環境修復與重建是近百年來的艱巨任務。下圖示意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分布。(1)從氣候角度分析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生態環境脆弱的原因。(6分)(2)簡述在人為因素的強烈干擾下,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可能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6分)(3)請為農牧交錯帶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提出合理建議。(6分)18.(1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受板塊擠壓影響,青藏高原地殼仍整體處于抬升中,但高原內部的抬升并不均勻,高原內部河流地貌的演變也深受其影響。雅魯藏布江地處青藏高原南部,該流域屬干旱半干旱氣候向半濕潤、濕潤氣候的過渡區,汛期顯著,冬春季節多大風。兩岸坡面多分布有沙丘,這些沙丘以江心洲、河漫灘為依托,沿山坡爬升。雅魯藏布江有一半的流程是在寬谷與窄谷交替出現的峽谷中,被稱為“峽江”,野外考察發現,在雅魯藏布江干流謝通門以下1000千米河段。峽谷(寬度200米以下)段和寬谷(寬度3000米以上)段相間分布。圖8甲圖為雅魯藏布江流域示意圖,乙圖為雅魯藏布江干流在謝通門以下1000千米河段的河谷寬度和沉積物厚度統計圖。(1)雅魯藏布江兩岸多沙丘景觀,試說明該景觀形成的過程。(8分)(2)根據河谷寬度和沉積物厚度統計圖,推測雅魯藏布江干流寬谷段和峽谷段地殼抬升速度的差異,并說明理由。(6分)(3)雅魯藏布江干流加查以下河段沿岸山體崩塌、滑坡現象多發,產生的大量石塊易堆積在河道內形成堰塞體。推測在堰塞體形成后堰塞體上游段河谷形態的變化及其原因。(4分)19.(16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北川河位于青海省,為黃河二級支流。流域內海拔2228~4595m,年均降水量575mm,年均蒸發量800~1000mm。受地形影響,不同河段河流與地下水補給關系不同。20世紀80年代以來,該流域大量選種小葉耐寒植被,取得良好的生態效益。下圖為“北川河流域位置與甲、乙兩水文站地下水位示意圖”。(1)結合圖文信息,解釋乙水文站徑流量大于甲的原因。(4分)(2)簡析北川河流域地形對河流水文特征的影響。(6分)(3)從水循環角度,分析該流域種植小葉植被對提高土壤水分的作用。(6分)參考答案:1-5:BACAC6-10:ADACD11-15:CCBAA16 : C二.綜合題。17.(1)北方農牧交錯帶是半濕潤地區向半干旱地區的過渡區域,風速較大,蒸發旺盛,水分條件差(答出多大風天氣,表土易受侵蝕也可以);降水量具有臨界性,降水變率大;夏季降水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現,造成土壤侵蝕強烈,水土流失;降水偏少的年份(深居內陸降水少,氣候干旱),多發旱災,加劇土地退化。(任答三點,給6分)(2)植被遭到破壞,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導致水土流失;過度墾殖、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導致土地鹽漬化;過度放牧、過度樵采導致植被退化嚴重,荒漠化加劇;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環境惡化;河流干涸、湖泊萎縮。(任答三點,給6分)(3)優化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農業結構;因地制宜,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實施退耕、休牧與還林還草計劃,增加植被覆蓋率(構筑防護體系,生物措施,草灌喬結合);引入現代農業技術,重視耐旱作物品種的栽培與推廣;推廣先進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完善灌排系統,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調整牲畜結構和數量;以地養地,自然恢復;控制人口過快發展,提高人口素質(任答四點,給8分)。18.(18分)(1)(8分)雅魯藏布江落差大,夏季豐水期,流水侵蝕作用強烈,河流挾帶大量泥沙;(2分)進入中游寬闊河谷后,流速減緩,泥沙大量堆積,形成江心(沙)洲和河漫灘;(2分)冬春季節氣候干冷,河流水位下降,河漫灘,江心洲大面積裸露,且干燥松散;(2分)冬春季節大風侵蝕河漫灘,江心洲泥沙搬運到河岸兩邊遇山地地形阻擋,風力下降堆積形成沙丘。(2分)(2)(6分)差異:峽谷段抬升速度快(或寬谷段抬升速度慢)。(2分)理由:峽谷段沉積物厚度小(或峽谷段寬度小),說明河床坡度大,河水流速快,下切侵蝕嚴重:(2分)堆積作用微弱,而峽谷段抬升速度快可導致上述結果。(2分)(從寬谷段進行說明也可得分)(3)(4分)河流排水暫時受阻(流速減慢),河床下切速度減緩;(2分)堆積作用增強,河谷拓寬。(2分)19.(1)乙水文站流域面積大于甲,匯水多(2分);甲河段河流水補給地下水,而乙河段地下水補給河水(2分)。 (2)海拔高,結冰期長(2分);地勢起伏大,河流流速快,含沙量較大(2分);谷地狹窄,匯水區域小,河流流量小(2分)。 (共6分)(3)植被遮陽、阻風、降低土溫,減少土壤水分蒸發(2分);滯留雨水和地表徑流,增加下滲(2分);葉面小,蒸騰作用弱,吸收土壤水分少(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