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三 全球視野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知識體系】主題1 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考情分析】 1.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知識在高考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高考既關注社會生活,也關注經濟發展的客觀實際。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高考試題單獨或綜合考查其具體措施,如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 2.創新發展、綠色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知識,也可結合《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中“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的相關知識進行考查。【重難整合】一、創新發展地位、 作用 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創新是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是發展的基點措施 ①指導思想:貫徹創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②發展戰略: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③所有制結構:堅持和完善我國的所有制結構,既要發揮好國有經濟在支持科技進步上的關鍵作用,又要發揮好非公有制經濟在促進技術創新上的作用。④宏觀調控:加強宏觀調控,綜合運用經濟、行政和法律等手段,保護和支持我國的技術創新,推動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⑤財政作用:發揮國家財政、稅收在科技等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通過國家財政對科技研究、科技應用的充足投入,推動科技創新。⑥市場調節: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⑦市場秩序: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秩序,打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創造良好的技術創新環境。⑧分配激勵:完善我國的分配制度,讓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通過對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激發全社會科技創新的活力。⑨企業:充分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建立鼓勵創新的體制機制;提高企業經營者和勞動者素質;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并注意消化、吸收和再創新。⑩勞動者: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科學文化素養;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自身職業技能。對外開放:擴大對外開放,做好引進來,推動引資、引技和引智相結合,在國際合作中提高我國的科技水平二、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思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理念 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基本 經濟 制度 ①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②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③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政府 ①加強宏觀調控,實施減稅降費等積極的財政政策。②加快科研人才的培養,引進人才,完善分配制度。③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數字中國、數字政府建設,提高政務服務能力體系 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建設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著力點 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動力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產業)結構,轉換經濟增長動力,通過技術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戰略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格局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①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②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③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潮流,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高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其他 ①擴大有效投資,形成更多內需增長點。②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③確保上下游產業鏈安全。④發展先進制造業。⑤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素質……三、新質生產力【時政熱詞】 低空經濟 低空經濟是以低空空域(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高度1 000米以下的空域)資源為依托,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以各類技術融合創新為驅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對于拉動國內消費、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防現代化建設、提升應急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在旅游業、應急救援、城市安防、電力巡檢、國土測繪、農林植保、消防等場景展現出廣泛的應用前景。【跨“模”融合】【小題研析】1.(2023·江蘇卷)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我們要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下列傳導路徑中,能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是( )。A.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優化營商環境→擴大我國對外投資規模B.增加銀行存款準備金→增加貨幣供給量→擴大國內消費需求C.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促進要素自由流動→縮小居民收入差距D.整合國有企業資源→優化國有經濟結構→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2.(2024年6月浙江卷)2023年,我國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促消費擴投資,實現了全年5.2%的經濟增長。全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11.4%,其中消費的貢獻率為82.5%,比2022年的39.4%有較大增長。據此可以推斷,2023年我國( )。①出口拖了經濟增長的后腿 ②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較上年減小 ③國內循環主體作用凸顯 ④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潛力已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4·黑吉遼卷)下表顯示了中國城鎮化與產業發展的相關數據(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23》)。年份 (年) 城鎮化 率(%) 第一產業占三次 產業總量比重 第一產業 GDP(億元)就業占 比(%) GDP占 比(%)1992 27.5 58.5 21.3 5 800.32002 39.1 50.0 13.3 16 190.22012 53.1 33.5 9.1 49 084.62022 65.2 24.1 7.3 88 345.11992—2022年中國城鎮化率和第一產業部分經濟指標(注:三次產業為第一、二、三產業總稱)結合表中信息,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①城鎮化為第二、三產業提供豐富的勞動力②城鎮化水平與第一產業的生產效率負相關③城鎮化水平的提升伴隨著三次產業結構的升級 ④城鎮化水平決定了三次產業間產值差距的大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4·廣東卷)隨著無人機廣泛應用于地理測繪、影視航拍、山地救援等領域,“聯飛快送”“空中觀光”等“無人機技術+”業務涌現,低空經濟成為發展新引擎。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重視發展低空經濟的原因是( )。①低空運輸受自然氣候條件的影響小 ②中國在低空經濟領域具有成本優勢 ③低空經濟的關聯產業多,有利于技術集成創新 ④低空經濟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4年1月浙江卷)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可見( )。①新質生產力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前提條件②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首先發展先進制造業③發展新質生產力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④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大題突破】1.(2024·安徽卷,節選)市場發力,春節旅游“紅紅火火”。2024年是“消費促進年”。龍年春節期間,全國旅游市場迎來了一場火爆的消費盛宴,年俗游、博物館游、冰雪游、避寒游等各種旅游方式不斷涌現;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的沉浸式旅游,更帶給游客多維度的旅游體驗。據統計,春節假期8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4.74億人次,同比增長34.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6 326.87億元, 同比增長47.3%。國內旅游市場在供求的良性循環中回暖,為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注入了動力。結合材料, 運用《經濟與社會》知識,分析國內火爆的旅游市場是如何助力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8分) 2.(2023·湖北卷)近年來,浙江省舟山市在中街山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打造海洋牧場,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科學路徑。2015年,中街山列島41.8平方千米海域被列入首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2017年至2020年間,當地共投放5 300個人工魚礁單體,上覆海草和藻類底棲植物,構筑起空間大小為5.69萬立方米的立體式海洋生物之家,海洋牧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通過實施增殖放流,不斷豐富漁業資源,每年增殖放流各類魚苗均在1 000萬尾以上,實現海洋牧場魚類的品種和數量雙提升。得益于海洋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樣性的恢復,該海域養殖的水產品跟野生的十分接近,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漁民由傳統的生產性捕撈轉向網箱養殖,每年伏季休漁期,當地都會開展包括海釣在內的休閑經營活動。從“傳統捕魚”到“網箱養魚”再到“休閑釣魚”,“三條魚”見證了當地漁民的普遍增收,昔日的小漁村變成具有濃郁海島特色的富裕村。運用《經濟與社會》的知識,分析該地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10分)主題2 適應經濟全球化,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融合選擇性必修1第三單元)【考情分析】 1.高考試題常結合我國的自貿區建設、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鏈博會等熱點,考查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及影響、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對經濟全球化的貢獻等知識;結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共建“一帶一路”等綜合考查中國與經濟全球化的關系的知識,也可跨模塊考查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知識。從考查方式上看,選擇題常以推導、意義、措施類等形式出現,非選擇題多與其他模塊的知識進行綜合考查。 2.本部分內容與《經濟與社會》中“我國的經濟發展”的知識聯系密切,題型上可能會以圖表題的形式進行考查。【重難整合】一、新時代,我國如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放 戰略 我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更加主動地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兩個 市場 要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貿易 強國 要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營商 環境 要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引進來)國際 分工 要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走出去)基本 立場 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自身經濟發展多邊 貿易 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的新動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掌握 主動 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防范 風險 貿易摩擦、經濟安全是我國前進道路上不得不應對的挑戰,對此,我們要有防范經濟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具體 行動 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共同繁榮,堅持正確的義利觀,摒棄零和思維其他 ①宏觀(國家):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②微觀(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技術進步,實行科學管理二、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的關系受益者與貢獻者 ①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我國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挑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 ②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脫貧減貧偉大成就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了有益啟示,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推動者 ①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持續發展,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②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協商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③中國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④我國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共同繁榮【深度學習】 踐行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 (1)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主動承擔國際責任;推動全球性問題的解決,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構建全球公平正義的新秩序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2)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3)聯合國是實踐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要共同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 (4)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多邊體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5)堅持正確義利觀,堅決摒棄過時的零和思維,堅持義利相兼、先義后利。 (6)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跨“模”融合】【小題研析】1.(2023·湖北卷)下圖中的“微笑曲線”顯示的是全球化背景下產業升級的不同方向。據此可以推斷出( )。①傳統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升級途徑多樣②傳統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可以互相轉化③傳統型產業與新技術的融合是產業升級的一種趨勢 ④全球化過程中技術密集型產業將替代傳統型產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4年6月浙江卷)美國的金融霸權在方便美國跨國公司收割國際金融市場的同時,也會增加自身經濟過度金融化的風險。近年來,美國B公司增加了對國際金融市場的投入,壓縮了在全球的生產投入,導致該公司生產的飛機安全事故頻發,國際訂單量銳減。由此可見( )。①美國的金融霸權有利于金融全球化,但不利于生產全球化 ②跨國公司實行跨國壟斷,會損害母國利益 ③金融全球化和生產全球化有時會發生沖突 ④金融霸權是把雙刃劍,也會引發美國產業結構失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4·江蘇卷)近年來,全球化浪潮出現滯緩乃至退縮的境況,世界貿易組織也因其爭端解決機制停擺而被認為陷入半癱瘓狀態。與此同時,一些在價值觀、秩序觀等方面比較類似的經濟體簽署雙邊或多邊協議,在世界上形成不同的類聚群體和相應機制。這種類聚化現象的出現( )。A.促進了全球經濟的交流與合作B.掩蓋了不同價值觀國家之間的矛盾C.給全球經濟治理帶來新的挑戰D.維護了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利益4.(2024·安徽卷)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充滿活力的中國猶如一塊磁石,以其獨特而強大的魅力不斷吸引著全球投資者的目光。僅2024 年第一季度,我國新設外資企業數量就達到1.2萬家,同比增長 20.7%。某班同學在以“外資企業何以青睞中國”為議題進行探究時,提出了下列觀點,其中正確的是( )。①中國全方位的比較優勢,有利于降低外資企業的機會成本 ②中國完整的產業鏈體系,有利于降低外資企業的經營成本 ③中國統一大市場的構建,有利于減輕外資企業的競爭壓力④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潛力,有利于外資企業拓展發展的空間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4·湖南卷)2023年,我國利用外資總額超過1.1萬億元,處于歷史第三高水平,新設外資企業近5.4萬家,同比增長39.7%, 高技術產業引資占37.4%, 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制造業領域引資占27.9%,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中國已成為全球優質跨國投資的巨大引力場。這是因為( )。①超大規模市場能為跨國公司的發展提供重要機遇 ②完整產業體系能為跨國公司提供低成本配套優勢 ③擴大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能促進外資項目更多落地 ④推進制度型開放能優化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結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湖北卷)2023年,中國貢獻了超過一半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中國出口風電、光伏產品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幫助他們獲得清潔、可靠、用得起的能源。過去10年,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平均每度電成本分別累計下降超過60%和80%,主要歸功于中國創新、中國制造、中國工程。這表明( )。①風電和光伏發電相比水電和火電更具有成本優勢 ②中國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 ③發展中國家已廣泛普及可再生能源發電產品和技術 ④中國對全球綠色發展的貢獻得益于科技和工業實力的增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黑吉遼卷)2024年是中國加入《專利合作條約》30周年。截至目前,中國已成為提交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獲得的專利可在全體締約國中尋求專利保護。中國還同80多個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建立了知識產權合作關系,推動企業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這體現出中國( )。①促進了專利保護制度在全球范圍內的逐步完善 ②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擴大中外合作創造了機遇 ③借助《專利合作條約》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④成為世界知識產權強國和全球科技創新引領者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大題突破】 (2024·新課標卷)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大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提高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水平。西部陸海新通道是連接中國西部與東盟國家的陸海聯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國際經濟新橋梁。截至2024年4月,新通道目的地拓展至國內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全球121個國家和地區的503個港口,中國西部與東南亞之間運送的貨物達900多種,運輸時間比傳統江海聯運平均縮短近20天,物流費用減少約20%。新通道的開通推動了產業園區、經濟合作區和自貿試驗區建設,吸引大量企業入駐。沿線地區運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規則,實施增值稅免征、便捷通關等創新舉措。新通道開通以來,西部地區的進出口總額、外商投資總額和地區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均高于同期全國平均水平,我國東西部地區發展差距較大和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得到改善。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全球化的知識,分析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是如何推動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10分)參考答案專題三 全球視野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1 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小題研析1.D 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優化營商環境,是為了增強我國市場的吸引力、競爭力,并不能擴大我國對外投資規模,A錯誤。增加銀行存款準備金,會使銀行留存資金減少,從而減少貨幣供給量,B錯誤。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促進要素自由流動,一定程度上會擴大居民收入差距,C錯誤。整合國有企業資源,有利于優化國有經濟結構,進而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D正確。2.B 材料沒有涉及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的變化情況,②排除。消費的貢獻率較上年有較大增長,說明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潛力仍在,④錯誤。材料表明,內需(包括消費和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外需動力不足,①③正確。3.A 表格顯示,1992—2022年中國城鎮化率逐年提高,而第一產業就業占三次產業總量比重逐年降低,這說明城鎮化為第二、三產業提供豐富的勞動力,①正確。表格顯示,1992—2022年中國城鎮化率和第一產業GDP均在逐年提高,所以,城鎮化水平與第一產業的生產效率正相關,②錯誤。1992—2022年中國城鎮化率和第一產業GDP均在逐年提高,而第一產業GDP占三次產業GDP總量比重逐年降低,這意味著城鎮化水平的提升伴隨著三次產業結構的升級,③正確。城鎮化水平會影響三次產業間產值差距的大小,而不是“決定”,④錯誤。4.D 低空運輸受自然氣候條件的影響較大,①錯誤。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成本較高,且材料沒有體現中國在低空經濟領域具有成本優勢,②錯誤,③④正確。5.D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不是新質生產力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前提條件,①錯誤。“必須首先發展先進制造業”說法過于絕對,②排除。③④正確。大題突破1.答案 ①春節期間的旅游市場火爆,旅游消費強勁復蘇,直接拉動了經濟的增長。②年俗游、博物館游等多樣化的旅游方式,推動了旅游產業的提質升級,成為經濟發展新動能。③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提升了游客的旅游體驗,推動數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④旅游市場的繁榮,為相關行業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每點2分)解析 本題可根據材料中“各種旅游方式不斷涌現”“通過大數據……旅游體驗”“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6 326.87億元,同比增長47.3%”“國內旅游市場在供求……注入了動力”等關鍵信息,聯系消費復蘇、旅游業的升級、科學技術的應用、就業機會的增加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再結合相關知識點進行分析作答。2.答案 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共享發展理念,滿足漁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強漁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②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改善海洋生態環境,恢復生物多樣性,為漁村生產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空間。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通過產業升級與融合,為實現漁村富裕奠定物質基礎。④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遵循市場規律,優化漁業資源配置。(10分)解析 關鍵信息①:“三條魚”見證了當地漁民的普遍增收,昔日的小漁村變成具有濃郁海島特色的富裕村→可聯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共享發展理念。關鍵信息②:海洋牧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可聯系貫徹綠色發展理念。關鍵信息③: 漁民由傳統的生產性捕撈轉向網箱養殖→可聯系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信息④: 浙江省舟山市在中街山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打造海洋牧場→可聯系堅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主題2 適應經濟全球化,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融合選擇性必修1第三單元)小題研析1.A 根據“微笑曲線”可知,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傳統型產業(中間環節)附加值最低,說明傳統型產業與新技術的融合是產業升級的一種趨勢;而傳統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升級既可以通過科技創新、注重產品研發(向左側發展),也可以通過注重管理、營銷與服務(向右側發展)等多個途徑實現,①③正確。根據材料并不能推斷出傳統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可以互相轉化,②排除。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一些傳統型產業的存在也是必要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將替代傳統型產業”說法錯誤,④排除。2.D “方便美國跨國公司收割國際金融市場”“增加自身經濟過度金融化的風險”等說明美國的金融霸權并不利于金融全球化,①錯誤。跨國公司不一定會損害母國利益,②錯誤。③④正確。3.C 材料未涉及促進了全球經濟的交流與合作,也未涉及掩蓋了不同價值觀國家之間的矛盾,A、B不符合題意。類聚化現象不一定維護了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利益,D錯誤。C正確。4.D “全方位的比較優勢”說法錯誤,且不一定能降低外資企業的機會成本,①錯誤。統一大市場的構建會使市場競爭更充分,不利于減輕外資企業的競爭壓力,③錯誤。②④正確。5.A 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才能促進外資項目更多落地,③錯誤。推進制度型開放與優化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結構沒有直接關系,④排除。①②正確。6.C 材料沒有涉及風電、光伏發電與水電、火電的成本優勢對比,①排除。2023年,中國貢獻了超過一半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說明中國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②正確。發展中國家還沒有廣泛普及可再生能源發電產品和技術,③排除。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平均每度電成本下降,主要歸功于中國創新、中國制造、中國工程,可見中國對全球綠色發展的貢獻得益于科技和工業實力的增強,④正確。7.C 材料強調中國在國際專利申請以及國際專利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就,與專利保護制度在全球范圍內的逐步完善無關,①排除。我國并未成為世界知識產權強國和全球科技創新引領者,④排除。②③正確。大題突破答案 ①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完善合作機制,搭建協調、溝通、合作平臺,發展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②西部陸海新通道作為連接西部與東盟國家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國際經濟新橋梁,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加強了西部地區與世界的聯系,使其更好地融入全球經濟,促進了資源、商品和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和優化配置。③全面開放合作,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全面支撐西部地區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④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西部陸海新通道開通以來,我國東西部地區發展差距較大和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得到改善。(10分)解析 本題屬于措施類主觀題。關鍵信息①:提高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可聯系發展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關鍵信息②:西部陸海新通道是連接中國西部與東盟國家的陸海聯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國際經濟新橋梁→可聯系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關鍵信息③:新通道的開通推動了產業園區、經濟合作區和自貿試驗區建設,吸引大量企業入駐→可聯系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信息④:我國東西部地區發展差距較大和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得到改善→可聯系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