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音版二年級上冊《母雞叫咯咯》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音版教材二年級上冊《母雞叫咯咯》,這是一首活潑有趣的德國兒童歌曲。歌曲為四二拍,旋律輕快、詼諧,生動地描繪了母雞下蛋后的歡快情景。【設計意圖】通過學唱《母雞叫咯咯》這首歌曲,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和獨特風格,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愛。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和表現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教學目標】一、學唱歌曲《母雞叫咯咯》,能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表現出母雞下蛋后的喜悅心情。二、通過模仿、律動等活動,感受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特點,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身體協調性。三、引導學生根據歌曲內容進行簡單的歌詞創編和表演,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準確把握歌曲的節奏和旋律。【教學難點】用富有彈性的聲音表現歌曲的歡快情緒,以及進行歌詞創編。【教學用具】多媒體、鋼琴、母雞頭飾、雞蛋道具【教學過程】一、師生問好二、導入新課1. 教師模仿母雞的動作和叫聲走進教室,引起學生的注意。2. 提問學生:“同學們,剛剛老師模仿的是什么動物呀?”(學生回答:母雞)三、發聲練習師:“母雞媽媽下蛋可高興啦,讓我們一起用歡快的聲音來練習一下發聲。”1. 教師范唱,讓學生感受發聲特點及旋律特點。譜例: 5 5 | 5 3 | 1 - | 1 0 ‖咯咯 咯咯 咯 咯 咯 0(隨著二拍子的節拍輕快地拍手——中速用“咯”哼唱旋律)2. 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自然地哼唱旋律。(2-3遍)四、感受歌曲特點,模唱歌曲旋律1. 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師:“今天母雞媽媽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大家一起來聽聽。”播放歌曲《母雞叫咯咯》音頻。提問:“歌曲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母雞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回答:歡快、高興)2. 復聽歌曲,感受節拍師:“讓我們再來聽一遍歌曲,一起拍拍手,感受一下歌曲的節拍。”引導學生跟著歌曲的節奏拍手,感受2/4拍的強弱規律。3. 模唱旋律教師帶領學生用“la”模唱歌曲旋律,邊唱邊用手比劃旋律的高低。五、學唱歌曲1. 按節奏朗讀歌詞教師出示歌詞,帶領學生一邊拍手一邊按節奏朗讀歌詞,幫助學生理解歌詞內容和節奏特點。2. 學唱歌詞(1)教師彈琴,學生輕聲跟唱。(2)重點教唱容易唱錯的部分,如附點音符和休止符。(3)引導學生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強調聲音的彈性和跳躍感。六、歌曲表演1. 請學生戴上母雞頭飾,模仿母雞下蛋的動作和叫聲,邊唱邊表演。2. 分組表演,互相評價。七、歌詞創編1. 師:“母雞媽媽下蛋很開心,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會因為做了某件事而感到高興呢?”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歌詞創編。2. 學生分組討論,創編新的歌詞,并演唱出來。3. 展示創編成果,互相欣賞。八、拓展欣賞1. 欣賞其他與動物相關的歌曲,如《數鴨子》《兩只老虎》等。2. 讓學生說說這些歌曲的特點和自己的感受。九、課堂小結1. 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回顧學生的表現。2.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欣賞和演唱好聽的歌曲。十、課后作業1. 回家把《母雞叫咯咯》唱給爸爸媽媽聽。2. 觀察其他動物的特點,嘗試創編新的動物歌曲。十一、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感受和體驗歌曲的情感,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創編和表現的機會。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音樂課堂中獲得快樂和成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