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1. 理解民法典對保護人身權的意義,能結合具體案例,了解在現實生活中如何維護自身的人身權和尊重他人的人身權;2. 逐步養成守法用法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情境一:學校為身體 不適的學生提供幫助,并及時聯系學生家長。生活觀察情境二:快遞電子運單上隱去 姓名、電話號碼和地址的一部分。生活觀察以上情境反映了人們的哪些權利受到保護?當這些權利受到侵害時,我們應該如何維護?法律保護生命權和健康權生命和健康是我們參加一 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對于每個人來說 都是彌足珍貴的。當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 時,我們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我們要關愛他人 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馬某在網絡群聊中使用了一個用同事楊某照片制成的表情包。楊某看到后找到馬某,要求馬某刪除表情包,否則將向人民法院起訴馬某。馬 某覺得楊某小題大做,認為自己將楊某有搞怪動 作的照片制成表情包,使用范圍僅局限在群聊 中,自己的行為并不侵犯楊某的肖像權。探究與分享你如何評價馬某的行為?楊某該維權嗎?說說你的理由。法律保護肖像權肖像是每個人人體容貌的有形識別 標志,再現了個人基本特征。我們有權依法制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 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 他人的肖像權。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 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條合理實施下列行為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一)為個人學習、藝術欣賞、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在必要范圍內使用肖像權人已經公開的肖像;(二)為實施新聞報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三)為依法履行職責,國家機關在必要范圍內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四)為展示特定公共環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五)為維護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權人合法權益,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的其他行為。相關鏈接李某和汪某是門對門的鄰居。李某為了監控自家門外的情況,在其入戶門上 安裝了一款采用人臉識別技術、可自動拍攝視頻并存儲的可視門鈴。汪某找到李某,表示這款可視門鈴長期監控著自家住宅,自己心里很不舒服,建議李某拆除。探究與分享法律會支持汪某的主張嗎?為什么?法律保護隱私權隱私是我們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 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法律規定隱 私權,劃定了個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界限,保障了我們私生 活的自由與安寧,保護我們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心世界 不被侵擾。尊重和保護隱私權既是法律規定,也是道德要 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促進社會文明和諧。說一說,這節課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