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 試卷類型:B大聯考2024—2025 學年高二年級階段性測試(二)地 理考生注意: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考生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4年10月22 日至24 日,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以下簡稱“峰會”)在俄羅斯喀山(55°N,49°E)舉行。據此完成1~3題。1.與北京(40°N,116°E)相比,10月22日喀山A.先進入白晝 B.日出方位較為偏南C.日落地方時較晚 D.正午太陽高度較大2.在喀山,與峰會開始當日晝長最接近的節氣是A.雨水 B.立夏C.處暑 D.小雪3.最符合峰會期間喀山的太陽視運動軌跡的是A.① B.②C.③ D.④長江下游某河段是典型的順直分汊河段,河段內洲灘眾多,消長頻繁。圖1 示意1998—2016年該河段洲灘演變過程。據此完成4~5題。4.該河段洲灘演變的順序依次是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C.丁——丙—甲—乙 D.乙—甲—丁—丙5.該河段河水的流向為A.自西向東 B.自東向西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黑潮是北赤道暖流的一個分支,因水色深藍似黑色而得名,所含的雜質和營養鹽較少,距離日本太平洋海岸的遠近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圖2示意黑潮的位置及流向,據此完成6~8題。6.黑潮水色較深,主要是由于A.浮游生物種類多 B.海水中魚類較多C.海水流動速度快 D.海水的透明度高7.黑潮勢力最強的季節,對其勢力影響最顯著的因素是A.潮汐 B.夏季風C.海陸輪廓 D.地轉偏向力8.黑潮距離日本太平洋海岸較遠時A.性質改變 B.溫度較高 C.勢力較弱 D.流量較大圖3示意新疆生態脆弱區分布。據此完成9~11題。9.新疆生態脆弱區A.邊界是明確的 B.與行政區界線一致C.劃分指標單一 D.范圍具有可變性10.新疆生態脆弱區主要的環境問題是A.石漠化 B.土地荒漠化 C.濕地退化 D.森林破壞11.治理新疆生態脆弱區的可行措施是A.實施跨流域調水工程 B.大力種植林木C.合理分配利用水資源 D.促使當地居民外遷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省統籌推進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結合自身區域發展實際,堅持蘇南引領、蘇中崛起、蘇北趕超分類指導,著力解決區域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全力構建新的發展格局。圖4示意江蘇省區域劃分及各區概況。據此完成12~13題。12.在江蘇省協調發展戰略中,蘇南起引領作用的主要優勢是A.地處長三角核心區,經濟基礎好B.土地面積廣,發展空間大C.河網密度大,水運運費低D.勞動力數量多,價格較低13.為實現蘇北趕超發展,江蘇省應該A.限制蘇北人口遷往蘇南 B.快速增加蘇北大城市數量C.促進蘇南和蘇北優勢互補 D.將蘇北蔬菜產業轉向蘇南常寧市位于湖南省南部,礦產資源豐富,其中已經探明的金屬礦藏有45種之多,鉛鋅產量居全國之首,金屬礦產開采歷史超過2000年,有“有色金屬之鄉”“世界鉛都”等美譽。2011年常寧市被國家列為第三批資源枯竭型城市。據此完成14~16題。14.礦產資源對常寧市經濟發展的作用主要是A.促使地區產業多元化發展 B.加劇生態環境惡化C.帶動有色金屬冶煉工業發展 D.擴大城市用地規模15.常寧市成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原因是A.受環保限制減產 B.長期無序開采C.礦產品質下降 D.市場需求驟減16.常寧市為促進產業轉型發展可采取的措施是A.推動新興產業發展 B.更新礦產開采技術C.引導工業企業外遷 D.增加礦產資源儲量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大氣在運動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氣壓帶和風帶,其對地球上不同氣候的形成具有直接影響,圖5示意某大陸在不同氣壓帶和風帶控制下的四種氣候類型。(1)描述氣候類型①和③的降水特征。(4分)(2)說出氣候類型②的名稱,并簡述該氣候區的自然環境特征。(8分)(3)專家指出氣候類型④在現實中并不存在,請說明理由。(4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我國甘肅省蘭州市某高速公路兩側地區氣候干旱,平均坡度均大于 ,土壤總體屬灰鈣土。高速公路修建后形成的邊坡初期天然植被較少,當地相關部門借助生態護坡技術噴播混合草種(含部分豆科植物,其特點是固氮、耐旱、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噴播當年灑水,之后減少人工干預。圖6示意不同恢復年限噴播區域的物種豐富度變化。(1)簡述該高速公路邊坡植物群落沒有向喬木方向演替的原因。(6分)(2)分析噴播豆科植物對邊坡植被恢復的好處。(4分)(3)簡述恢復2—4年期間邊坡植物種類數量減少的原因。(6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甘肅省中南部及東部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會地帶,是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的核心區之一。圖7示意甘肅農牧交錯帶的位置及其土地利用類型動態變化。(1)簡述甘肅農牧交錯帶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8分)(2)分別說出甘肅農牧交錯帶耕地、水域、建設用地面積變化帶來的影響。(6分)(3)請從土地利用角度,為甘肅農牧交錯帶農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建議。(6分)大聯考2024一2025學年高二年級階段性測試(二)地理(B卷)答案1~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B2.A3.D4.B5.D6.D7.B8.C9.D10.B11.C12.A13.C14.C15.B16.A17.(1)氣候類型①降水季節變化大,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氣候類型③全年降水均勻。(每點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2)名稱熱帶沙漠氣候。(2分)特征全年氣溫高,降水稀少,蒸發旺盛,河流稀少,沙漠廣布,地表植被種類和數量稀少,耐旱性強。(每點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的情給分)】(3)氣候類型④受西風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控制時長均為6個月,但西風帶和信風帶之間隔著副熱帶高壓帶,故氣候類型④在現實中不可能存在。(每點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的情給分)18.(1)氣候干早,不能滿足喬木生長的水分需求,土壤為灰鈣土,較為貧瘠,不利于喬木生長,邊坡陡峭,土層淺薄,不利于喬木扎根。(每點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2)豆科植物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易成活,利于提高邊坡的植被覆蓋率,誠輕土壤侵蝕,豆科植物有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進而促進植被生長,豆科植物能夠改善邊坡土壤的理化性質,利于其他植被生長。(任答其中2點,每點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3)前期會人工灑水,大部分草本植物能夠生存,隨若自然演替的進行,人工干預減少,土壤水分、養分含量降低,植物之間對水分、養分、光照等產生競爭,適應能力相對較弱的植物被淘汰,植物種類數量減少。(每點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19.(1)地形地貌復雜,地勢起伏大,年降水量少,主要集中在夏季,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大,氣候的大陸性強,生態環境脆弱,以耐早性植被為主。(每點2分,共8分。其他答案合理可的情給分)(2)耕地誠少,農作物可播種面積誠少,建設用地增加,城鎮用地規模擴大,利于提高城鎮化水平,水域面積增加,有利于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每點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3)堅持生態恢復優先,恢復天然植被,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發展集約化、高效、特色農牧業及農牧產品加工業。(每點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地理高二二聯B簡易.pdf 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