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音樂知識第一單元 華夏古韻《陽關三疊》是以王維的詩《送元二使安西》為唱詞的一首著名古代琴歌。疊:是古代對同曲變奏結構的一種稱謂。三疊是指演唱(變奏)了三次。《原始狩獵圖》骨笛與樂隊演奏,錢兆熹作曲。《哀郢》塤獨奏,龔國富作曲。《楚商》編鐘曲,王原平作曲。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戰國早期編鐘,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流水》古琴曲,天聞閣琴譜,管平湖演奏譜。《杏花天影》宋代歌曲,夔詞曲。夔:宋代文學家、音樂家,代表作《慢》《杏花天影》。《廣陵散》——嵇康。第二單元 梨園風采梨園:原是唐代宮廷歌舞藝人集中習藝的地方。后人加以引申,把梨園一詞作為戲曲的代名詞,稱演員為“梨園弟子”,演出劇本為“梨園傳本”。京劇:是清代乾隆年間形成于的一個戲曲劇種,是中國最大的劇種。其音樂基礎是徽調和漢調。以皮黃腔為主,兼有昆腔、吹腔、高撥子、南梆子以及眾多的絲弦曲牌和鑼鼓經。皮黃腔包括西皮、二黃、反西皮、反二黃。主要板式有導板、回龍、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搖板以及二六、流水、快板等。2006年,京劇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前四大須生:余叔巖、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后四大須生:馬連良、譚富英、奚嘯伯、寶森。《海島冰輪初轉騰》選自傳統京劇《貴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梅蘭芳演唱。梅蘭芳:京劇大師,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世稱“梅派”。代表劇目《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我正在城樓觀山景》選自傳統京劇《空城計》,馬連良演唱。馬連良:京劇大師,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世稱“馬派”。代表劇目《空城計》等。《兒行千里母擔憂》選自傳統京劇《三家店》,唱段采用西皮流水板式,是1/4節拍的形式,有板無眼,中快速節奏。住頭:是鑼鼓點的一種,通常用于:1、唱段的終止;2、念白的段落或加強語氣;3、配合臺上的小動作。《游園驚夢》選自昆曲《牡丹亭》(原名《還魂記》),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昆曲:原名“昆腔”,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2001年,昆曲藝術入選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智斗》選自現代京劇《沙家浜》。《打虎上山》選自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第五場,是子榮奉命喬裝打入座山雕大本營威虎山途中抒發豪情壯志的一段唱腔。傳統京劇的伴奏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樂器:京胡、京二胡、小三弦、月琴等。武場樂器:板鼓、大鼓、小鼓、鐃鈸等。四擊頭:是鑼鼓經的一種節奏型名稱,一般在京劇表演中用于伴襯亮相。《包龍圖打坐在府》選自《鍘美案》《猛聽得金鼓響》選自《穆桂英掛帥》《這一封書信來的巧》選自《定軍山》《趁夜晚出奇兵》選自《奇襲白虎團》《猛志在胸催解纜》選自《文成公主》《軍民魚水情》選自《沙家浜》第三單元 西樂擷英(一)《英雄凱旋歌》選自清唱劇《猶太·麥卡白》,(德)亨德爾作曲。《哈利路亞》是亨德爾的清唱劇《彌賽亞》中的選段。亨德爾:德國作曲家,在歐洲音樂史上與巴赫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具有英雄性、史詩性的風格特點。代表作品有清唱劇《彌賽亞》、管弦樂組曲《水上音樂》等。清唱劇:是一種介于歌劇和大合唱之間的多樂章大型聲樂套曲,包括獨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樂隊伴奏。《G弦上的詠嘆調》小提琴獨奏,(德)巴赫作曲。巴赫:德國作曲家、管風琴演奏家。歐洲巴洛克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歐洲近現代音樂之父”。代表作品有聲樂曲《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以及管弦樂《勃蘭登堡協奏曲》等。《小夜曲》弦樂四重奏,(奧)海頓作曲。弦樂四重奏:是由四把弦樂器組合而成的室樂形式,它包括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海頓: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交響樂之父”。他的音樂作品體裁廣泛,涉及聲樂、器樂各個領域。代表作品有《皇帝四重奏》、12部《倫敦交響曲》以及大型清唱劇《創世紀》《四季》等。《c小調第五(命運)交響曲》(德)貝多芬作曲。交響曲:是器樂體裁的一種,是管弦樂隊演奏的包含多個樂章的大型套曲。貝多芬: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9部交響曲、5部鋼琴協奏曲、32首鋼琴奏鳴曲等。《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奧)莫扎特作曲。《小步舞曲》(德)巴赫作曲。第四單元 神州音韻(四)《在那遙遠的地方》民歌,王洛賓作詞編曲。王洛賓:著名音樂家,有“西部歌王”之稱,代表作品有《在那遙遠的地方》《阿拉木汗》《達坂城的姑娘》等。《大漠之夜》混聲合唱,邵永強作詞,尚德義作曲。《瑪依拉》哈薩克族民歌。哈薩克族民歌:哈薩克族人民酷愛唱歌,諺語中有“歌和馬是哈薩克人的兩只翅膀”之說。哈薩克族民歌具有典型的游牧民族奔放熱情的音樂風格,包括牧歌、頌歌、情歌、婚禮歌等音樂體裁。《照耀著塔什庫爾干》小提琴獨奏,剛作曲。《牧歌》蒙古族民歌。蒙古族民歌:大體可分為長調和短調兩種類型。長調民歌節奏自由、舒緩,旋律悠長,有獨特的裝飾音。短調民歌節拍律動鮮明、結構句法清晰。2005年,蒙古族長調民歌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萬馬奔騰》馬頭琴獨奏。馬頭琴:蒙古族拉弦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2006年,蒙古族馬頭琴音樂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木卡姆:是維吾爾族一種容豐富、體裁多樣、風格獨特的大型古典音樂,有十二套之多,所以又稱為十二木卡姆。烏夏克木卡姆是其中的第八套。2005年中國維吾爾族木卡姆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半個月兩爬上來》無伴奏合唱,維吾爾族民歌,王洛賓記譜填詞。第五單元 音樂故事(一)《梁山伯與祝英臺》小提琴協奏曲,何占豪、鋼作曲。奏鳴曲式:是奏鳴曲主要樂章常用的一種結構形式。它包含幾個不同主題的呈示、發展和再現,以及特定的調性布局。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呈示部、展開部和再現部。協奏曲:是指一件獨奏樂器與交響樂隊協同演奏,并顯示其個性及技巧的一種大型器樂套曲。《化蝶》根據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改編,閻肅填詞。《十面埋伏》琵琶獨奏,古曲。《漁陽鼙鼓動地來》《山在虛無縹緲間》均選自清唱劇《長恨歌》,韋翰章作詞,黃自作曲。第六單元 夏日情懷《夏日泛舟海上》(意)威爾第作曲。《夏夜》小提琴獨奏,善樂作曲。《六月——船歌》選自鋼琴組曲《四季》,(俄)柴可夫斯基作曲。組曲:又稱“連曲”,是器樂套曲體裁之一,由各具相對獨立性的若干樂曲或樂章組成,可分為古典組曲和現代組曲。《彩云追月》民樂合奏,任光作曲。《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愛爾蘭民歌。《美麗的夢神》(美)福斯特作曲。音階:音樂作品中的音,按一定的數目及音程關系在八度之排列起來的序列,叫做音階。音階中相鄰音之間的高低距離有半音和全音兩種,一個全音相當于兩個半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