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美七年級下冊知識點自學:1、《格爾尼卡》的作者是西班牙畫家畢加索。“我是依我所想來畫對象,而不是依我所見來畫的。”是(畢加索)的藝術觀點。《格爾尼卡》運用了象征的表現手法。3\畢加索是西方現代美術最具創造性和影響力的大師。他的作品受非洲黑人藝術、原始藝術、東方藝術及塞尚的影響。1906--1907年間,開始對繪畫形式結構進行探索,并創造出立體主義風格。立體主義風格出現在1906—1907年,《亞威農的少女》畢加索。第一課: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蝦》的是齊白石的中國畫(寫意花鳥畫)。《拜克托瓦爾山》是法國畫家塞尚的油畫風景畫。《夜咖啡館》是荷蘭后印象派畫家梵高的油畫。《開國大典》是中國畫家董希文的油畫作品。《長城》(中國畫)現代吳冠中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張躁所說),但這句話出自于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造化:大自然的意思。第二課: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立體的表達畫個圓圈像個環,畫出圓形的結構就可以表達出物體的體積。立體圖像比平面圖形更能體現出物體的體積感和空間感。手繪線條物象立體的表達方法:表達直觀感受的方法、表達結構分析的方法、表達主觀理解的方法。直觀感受法:把看見的都畫出來,看不到的不用畫。要求:有一定繪畫基礎,能運用透視等方法正確表現,有一定難度。結構分析法:把物體看成透明的,將遮擋的部分也畫出來。要求:有美術功底,熟悉物體結構。難度較大一點。主觀理解法:根據自己對物象的理解和認識進行繪畫。怎么理解就怎么畫。要求:任何人都可以隨意畫,但是想畫的特別好,需要擁有美術功底,認真思考。7、同類色:色相性質相同,色度有深淺變化。特點:柔和,溫馨,統一,和諧。第四課:色彩對比色彩的對比:色相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冷暖對比、補色對比。三組最常用的補色:紅與綠、橙與藍、黃與紫。補色協調法:降低一方純度,加入同一種顏色,用中性色隔開,改變面積比例。第五課:色彩的調和同色相調和(變化明度,純度,冷暖),不同色相調和《池塘》(油畫)1899莫奈第六課:學習服裝的色彩搭配服裝色彩搭配方法:協調色搭配,對比色搭配。服裝色彩搭配基本要求:整體和諧風格統一,美觀與功能統一第七課:中國畫的筆墨情趣中國畫的造型語言:筆墨。中國畫的特點: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潑墨仙人圖》是宋代的梁楷的中國人物畫。《雙雞圖》是李苦禪的中國花鳥畫。《墨荷圖》是王震的中國花鳥畫。《雜畫冊之一》(中國畫)1930齊白石中國畫的筆法:中鋒、側鋒、拖筆、逆鋒。中國畫的五種顏色(墨分五彩):焦、濃、重、淡、清。第八課:寫意花卉寫意:中國畫中屬于縱放一類的畫法,要求通過簡練的筆墨,寫出物象的形神,抒發作者的情趣。寫意畫講究筆法墨意的變化。《山花雙雞》是清代任伯年的中國花鳥畫。《荷花小鳥》是現代王雪濤的中國花鳥畫。《凌霄花》是現代畫家潘天壽的中國花鳥畫。《葫蘆》(中國畫)1921吳昌碩6、《牽牛花》(中國畫)現代齊白石第九課:幾何形體的聯想《雨后間之晨》1912馬列維奇(蘇聯)法國畫家塞尚指出:“一切物體的形態,無論構造多么復雜,都可以概括為幾種幾何形體,即球體、圓體、圓錐體和立方體的結構形式。”第十課:策劃一次出游活動策劃一次出游活動需從那幾個方面著手?策劃書、備忘錄、路線圖。第十一課:旅行團的標志和旗幟中國國家旅游局標志:馬踏飛燕標志的主要功能:區分,識別,描述。設計標志的方法:具象表現,抽象表現,文字表現。標志:是以特定形象來代表事物的視覺識別符號。其首要功能是區分和識別。其次,它還具有描述功能,能將事物的性質和特征等信息清晰快速地傳達給大家。5、設計標志和旗幟要從功能和美觀兩方面入手。6、旗幟設計的內容(1)外形一般常用矩形、三角形等。(2)要有能表現主題的圖形。(3)文字應顯示目的地和學校名稱。(4)色彩應體現活潑愉快的風格。第十二課:文化衫的設計制作文化衫:是在服裝上設計具有特定文化內涵和圖案的T恤衫。文化衫設計制作方法:彩繪、粘縫、鏤印。第十三課:用相機記錄我的旅行取景時一定要注意安排好近、中、遠三個層次的景色。第十四課:如何欣賞雕塑作品雕塑的鑒賞是通過對雕塑的感知、認識、鑒別與賞析,獲得審美感受和理解的活動。鑒賞雕塑作品時,可以從以下四個角度進行:題材、情境、結構、創作手法。3、《大衛》1501---1504米開朗基羅(意大利)《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陳列館雕塑》(華崗巖)現代肖勝賀《童眼看世界》(不銹鋼著色)1997包林吳威《大的內部形態》(青銅)1982亨利.摩爾(英國)7、《氣球》(不銹鋼著色)1999杰夫.昆斯(美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