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作文寫作主題素材積累:生態(tài)環(huán)境主題導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生態(tài)文明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yè),要把建設美麗中國轉(zhuǎn)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每個人都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要達成“廣泛形成綠色生產(chǎn)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wěn)中有降,生態(tài)環(huán)境基本好轉(zhuǎn),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xiàn)”的目標任務。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積極守護祖國的藍天、碧海、凈土,積極參與建設美麗中國和美麗家鄉(xiāng)的各項活動,是我們光榮而神圣的責任。時文賞讀小積分釋放大能量垃圾分類又升級了!2023年10月21日,福州鼓樓區(qū)垃圾分類智慧監(jiān)管平臺正式啟動,開啟了“智慧監(jiān)管下的居民自治垃圾分類”新階段,一系列問題正在破解。如何讓獲得積分更方便?——刷臉即打卡,積分直接當錢花“積分除了兌換生活用品,還有家政服務?”“扔個垃圾就得積分?我也來試試。”……昨日上午,一場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活動在陽光烏山榮域A區(qū)開展,不少居民“滿載而歸”。“100積分兌一瓶米醋,200積分換一桶洗衣液,非常優(yōu)惠實在!”居民王美珍向記者展示“榕小分智慧分類”微信小程序,她的“存折”里還有960分。事實上,垃圾分類換積分已經(jīng)不是新聞,但要真正落地和普及,必須在便民利民上多下功夫。如何讓獲得積分更方便?王美珍告訴記者,在平臺上注冊后就可獲得一戶一卡、一戶一碼,還能開通人臉識別。每次丟垃圾時,選擇刷卡、刷碼或者刷臉打卡,老人家也可以輕松獲得積分。誤時投放怎么治?——智慧垃圾屋既“吃”垃圾也“吃”積分晚上加班、在外吃飯,錯過了規(guī)定的垃圾投放時間,怎么辦?既不想垃圾在家過夜,又不想垃圾在外過夜,這是一些市民面臨的“兩難”。如今,消耗積分,讓24小時運行的智慧垃圾屋“吃”下垃圾,給出了一種人性化的解答。在智慧垃圾分類投放點刷卡后,投遞口自動打開,居民可將垃圾丟進去,由AI破袋一體機進行破袋、分揀。由于在非投放時段,此次投放支付了10個積分。這套方法一經(jīng)推出,就受到了不少年輕群體的歡迎。如果還有人我行我素,不配合、不支持,怎么辦?垃圾分類屋搭載的AI智慧探頭,將自動對誤時投放、垃圾不分類等多種違規(guī)行為進行實時捕捉。“低值”如何升值?——不出家門就能實現(xiàn)“一袋收”資源化,是垃圾分類的目的之一,也是一大挑戰(zhàn)。由于回收成本大,經(jīng)濟附加值低,廢玻璃、陶瓷類、廢塑料、廢紙和廢紡織衣物等“低值”可回收物,大多被運到紅廟嶺焚燒,并未單獨分揀出來再利用。以廢玻璃為例,目前,全世界的回收利用率近50%,德國甚至高達97%,我國則低于平均水平。怎么提高“低值”可回收物回收率?在智慧垃圾分類投放點旁,設有“一袋收投放專區(qū)”。工作人員介紹:“所謂‘一袋收就是一袋回收所有可再生品類。”居民在家把可回收物裝進贈送的環(huán)保袋里,掃一掃袋子上的二維碼進行用戶綁定,通過小程序預約上門攬收或投放到“一袋收投放專區(qū)”,即可獲得與重量相對應的積分或現(xiàn)金獎勵。“我們不要求居民對可回收物進行細致分類,而是統(tǒng)一按照每千克0.5元的單價回收,逐步實現(xiàn)‘低值可回收物應收盡收。”平臺研發(fā)方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將同時發(fā)展建設基于“兩網(wǎng)融合”的可回收垃圾產(chǎn)業(yè)鏈,構(gòu)建垃圾分類治理與分類產(chǎn)業(yè)融合的創(chuàng)新體系。(選自《福州日報》2023年10月22日)賞析近年來,我國各地垃圾分類工作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不斷取得新成效。福州鼓樓區(qū)在全市率先推行市場化運作、“誤時投放”治理、物業(yè)自治等模式,啟動垃圾分類智慧監(jiān)管平臺,既是踐行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的具體行動,也是堅持“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推動城市垃圾分類事業(yè)數(shù)字化、智能化進程的重要舉措。佳作展示我們都是環(huán)保衛(wèi)士“嘿!爸爸爸爸,快看快看!”星期六一大早,我就把手機塞進爸爸手里,上面“中國碳排放顯著減少”的報道十分醒目,“我們也出了一份力呢!”爸爸一看就樂了:“那可不,我天天騎自行車上下班,也算是作貢獻了呢!”我也眨眨眼:“要是沒有我,你還在當開車族呢!”我一邊與爸爸斗嘴,一邊回想起兩年前剛看到那篇報道時的情景——“啊,這么嚴重?”我驚訝地看著手機屏幕上那些消瘦又狼狽的北極熊,曾經(jīng)的皚皚白雪已經(jīng)消融,裸露出黑色的地面,北冰洋海面上的浮冰也融化了。北極熊們幾乎找不到任何可棲息之處,多么令人心痛!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人類碳排放過多。我若有所思地看向正在穿衣服準備送我上學的爸爸,他被我認真的眼神嚇了一跳:“怎么了,閨女?”“我們以后騎車上下學吧!”“怎么突然想騎車了?開車送你,既省時又省力,不好嗎?”“吶,你看!”我把手機遞到他面前,“瞧瞧這些北極熊,多可憐!都是因為二氧化碳排放太多,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現(xiàn)在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就快消失了!”爸爸眉頭皺了一下,沉思片刻之后,笑著對我說:“行,就這么辦!”“咱爺倆今天騎車回老家吧?”爸爸的話打斷了我的回憶,“好呀好呀,正好回去看看爺爺?shù)牟藞@子咋樣了。”我們邊說笑邊往樓下走去。跨上自行車,沿途河水碧波蕩漾,兩岸垂柳依依,天空碧藍如洗,我們陶醉在這盎然的春色里。而在兩年前,這里卻被水泥廠的滾滾飛塵、煉焦爐的濃濃黃煙和化工廠的滔滔烏云嚴重污染……昔日鋼鐵森林噴吐出來的滾滾濃煙,如今變成了若有若無的絲絲輕煙。“爸,你看,那些企業(yè)也減少了碳排放呢!”“嗯,對啊,大家都是環(huán)保衛(wèi)士!”不久,我們就騎到了菜園子,看到爺爺和他的同伴們正在看無人機噴灑藥劑。我忙跑過去,眨巴著眼睛問:“爺爺,它噴的什么東西啊?”“這是蘇云金桿菌藥劑,用來防治玉米螟的。”“之前用的不是農(nóng)藥嗎?怎么改成這個了?”“這個更環(huán)保啊,說是生物防治,沒有污染,而且和化學防治效果相同,甚至還要更好嘞!”“啊?這么厲害?”“對呀,要不是我們家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我還想不起來能用它呢!”我們相視一笑。看來,我們一家人,都是環(huán)保衛(wèi)士了!點評本文以小見大,以一家三代人——“我”、爸爸、爺爺?shù)母淖優(yōu)樾∏锌冢从沉苏麄€社會減少碳排放的大主題。對比手法運用巧妙,從開車出行到騎車出行,從滾滾濃煙到絲絲輕煙,從化學防治到生物防治,凸顯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人人有責”的主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