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作文寫作主題素材儲備:親情無價主題導語親情,是人世間最動人的感情。用心體會親人帶給我們的感動,一句叮嚀、一聲關切、一個眼神,它可能微不足道,卻總能撥動人的心弦,給予我們溫暖和鼓勵,讓我們勇毅前行!經典賞讀母親石◎梁 衡那一年我到青海塔爾寺去,被一塊普通的石頭深深打動。這石其身不高,約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長,平整光滑。但它卻是一塊真正的文化石。當年宗喀巴就是從這塊石頭旁出發,進藏學佛。他的母親每天到山下背水時就在這塊石旁休息,西望拉薩,盼兒想兒。淚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頭小憩時,體溫亦傳于石。后來,宗喀巴創立新教派成功,塔爾寺成了佛教圣地,這塊望兒石就被請到廟門口。這實在是一塊圣母石。現在每當虔誠的信徒們來朝拜時,都要以他們特有的習慣來表達對這塊石頭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層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幾絲紅線,有的放一枚銀針。時間一長,這石的原形早已難認,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個新貌,真正成了一塊母親石。就是畢加索、米開朗基羅再世,也創作不出這樣的杰作啊。我在石旁駐足良久,細讀著那一層層在半透明的酥油間游走著的紅線和閃亮的銀針。紅線蜿蜒曲折如山間細流,飄忽來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著的細針發出淡淡的輕光,刺著游子們的心微微發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親。那年我奉調進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書籍,忽然聽到樓下有“篤篤”的竹杖聲。我急忙推開門,老母親出現在樓梯口,背后窗戶的逆光勾映出她滿頭的白發和微胖的身影。母親的家離我的住地有幾里地,街上車水馬龍,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樣柱著杖走過來的。我趕緊去扶她。她看著我,大約有幾秒鐘,然后說:“你能不能不走?”聲音有點顫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親文化程度不低,母親卻基本上是文盲,她這一輩子是典型的賢妻良母。小時每天放學,一進門母親問的第一句話就是:“肚子餓了吧?”菜已炒好,爐子上的水已開過兩遍。大學畢業后,我先在外地工作,后調回來沒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還是那一句話:“餓了吧?我馬上去下面。”我又想起我第一次離開母親的時候。那年我已是17歲的小伙子,高中畢業,考上北京的學校。晚上父親和哥哥送我去火車站。我們出門后,母親一人對著空落落的房間,不知道該做什么,就打來一盆水準備洗腳。但是直到幾個小時后父親送完我回來,她兩眼看著窗戶,兩只腳擱在盆邊上沒有沾一點水。這是寒假回家時父親給我講的。現在,她年近80,卻要離別自己最小的兒子。我上前扶著母親,一瞬間,我覺得我是這世上最不孝順的兒子。我還想起一個朋友講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辦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親,說好明天走前就不見了。然而,當他第二天到機場時,遠遠地就看見老母親扶著拐杖坐在候機廳大門口。可憐天下父母心,兒女對他們的報答,哪及他們對兒女關懷的萬分之一。我知道在東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涼的西北卻有這樣一塊溫情的望兒石,一塊偉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鏡子,照見了所有慈母的愛,也照出了所有兒女們的慚愧。(選自《洗塵》,有刪改)賞析這是作家梁衡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由眼前所見的一塊普通的石頭開篇,引出話題,緊接著寫這塊石頭外形的普通,雖其貌不揚,卻是一塊真正的文化石。接下來,作者用三個段落介紹了這塊石頭的故事,可謂是濃墨重彩,感人淚下。尤其是在第二段講述宗喀巴進藏學佛后,母親因思念自己的兒子,流過的淚水、灑下的汗水、母愛的體溫,都鐫刻在這塊石頭的記憶里。第四段記敘自己與母親的故事,通過母親拄拐杖步行幾里地的動作,以及聲音有點顫抖的勸說,寫出了母親對即將奔赴外地工作的兒子的留戀與不舍,情感真摯,令人動容。第五段講述離別,“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幾個小時“兩眼看著窗戶,兩只腳擱在盆邊上沒有沾一點水”。第六段再次回到望兒石、圣母石,把它比喻成一面鏡子,把天下母親那顆純粹的心照得清清楚楚。贊美母愛,也呼喚每一位子女珍視親情。文章首尾呼應,層次清晰,涵義雋永深刻,讀來余韻悠長,引人深思。佳作風采如春風般的你窗外,溫和的春風中,彌漫著油菜花的香味。金黃的花兒在陽光下,猶如金子般絢爛。這讓我不禁想起了你——我的祖母。那年春天,就像現在這樣溫暖。我們家門前是一片金色的油菜花海。那時的我,年齡尚小,喜歡黏著你。“祖母,幫我梳一下頭發。”聽到我的喊聲,你連忙放下手中的活,“來了,來了。”你的聲音總是那樣溫柔,帶給我春風般的溫暖。于是,我坐在門前,你給我梳頭。檀木梳輕輕劃過我的發間,你的動作是那么輕柔。一縷一縷,你仔細地梳著。春風徐徐吹來,空氣中散發著甜甜的味道,那是油菜花的香味,令人心曠神怡。你給我梳了兩個麻花辮,我跳著,辮子也跟著跳。“祖母,等我長大了,我也給你梳頭。”你開心地笑了,我也笑了……還記得有一次,你去田里勞作。我在家里閑著無事,便學著你的樣子,有模有樣地修剪你養的那盆吊蘭。這邊不行,要剪剪;那邊不行,也要修修。剪著剪著,原本繁茂的吊蘭就被我修剪得只剩下幾根枝莖了。我頓時知道自己闖禍了,十分慌張,不知道怎么向你交代。這是你最喜愛的吊蘭,我想你肯定會生氣的。你回來了,看看“可憐”的吊蘭,又看看我,明白了一切。你輕輕地問:“這是你的杰作嗎?”我小心翼翼地點點頭,心里很慌亂。“修剪得還不錯啊。”你笑著說。我看著你,知道你沒有責備我。“你想學修剪花草嗎?我明天教你。”你溫柔地說。“祖母,我很想學。”我連忙答應。一場“風波”就這樣過去了。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你那溫柔的笑容;記得你教給我修剪花草的方法;記得我犯錯后得到你原諒時內心的喜悅……此時此刻,我又坐在這窗口,窗外依舊是金黃的油菜花海。可是,你已不在我的身邊,但你春風般的笑容,將永遠珍藏在我心間。點評這是一篇關于親情的敘事散文。首尾呼應,以金黃的油菜花為背景襯托,聞著花香,看著花海,締造出一種溫暖的意境。在“我”闖了禍,正準備接受一場批評時,劇情竟然反轉,這是作文最動人之處。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接受到的是善意和智慧的種子,未來也會播撒善意和智慧。習作行文流暢,內容積極向上,把“我”對祖母的思念化成詩,這就是親情的力量。結尾升華點題,祖母春風般的溫柔長存于心,余韻悠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