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地理期末模擬測評卷A卷(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地理期末模擬測評卷A卷(含解析)

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學期地理人教版期末模擬測評卷A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人們用歌唱《我愛你—中國》來表達愛國之情。其中有這樣一句歌詞“我愛你碧波滾滾的南海,我愛你白雪飄飄的北國”。據此完成1~2題。
1.對我國最北端和最南端表述正確的是( )
①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
②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端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
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帕米爾高原
④海南省南沙群島曾母暗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春節期間,當海南春意盎然時,北國仍白雪飄飄,該現象說明我國( )
A.南北跨緯度大 B.東西跨經度大
C.我國國土遼闊 D.我國自然環境復雜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進入規模化快速發展新階段,作為其產業發展基礎的充電樁行業,也將迎來蓬勃發展。讀截至2022年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樁企業數量區域分布圖,完成2~4題。
3.充電樁企業數量排名前兩名的省級行政區域簡稱分別是( )
A.粵、浙 B.冀、蘇 C.蜀、粵 D.蘇、粵
4.充電樁企業數量分布最少的省級行政區,其省級行政中心是( )
A.南寧 B.拉薩 C.深圳 D.珠海
讀中國人口垂直分布狀況圖,完成5~6題。
5.據圖可知我國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平原地區 B.山地、高原地區 C.內陸地區 D.中低緯度地區
6.我國人口主要分布在該地區的原因是( )
A.多草原,地勢起伏較大
B.生產力落后,需要的人力資源較多
C.耕地多,氣候好
D.工商業發達,交通運輸業落后,不利于本區人口向外遷移
國慶期間,小紅同學和家人前往我國某地旅游。讀圖,完成7~8題。
7.該景觀照片最可能出現在( )
A.黃土高原 B.云貴高原 C.青藏高原 D.內蒙古高原
8.該景觀所反映的當地自然環境特點是( )
A.地勢平坦,草原廣闊 B.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C.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D.地勢低平,河網密布
下圖為“中國集體供暖形勢圖”。讀圖,完成9~11題。
9.影響中國地區有無集體供暖的主要自然條件是( )
A.降水 B.氣溫 C.市場 D.經濟
10.我國東部有無市政集體供暖區域的界限大致與吻合( )
A.秦嶺—淮河一線 B.二、三級階梯分界線
C.黑河—騰沖一線 D.種植業與畜牧業分界線
11.造成A、B兩地集體供暖情況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勢 B.緯度位置 C.海陸位置 D.人類活動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為增加趣味性,同學們擬在推文內插入李白這首詩歌介紹長江。讀長江流域示意圖,完成12~14題。
12.同學們對長江的概況做了梳理,長江( )
A.發源于岡底斯山脈 B.自西向東注入渤海
C.流經了華北平原 D.是我國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13.從“渝”注入長江的支流是( )
A.湘江 B.贛江 C.岷江 D.嘉陵江
14.李白乘船“向三峽”經過的河段( )
①結冰期長
②水量較大
③流速較快
④含沙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為應對某種極端天氣,人們常在停車場里或地鐵站里堆放一些沙袋,如下列圖片所示。據此完成15~16題。
15.在哪種極端天氣來臨時需要用到這些沙袋( )
A.霧霾 B.強風 C.暴雨 D.酷暑
16.保護人身安全,是抗災、減災的首要目標。為應對這種極端天氣,正確的做法是( )
A.配戴口罩 B.躲在樹下 C.跑到戶外 D.居家避險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高鐵(高速鐵路)已成為我國的一張名片。讀我國高速鐵路八縱八橫規劃示意圖,完成17~18題。
17.據圖可知我國高速鐵路的分布特點為( )
A.東部密集,西部稀疏 B.內陸密集,沿海稀疏
C.北部密集,南部稀疏 D.網狀布局,分布均勻
18.我國高速鐵路的快速發展( )
A.縮短了城市空間距離 B.取代了其他交通方式
C.改變了自然環境特征 D.節省了旅客出行時間
讀我國陸地土地資源構成示意圖,完成19~20題。
19.圖中①②農業生產地區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 )
A.草地 B.林地 C.耕地 D.沙漠
20.圖中④農業生產地區最適合發展( )
A.畜牧業 B.林業 C.種植業 D.水產養殖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60分。
21.河流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與之息息相關,讀圖1、圖2,完成下列各題。(15分)
(1)從圖1中可以看出,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脈,注入______海。(1分)
(2)圖2中河口到桃花峪年平均流量______(“增加”或“減少”),解釋其原因____________。(3分)
(3)圖2中游河段年平均含沙量急劇增加,解釋其原因____________。(4分)
(4)黃河下游進入華北平原,坡度變緩,流速______(加快或減慢),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于是,人們被迫不斷加高堤壩,黃河成為“______”,極易決堤成災;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措施是______。(6分)
(5)關于黃河流域敘述正確的是( )。(1分)
①上游土地荒漠化嚴重
②中游凌汛嚴重
③中游有黃土風情——信天游
④上中游為下游提供電力保障
⑤下游江闊水深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22.新中國成立74年以來,我國工業發展已有一定的規模。讀“中國主要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5分)
(1)圖示反映了我國工業分布的基本格局:東部沿海地區工業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業基地;中部地區工業中心較多;西部地區工業中心較少,分布稀疏。以長江流域為例,工業中心分布最密集區位于長江______(選填“上游”、“中游”、“下游”)地區。(1分)
(2)②③工業區均是我國綜合性工業基地,分別有我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______鐵路線是連接這兩座城市的紐帶。(1分)
(3)比較①④兩個工業基地,將表格內容補充完整。(8分)
①______工業基地 ④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位置 遼寧省中南部,地處東北平原南部,面臨渤海和黃海。 廣東省中南部地區和珠江三角洲,毗鄰香港,面臨a______海。
工業中心 沈陽、鞍山、撫順、本溪、b______等 廣州、深圳、澳門、香港等
經濟特色 我國最大的______工業基地 以______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發展的有利條件 豐富的煤、鐵和石油資源;便利的海陸交通;雄厚的工業基礎。 ____________
(4)③④工業區發展工業的不利條件是______。(1分)
(5)請你談一談我國工業發展還面臨哪些挑戰?(4分)
23.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7分)
材料一:農業是百業之基,糧食是立足之本。我國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業數字化,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高標準農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電配套、土壤肥沃、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高產穩產的耕地。
材料二:農業數字化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進行實時農業信息采集和分析,實現對農田、作物等精確監測和調控的現代農業,以科技創新實現農業經濟增長。如無人駕駛拖拉機,智能收割機,大數據精確管理水資源和肥料使用等。
材料三:圖1為我國主要高標準農田分布示意圖,圖2為黃淮海區某地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
(1)我國高標準農田主要分布在_______等降水量線以東的______(季風區/非季風區)區。(2分)
(2)黃淮海區為我國_______(春/冬)小麥主產區,耕地以_______(耕地類型)為主;氣候類型為_______,其氣候特征為_______。(4分)
(3)東北區土地平整,地廣人稀,適宜大規模_______耕作。制約東北平原、青藏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不足,東北平原熱量不足是受_______影響,青藏地區熱量不足因為_______。(4分)
(4)長江中下游地區物產豐富,農業主要以發展_______(糧食作物)種植和淡水漁業養殖,被稱為“_______”。(2分)
(5)有人建議在我國廣大的西北地區建設更多高標準農田,你是否贊同?請表明觀點并說明理由。(5分)
24.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有雄偉的高原、起伏的山嶺…這些形態各異的地形,以山脈為骨架交錯分布。讀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圖和我國各類地形面積比例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3分)
(1)讀上圖可知,在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上的山脈是_______(填字母),其走向是_______;地形區②是_______,被稱為“魚米之鄉”,位于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3分)
(2)說出我國地勢特點,并簡要分析我國地勢對河流、降水的影響。(6分)
(3)我國山區面積廣大,對經濟發展有優勢也有劣勢。請分別列舉一條山區發展經濟的優勢和劣勢條件。(4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我國領土的四至點是: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端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爾高原,73°E附近;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135°E附近。我國領土的最北端是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端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最南端是海南省南沙群島曾母暗沙,D正確。故選D。
2.答案:A
解析:我國從東西半球來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位于北半球;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題干中描述的是由于我國南北跨緯度大,造成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A正確。故選A。
3.答案:D
解析:讀圖可知,充電樁企業數量排名前兩名的省級行政區域分別是江蘇省和廣東省,簡稱分別是蘇、粵,D正確。故選D。
4.答案:B
解析:充電樁企業數量分布最少的省級行政區是西藏自治區,其省級行政中心是拉薩,B正確。故選B。
5.答案:A
解析:讀圖可知,我國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位于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占比為65%,A正確;山地、高原地區海拔位于500米以上,占比較低,排除B;圖示無法反映緯度位置及海陸位置,但緯度位置較高,氣溫較低,內陸地區降水稀少,氣候干旱,人口分布稀少,排除CD;故選A。
6.答案:C
解析:多草原,地勢起伏較小,排除A;生產力發展較快,需要的人力資源較多,排除B;工商業發達,交通運輸業發展快,就業機會多,有利于吸引外來人口遷入,排除D;平原地區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氣候適宜、地形平坦開闊耕地多,C正確;故選C。
7.答案:D
解析:由圖可知,該地區有蒙古包、騎馬等景觀,說明這里是我國四大高原中的內蒙古高原,該地區地形平坦、草場廣布,畜牧業發達,D正確,ABC排除,故選D。
8.答案:A
解析:由上題可知,該地區是內蒙古高原的景觀,這里地形平坦,草原廣闊,是我國最大的草原牧區,A正確;雪山連綿是指青藏高原,B錯誤;千溝萬壑是指黃土高原,C錯誤;河網密布是指長江中下游平原,D錯誤。故選A。
9.答案:B
解析:讀圖可以看出,有無集體供暖的劃分基本與1月份0℃等溫線一致,因此影響中國地區有無集體供暖的主要自然條件是氣溫,A、C、D錯誤,故選B。
10.答案:A
解析:讀圖可知,我國東部有無市政集體供暖區域的界限大致與1月份0℃等溫線一致,1月份0℃等溫線的東段也就是秦嶺—淮河分界線,A正確。二三階梯分界線為地勢分界線,黑河一騰沖一線人口地理分界線,種植業與畜牧業分界線與季風非季風分界線一致,B、C、D錯誤,故選A。
11.答案:B
解析:讀圖可知,A位于北方地區,B位于南方地區兩地緯度位置差異大,導致獲得太陽光熱差異大,因此造成A、B兩地集體供暖情況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緯度位置因素,A、C、D錯誤,故選B。
12.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A錯誤;自西向東注入東海,B錯誤;自西向東流經了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C錯誤;是我國流域面積最廣、長度最長、水量最大的河流,D正確;綜上所述,ABC錯誤,故選D。
13.答案:D
解析:渝是重慶市的簡稱,讀圖可知,在重慶市注入長江的支流是嘉陵江,D正確;湘江在湖南省,A錯誤;贛江在江西省,B錯誤;岷江在四川省,C錯誤;綜上所述,ABC錯誤,故選D。
14.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李白乘船“向三峽”段為長江的上游,長江該河段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充沛,河流水量大,水位高,河流無結冰期,①錯誤;流經地勢階梯交界處,地勢起伏大,河流流速快,②③正確;含沙量大的河流是黃河,④錯誤。綜上所述,②③正確,排除ACD,故選B。
15.答案:C
解析:暴雨時,可能使停車場或地鐵站的車輛被浸泡,因此,很多停車場、地鐵站準備很多沙袋,當暴雨來臨時,可以阻擋暴雨的侵入,減少損失,C正確。停車場或地鐵站一般位于地下,受霧霾、強風和酷暑的影響很小,ABD錯誤。故選C。
16.答案:D
解析:為應對暴雨這種極端天氣的危害,正確做法是居家避險,盡量不要外出,D正確。配戴口罩、躲在樹下不能躲避暴雨,AB錯誤。暴雨時跑到戶外增加危險,C錯誤。故選D。
17.答案:A
解析:我國東部地形平坦、人口眾多、經濟發達,高鐵密集,西部人口較少、地形復雜,高鐵線較少,所以我國高速鐵路的分布特點是東部密集,西部稀疏,A正確,排除BCD。故選A。
18.答案:D
解析:我國高速鐵路的快速發展節省了旅客出行時間,D正確。我國高速鐵路的快速發展,不能縮短城市空間距離;不會取代其他交通方式;不會改變自然環境特征;ABC錯誤。故選D。
19.答案:C
解析:閱讀地圖,②主要位于南方地區,是以水田為主的耕地,①主要位于北方地區的平原和高原,是以旱地為主的耕地,兩地區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耕地,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0.答案:A
解析:閱讀地圖,④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東部、青藏高原地區,降水較少,但牧草生長良好,草場廣布,最適宜發展畜牧業,A正確,BCD錯誤。故選A。
21.答案:(1)渤(1分)
(2)增加;有涇河、渭河、汾河等多條支流匯入(3分)
(3)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支流較多,黃土高原土層疏松,植被破壞嚴重,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土流失嚴重,導致黃河泥沙含量劇增。(4分)
(4)減慢;(1分)地上河;(1分)在上、中游,特別是黃土高原地區,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下泄(4分)
(5)C(1分)
解析:(1)讀圖1可知,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脈,曲折東流,沿途接納許多支流,流入渤海。
(2)讀圖2可知,河口到桃花峪年平均流量增加,主要是因為該河段有涇河、渭河、汾河等多條支流匯入,導致徑流量增加。
(3)讀圖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支流較多,黃土高原土層疏松,植被破壞嚴重,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土流失嚴重,導致黃河泥沙含量劇增。
(4)黃河下游進入華北平原,坡度變緩。流速減慢,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于是,人們被迫不斷加高堤壩,黃河成為“地上河”,極易決堤成災;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別是黃土高原地區,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下泄。
(5)黃河上游氣候趨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①正確;凌汛是由于下段河道結冰或冰凌積成的冰壩阻塞河道,使河道不暢而引起河水上漲的現象,黃河的凌汛發生在上游和下游河段,②錯誤;黃河中游流經陜北地區,信天游為該地的特色文化,③正確;黃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峽谷中穿行,蘊藏豐富水能資源,建成了很多大型水電站,為下游提供電力保障,④正確;黃河下游有地上河現象,河面變寬,深度減小,⑤錯誤。①③④正確,②⑤錯誤,故選C。
22.答案:(1)下游(1分)
(2)京滬(1分)
(3)遼中南;南海;大連;重;輕工業;毗鄰港澳,鄰近東南亞;多僑鄉,可利用外資發展工業;水陸交通便利。(8分)
(4)礦產資源短缺(1分)
(5)第一,工業分布不均,不同地區工業發展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特別是廣大西部地區豐富的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第二,工業發展過程中,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少,產品的技術含量低,相當多的企業主要從事低端工業品的生產,產品的附加值較低;第三,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還存在資源和能源消耗較高、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任答2點,得4分)
解析:(1)圖示反映了我國工業分布的基本格局:東部沿海地區工業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業基地;中部地區工業中心較多;西部地區工業中心較少,分布稀疏。以長江流域為例,工業中心分布最密集區位于長江下游地區。
(2)②京津唐工業基地和③滬寧杭工業基地均是我國綜合性工業基地,連接兩大工業基地的鐵路線名稱是京滬線。
(3)讀圖可知,①是遼中南工業基地,工業中心有沈陽、鞍山、撫順、本溪、b大連等,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廣東省中南部地區和珠江三角洲,毗鄰香港,面臨a南海,是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發展條件有:毗鄰港澳,鄰近東南亞;多僑鄉,可利用外資發展工業;水陸交通便利。
(4)根據所學,③滬寧杭和④珠三角工業區發展工業的不利條件是礦產資源短缺。
(5)我國工業發展還面臨很多的挑戰。第一,工業分布不均,大型工業基地多集中在東部地區,不同地區工業發展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特別是廣大西部地區豐富的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第二,工業發展過程中,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少,產品的技術含量低,相當多的企業主要從事低端工業品的生產,產品的附加值較低,盈利能力較低;第三,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還存在資源和能源消耗較高、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應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治理環境污染。
23.答案:(1)400mm;季風區(2分)
(2)冬;旱地;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分)
(3)機械化;熱量;緯度;海拔高(4分)
(4)水稻;魚米之鄉(2分)
(5)兩種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贊同:建設高標準農田不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還能通過引入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灌溉系統,改善土壤質量,增加作物產量。這有助于緩解糧食安全問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水平。不贊同:西北地區水資源匱乏,生態環境脆弱。建設高標準農田可能會加劇水資源緊張,甚至引發環境問題。同時,大規模的農田開發還可能對當地生態造成破壞,影響生物多樣性。(5分)
解析:(1)由圖可知,我國高標準農田主要分布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東的濕潤區、半濕潤區。該線以東的季風區,降水較為豐富,雨熱同期,自然條件相對優越,適宜農業生產。
(2)黃淮海區是我國冬小麥的主產區。該地區降水相對較少,且集中在夏季,所以耕地以旱地為主。黃淮海區的氣候類型為溫帶季風氣候,其氣候特征是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冬季寒冷干燥,對農作物的越冬有一定要求。
(3)東北區土地平整,地廣人稀,地形平坦開闊有利于大規模的機械化作業,能夠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制約東北平原農業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熱量不足。這是因為東北平原所處緯度較高,太陽高度角較小,獲得的太陽輻射相對較少,導致熱量條件較差,農作物的生長季節相對較短。而青藏地區熱量不足則是因為其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的保溫作用弱,氣溫較低,熱量條件難以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求。
(4)長江中下游地區物產豐富,該地區降水豐富,河網密布,湖泊眾多,水域面積廣闊,適宜淡水漁業養殖;同時,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濕潤,雨熱同期,非常適合水稻的生長,因此農業主要以發展水稻種植和淡水漁業養殖為主,被稱為“魚米之鄉”。
(5)贊同的理由:建設高標準農田具有諸多好處。首先,能夠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充分挖掘土地的生產潛力,增加糧食產量,從而緩解我國的糧食安全壓力。其次,通過引入先進的農業技術和完善的灌溉系統,可以改善土壤質量,提高土地的肥力和抗災能力,有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還能促進當地農業產業的升級,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推動當地經濟的繁榮。不贊同的理由: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水資源匱乏,生態環境脆弱。建設高標準農田需要大量的水資源來灌溉,如果大規模建設,可能會加劇當地水資源的緊張狀況,導致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而且,大規模的農田開發可能會破壞當地的植被和生態系統,影響生物多樣性,引發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環境問題,不利于區域的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
24.答案:(1)B;東—西;長江中下游平原(3分)
(2)西高東低。(2分)①我國地勢特點對降水方面的影響: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濕氣流深入內陸,形成豐沛的降水;②對交通方面的影響:使得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還促進了沿海和內地的經濟聯系。(4分)
(3)有利影響:①地形復雜多樣,便于發展多種經營;②資源豐富;③利于生態旅游開發。(任答1點,得2分)不利影響:①地面崎嶇,交通不便;②容易發生自然災害。(任答1點,得2分)
解析:(1)讀圖可知,B是昆侖山脈,位于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上,其走向是東西走向;地形區②是長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
(2)我國地勢的主要特點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我國地勢特點對降水的影響:西高東低的特點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濕氣流深入內陸,形成豐沛的降水;我國地勢特點對交通的影響:西高東低的特點使得許多大河滾滾東流,這不僅溝通了東西交通,還促進了沿海和內地的經濟聯系;我國地勢特點對河流的影響:由于地勢西高東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東流;我國地勢特點對水能的影響:河流在從高一級階梯流入低一級階梯時,落差大,水流湍急,蘊藏有豐富的水能資源。
(3)讀圖并根據所學可知,我國山區面積廣大,地形崎嶇,但對發展經濟有優勢也有劣勢,其中,優勢條件是: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許多山區風光優美,利于發展生態旅游;山區森林、礦產、水力,在山區可發展林業,采礦業;山區河流可以發電等。劣勢條件是:山區地形崎嶇對發展交通不利、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成本高;坡度較大,易造成水土流失,耕地少,不利于發展種植業;山區易產生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威脅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邢台市| 天门市| 宜昌市| 通城县| 容城县| 德庆县| 濮阳市| 木兰县| 南开区| 余江县| 德庆县| 句容市| 蒙自县| 东丰县| 迭部县| 乌拉特中旗| 株洲县| 溧水县| 瑞丽市| 江口县| 延川县| 呼图壁县| 揭西县| 平武县| 镇巴县| 古蔺县| 桐城市| 临西县| 巫溪县| 上虞市| 紫阳县| 五莲县| 沧源| 金堂县| 卢龙县| 漠河县| 麻城市| 黎平县| 玉溪市| 隆德县| 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