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吉林省榆樹市慧望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吉林省榆樹市慧望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

資源簡介

吉林省榆樹市慧望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
(2024七上·榆樹期中)讀經緯網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經線和經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經線指示東西方向
B.任意一條經線就是一個經線圈
C.東、西經最大度數是90°
D.所有經線都交于南北兩極,長度相等
2.關于緯線和緯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緯度用“W”和“E”表示
B.赤道把地球平分為南北兩個半球
C.0°—30°是中緯度地區
D.所有緯線都互相平行,長度相等
3.(2024七上·榆樹期中)我國太空探索,自20世紀60年代起穩步發展。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在空間站建設領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為人類探索太空貢獻了中國力量。下圖為中國天宮空間站照片。人類開展太空探索的意義有(  )
①推動科技進步②實現外星移民,緩解地球人口壓力
③認識宇宙環境對地球的影響④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
⑤建設火星、月球糧食生產基地,緩解糧食短缺問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4.(2024七上·榆樹期中)生活中的很多現象往往蘊涵著地理知識,下列現象中與地球自轉有關的是(  )
A.正午時,學校操場上旗桿的影子總是指向北方,在不同季節長短不同
B.學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時間,夏季上課時間比冬季早
C.我國進入冬季時,南半球的澳大利亞進入了夏季
D.長春進入10月份,晚上5點鐘天色漸暗,此時新疆太陽還升的很高
5.(2024七上·榆樹期中)2024年9月1日7時30分,一汽紅旗長春馬拉松鳴槍開賽。在比例尺為1:20000的比賽路線圖上,迷你馬拉松的賽程圖上距離為25厘米,該里程的實際距離為(  )
A.500米 B.5千米 C.10千米 D.15千米
6.(2024七上·榆樹期中)讀甲、乙兩地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圖,甲地的海拔是(  )
A.900米 B.1100米 C.2000米 D.2900米
7.(2024七上·榆樹期中)下列四幅圖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確的是(  )
A. B.
C. D.
(2024七上·榆樹期中)“中國天眼”(又稱FAST)是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下圖為“中國天眼”所處區域地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8.“中國天眼”所處的地形為(  )
A.高原 B.山地 C.盆地 D.丘陵
9.瞭望臺位于“中國天眼”的(  )
A.西北方 B.東北方 C.東南方 D.西南方
10.(2024七上·榆樹期中)今年寒假,長春的小明一家打算去北京旅游。想要知道北京的位置,適合選擇(  )
A.中國政區圖 B.北京市旅游圖
C.天安門廣場導游圖 D.世界政區圖
11.(2024七上·榆樹期中)相同圖幅大小的北京市旅游圖和天安門廣場導游圖相比(  )
A.北京市旅游圖比例尺大
B.北京市旅游圖表示范圍小
C.天安門廣場導游圖表示范圍大
D.天安門廣場導游圖表示內容詳細
12.(2024七上·榆樹期中)從太空中看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是一個美麗的蔚藍色的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水球”。地球表面的海陸比例分別是(  )
A.海洋30%,陸地70% B.海洋79%,陸地21%
C.海洋40%,陸地60% D.海洋71%,陸地29%
13.(2024七上·榆樹期中)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  )
A.亞洲和北冰洋 B.非洲和北冰洋
C.亞洲和太平洋 D.亞洲和大西洋
14.(2024七上·榆樹期中)海洋是“生命的搖籃”“資源的寶庫”。下列開發海洋資源的做法正確的是(  )
A.大面積填海造陸 B.大規模開采海底礦產
C.大力捕撈近海生物資源 D.防止海洋污染
(2024七上·榆樹期中)讀海底地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5.從海岸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①、②、③、④、⑤依次是(  )
A.大陸坡、大陸架、海溝、洋盆、洋中脊
B.大陸架、大陸坡、洋盆、洋中脊、海溝
C.大陸坡、大陸架、海溝、洋中脊、洋盆
D.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洋中脊
16.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過200米的海底地形是(  )
A.洋盆 B.海溝 C.大陸坡 D.大陸架
17.(2024七上·榆樹期中)2024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紀念日。回歸以來,在祖國強有力的支持下,澳門發展日新月異。讀2000年和2021年澳門陸地面積對比圖,澳門新增陸地的形成原因是(  )
A.海平面升降 B.填海造陸 C.火山噴發 D.地殼運動
(2024七上·榆樹期中)2024年4月20日,新西蘭發生6.3級地震,震中在(179°E,47°S)。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8.新西蘭所在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亞洲 C.北美洲 D.南極洲
19.新西蘭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每年會發生上萬次地震。新西蘭位于(  )
A.印度洋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
B.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
C.太平洋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
D.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
20.下列對新西蘭的位置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南半球 B.橫跨東西半球
C.是印度洋上的島國 D.全部位于熱帶
21.(2024七上·榆樹期中)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也是我國的法定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將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讀2024年我國四大傳統節日日期表和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節日 日期
春節 2月10日(農歷正月初一)
清明節 4月4日(農歷二月二十六)
端午節 6月10日(農歷五月初五)
中秋節 9月17日(農歷八月十五)
(1)從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看,2024年四大傳統節日中,與夏至日最接近的是   節。夏至日這一天,太陽直射   線。
(2)由于地球不停地   運動,造成了各地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大傳統節日中,   節晝長與秋分日最接近。秋分日這一天,長春市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
(3)春節時,太陽直射位置偏南,我國各地正午太陽高度較   ,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較少,氣溫低,正值四季中的   季。
22.(2024七上·榆樹期中)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地形部位①和③是   ,等高線閉合,數值從四周向中間逐漸   ,①地的海拔范圍是   米。地形部位②是   ,等高線重疊。地形部位⑦是   ,兩側的山脊、山谷等高線近似對稱。
(2)④和⑥兩條路線中,坡度較陡的是   ,理由是   。
23.(2024七上·榆樹期中)讀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地球儀上看,陸地主要集中在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北極周圍是一片   ,南極周圍是一塊   。
(2)赤道橫穿①   洲大陸和②   洲大陸。①大洲和③大洲陸地相連,其分界線是   ,該分界線溝通   洋和   洋。
24.(2024七上·榆樹期中)讀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世界上有許多高大而綿長的山脈,阿爾卑斯山脈位于   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位于   。南美洲西部是   山脈。
(2)位于亞洲中南部,我國西南部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是   ,號稱“   ”。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   平原,南美洲中部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   高原。
(3)亞洲的地形比較復雜,以高原、   為主。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知識點】緯線和緯度;經線和經度
【解析】【點評】地球儀上的本初子午線是0°經線,是經度的起點線,東西經度的分界線;地球儀上的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長度相等;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分為兩個半球。緯線是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
1.A、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的線,指示南北方向, A錯誤;
B、經線為半圓,任何兩條相對的經線(經度之和為 180°,一條是東經,另一條是西經)組成一個經線圈,B錯誤;
C、東、西經最大度數是 180°,C錯誤;
D、所有經線都交于南北兩極,并且所有經線的長度都相等,D正確。
故答案為:D。
2.A、緯度用 “N”(北緯)和 “S”(南緯)表示,A錯誤;
B、赤道(0° 緯線)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它把地球平分為南北兩個半球,B正確;
C、0°—30° 是低緯度地區,30°—60° 才是中緯度地區,C錯誤;
D、所有緯線都互相平行,但緯線的長度從赤道向兩極逐漸遞減,赤道最長,兩極處的緯線縮為點,長度并不相等,D錯誤。
故答案為:B。
3.【答案】C
【知識點】太空探索的意義
【解析】【分析】人類開展太空探索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航天技術帶動多領域發展,可以推動科技進步, ①正確;發展太空探索,可以認識宇宙環境對地球的影響,③正確;我國發展太空探索,可以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④正確;而②實現外星移民,緩解地球人口壓力以及⑤建設火星、月球糧食生產基地,緩解糧食短缺問題,目前還面臨著諸多技術和現實難題,短期內難以實現,并非人類開展太空探索的主要意義。
故答案為:C。
【點評】我國探索太空的意義在于提升國家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促進航天技術的創新發展。同時,太空探索也有助于拓展人類生存空間,為資源開發和科學研究提供新領域。此外,它還能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推動國際合作與交流。
4.【答案】D
【知識點】地球自轉的基本特征;時差
【解析】【分析】A、正午時,學校操場上旗桿的影子總是指向北方,在不同季節長短不同,這是因為地球公轉導致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引起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A錯誤;
B、學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時間,夏季上課時間比冬季早,這是由于地球公轉導致晝夜長短發生變化,B錯誤;
C、我國進入冬季時,南半球的澳大利亞進入了夏季,這是由于地球公轉導致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引起南北半球季節相反,C錯誤;
D、長春進入 10 月份,晚上 5 點鐘天色漸暗,而此時新疆太陽還升得很高,這是由于地球自轉導致東邊的地點比西邊的地點先看到日出,東邊的時間比西邊早,產生了地方時的差異,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地球自轉是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自轉一周是一天,方向為自西向東,產生的地理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等。
5.【答案】B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已知比例尺為1:20000,圖上距離為25厘米。根據公式可得實際距離為厘米。因為1千米=100000厘米,所以500000厘米換算成千米為500000÷100000=5千米。
故答案為:B。
【點評】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縮小的程度。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表示方式有線段式、數字式和文字式。
6.【答案】C
【知識點】海拔和相對高度
【解析】【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是2000米,所以甲地的海拔是2000米。
故答案為:C。
【點評】海拔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7.【答案】C
【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解析】【分析】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地形,山谷處可能發育河流,排除BD;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即由高處流向低處,C正確,A錯誤。
故答案為:C。
【點評】一般情況下,河流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出方向相反,且由高處流向低處。
【答案】8.C
9.A
【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解析】【點評】地圖上表示方向的三種方法:指向標;經緯網;“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定方向,要根據指向標的方法確定;在經緯網地圖上,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沒有指向標與經緯網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
8.從 “中國天眼” 所處區域地形示意圖中可以觀察到,其周圍等高線數值呈現出中間低、四周高的特點,這符合盆地地形的基本特征。所以 “中國天眼” 所處的地形為盆地。
故答案為:C。
9.在沒有指向標和經緯網的地圖上,按照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來判斷方向。通過觀察圖中瞭望臺和 “中國天眼” 的位置關系,可以看出瞭望臺位于 “中國天眼” 的西北方向。
故答案為:A。
10.【答案】A
【知識點】地圖的選擇和使用
【解析】【分析】中國政區圖主要展示中國各個行政區劃的位置、范圍等信息,能夠清晰地呈現出北京在中國的具體位置,應該選擇中國政區圖,A正確;北京市旅游圖、天安門廣場導游圖不能體現北京和長春相對位置,范圍太小,BC錯誤;世界政區圖范圍又太大,看不出北京和長春相對位置的詳圖,D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地圖的種類很多,不同的地圖能夠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據使用目的,正確地選擇地圖,才能及時、準確地獲得有用的信息。例如,去公園游覽,需要尋找景點,應該從導游圖上找答案。外出旅行,確定行程,應該參考交通圖。了解國際時事,確定事件發生地點,應該查閱世界的國家和地區圖。
11.【答案】D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相同圖幅,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按照范圍從大到小排列為:北京市旅游圖>天安門廣場導游圖;則比例尺從大到小依次是:天安門廣場導游圖>北京市旅游圖。內容上天安門廣場導游圖更詳細,北京市旅游圖更簡略,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
12.【答案】D
【知識點】世界的海陸分布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海陸比例是海洋占 71%,陸地占 29%,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9%。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
13.【答案】C
【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C正確,ABD錯誤。
故答案為:C。
【點評】大陸和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七個大洲。其中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陸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按面積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4.【答案】D
【知識點】海洋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解析】【分析】A、大面積填海造陸會影響海洋生態環境,A錯誤;
B、我國局部海域環境污染加劇,不應再大規模開采海底資源,要有節制的開采,并加強防護措施,故B錯誤;
C、大力捕撈近海生物資源會造成近海生物資源面臨著資源衰竭的局面,故C錯誤;
D、在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上要禁止過度捕撈海洋海洋資源,防止海洋污染,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我國是海洋大國,海洋資源種類繁多,資源不但豐富,而且開發和利用的潛力大。
【答案】15.D
16.D
【知識點】海底的主要地形
【解析】【點評】現代探測技術揭開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紗,海底地形有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大洋中脊等。陸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較緩,為大陸架;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為大陸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為海溝;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為大洋中脊。
15.根據海底地形的分布規律,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較緩,海水深度一般不超過 200 米;大陸坡是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海溝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洋盆是大洋底部的大型平坦區域;洋中脊是大洋中海底山脈,又稱海嶺,因此①、②、③、④、⑤依次是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大洋中脊,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16.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過 200 米的海底地形是大陸架,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17.【答案】B
【知識點】海陸變遷的原因和例證
【解析】【分析】填海造陸是指通過人工填海的方式,將海洋的一部分區域圍墾起來,使其成為陸地。澳門由于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緊張,為了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進行了大規模的填海造陸工程,這是澳門新增陸地的主要形成原因,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地殼的變動、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答案】18.A
19.D
20.A
【知識點】七大洲;板塊構造學說
【解析】【點評】板塊運動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塊整體,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劃分為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各大板塊處于不停地運動中。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18.世界上共有七大洲,分別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新西蘭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屬于大洋洲。
故答案為:A。
19.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的巖石圈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分別是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這些板塊在不斷地運動著,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新西蘭位于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所以地震頻發。
故答案為:D。
20.A、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新西蘭的緯度位置大約在30°S-50°S之間,位于南半球,A正確;
B、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20°W 和 160°E 組成的經線圈,20°W 以東、160°E 以西為東半球,20°W 以西、160°E 以東為西半球。新西蘭位于165°E-180°之間,位于西半球,B錯誤;
C、新西蘭是太平洋上的島國,C錯誤;
D、新西蘭位于南溫帶,D錯誤。
故答案為:A。
21.【答案】(1)端午;北回歸
(2)公轉;中秋;晝夜等長
(3)小;冬
【知識點】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晝夜長短的變化
【解析】【分析】(1)夏至日是每年的 6 月 21 日或 22 日左右,2024 年端午節是 6 月 10 日,與夏至日最為接近。夏至日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
(2)由于地球不停地公轉運動,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造成了各地晝夜長短的變化。秋分日是每年的 9 月 23 日左右,2024 年中秋節是 9 月 17 日,與秋分日最接近。秋分日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所以長春市的晝夜長短情況也是晝夜等長。
(3)春節是 2 月 10 日,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位置偏南,我國各地距離太陽直射點較遠,所以正午太陽高度較小,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較少,氣溫低,正值四季中的冬季。
【點評】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的,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全球晝夜平分。
(1)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為6月22日前后,從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看,2024年四大傳統節日中,端午節與夏至日最接近夏至日這一天,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
(2)由于地球不停地公轉,造成了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為9月23日前后,2024年四大傳統節日中,中秋節即9月17日這一天的晝長與秋分日(9月23日 前后)的晝長最接近,秋分日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位于北半球的長春市晝夜平分。
(3)我國的春節一般在1月至2月份之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我國各地正午太陽高度較小,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較少,氣溫低,此時北半球處于冬季。
22.【答案】(1)山峰;增大;550-600;陡崖;鞍部
(2)⑥;⑥處等高線密集
【知識點】海拔和相對高度
【解析】【分析】(1)地形部位①和③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四周向中間逐漸增大,是山峰。圖中等高距是 50 米,①地位于 550 米等高線閉合圈內,所以其海拔范圍是 550-600 米。地形部位②等高線重疊,是陡崖。地形部位⑦位于兩個山峰之間,兩側的山脊、山谷等高線近似對稱,是鞍部。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⑥處等高線比④處密集,所以⑥處坡度較陡。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中,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線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向數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線向數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線數值內大外小的是山頂;等高線數值內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線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根據等高距和等高線數值的遞變規律可以確定兩地的海拔高度范圍,采取交叉相減的方法計算相對高度。
(1)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四周向中間逐漸增大的地形部位通常是山峰(或山頂),地形部位①和③是山峰;①地的海拔范圍是550-600米;②處等高線重疊,等高線重疊的地形部位是陡崖;地形部位⑦是鞍部,兩側的山脊、山谷等高線近似對稱。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度陡緩可以通過等高線的疏密來判斷。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緩。比較路線④和⑥,路線⑥經過的等高線比路線④更密集,則路線⑥的坡度更陡。
23.【答案】(1)北;海洋;陸地
(2)南美;非;巴拿馬運河;太平洋;大西洋(可以和太平洋互換)
【知識點】七大洲;世界的海陸分布;大洲分界線
【解析】【分析】(1)從地球儀或世界海陸分布圖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即北極周圍是一片海洋;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即南極周圍是一塊陸地。
(2)赤道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它橫穿了①南美洲大陸和②非洲大陸。圖中①是南美洲,③是北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陸地相連,其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溝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
【點評】大陸和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七個大洲。其中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陸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按面積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不同大洲的分界線不同。
(1) 從圖上看,南北半球而言,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南極地區中心為陸地,周圍為海洋;而北極地區中心為海洋,周圍為陸地。
(2)由圖可知,世界各大洲中,赤道穿過的大洲有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赤道穿過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陸部分。圖中①是南美洲,③是北美洲,這兩大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該運河溝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24.【答案】(1)歐;亞洲;安第斯
(2)青藏高原;世界屋脊;亞馬孫;巴西
(3)山地
【知識點】世界陸地地形之最;世界地形分布大勢
【解析】【分析】(1)阿爾卑斯山脈位于歐洲南部,是歐洲最高大的山脈,主要位于歐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位于亞洲,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脈,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 “南美洲脊梁” 之稱。
(2)位于亞洲中南部,我國西南部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號稱 “世界屋脊”。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是亞馬孫平原,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區;南美洲中部則是巴西高原,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
(3)亞洲的地形比較復雜,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大,約占全洲面積的 3/4。
【點評】陸地表面的地形多種多樣,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亞洲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1)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著名的山脈,它橫跨多個國家,主要位于歐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它位于亞洲的南部,橫跨多個國家,包括印度、尼泊爾、中國等;南美洲西部有一條著名的山脈,即安第斯山脈,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2)青藏高原,它位于亞洲中南部,我國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是亞馬孫平原,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區;南美洲中部則是巴西高原,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
(3)亞洲的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這些地形特征構成了亞洲獨特的自然景觀。
1 / 1吉林省榆樹市慧望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
(2024七上·榆樹期中)讀經緯網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經線和經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經線指示東西方向
B.任意一條經線就是一個經線圈
C.東、西經最大度數是90°
D.所有經線都交于南北兩極,長度相等
2.關于緯線和緯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緯度用“W”和“E”表示
B.赤道把地球平分為南北兩個半球
C.0°—30°是中緯度地區
D.所有緯線都互相平行,長度相等
【答案】1.D
2.B
【知識點】緯線和緯度;經線和經度
【解析】【點評】地球儀上的本初子午線是0°經線,是經度的起點線,東西經度的分界線;地球儀上的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長度相等;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分為兩個半球。緯線是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
1.A、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的線,指示南北方向, A錯誤;
B、經線為半圓,任何兩條相對的經線(經度之和為 180°,一條是東經,另一條是西經)組成一個經線圈,B錯誤;
C、東、西經最大度數是 180°,C錯誤;
D、所有經線都交于南北兩極,并且所有經線的長度都相等,D正確。
故答案為:D。
2.A、緯度用 “N”(北緯)和 “S”(南緯)表示,A錯誤;
B、赤道(0° 緯線)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它把地球平分為南北兩個半球,B正確;
C、0°—30° 是低緯度地區,30°—60° 才是中緯度地區,C錯誤;
D、所有緯線都互相平行,但緯線的長度從赤道向兩極逐漸遞減,赤道最長,兩極處的緯線縮為點,長度并不相等,D錯誤。
故答案為:B。
3.(2024七上·榆樹期中)我國太空探索,自20世紀60年代起穩步發展。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在空間站建設領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為人類探索太空貢獻了中國力量。下圖為中國天宮空間站照片。人類開展太空探索的意義有(  )
①推動科技進步②實現外星移民,緩解地球人口壓力
③認識宇宙環境對地球的影響④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
⑤建設火星、月球糧食生產基地,緩解糧食短缺問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答案】C
【知識點】太空探索的意義
【解析】【分析】人類開展太空探索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航天技術帶動多領域發展,可以推動科技進步, ①正確;發展太空探索,可以認識宇宙環境對地球的影響,③正確;我國發展太空探索,可以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④正確;而②實現外星移民,緩解地球人口壓力以及⑤建設火星、月球糧食生產基地,緩解糧食短缺問題,目前還面臨著諸多技術和現實難題,短期內難以實現,并非人類開展太空探索的主要意義。
故答案為:C。
【點評】我國探索太空的意義在于提升國家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促進航天技術的創新發展。同時,太空探索也有助于拓展人類生存空間,為資源開發和科學研究提供新領域。此外,它還能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推動國際合作與交流。
4.(2024七上·榆樹期中)生活中的很多現象往往蘊涵著地理知識,下列現象中與地球自轉有關的是(  )
A.正午時,學校操場上旗桿的影子總是指向北方,在不同季節長短不同
B.學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時間,夏季上課時間比冬季早
C.我國進入冬季時,南半球的澳大利亞進入了夏季
D.長春進入10月份,晚上5點鐘天色漸暗,此時新疆太陽還升的很高
【答案】D
【知識點】地球自轉的基本特征;時差
【解析】【分析】A、正午時,學校操場上旗桿的影子總是指向北方,在不同季節長短不同,這是因為地球公轉導致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引起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A錯誤;
B、學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時間,夏季上課時間比冬季早,這是由于地球公轉導致晝夜長短發生變化,B錯誤;
C、我國進入冬季時,南半球的澳大利亞進入了夏季,這是由于地球公轉導致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引起南北半球季節相反,C錯誤;
D、長春進入 10 月份,晚上 5 點鐘天色漸暗,而此時新疆太陽還升得很高,這是由于地球自轉導致東邊的地點比西邊的地點先看到日出,東邊的時間比西邊早,產生了地方時的差異,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地球自轉是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自轉一周是一天,方向為自西向東,產生的地理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等。
5.(2024七上·榆樹期中)2024年9月1日7時30分,一汽紅旗長春馬拉松鳴槍開賽。在比例尺為1:20000的比賽路線圖上,迷你馬拉松的賽程圖上距離為25厘米,該里程的實際距離為(  )
A.500米 B.5千米 C.10千米 D.15千米
【答案】B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已知比例尺為1:20000,圖上距離為25厘米。根據公式可得實際距離為厘米。因為1千米=100000厘米,所以500000厘米換算成千米為500000÷100000=5千米。
故答案為:B。
【點評】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縮小的程度。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表示方式有線段式、數字式和文字式。
6.(2024七上·榆樹期中)讀甲、乙兩地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圖,甲地的海拔是(  )
A.900米 B.1100米 C.2000米 D.2900米
【答案】C
【知識點】海拔和相對高度
【解析】【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是2000米,所以甲地的海拔是2000米。
故答案為:C。
【點評】海拔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7.(2024七上·榆樹期中)下列四幅圖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解析】【分析】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地形,山谷處可能發育河流,排除BD;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即由高處流向低處,C正確,A錯誤。
故答案為:C。
【點評】一般情況下,河流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出方向相反,且由高處流向低處。
(2024七上·榆樹期中)“中國天眼”(又稱FAST)是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下圖為“中國天眼”所處區域地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8.“中國天眼”所處的地形為(  )
A.高原 B.山地 C.盆地 D.丘陵
9.瞭望臺位于“中國天眼”的(  )
A.西北方 B.東北方 C.東南方 D.西南方
【答案】8.C
9.A
【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解析】【點評】地圖上表示方向的三種方法:指向標;經緯網;“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定方向,要根據指向標的方法確定;在經緯網地圖上,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沒有指向標與經緯網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
8.從 “中國天眼” 所處區域地形示意圖中可以觀察到,其周圍等高線數值呈現出中間低、四周高的特點,這符合盆地地形的基本特征。所以 “中國天眼” 所處的地形為盆地。
故答案為:C。
9.在沒有指向標和經緯網的地圖上,按照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來判斷方向。通過觀察圖中瞭望臺和 “中國天眼” 的位置關系,可以看出瞭望臺位于 “中國天眼” 的西北方向。
故答案為:A。
10.(2024七上·榆樹期中)今年寒假,長春的小明一家打算去北京旅游。想要知道北京的位置,適合選擇(  )
A.中國政區圖 B.北京市旅游圖
C.天安門廣場導游圖 D.世界政區圖
【答案】A
【知識點】地圖的選擇和使用
【解析】【分析】中國政區圖主要展示中國各個行政區劃的位置、范圍等信息,能夠清晰地呈現出北京在中國的具體位置,應該選擇中國政區圖,A正確;北京市旅游圖、天安門廣場導游圖不能體現北京和長春相對位置,范圍太小,BC錯誤;世界政區圖范圍又太大,看不出北京和長春相對位置的詳圖,D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地圖的種類很多,不同的地圖能夠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據使用目的,正確地選擇地圖,才能及時、準確地獲得有用的信息。例如,去公園游覽,需要尋找景點,應該從導游圖上找答案。外出旅行,確定行程,應該參考交通圖。了解國際時事,確定事件發生地點,應該查閱世界的國家和地區圖。
11.(2024七上·榆樹期中)相同圖幅大小的北京市旅游圖和天安門廣場導游圖相比(  )
A.北京市旅游圖比例尺大
B.北京市旅游圖表示范圍小
C.天安門廣場導游圖表示范圍大
D.天安門廣場導游圖表示內容詳細
【答案】D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相同圖幅,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按照范圍從大到小排列為:北京市旅游圖>天安門廣場導游圖;則比例尺從大到小依次是:天安門廣場導游圖>北京市旅游圖。內容上天安門廣場導游圖更詳細,北京市旅游圖更簡略,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
12.(2024七上·榆樹期中)從太空中看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是一個美麗的蔚藍色的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水球”。地球表面的海陸比例分別是(  )
A.海洋30%,陸地70% B.海洋79%,陸地21%
C.海洋40%,陸地60% D.海洋71%,陸地29%
【答案】D
【知識點】世界的海陸分布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海陸比例是海洋占 71%,陸地占 29%,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9%。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
13.(2024七上·榆樹期中)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  )
A.亞洲和北冰洋 B.非洲和北冰洋
C.亞洲和太平洋 D.亞洲和大西洋
【答案】C
【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C正確,ABD錯誤。
故答案為:C。
【點評】大陸和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七個大洲。其中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陸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按面積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4.(2024七上·榆樹期中)海洋是“生命的搖籃”“資源的寶庫”。下列開發海洋資源的做法正確的是(  )
A.大面積填海造陸 B.大規模開采海底礦產
C.大力捕撈近海生物資源 D.防止海洋污染
【答案】D
【知識點】海洋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解析】【分析】A、大面積填海造陸會影響海洋生態環境,A錯誤;
B、我國局部海域環境污染加劇,不應再大規模開采海底資源,要有節制的開采,并加強防護措施,故B錯誤;
C、大力捕撈近海生物資源會造成近海生物資源面臨著資源衰竭的局面,故C錯誤;
D、在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上要禁止過度捕撈海洋海洋資源,防止海洋污染,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我國是海洋大國,海洋資源種類繁多,資源不但豐富,而且開發和利用的潛力大。
(2024七上·榆樹期中)讀海底地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5.從海岸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①、②、③、④、⑤依次是(  )
A.大陸坡、大陸架、海溝、洋盆、洋中脊
B.大陸架、大陸坡、洋盆、洋中脊、海溝
C.大陸坡、大陸架、海溝、洋中脊、洋盆
D.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洋中脊
16.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過200米的海底地形是(  )
A.洋盆 B.海溝 C.大陸坡 D.大陸架
【答案】15.D
16.D
【知識點】海底的主要地形
【解析】【點評】現代探測技術揭開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紗,海底地形有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大洋中脊等。陸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較緩,為大陸架;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為大陸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為海溝;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為大洋中脊。
15.根據海底地形的分布規律,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較緩,海水深度一般不超過 200 米;大陸坡是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海溝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洋盆是大洋底部的大型平坦區域;洋中脊是大洋中海底山脈,又稱海嶺,因此①、②、③、④、⑤依次是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大洋中脊,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16.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過 200 米的海底地形是大陸架,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17.(2024七上·榆樹期中)2024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紀念日。回歸以來,在祖國強有力的支持下,澳門發展日新月異。讀2000年和2021年澳門陸地面積對比圖,澳門新增陸地的形成原因是(  )
A.海平面升降 B.填海造陸 C.火山噴發 D.地殼運動
【答案】B
【知識點】海陸變遷的原因和例證
【解析】【分析】填海造陸是指通過人工填海的方式,將海洋的一部分區域圍墾起來,使其成為陸地。澳門由于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緊張,為了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進行了大規模的填海造陸工程,這是澳門新增陸地的主要形成原因,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地殼的變動、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2024七上·榆樹期中)2024年4月20日,新西蘭發生6.3級地震,震中在(179°E,47°S)。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8.新西蘭所在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亞洲 C.北美洲 D.南極洲
19.新西蘭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每年會發生上萬次地震。新西蘭位于(  )
A.印度洋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
B.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
C.太平洋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
D.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
20.下列對新西蘭的位置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南半球 B.橫跨東西半球
C.是印度洋上的島國 D.全部位于熱帶
【答案】18.A
19.D
20.A
【知識點】七大洲;板塊構造學說
【解析】【點評】板塊運動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塊整體,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劃分為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各大板塊處于不停地運動中。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18.世界上共有七大洲,分別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新西蘭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屬于大洋洲。
故答案為:A。
19.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的巖石圈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分別是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這些板塊在不斷地運動著,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新西蘭位于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所以地震頻發。
故答案為:D。
20.A、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新西蘭的緯度位置大約在30°S-50°S之間,位于南半球,A正確;
B、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20°W 和 160°E 組成的經線圈,20°W 以東、160°E 以西為東半球,20°W 以西、160°E 以東為西半球。新西蘭位于165°E-180°之間,位于西半球,B錯誤;
C、新西蘭是太平洋上的島國,C錯誤;
D、新西蘭位于南溫帶,D錯誤。
故答案為:A。
21.(2024七上·榆樹期中)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也是我國的法定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將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讀2024年我國四大傳統節日日期表和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節日 日期
春節 2月10日(農歷正月初一)
清明節 4月4日(農歷二月二十六)
端午節 6月10日(農歷五月初五)
中秋節 9月17日(農歷八月十五)
(1)從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看,2024年四大傳統節日中,與夏至日最接近的是   節。夏至日這一天,太陽直射   線。
(2)由于地球不停地   運動,造成了各地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大傳統節日中,   節晝長與秋分日最接近。秋分日這一天,長春市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
(3)春節時,太陽直射位置偏南,我國各地正午太陽高度較   ,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較少,氣溫低,正值四季中的   季。
【答案】(1)端午;北回歸
(2)公轉;中秋;晝夜等長
(3)小;冬
【知識點】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晝夜長短的變化
【解析】【分析】(1)夏至日是每年的 6 月 21 日或 22 日左右,2024 年端午節是 6 月 10 日,與夏至日最為接近。夏至日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
(2)由于地球不停地公轉運動,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造成了各地晝夜長短的變化。秋分日是每年的 9 月 23 日左右,2024 年中秋節是 9 月 17 日,與秋分日最接近。秋分日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所以長春市的晝夜長短情況也是晝夜等長。
(3)春節是 2 月 10 日,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位置偏南,我國各地距離太陽直射點較遠,所以正午太陽高度較小,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較少,氣溫低,正值四季中的冬季。
【點評】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的,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全球晝夜平分。
(1)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為6月22日前后,從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看,2024年四大傳統節日中,端午節與夏至日最接近夏至日這一天,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
(2)由于地球不停地公轉,造成了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為9月23日前后,2024年四大傳統節日中,中秋節即9月17日這一天的晝長與秋分日(9月23日 前后)的晝長最接近,秋分日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位于北半球的長春市晝夜平分。
(3)我國的春節一般在1月至2月份之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我國各地正午太陽高度較小,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較少,氣溫低,此時北半球處于冬季。
22.(2024七上·榆樹期中)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地形部位①和③是   ,等高線閉合,數值從四周向中間逐漸   ,①地的海拔范圍是   米。地形部位②是   ,等高線重疊。地形部位⑦是   ,兩側的山脊、山谷等高線近似對稱。
(2)④和⑥兩條路線中,坡度較陡的是   ,理由是   。
【答案】(1)山峰;增大;550-600;陡崖;鞍部
(2)⑥;⑥處等高線密集
【知識點】海拔和相對高度
【解析】【分析】(1)地形部位①和③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四周向中間逐漸增大,是山峰。圖中等高距是 50 米,①地位于 550 米等高線閉合圈內,所以其海拔范圍是 550-600 米。地形部位②等高線重疊,是陡崖。地形部位⑦位于兩個山峰之間,兩側的山脊、山谷等高線近似對稱,是鞍部。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⑥處等高線比④處密集,所以⑥處坡度較陡。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中,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線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向數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線向數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線數值內大外小的是山頂;等高線數值內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線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根據等高距和等高線數值的遞變規律可以確定兩地的海拔高度范圍,采取交叉相減的方法計算相對高度。
(1)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四周向中間逐漸增大的地形部位通常是山峰(或山頂),地形部位①和③是山峰;①地的海拔范圍是550-600米;②處等高線重疊,等高線重疊的地形部位是陡崖;地形部位⑦是鞍部,兩側的山脊、山谷等高線近似對稱。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度陡緩可以通過等高線的疏密來判斷。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緩。比較路線④和⑥,路線⑥經過的等高線比路線④更密集,則路線⑥的坡度更陡。
23.(2024七上·榆樹期中)讀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地球儀上看,陸地主要集中在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北極周圍是一片   ,南極周圍是一塊   。
(2)赤道橫穿①   洲大陸和②   洲大陸。①大洲和③大洲陸地相連,其分界線是   ,該分界線溝通   洋和   洋。
【答案】(1)北;海洋;陸地
(2)南美;非;巴拿馬運河;太平洋;大西洋(可以和太平洋互換)
【知識點】七大洲;世界的海陸分布;大洲分界線
【解析】【分析】(1)從地球儀或世界海陸分布圖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即北極周圍是一片海洋;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即南極周圍是一塊陸地。
(2)赤道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它橫穿了①南美洲大陸和②非洲大陸。圖中①是南美洲,③是北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陸地相連,其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溝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
【點評】大陸和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七個大洲。其中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陸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按面積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不同大洲的分界線不同。
(1) 從圖上看,南北半球而言,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南極地區中心為陸地,周圍為海洋;而北極地區中心為海洋,周圍為陸地。
(2)由圖可知,世界各大洲中,赤道穿過的大洲有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赤道穿過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陸部分。圖中①是南美洲,③是北美洲,這兩大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該運河溝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24.(2024七上·榆樹期中)讀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世界上有許多高大而綿長的山脈,阿爾卑斯山脈位于   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位于   。南美洲西部是   山脈。
(2)位于亞洲中南部,我國西南部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是   ,號稱“   ”。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   平原,南美洲中部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   高原。
(3)亞洲的地形比較復雜,以高原、   為主。
【答案】(1)歐;亞洲;安第斯
(2)青藏高原;世界屋脊;亞馬孫;巴西
(3)山地
【知識點】世界陸地地形之最;世界地形分布大勢
【解析】【分析】(1)阿爾卑斯山脈位于歐洲南部,是歐洲最高大的山脈,主要位于歐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位于亞洲,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脈,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 “南美洲脊梁” 之稱。
(2)位于亞洲中南部,我國西南部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號稱 “世界屋脊”。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是亞馬孫平原,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區;南美洲中部則是巴西高原,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
(3)亞洲的地形比較復雜,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大,約占全洲面積的 3/4。
【點評】陸地表面的地形多種多樣,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亞洲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1)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著名的山脈,它橫跨多個國家,主要位于歐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它位于亞洲的南部,橫跨多個國家,包括印度、尼泊爾、中國等;南美洲西部有一條著名的山脈,即安第斯山脈,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2)青藏高原,它位于亞洲中南部,我國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是亞馬孫平原,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區;南美洲中部則是巴西高原,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
(3)亞洲的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這些地形特征構成了亞洲獨特的自然景觀。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板桥市| 无锡市| 石嘴山市| 临夏市| 日土县| 通河县| 海安县| 南京市| 吕梁市| 华宁县| 马关县| 南澳县| 霸州市| 石门县| 读书| 通辽市| 原阳县| 阳江市| 永寿县| 楚雄市| 剑阁县| 沂源县| 淄博市| 丰顺县| 六安市| 定陶县| 富裕县| 兰州市| 长葛市| 健康| 灵丘县| 阿坝县| 家居| 宁波市| 巴中市| 玉门市| 宁都县| 安吉县| 梧州市| 始兴县| 当阳市|